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最牛国医妃 >

第3章

最牛国医妃-第3章

小说: 最牛国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敏收尸。就此竹音被这样派了过来,是为王氏来看李敏笑话的。
    喝了一口麦茶,李敏抬头,见有个人立在院子门口一动不动的好像尊雕像,停下手中扇风的芭蕉扇。
    念夏放下给李敏杯里添茶的茶壶,向竹音走过去,道:“竹音姐姐,别来无恙。”
    念夏跟了李敏多少年,不过是个二等丫鬟,不像她竹音,在王氏身边服侍的,是一等。竹音昂着头,从她身边路过,走到李敏跟前,稍微屈下膝盖,说:“二小姐,老夫人来了。夫人问二小姐能不能过去见老夫人?”

  ☆、【5】李家人

李老夫人是李敏的祖母了,王氏的婆婆,李大同的娘。李老夫人平常是不住李府的,因为李家不止李大同一个人。
    李大同有两个兄弟。李大同上面有个兄长。
    按理李老夫人应该住在老大家,但是,李家三兄弟里头,论李大同官做的官最大,混的最好。李老夫人可以住二儿子家。最终李老夫人不知怎么想的,选择一个人独自住在了自己的房子里。
    与许多富家的老太太一样,李老夫人念佛吃斋,好像只有这样做死了以后才可以上天堂。因此二门不迈,平常连儿子孙子通通都不见了。
    如今,是突然刮了什么风,让李老夫人主动走出自己的佛堂,来到二儿子家里。
    李敏想想都觉有趣,噙着嘴角一抹淡笑,道:“行,你先回去。我换件衣服再过去见老太太。”
    近到李敏跟前,竹音更听得清楚李敏说话的声音是中气十足而有力,不像以前说一句喘半天,益发吃惊不已。是想也想不通了,以李敏以前那身体,按理说,是神仙都救不回来的命。
    几步迟疑,竹音离开李敏的院子,走回堂屋欲回禀王氏。
    堂屋里,李家几个人坐在那儿,气氛有些严肃,竹音吞吞口水,想报告,见这情景,却不敢随便开口了。
    上座坐的人是李老夫人了。老太太五十古稀了,两鬓白发,头上插了一支王母娘娘的蟠桃玉簪,衣服穿的整齐,上身是一件乌金撒花滚边缎面上襦,脖挂一串一百零八粒的檀木佛珠链。
    底下坐的两边,是李大同,以及王氏。几个姨娘没有机会到这里来拜访老夫人。可见得,李老夫人此次前来,是来和李大同与王氏商议正事的。
    只听老太太轻咳一声嗓子里的口水,说道:“当初,华儿进宫时,是由于我们李家在宫中没人,要在皇帝面前办事,宫里若没有个可靠的,办起事来定是举步维艰。难得这孩子有才,进了宫,不负期望,不久便被提为了御前侍女,讨得皇上欢心,太后娘娘欢心,皇后娘娘也欢心。前不久,你那案子迟迟办不下来,也是多亏了华儿在中间帮忙说了几句话。”
    李大同脸膛红了红。他一年多都得不到皇帝回复的折子,因为李华在宫里提了为御前侍女,皇帝才想起要看他的折子。
    果然,老太太放话了:“有华儿在宫中,只保得住李家今时今日,皇上年纪也有,太子辅政,皇子参政。各家各户,如今已经不止往皇宫里送人,也往各皇子府里送人。我们李家岂能落于人后。”
    “儿子知道。”李大同起身做答。
    老太太又清了声嗓子:“之前,有容妃帮忙,给莹儿定了门亲事。这本是好事,边疆喜报不断,隶王立了大功,只等班师回朝,皇上为其加官进爵。”
    王氏目光惊疑不定,手指轻轻捏紧了手中的帕子。
    老太太目光一凛,陡然沉下声音:“消息你们都听说了吗?”
    王氏站了起来,向老太太一福身:“都听说了。”
    “你们是如何想法?”老太太说到这儿已是口干舌燥,接过张嬷嬷递过来的茶盅,揭开盖子见茶盅里茶汤的颜色红灿灿的,是皇后娘娘用的藏茶没错的了,喝一口,却是不解渴,喝了以后更干的感觉。把茶盅递还给了张嬷嬷,心里道不知这茶是真是假。
    李大同张口,刚道了句:“可惜——”
    他身边的王氏已是着急地瞪了他眼,李大同咽了个口水:好一个乘龙快婿,宫里都在传人是死了不是可惜是什么?
    王氏自个儿走上前答老太太的话:“隶王保家卫国,是天下英雄。当年容妃娘娘与尚书府私底下提起这门亲事时,老爷和妾身都以为,天下谁嫁给隶王谁就是天下最有福气的女儿家。莹儿也是这么想的。可如今,突然飞来横祸,消息传来之后,儿媳到至今都不敢和莹儿说呢。”说着,王氏捏起帕子在眼角上拭了拭。
    “看来你是做了最坏的打算。”老太太看了眼她的表情,说。
    “是。”王氏说,“除了华儿,儿媳仅剩余这个女儿了。莹儿与她姐姐一样声名早已外扬,在京城里,除了容妃娘娘,静妃娘娘、皇后娘娘都是很喜欢莹儿的。”
    “你这个女儿是不愁嫁。”老太太点点头,肯定了她这话。
    王氏志气满满弯起嘴角。她两个女儿是不愁嫁。哪里像徐氏留下的那个病痨鬼,到今天依然是无人问津。
    刚好提起自家的几个女儿,老太太顺道全部问了个遍:“敏儿的病怎么样了?我怎么听说,她上个月又感风寒了。大热天都能得风寒,你这做母亲的做爹的,有没有去请大夫。”
    都是李家的骨肉,老太太自然要表示关心。
    结果李大同并不知道李敏得风寒的事,想到徐氏留下的这个女儿,向来是个病痨鬼,每天病的病,好像身体都从来没有好过。想必老太太也是知道这点,问话不过是为了彰显祖母的身份。李大同就此随意作答道:“她母亲有为她请了永芝堂的大夫。”
    王氏跟上回话:“敏儿的病是自娘胎带来,大夫说了,要治不是一时能解决的事。天生孱弱的病根,后天不知能不能补得上。”
    老太太想着也是这个理,所以说儿媳妇要娶好的,娶身体好的,生出来的儿女才不会带病,给李家带来福气。像王氏两个女儿就都很争气。那个死了的徐氏,确实都没有给李家留下任何好东西,如今想来儿子当初不知怎么娶的。
    看这个情况,李府这位二小姐,怕是倒贴给人家,人家都不会娶来当媳妇。哪家会愿意娶个病痨鬼?
    想到李敏注定是要留在李府里的了,而嫁不出去的小姐终是要给家人的脸上蒙黑。老太太最讨厌李家被人在外面闲言闲语了,还真不如这个孩子从来没有出生过,或是早点病死算了,以免污了李家的名声。
    这样想着,老太太不免与王氏李大同都想到了一块去。

