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最牛国医妃 >

第52章

最牛国医妃-第52章

小说: 最牛国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经意扫过李敏身上。李敏走路时一直都是步履不紧不慢的,让人看着,心里面踏实。
    尤氏那目光,又与走在李敏后面的方嬷嬷对了下。
    方嬷嬷刚才在容妃的宫中,一直是随侍在旁听她们说话的。方嬷嬷知道尤氏那目光里写着什么。刚才,容妃与李敏那几句话,表面听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但是,仔细在心里头琢磨,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如此一来,只能更说明一点,那就是李敏深藏不露的本事,连容妃娘娘都出口称赞了,当即赏了东西。
    容妃是何等身份的人,不要说是尤氏入宫的妹妹,能入宫这么多年在皇宫里混到如鱼得水,没有几点本事和手段怎么可行。宫里人最怕着人家的道,对大夫一事更是尤为慎重。每个宫里的小主子都有自己信任的大夫,由此可见,太医院里的斗争也是十分厉害的。
    像王兆雄,这会儿说红是红,但红的年份也不少了吧,在太医院依然只是御医身份,想爬到主管位置,似乎是个望不尽的头。毕竟太医院里的升职渠道不像其它部门,关系皇帝和皇帝老婆孩子的平安健康,需要更为谨慎。升职渠道单一,只能是内部人员一步步升,内部人员缺了,再从外部找。同理,只有上面的人死了,才有可能下面的人升上去。
    如今太医院的几位主管,都是白发苍白的老头子,但是,离死绝对还远着呢,只见他们一个个都蹦蹦跳跳的,绝对死不了。
    即便如此,王兆雄在宫里拿到的赏赐与地位,绝对是比拿到的俸禄要多出十倍不止。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挤破脑袋要进太医院捞金。虽然宫里险象环生,但是,到处也是捞取名誉和金钱的机会,只看你够不够聪明,够不够胆量。
    对于这些事儿,李敏怎么会不懂。在现代当大夫的时候,没有少过给当地的达官贵人诊治疾病的。大夫经常被卷入斗争与纠纷是常有的事。
    容妃那点小伎俩,李敏一看就看出来了。容妃脸红是红,说是病了,但是,补到那脸都要上火了,看唇部的嫣红都能看出来。摸起脉,根本没有一点虚的本质。这个容妃娘娘的身子骨是铁当当的好。
    明知病后不可以大补,反其道而行,说是不懂,反而应该说是太懂了。宫里哪个人,真的是不懂医道的。恐怕一个都没有。不害人总也得保命。一点医学知识是必须懂的。
    所以李敏才劝容妃不要再补了,真的补过头,这个戏码不需要她李敏来看,都能穿帮,到时候可真是前功尽弃了。如果这位娘娘够聪明,就应该知道她李敏是在帮她,不是在拆穿她。
    容妃是个通透伶俐的人,李敏对此倒不担心,容妃真会因此忌惮了她,要知道,她李敏是护国公府的人了,不会傻到去绊倒自己家阵营的。她李敏也需要保命的。
    尤氏那个目光李敏也不是没有瞧见。但是,自己婆婆不可能是个不聪明的,李敏心想,多说不如少言或是不言。哪怕她不说,哪天容妃也会和婆婆说。容妃去说,胜过她李敏十句百句。
    婆媳关系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疙瘩,总得慢慢磨合。
    李敏的目光淡淡垂下。
    尤氏回过了头,心里说不出的一种滋味。这个儿媳妇,要是真不好,容妃早就开口了,而不是一昧地在她面前夸。妹妹又是个厉害的人,看人的目光从来没有错。尤氏只要想想,都觉得自己太多心了。
    婆媳两人走进了福禄宫。
    在太后娘娘的院子里,跪了个人影。只见其衣着华贵,头戴金钗,根本不是个宫女之类的下人,怕还是一位后宫有点身份的小主子,不知为何缘故在太后娘娘的院子里下跪。
    李敏随尤氏远远望一眼,只见那女子两个膝盖跪在粗糙的地上并没有中间安放垫子,可能是跪的久了,连膝盖的裤子都磨出了一些血迹来,看着都让人觉得可怕。
    尤氏心里头狠狠地被戳了下的感觉。这个人她认识,是比她妹妹还早入宫的,现在淑妃的景阳宫里,只是个嫔,叫刘嫔。
    淑妃的身体一直也是很不好的,长年累月服药,据说,景阳宫的大小事务,现在都是由刘嫔在代替淑妃掌管着。如今必定是景阳宫里出了什么事儿,责任都到了刘嫔头上。
