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眼人生 >

第737章

天眼人生-第737章

小说: 天眼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百姓谋福利,早晚有一天会得到报应的。

难道出于公心就这么难吗?为了一己私利,就可以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不顾,这还是一个合格的政府官员吗?穆国兴也想不通。

“呵呵,李书记,您说的这句话我也听其他省市的同志讲过,究竟是哪一个地方出现问题了呢?当然我也清楚,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可能把外地的经验生搬硬套,必须要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拿来主义也是不符合我们党事实其实的原则的。”

李新想了一下说道:“穆书记,出于公心,认真工作,这句话讲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通过这次考察我也发现,您在安江的威信非常高,讲出来的话是一言九鼎,我认为,这是建立在您本人首先做到了出于公心这一条,俗话说,公生明,廉生威!”

李新喝了一口茶,仔细的看了看穆国兴一脸平静的神色,又继续说道:“要想真正做到出于公心这四个字是很难的。你也知道,由于历史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现在,哪一个地方的党政机关都不是铁板一块,伟人不是曾经讲过,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派系之争,内耗大,是制约我们这个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穆国兴知道,李新说的是实话,在任何一个地方的常委里,都有派系之争,虽然大家的大目标是一致的,在客观上也都想搞好各自工作,使这个国家更富强,让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但是,有些人往往为了一点个人的利益,就会产生无休止的争斗。在内耗中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就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说到底还是一个私心在作怪。

现在穆国兴已经在安江市委常委牢牢的掌握住了话语权,只要是他讲出的话,就没有一个人敢不执行的,权力的高度集中,也使穆国兴做到了令行禁止。权力如果掌握在像穆国兴这样的人的手里,那是百姓之福,也是这个国家之幸,但是如果掌握在一些私心太重的人的手里呢?那他的后果可就是非常严重了。

现在官场里的人,又有几个不主动的或者被动的卷入到派系争斗之中去呢?其实,争斗的主要原因还就在于权力之争,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说话算话。大家都想做到这一点,争来争去的,反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来当这个官,怎样当好这个官的本意了。

一个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初到一个地方执政,如果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那他就不能使自己的政令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拉拢一帮人,这就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帮派体系。这个新的帮派体系为了防止别人的争权夺利,就会对与他们立场不一致的人进行打压,这样以来,新的派系斗争就又开始了。

这种情况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有一句俗语说的很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都这样做了,何况下面的大臣呢?

斗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是为了斗争而斗争,把自己本来应该做的事情给耽误了,这才是最可怕的。在斗争中求的团结,在团结中求得进步,这是每一个人都懂得的道理,可是,实际上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悟到这个道理的真谛呢?

伟人曾经说过,在斗争中求团结则团结存,在退让中求团结则团结亡,这句话就很好的诠释了这里面的辩证道理。斗争是手段,团结才是目的,而进步则是目标,但是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出于公心!心中无私天地宽,只有出于公心了,才能做成大事!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古代士大夫都懂得的道理,虽然现在的年代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封建社会了,但是仔细想来,这句话放到现在也并没有什么错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李书记,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安江能在这次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中做出一些成绩来,主要就是我们能做到出于公心这一点了。中央首长曾经在多钟场合讲过,立党为公,这个公又是指谁呢?我认为这个公就是指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只要是我们坚持做到这一点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对于穆国兴的话李新也认为非常有道理,但是,具体到某一件事情上,他却觉得这个道理太大了。现在的北疆省委常委,虽然大家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暗地里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李新本人,现在还处于高洪斌和欧阳华两派之间,但是,在必须要表态的时候,他依然会支持某一方面。虽然大多数的情况下,他都能做到谁的话有道理就支持谁,但有的时候,却也做了一些违心的不符合原则的事情。因为不这样做,他就无法继续再待在常委会里。一个人连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了,又何谈出于公心呢?

就拿欧阳华来讲吧,这两年里他也提拔起一些干部来,大部分都是一些不错的同志,但是里面也不乏一些投机分子。有些人不要说让他去为这个国家和人民做点事情了,就是能让他们少祸害点群众就不错了。而这些人又是欧阳华非常信任的,在这次干部定编中,他又能如何做到出于公心这一点呢?