  ☆、【6】还是那个病痨鬼?

皇宫里虽然有接到密报,说是隶王率军追逃亡的东胡人时陷入流沙生死不明,但是,谁都知道掉进流沙里的人想存活下来的机率不到万分之一。隶王凶多吉少,到至今都没有消息。皇上都为其准备好了棺材。
    接下来,为了安抚护国公府和安定民心,如果皇帝突发奇想,让尚书府履行承诺嫁进护国公府的话。他们不可能把尚书府余留的宝贝李莹送去当寡妇的。非要送人去嫁,还不如送——反正那个要死了的病痨鬼。
    王氏见着老太太沉静的眼神,心里踏实了,想必老太太这样急匆匆出来见他们,也是生怕他们不小心将李莹送过去当寡妇。
    门口一串脚步声传来,先跨过门槛进来堂屋的人是三小姐李莹。
    瓜子脸,小眼睛,两条柳梢眉,眉中一颗美人痣,柳叶飘飞淡绿锦纱裙袅袅婷婷。
    王氏怎么看,她的二女儿都是天姿丽人,一点都不比她大姐逊色。尤其李莹眉中的那颗美人朱砂痣,若不是当年选秀时李莹的年纪不够,否则都能把姐姐李华比下去。而宫中看过了李华美貌的娘娘们,早把目光盯在了李莹身上。
    娘娘们的打算王氏清楚。如果让李莹再进宫,两个李家女子都侍奉皇帝的话,难免形成势力与她们争宠,不如给李家做个顺水人情,将李莹送给哪个皇子王公做个夫人也不错。
    王氏对此很满意,后宫的打算正是她的打算。
    李莹走到老太太面前,屈膝一福:“莹儿给老太太请安。”
    “起身,起身。”老太太看见出落得益发美丽脱俗的孙女很高兴。
    女儿家就要长得漂亮,知书达理。王氏费心了,两个女儿都教育的很好。
    门口再来一声,说是二小姐到了。
    几个长辈听到李敏来到时,脸上的表情明显与期盼李莹进门时不一样,都垂着眸淡淡地喝茶,像是害怕见到那病痨鬼都要染上一身晦气。
    王氏突然心头打个咯噔:那个病痨鬼怎么能出门了?难道是被人扶着进来想跪求老太太希望老太太打个同情牌?若真是如此,必须先做提防才行。
    老太太心里对此也是有些疑问,问王氏:“敏儿的病是好些了吗?”
    老太太一样不是很想见一个病痨鬼的。
    王氏见老太太这样一说,想着顺水推舟,说道:“敏儿的病一直没好,在她自己的小院子里住着,我不敢让她出门,以免病情加重。大夫都叮嘱了要她安心调养。老太太想见,不如等她病好些我再让她过来给老太太跪安。”
    听到这样,老太太眉头大皱,要点头答好。
    奉了王氏命令让李敏不要来的小丫鬟走出门时,与走来的人迎面相撞。
    这一撞,没把来的人撞倒,反倒是小丫鬟退了好几步,差点一个踉跄没有站稳。
    坐在堂屋里的几个李家人,听到动静只好抬起头来。王氏起身,底下人既然在老太太面前丢了脸,张口斥骂:“连个路都走不好?!”
    接着要骂那进来的人是走路不长眼睛时,王氏突然一愣,是与堂屋里其余几个人全傻住了。
    这,这?!
    从门口走进来的少女,上身穿一件粉白撒花金色滚边缎面的上襦,下身是珍珠白的湖绉裙,头发上插了一支白色与粉色相间的嵌花垂珠木簪子。衣着朴素,是朴素到,连李莹身边贴身丫鬟头上戴的银簪子都比不上。可偏偏让人移不开眼睛。
    李大同努力地张了张眼睛,像是不敢相信:这人,这人是谁?
    李敏只要环顾屋里一圈,凭其衣着打扮,大体上都知道坐在堂屋里上座的那位老太太是祖母了,直走过去到了李老夫人面前,福身道:“敏儿拜见老太太。”
    敏儿?李敏!
    那个病痨鬼?!
    伴随李敏抬起头,圆润的鹅蛋脸,未施胭脂的面色却犹如樱花粉嫩如春,两条细细长长的乌眉如同墨画,那双乌亮的大眼,顾盼之间,流波飞转。
