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最牛国医妃 >

第93章

最牛国医妃-第93章

小说: 最牛国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功宴之后,朱隶是更忙了,他在忙些什么,她是不可能去过问的。除非他有需要找她。
    李敏派出的人,到了朱隶的书房里禀告,说是一切准备好了。
    朱隶扫了在自己面前站着的公孙良生和魏老,说:“有什么事等我回来再说吧。皇上怎么做决定,不是我们能左右的,皇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主子!”魏老皱紧两条白眉,心口那股气,都快被憋死了。
    要他说,这万历爷是个混账东西。他们好不容易从北燕里头抓出的内鬼,送到京师里来以后,皇上叫人关押,紧随之后没有了下文。
    以为摆个庆功宴给他们庆贺,这事儿就能一笔勾销吗?那个内奸,可是差点儿害死了朱隶。
    “主子。”公孙的声音却是保持谨慎,“虽然我们历经艰辛,为的是一网打尽,但是,看来,并没有能找出所有的人。这里头什么缘故,到现在可以看出来一些了。皇上有皇上的顾忌。”
    “公孙这个话没有错。”朱隶要魏老沉得住气,“你赶紧给部队调配粮草,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东胡人会不会摔破罐子非要死也来再打一仗都说不定,你到兵部多去走上两回安排粮草事宜。现在,兵部据说是归八爷管了。”
    “八爷?”魏老脸上像是一怔。
    “不知道的事,多和公孙商量。公孙回京师的时间毕竟比你长一些。”朱隶说完这些话,见时辰实在不早了,抬脚走出了书房,直接去到门口,骑上马。
    太子宫殿早派了使者出来迎接他们。
    当马车停下,李敏掀开车帘时,只见是一排秀丽的宫女,提了一排各式各样的小灯笼排列在两侧。
    太子朱铭走在前面,后面是太子妃和两个孩子,再后面是两个侧妃。太子一家几口人,都是衣装华丽,笑吟吟地站在太子宫面前,好像一个全家福。
    朱隶扶了李敏的手下车。
    朱铭走上来说:“隶王和隶王妃能接受本宫邀请前来一聚,实乃本宫之福。”
    “臣与拙荆参见太子。”
    “免礼,免礼。快进屋吧,这里风大。”
    朱铭的性情好在真的是像个大哥哥一样无处不在地照顾人,满脸笑呵呵的。
    李敏落在他们两人后面,见着前面太子搭上了她老公肩头,说着小时候的故事。
    “你还记不记得,那时候你甩了我八箭,之后,父皇不让我念书了,让本宫专门练射箭,练了大半年。哪里知道想找你再讨回屈辱时,你倒是好,一跑跑到北方去了,逃之夭夭。”
    朱铭兴致勃勃地说着这些话,看不出当初被儿时同伴甩了八箭之后的不高兴心情。
    朱隶淡淡答声:“幸好微臣逃的快,否则,被太子逮住,太子不止还微臣八箭。”
    此话说得,李敏心口里都要佩服,自己老公这张嘴巴厉害,要不然当初怎么能把她都骗到团团转。
    朱铭果然是听了他的话之后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按住他肩头,像是笑出眼泪来了。
    太子妃率人走到了前面,让人摆好桌子,让两个孩子走上前来,给朱隶行礼。
    “隼儿带符儿见过隶王及隶王妃。”大的那个男孩子带了小的那个孩子一块走上来说。
    两个孩子都是绸缎裹身,打扮的非常贵气,看不出哪个是太子妃生的哪个是侧妃生的。太子妃当两个孩子都是亲生的,没有区别对待,对此,太子也是十分满意。
    李敏就此,将准备好的礼物让人拿上来,交给太子妃。
    太子妃回了礼,宫女捧着太子妃准备的礼物过来,交给李敏的人。念夏不敢轻易当众打开。太子妃与李敏这会儿是一起坐了下来,对李敏说:“据闻,好东西,容妃娘娘一早已经给隶王和隶王妃准备了,本宫这儿也只能是准备第二套。希望隶王妃好事连绵。”
    容妃当初说的,送给他们夫妇俩的礼物,等朱隶回来再打开。后来他们夫妇俩打开后,才发现原来是小孩子的衣服,以及孩子满月的一套银饰。这是容妃提前送的,希望他们早生贵子的含义不言而喻。
    太子妃如今说这话,说明送的是和容妃一样的东西。
    她老公回来了,每个人都希望她早点生孩子,这是正常的。好比在现代,嫁了人,如果生不出孩子,不仅公婆说,身边所有人都要说的了,哪怕并不正面说。
    李敏起身感谢。
    饭菜摆了一桌子,只等众人落座。这时,外面宫中太监报来一声:“七爷到了。”
    七爷一个人骑着马,风风火火,来到了太子宫,陪伴的人,还有十爷。