省委书记高洪斌这个人,比较喜欢用年龄大一点的老同志,认为老同志经验丰富做事稳重,但是,按照中央这次文件的有关规定,这些人又有相当一部分会在这次干部定编中被编下去,作为高洪斌来讲,他能这样做吗?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二把手都做不到出于公心这一点,你怎么要求下面的同志去做到呢?所以这也正是李新所说的安江的经验虽好,在北疆很难推广开来的原因。

李新觉得这一次的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将会在北疆省的政坛上引起一场不小的震动。两大派系之间将又一次展开一次激烈的争斗,争斗的结果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一派把另一派彻底的打垮,从此在常委会里出现一派独大的局面。

另一种可能就是,两派经过争斗之后发现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形成了一种妥协,相互做出让步,但不管怎么样,出于公心也好,不出于公心也罢,中央的指示是必须要坚决执行的。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只有经过这一次的改革,干部队伍才会真正的精简下来,才会更好的团结的一心,为这个国家走向富强而铺平道路!

VIP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政治资本

华夏日报在二版的整个版面刊登了著名大记者丁磊的文章,标题是《出于公心,认真工作》,副标题是记安江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中的经验。

这份报纸一被送到各个办公室,立刻就被争相阅读。看报纸也和读文件差不多,自然是级别高的先看,还有些领导喜欢在报纸的标题上签署自己的意见,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领导的指示,就要被秘书存档。

在这种情况下,级别低的干部们如果想要及早的看到这篇文章的话,就只好跑到街头的报刊亭自己购买了,但遗憾的是,这一期的报纸早就被抢购一空了。有一些聪明一点的领导就吩咐秘书把这篇报道复印下来,人手一份。一时间安江市的干部们掀起了一股浓厚的学习报纸的热潮。大家在办公室里上下班的路上,见面说不上三句,话题准就得说到了这篇报道上。

细心的人发现,这篇报道通篇也没有出现穆国兴这三个字,每当要写到他的时候,都是用常委一班人这五个字来代替了。像这么一份中央党报,每个干部都很清楚,谁的名字只要登在上面了,那就是一种极大的荣耀了,就是中央对这个人工作的最好的肯定了。

细心的应一伟是最先接触到这篇报道的人之一,上一次党报发来的稿件清样,他清楚的记得,穆国兴的名字在这篇报道中出现过七次,这一次报纸一到,他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就是没有穆书记的名字,这倒让他感到奇怪了、。

应一伟没有想通这里面的道理,并不代表孙书庭他们也想不通这里面的道理。当孙书庭看完这篇报道后,也不仅被穆国兴心思缜密,眼光长远而折服了。

报纸上面没有出现穆国兴这三个字,会让人们认为穆国兴是一个谦虚不喜欢高调的人,但是,兄弟省市的考察团前前后后都来安江考察了一遍,又有谁不知道安江的市委书记叫穆国兴呢?他做出来的工作成绩,就是报纸不提他的名字又有谁能给他抹杀掉呢?这真是不动声色,闷头发大财啊!

其实,孙书庭也只猜对了一半,不在报纸上提穆国兴的名字,并不是穆国兴一人所为,而是穆老以及穆从军和穆国兴三人共同商量的结果。

报纸的清样出来之后,穆国兴也给他的父亲和爷爷发去了一份。据穆老身边的工作人员事后回忆,穆老拿着这份传真件屏蔽了所有的电话和访客,整整在书房里待了一个下午,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才走了出来。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穆老脸上的表情很高兴,但是目光却更加深邃了。、这一份报纸在穆国兴来到办公室之前,就被应一伟整整齐齐的摆在了他的办公桌上,每天提前十五分钟来到办公室,看一看当天的报纸,掌握一下国际国内的情况,已是穆国兴的必修之课了,当他看完了这篇报道之后,不由的笑了。

按响了召唤铃,对走进来的应一伟说道:“应秘书,请你打电话通知一下于富春同志,请他半个小时之后来见我!”

穆国兴决定,要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场宣传*。让一部分原先持怀疑态度的人看一看,安江市委的做法是得到了中央的肯定的。报纸上宣传的也是安江市委常委一班人,他穆国兴也并没有拿这件事情做自己的政治资本。

办公桌上的保密电话响了起来,看了看来电显示,是爷爷那里打来的。

“国兴,今天的报纸你看到了吧?”