    老太太直抽了口凉气。
    印象里,这个孙女她不是没有见过。早些年,她心里其实还挺惦记的,毕竟也是李家的骨肉。可是,每次去见,都是失望而归。因为每次见到的李敏都是越来越瘦,快瘦的只剩下一副骨架了。
    “起,起身。”老太太好不容易找回了声音说话。
    李敏起来的时候,只听身边砰的一声响。
    众人望过去,原来是王氏手边不小心拂到了案上的茶盅,茶盅碎掉在了地上,摔到粉碎。
    “妾身失礼了。”王氏稍微喘了喘气说。
    “坐下吧。”老太太像是不解地看了她一眼,接着是很高兴地对李敏说,“你这病好了,什么时候好的?请了哪位大夫给瞧的?”
    哪位大夫给看的,正好说到点子上了。
    李敏望了眼那面部已经变成木头状僵硬的王氏,低头答话:“我这病能好,多亏了母亲给请的大夫。”
    “对。你母亲刚和我说过,给你请了那永芝堂的大夫。改明儿,也让那大夫到我那儿给我这个老太婆看看。我这个腰,经常不好。”老太太说着边扶起自己的腰,显出自己真的很高兴。
    既然是个神医,都能将自家里的病痨鬼治好了,当然要赶紧请来给自己看病。
    王氏听老太太这一说,脸上却并没有一丝高兴的样。
    大夫够聪明的话,知道哪些病人能看,哪些病人不能看的。像老太太这种,是常年的老毛病了,不吃药不会死人,但是,吃了多少个药堂名大夫的药方都不一定见好,是谁接了谁倒霉的病人。
    王氏心里头转思不成,不想到时候杨洛宁没有看好老太太的病被老太太怨上,赶忙说:“杨大夫是随药商到江南那边为贵人出诊去了,如今不在城里。”
    老太太瞧她接话接的急都猜到是怎回事,嘴里一哼:“那就等杨大夫回来呗。”
    王氏脸上从来没有在老太太面前这样僵硬过,而这都是拜了某人所赐。

  ☆、【7】咎由自取

两道锐利的视线落在李敏的脸。
    什么时候?怎么回事?不是明明个把月前都快死了吗?
    王氏猛地掉头,望到刚派出去刺探情况的竹音头上。竹音吓的全身哆嗦,跪下来小声说:“刚,奴婢去到二小姐院子里见二小姐是像是病好了,奴婢回来后,见夫人和老太太在说话,来不及和夫人说。”
    这么说,病痨鬼真是病好了?不是临时装的?
    王氏疑惑重重,目光沉甸甸落回到李敏头上。
    不说她惊讶,哪怕是老太太和李大同都亲眼见着李敏是病好了,全一样不相信。
    不会是回光返照吧?
    老太太与李大同交流眼神。因为眼看帮李敏请大夫的王氏自己本人都好像不相信。他们听说的回光返照,都说是快死的人在要死之前,突然活蹦乱跳,比平常人更精神更有光彩。李敏的情况很像是这种。
    想到这儿,老太太又沉了脸。
    李敏找到了把椅子坐下来再说。李家人脸上各有各精彩的表情,诚然是一家子,但大户人家哪个不是斗来斗去的,各有各的利益纠纷。有血缘联系的骨肉之间也免不了猜忌。
    哪怕是那老太太,刚初乍见到她那脸高兴的表情,都是一晃而过的样子。
    这样的情况见多了,李敏心里头早像是一面明镜,看的一清二楚:这家人,真没有一个能看得起她的。她在这个家里,不止没有地位,恐怕连个家人之间的爱都没有。
    这样的家,谁能呆下去?
    李敏揭开茶盖喝口茶,想着念夏和她说的,徐氏留给她的财产,最少有两家徐氏药堂。其余的,等会儿回去后再问清楚念夏他们。
    是要打算打算了。
    从屋门急匆匆走进来的管家,冲李大同做个揖,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