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最牛国医妃 >

第115章

最牛国医妃-第115章

小说: 最牛国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叫做不作孽不会作死。太后在见到李敏碰都不对自己的眼睛时,肺底抽了口凉气,都快窒息了。
    “隶王妃,请留步!”太后的声音,在李敏迈出门槛的刹那响起。
    李敏回头,一样还是不对上太后的眼睛。
    太后这个心焦如火,开口就说:“请隶王妃为四公主和十六爷查病。”
    庄妃和唐修容眼神纷纷一亮。太好了,太后下旨了,这下看你李敏服不服。
    李敏淡悠悠道:“恕臣妾无能为力,臣妾连太医都不是,太医都治不好的病,臣妾怎么会有这个本事?”
    那坚定的眼神,让花厅里所有后宫的女子心底再次一凉,哗啦啦的下冷雨。
    太后分明都知道李大夫的性子不是能轻易就范的,刚才才说了个请字。李大夫是那种士可杀不可辱的文人。
    庄妃和唐修容望着太后的目光闪着泪花。
    太后抓住椅子扶手:“哀家都想清楚了,请隶王妃留步,请隶王妃忘记哀家之前说的话。哀家说的都是错的。这个皇宫,需要隶王妃。隶王妃是哀家得信的臣子,缺了不可。至于说什么给隶王另纳贤妾的话,都是哀家误信了他人的谗言,这些人无中生有,让隶王妃受了委屈,哀家事后必定追究他们的责任!有哀家在,隶王这辈子只有隶王妃一个人,隶王与隶王妃是天作之合,皇上和哀家亲配的佳偶。谁敢再在哀家面前提一句让隶王纳妾,哀家定不让他好死!”
    这话够狠了。
    众妃们目瞪口呆,有些不敢相信刚才的话出自太后娘娘的口。那是违背妇德的,是纵容李敏独占丈夫一个人,是怂恿李敏可以成为妒妇。可是,偏偏,还真没敢有人出来驳太后的嘴。不是忌惮于太后的威严,而是这会儿倘若留不住李敏,后果不是这里哪个人都可以承担的。这些后宫的女人只要想到无论自己安危或是孩子的安危,其实都掌握在了李敏的手里的话。
    她们心里都清楚,太医都没有办法治好的病,唯独在李敏那里,或许有一线生机。
    李敏这回是对上了太后的眼睛:“太后娘娘是想让臣妾立于受万夫指责的地位吗?”
    太后神情从容:“隶王自己都不想纳妾,靖王妃自身以前并没有让自己夫君纳妾,一切顺其自然。大明王朝的婚嫁,无论娶妻或是纳妾,都是秉承父母之命,两家人自愿联姻的原则,哀家的话,怎么受到民众质疑了?”
    这话说得,真是自打皇家嘴巴的嫌疑都有了。李敏到底要佩服这群能说会道的后宫女子,为了自身利益什么话都能说出来,出尔反尔对她们来说是轻而易举。
    太后现在说的话,她李敏知道不能全信,可是,太后既然都放出了这话,她李敏为何不利用一下。
    “太后娘娘此言,是为了避免民众猜疑,决定详细拟旨令公布天下吗?”
    这是把太后绑在了十字架上了。太后看了看李敏,眼里的神色令人琢磨不清,却是点了头:“哀家这就让人拟一道皇旨,由皇帝盖印,立马公布于京师。”
    众妃们的表情一时喜怒交加。知道这话一出,驷马难追,一方面她们有救了,另一方面,可能全天下也就只有一个李敏可以堂而皇之,按照皇帝的旨令不让自己老公纳妾。
    李敏坐了下来,只等太后让人去颁发旨令。刚才听唐修容和储德宫的太监说病人高烧发疹,可是,她清楚这不是一时间马上可以让病人毙命的病。是不是瘟疫,需要考究。
    况且,说句实话,哪怕她是个大夫,以救人为己责,但是,这两个病人,一看都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去看看是不是瘟疫对自己也有好处。
    等到了太后下达了旨令,李敏被请了过去看病人。两个病人都抬到了庄妃的储德宫,便于集中安置。说明这个朝代的医学,已经知道瘟疫要隔离的概念。
    储德宫宫里的宫女太监们全部都人人自危,一个个戴着把哭丧脸。
    庄妃和唐修容分别在两间房子里等着,自动隔离。
    李敏进去一间房里先看十六爷。论宫里地位,皇子肯定比公主高,而且,十六爷的病情比较急重。