“呵呵,爷爷,我刚看完,还不错,与上次的清样基本一致。”

老爷子的声音很高兴:“嗯,我刚才连续接到了几个人的电话,都对你是赞不绝口啊!我们这次是做了一件不要宣传的宣传啊。你钟爷爷和吴爷爷也对你不在这次报纸上露面表示很赞赏。”

穆国兴刚要开口说话,就听到老爷子又说道:“你父亲也打回电话来了,几位中央的高层,也给他打电话表示祝贺,你父亲让我告诉你,让你还要继续谦虚谨慎,一门心思抓好安江的工作。这也是我的意思!”

“爷爷,我懂了,我也会按照你的指示去做的!”

老爷子没有讲话,随即挂断了电话。接着电话铃又一次响了起来,这次却是从省委方书记办公室打来的。

“国兴同志,报纸看到了吧?好啊,整整二版一个版面,这可是开创了党报宣传的先例,我说你是怎么搞的嘛,怎么通篇都看不到你的名字,我的名字倒是出现了好几次!”

穆国兴听得出来,方平逸确实是很高兴,心想,恐怕他现在耳朵下面一定是又红了吧!

“呵呵,方书记,我认为这篇报道是很事实求实的,安江市委取得这些工作成绩,不就是在您和省委的领导下才做出来的吗?我让为宣传一下省委也是非常应该的!”

电话里传来了方平逸呵呵的笑声:“居功不自傲,如今像你这样的同志可是太少了!我准备最近要召开一次常委扩大会议,把大家集中起来,认真学习一下这篇中央党报文章。把我们全省的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力争在三个月之内提前完成中央交给我们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方书记,安江市委会始终坚定不移的紧跟省委的步伐,全力以赴的完成省委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您有什么指示可以尽管吩咐!”

穆国兴的这句话就有些拍马屁之嫌了,这一年来,穆国兴自己也感到他拍马屁的功夫很是见长了,有时那些话很自然的就从嘴巴里蹦了出来。他自己也感到奇怪,难道真的像他爷爷讲的那样,拍马屁的功夫与职位的高低成正比吗?

穆国兴真在这里琢磨着,电话里又传来了方平逸的一阵大笑:“国兴同志,对于安江市委,省委是放心的,对你们的工作,省委也是持支持态度的,好吧,开会的日期定下来之后,你提前一天来虞州,,我有件事情要和你讲一下。”

听到这句话穆国兴明白了,方平逸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对原省长任利江提拔起来的人下手了,想必他已经和吴涵宇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提前让自己去,就是要寻求自己这一方面的支持。他的意思也很明确了,你安江市委支持了省委的工作,他在今后就会支持安江市委的工作,这又是一个利益上的交换。

“出于公心,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啊!”李新这句话又一次在穆国兴的耳边响起。结束了与方平逸的通话,穆国兴望了望桌子上摆着的堆积如山的文件,叹了一口气,拿起笔来,一份一份的仔细的批示了起来。

这一段时间,虽然各个部门的工作都很负责但是穆国兴发现,各种请示和报告却越来越多了。本来一些职能部门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现在却都形成文件要找他这个书记批一下。好像不这样做,就不足以体现对他这个书记的尊重似的。这也不是一个好现象啊!

权力的高度集中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使自己的政令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但是,有的时候,也会束缚了下面干部的手脚。不能自主独立的去完成任务,大事小事都要请示汇报,长此下去会影响到干部的工作主动性的!

VIP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大造声势

随着一阵敲门声,宣传部长于富春走了进来:“穆书记,你好!”

穆国兴站了起来,两人握手寒暄,一起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这一段时间,于富春的工作做的还是蛮不错的,对穆国兴的指示还是能够坚决的照办,对市委在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中制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宣传,对在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出现的好的和坏的两方面的典型,宣传力度也非常大。

“富春同志,今天的报纸看过了没有?谈谈你的看法吧。”

于富春接到应一伟的电话,就知道穆国兴找他就是要谈这件事情的,这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可是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结合着安江市目前的情况,很快就拉出了一份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