    想到自己妹妹就是身处于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中,尤氏的心里头是很难受。刘嫔比容妃也不过是只大了两岁。平常尤氏听妹妹说起宫里各位娘娘,曾经有说过,就属景阳宫里的刘嫔人最好,要不是有刘嫔相持,以淑妃的病体,景阳宫早完蛋了。
    这两年来,皇上年纪大,入宫的新人却不断,而且有些新人一旦被皇上宠幸,提拔也很快。像景阳宫里的那位齐常在,比李华晚入宫,但是被皇帝宠幸过一晚之后,立马被提拔成了常在。
    现在,这个小主子,是景阳宫里的香饽饽了,怀上了龙胎。万历爷都快六十岁了,晚年得子不正说明自己身体还很行吗?这不高兴死了。同时,从御医口里得知齐常在怀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以后,万历爷皱起了眉头。
    刘嫔受过,景阳宫里的淑妃,都不得不撑起病体亲自来照顾这位怀上龙胎的新人。只听新人笑不听旧人哭,容妃那句话,正好是现在这幅场景的写照。
    李敏淡淡地扫过跪在院子当中刘嫔头顶上那支金钗。这些入宫的女子,说起来,在她们入宫时,都是有这个意识和觉悟了,不能说谁谁谁的错,只能说已经是这条路,看谁能混的更好。
    太后娘娘在芙蓉榻上坐着,身边的姑姑给重新换过一杯热茶。太后拿着茶,皱了下眉头,又吃不下,目光只扫到那院子里跪着的刘嫔,貌似看刘嫔一眼都觉得心里烦的样子。
    “太后。”姑姑不得不在她耳边上提醒,“靖王妃与隶王妃到了。”
    一听到这话,太后才像是精神了些,放下手里的茶盅,说:“让她们进来吧。”
    尤氏与李敏前后进了屋,跪下拜礼:“臣妾参见太后娘娘。”
    “都起来吧。”太后笑吟吟说。
    听的出来,太后对尤氏的印象一直不错。
    尤氏坐到了太后近旁的椅子里。
    太后伸了伸脖子对尤氏说:“昨儿你府上办大喜事了,哀家本想也过去看看的。”
    尤氏连忙起身,谢恩:“太后娘娘身子金贵,怎么可以亲临臣子府中?”
    “怎么不行了?护国公府与皇家,本就是一家子。祖先说的话儿,哀家记得很清楚。”太后道。
    尤氏可能对太后这话都听了不止百遍了,只是表情木然地点了点头,答是。
    “你坐吧,你年纪也不小了。”太后让尤氏坐回椅子里,“说起来,你儿子都娶妻成家立业,你这个做婆婆的,之后家里有人扶持,理应轻松不少。”
    “臣妾对皇上的旨意一直心存感恩。”
    “嗯,皇上要是真知道你心里是这么想的,他心里头也会好受多了。”
    两个人对话到了这儿,屋里一刻沉默。
    李敏坐在那儿,能感觉到太后的目光落了过来。
    太后说是孝德,但是,那个目光,犹如锋利的刀刃一样。李敏自认没有做错任何事儿,不怕任何人想扒她的皮。
    “靖王妃。”太后轻轻揭了下茶盖,“你这位儿媳妇长得好看不?”
    尤氏正不明太后这话里含义,只得作答:“哪有太后娘娘的儿媳妇好看。”
    “哈哈。”太后两声爽快的大笑,“我的儿媳妇是太多了,再好看,也让哀家头疼的要死。你入门时应该看见了。有一位在院子里跪着思过呢。”
    尤氏当即不敢吭声了。她妹妹也是太后的儿媳妇,她嘴里一点错话,都能导致容妃在太后这里受罚。
    太后像是想起了这回事,安抚她说:“容妃据说病了,皇上还说今早上要去锦宁宫看她有没有好些。”
    “臣妾的妹妹一直在宫里受到太后娘娘的悉心照料,感恩不尽。”
    “都是宫里的人,是要彼此照料的。”太后说完这话,大概是想起正事了,吩咐身旁的姑姑,“去请皇后过来看看靖王妃与隶王妃,然后,把哀家赏赐新人的东西拿出来,哀家要亲自来赏。”
    “奴婢这就去。”姑姑答。
    这头,人正急匆匆出门要去皇后的宫里报信儿,另一头,一个人忽然跑了过来,迎面撞上姑姑。
    姑姑大叫一声:“小祖宗!”把跑来的孩子抱住,同时,对孩子身后追着孩子跑的宫女斥骂:“还不快把十九爷抱回去,在走道里跑来跑去,摔着十九爷了,怎么办?”
    那个孩子一把挣脱姑姑的怀里,迈过太后屋里的门槛,跑进去到堂中向太后一跪,磕了脑袋说:“请太后别再责罚我娘亲了。”
    屋里的众人是都忽然抽了口凉气。
    李敏向那坐在正中间的主儿望了眼。那一眼看过去,只见太后眉目一皱,黑不黑脸不清楚,手里的茶盅却是重重地像板子一样打在了案子上。
    那犹如山崩地裂的一声,直接把那跪在中间可能只有四五岁大的孩子吓坏了。
    太后两目犹如刀一样射向中间的孩子:“谁让你到哀家这儿来的?”