    十六爷的房间里头,竖立的大屏风外面,刘太医和底下的医士在紧张讨论对策。见到李敏进来,刘太医毕恭毕敬地对李敏弯下腰身鞠躬。
    与这个刘太医算是有缘分了,三番两次在各种场合碰上。
    见李敏要进去看十六爷,刘太医主动把用热水烫过的脸巾递给李敏,让李敏捂在口鼻上避免被传染。
    李敏好声拒绝了对方的好意,径直两袖清风,进了人人最恐惧的地方。大夫救人,犹如勇士冲锋在最前线,不能迟疑。李敏不是鲁莽,是之前仔细了解过情况之后,不以为这两个人患的是瘟疫。
    瘟疫起病,大都有病畜先死在前,没有听说过京师内外病畜的消息,而且是临时起病,都因为中秋节家宴,倒是比较像弄到了什么东西。
    风疹这个东西,严格概念来说,中医与西医的叫法还不同。有些老百姓理解的风疹,以为出疹子的东西都叫做风疹。西医可不是这样分类的,有个专科叫做皮肤科,又有个专科叫做传染科,把各种各样的出疹疾病都分门别类的划分清楚了。老百姓说的出疹子,在西医的皮肤科或是传染科里,能被列为诸多种疾病。西医学里对于风疹这个病,其实看的很轻,认为一般症状较轻者,连用药治疗都不用。
    中医则不同,中医的独特之处在于论证而不是论病。比如说麻疹和风疹,两样不同的病,只要一样的证,中医会用一样的方子来治。所以为什么有西医一种药可以治疗多个病人,而中医,必须每个病人单独的看,属于个体论证。
    不能说中医或是西医,哪个好,哪个不好,李敏向来用医的观点很简单,白猫黑猫都好,只要抓住老鼠都是好猫。医学一样如此,医学的目的是为治病救人。只要能救人的法子,无论它出自何处,都必须给予肯定。
    绕过屏风进到了里面,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守在十六爷床边。他的身子抖到,好像自己的命都比发病的十六爷脆弱,随时都可以死掉似的。奴才的命本来就不值钱。
    李敏眼色微沉,一只手搭在小太监瑟缩的肩头上,缓声问:“你要如实替你主子回答问题,否则,这事儿对谁都没有好处,如果你还想保住你自己的命的话。”
    听李敏这个意思,貌似十六爷和他们都有救,小太监连忙诚惶诚恐对着李敏跪着:“奴才肯定一句都不敢撒谎。”
    “你放心,你说的话,我不会告诉娘娘。”
    做人要留点阴德。李敏知道这些奴才,偶尔畏首畏脚的,无不都是因为怕自己的脑袋落地。所以说不说变成无所谓了。而这些,还真不是这些奴才的错,只因为眼下的这个吃人的制度。
    听到这句话,小太监望着李敏的眼里露出一丝差异。
    李敏望了下十六爷的面色。十六爷脸蛋潮红,不出汗,高烧不退,是闭证无误,确实是有些像温病的征象,难怪刘太医等人都怕了。掀开十六爷的袖管,能看见大小团块的皮肤凸状物,是很像风疹。
    隔着帕子按了下十六爷的脉,脉象急,洪大,犹如奔涌的潮流,是发病初起。
    十六爷意识是存有的,在发烧时呓语着:“水,水——”
    “给他水喝。”李敏推了下那个发呆的小太监。
    小太监立马跳起来,倒了碗水,试了温度,小心拿勺子给十六爷喂水。
    李敏等十六爷不喊渴闭上眼昏睡了,才把那小太监拎到了角落里,仔细问话:“好了,现在你那些主子都听不见你说的话了,你如实告诉我,十六爷出宫了吗?”
    小太监咕噜咽了口水,都说隶王妃料事如神,真是如此。
    “十六爷是出宫了,奴才该死!”小太监跪下说。
    早就知道是这样。倘若不是这样不听话的十六爷,怎么会在跑马场摔断自己的腿。
    李敏又问:“十六爷半路折回宫里的原因是什么?”
    小太监哆哆嗦嗦,俨然这个话题更为敏感,或许事关他的性命,更不敢透露。
    李敏叹气:“是不是十六爷被什么东西咬了?”
    小太监瞬间抬起头,吃惊地仰望着李敏。
    “事不宜迟,想救十六爷和你自己的话,快给我看看那东西咬了十六爷哪里?”
    小太监马上跳了起来,冲到床边,卷起十六爷左腿的膝盖。解开缠住十六爷膝盖上的布。因为这个东西是沿着十六爷伤腿的地方绑上去的,所以,刘太医他们查体时,没有察觉,只因为是病人骨折固定的地方。
    李敏走过去时,不得瞪了下这个小太监。岂不知道这样做其实是害人害己。
    “以后不要这样做了,你这不是在帮你主子,更不是在帮你自己!”