    十九皇子已经吓到小脸蛋全白了,坐在地上动也不动的。
    外头的姑姑直接将十九皇子宫里的宫女抓进了门里。年轻的宫女跪在地上打哆嗦,说:“回太后娘娘,奴婢原先也不知道十九爷要跑福禄宫来,来到这儿才知道。还望太后娘娘体谅十九爷是想念刘嫔一夜未归。”
    太后心中的恼怒,李敏只要想一想都知道。太后这是要责罚刘嫔,让刘嫔屈服,好了,现在这群人不知道谁出的馊主意,把孩子送到这儿打算打求情牌,却不知道事与愿违,是踢到太后的铁板,让太后当场难堪了。太后怎么可能这会儿放了刘嫔回去。要真放了刘嫔回去,太后这个位置不用坐了。
    这样的主意可能是刘嫔底下的人想出来的吗?
    刘嫔在看到自己的儿子跑过来时,眼睛都直了。
    李敏可以清楚地看到她脸上的表情和眸子里的愤怒。
    太后手指怒指到十九皇子头顶上:“哀家只知道自己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当年答应了让你在你娘的宫里长大。论皇子抚养的规矩,你是该被送到皇后娘娘膝下养大的。哀家今天就纠正拔错儿,来人,将十九皇子送到春秀宫去。”
    听到太后的旨令,立马有两个婆子上前来抱十九皇子。孩子当然不愿意了,开始动手动脚地挣扎,大哭大闹。
    太后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两个婆子力大如牛,左右夹住十九皇子抱了就走。刚走到门口时,十九皇子突然没了哭声。
    再一看,那小皇子倒在了婆子怀里口吐白沫已经不省人事。
    刘嫔便是突然像疯了一样要冲过来,喊着:“那小贱人害本宫不够,还要害十九爷!娘娘,太后娘娘,你这下都亲眼所见了。”
    太后本来就被小皇子的突然变故吓了一跳,现在在听刘嫔发难,心里头更是一股火儿直冒,一边吩咐人去太医院请太医,一边让姑姑走过去,对那刘嫔的脸上顿然掴去了两巴掌。
    刘嫔被这两巴掌掴到头晕眼花,倒在了地上没有起身。
    同时,有人跑路去找太医的时候,屋里那些宫女围着小皇子团团转,不知道怎么施救。
    “快,快掐他人中!”太后也是略懂一点医术的,随即指挥那些宫女。
    宫女在小皇子的鼻梁下方处按了按人中穴,小皇子没有醒,却见小皇子是要翻白眼了。一群人便是更惊慌失措,吓到腿都软了。
    见此,李敏站了起来,到了太后面前一福身:“太后娘娘,臣妾可否一试?”
    太后听到她声音,仿佛才记起她这个人,看了她一眼以后,或许脑子还馄饨着,或许已经清醒了,点了头:“哀家准予。”
    尤氏心里面一下子提起了到了嗓子眼。
    这个事儿,这趟浑水,李敏根本不需要踏进去的。
    李敏已经顾不得尤氏的想法,再慢一步,这孩子恐怕要没救了。走进他人让开的位子,蹲在小皇子旁边,掰开小皇子的嘴巴一看,果然是舌后坠了,立马用手指拉起小皇子的舌头,先让孩子能透气再说。
    抱着皇子的宫女摸到十九皇子的鼻孔有了气,向李敏点点头。
    十九皇子这是小儿癫痫,这在小儿科中是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抢救及时,恢复如常人。主要还是脾虚痰阻所致。
    太后这里倒是背了一些针灸的器具。宫女拿出来让李敏使用。李敏给十九皇子并不在孩子的身体上扎针,而是在孩子的耳朵上找了几个穴位入针。
    就连太后、尤氏,都不禁站了起来看她施救的动作。李敏几针下去,那小皇子便如安静睡着的人一样,手脚停止了抽搐,在宫女怀里慢慢地像是睡着啦。李敏翻了翻小皇子的眼睑看了看,接着,回身对太后说:“十九爷需要静养。”
    太后对身旁的姑姑使了个眼色。姑姑上前,对李敏尊敬地福了福身:“请隶王妃和十九爷,在福禄宫后面的小院子里休息,直至太医院的御医到来。”
    尤氏的目光惊疑不定,也不知道这事儿是好是坏。眼看李敏真是有点真本事的,几下功夫就把人救过来了。要知道,这是太后的皇孙,要是真在太后的宫里发生什么事,闹大了,太后都要受到牵累的。
    李敏走过尤氏面前时,对尤氏福了一福:“儿媳妇陪十九爷一会儿就回来。”
    “嗯,你去吧,好好侍奉十九爷。”尤氏点头,算是肯定了她的行动。
    李敏同十九皇子到了太后后面的小房子休息以后,过了会儿,姑姑走到了前厅,对太后面带微笑地说:“刚十九爷睁开眼,隶王妃问他是谁时,他知道。”
    太后一听这话,心里悬着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这场意外可算是有惊无险了。接过姑姑手里的脸巾擦了下额角,太后说:“去看看太医院的人怎么还没有到?”
    姑姑笑道:“娘娘,刚十九爷发作到如今醒了,奴婢刚才一看,那香才烧了不到一个手指头的时间。太医院的人跑到娘娘这儿来,也需要时间的。”
    太后听到姑姑这样一说,真的乐了,点着头:“隶王妃是个才女。以前只听众人说,如今百闻不如一见。”
    这话,今日尤氏已经听过两遍了,一遍从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