    小太监唯唯诺诺,答:“是——奴才错了——”
    李敏看清楚了病人膝盖处明显皮肤红肿淤青的地方,这俨然是被马蜂蛰的。马蜂中毒,会高烧,寒战,寻麻疹,都符合眼下十六爷的症状。轻者还好,后者病毒进犯内脏,导致水肿,尿毒就真正麻烦无药可救了。因为古代没有救命的血清。
    “行了,暂时都死不了。”李敏感叹这个世界果然是坏人长命百岁的多。
    这个十六爷小小年纪,都这样放肆,以后还得了。李敏是从小叔口里,听说了十六爷拿奴才出气的事。
    得趁机教训这个小子,免得这个小子病好了,得瑟起来,要反咬她小叔。
    十六爷睡的迷迷糊糊时,只听一个声音在他耳畔说:你这条命,阎罗王说要收去,因为小理王爷到阎罗王面前告状了,说是你这个坏人诬陷他要害他死。
    听到这话,十六爷猛的打了个哆嗦,在梦里直喊:“我没有,小理王爷那样好的人,我怎么敢说他坏?!我要是说了这话,天打雷劈。”
    “这话是十六爷自己说的,十六爷自己可得记牢了。一旦十六爷再做出这事儿,阎罗王只好在十六爷生死簿上再来一笔,让十六爷摔马或是再被毒蛇咬了,到时候小人想再救十六爷都无能为力。”
    十六爷满头流着冷汗,闭着眼睛猛点头:“我都知道了,知道了!”
    眼看这个小恶棍十六吓到直哆嗦,李敏嘴角微扬。屋里的小太监早就记着她口述的药方子跑出去给十六爷准备救命汤药了。
    李敏走出十六爷房门时,只听院子里的下人们,一个个突然抖了抖,跪了下来。她心想这是谁来了呢。
    前面像是刘太医的身影,上前阻止前来探望的贵客:“王爷!王爷您贵为守卫大明疆土的大将,望王爷珍贵身体!此刻,由微臣等守候就可以了。”
    “本王不是来看病人的,只是来陪伴拙荆。”
    朱隶的声音从夜里传来,低沉浑厚的嗓音,此刻听起来,并不像平常那样冷酷无情,虽然一样透着让人不敢反抗的威严。
    李敏站在门口的台阶上,看着他一个人,独自朝院子里走来。他身上的官袍,靴子,等物品,都没来得及回家更换,怕是在听说消息以后,马上骑马狂奔过来了。
    瘟疫不是闹着玩的。朱隶身为军中统帅,管理底下不知道多少军马,熟知瘟疫的可怕之处。他真怕,她一个逞强,或是被太后逼着来给病人治病。要是她被传染上了,谁能救她?太医都没有她厉害。只要想到这一点,他似乎都忘记他的小妻子,在医学上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他的身影越来越清晰,在被夜风摇晃的烛光之中,显得益发高大宏伟,好像一座坚毅的小山。
    李敏对上他的眼睛之后,突然不动了。
    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她知道有不少人对她好,比如念夏、春梅、徐掌柜等,但是那些好与他对她的好是不同的。
    念夏他们是当她是主子不得不对她好居多。只有他,是平等地对待她,这点从第一次见面都可以察觉得到。
    一道风吹来,像是瞬间能把她身上单薄的衣裙连带她卷走。朱隶深深地皱了皱眉头,示意伏燕将从府里带来的披帛拿来。
    兰燕接过之后,赶紧给李敏穿上。
    夫妻俩人伫立在了院子里。李敏把他送来的衣服往自己身上搂了搂,明儿,太后发布的旨令会贴在京师里的皇榜上,他看见了会怎么想,会不会说她是妒妇,威胁太后做的。任谁都会这么想吧。不过,人家太后的措辞,可绝对不是这样说的,只要他想自己再娶,她不会阻拦他,毕竟一个变心的人挽留没有意思,她自己离开了便是。
    因此,他会再纳妾吗?
    朱隶一眼扫过她微眨的睫毛,她密集的长睫毛好像飞舞的乱碟,能看花了他的眼睛。他伸出手,当着刘太医阻拦的眼神,握住她一双皓腕:“你奉命行事,我不能阻止。但是,本王望王妃量力而行。希望王妃记住本王曾经在皇上面前说过的话。”
    他在万历爷面前说过了,拒绝了万历爷为他立侧妃,说了只与她两人一生一世。
    看来,他是都知道了。
    李敏想着这是个专心的男人吗,抬起头看进他那双墨黑的深不可测的眼睛里,突然感到内心里一阵好笑。不如说这是个聪明绝顶的男人。这个男人,早知道,她对于他的重要性。
    男女在一起,说是感情,但是,倘若双方身上没有东西互相彼此吸引,怎能有感情之说?这种吸引,对于功利心很强的男人来说,肯定是这个女子对他有用。
    李敏点了点头:“妾身都明白,望王爷放心,犹如刘太医说的,请王爷珍重身体。”
    “本王在这个院子里等着。”说罢,他让人取椅子过来。
    听到这话,刘太医等人只好作罢,请他到隔壁屋子里等候。
    李敏抬脚走进四公主的屋子里时,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停驻在她背上,那样的深。
    四公主与十六爷一样是高烧不退,皮肤上出现风疹团。不一样的是,体查上没有十六爷那样被马蜂蛰的症状,而且摸其脉,不像十六爷发病初期,是內湿蕴热,脉濡缓,恐怕是湿蕴已久造成的爆发。不要说瘦人就无湿。这个四公主,怕是平常暴饮暴食,管不住自己贪吃的嘴巴,但是,一方面害怕自己像母亲那样吃完东西会发胖,平常吃了不少泻药,导致身体状况一步步下降。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