  ☆、【87】套中套

七爷从马上下来后,袖管随意一抹额头汗珠:“隶王妃来了吗?”
    “回禀七爷,一炷香之前,隶王刚刚携带隶王妃抵达了太子宫,今在屋里和太子殿下喝茶。”太子宫里走出来的太监公公,拱手对着七爷作答。
    七爷把手里的马鞭随手扔给了自己的侍卫,急匆匆要走进门里。
    后面追上来的十爷一声喊住他:“等等我,七哥。”
    七爷只得按住急火的性子停住步,回头等他。
    十爷飞身下马,踩着小太监弓起的肩膀一跳而下,轻轻松松,将马鞭塞进了腰间后面。这条玉鞭子是八爷朱济刚送给他的,镶金嵌玉,光华四射。十爷不是不喜欢骑马射箭,只是经常被兄弟们比了下去,因此变成不喜欢在众人面前露脸做这种东西。众人都误以为他只喜欢学隐士吟诗种花。
    七爷看见他走上来前,发现了他这个小动作,问:“谁送你的?十弟现在不用在府里陪禧王妃了吗?”
    禧王妃现在哪敢让老公再呆在府里陪着自己,除非她自己想再死一次。可见李敏的话后来在禧王妃心头里是琢磨了好几遍。
    “内子说她房里晦气,不想我沾着。让我常出去溜溜马,也可以带些阳气回府里。”十爷边说,边是忍不住喜爱地摸了下腰间的玉鞭。
    七爷听到他这话,仰天差点儿没喷出一声笑。禧王妃傻也就算了,人家毕竟是初次当人家媳妇,之前做错了现在能知错能改不容易。可是,这十爷到现在都分不清东南西北。
    他们这一排子兄弟,心里都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盘。像十一、阿九,都喜欢缠着老八。老八是很有能耐,有本事,人缘又好。十二是因为常年和老三的感情好,跟着老三。老三那人性格恶劣,没有几个兄弟真能忍受老三的。像他这种中规中矩的,基本不想选边站的,只能是跟着老二。老二是太子,跟着总是没有错的。
    至于像老十这样,之前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府里本身就是错。不怪庄妃埋怨自己的儿媳妇,万历爷其实心里面对这个十皇子意见也有。否则,上回,东窗事发之后,为什么万历爷不责罚太子,却是把老十给一块重罚了。
    结果到了现在,十爷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七爷深深地为禧王妃和庄妃惋惜。庄妃现在一颗心,都给十六爷了。
    十爷抬头见七爷额头上一排全是汗,露出几分惊奇。谁不知道七爷才是真正的斯文人,最善于吟诗诵词,而且爱干净,从来连袖管都是干干净净的。很多人都很少见到七爷流汗的样子。
    “七哥,你没带汗巾吗?”说着,十爷从袖管里抽出汗巾给他。
    七爷没接他汗巾,是被他这句压根搭不上边的话瞪了两眼说不出来,挥手推开他手,走了两步,实在忍不住了,回头说他:“你怎么来了?”
    “八哥说你八成要来太子宫。”
    “老八消息真是灵通。太子单独给我发的信,老八是有千里眼,千里之外都能看见这个。”
    “七哥。”十爷喊了声,“八哥他没有这意思,绝对没有派人去七哥府上盯人。”
    “我知道。”七爷悻悻地抽了下嘴角,“他那是料事如神,比起让人到我府上盯我,盯人只是个下等策略,要做到他那样坐在家里都能推算出天文地理的,所以,父皇才把他调到了兵部。”
    七爷心里的沮丧,十爷能听出来。比老八年长的,像太子不用说,全国的事务都是要多抄一份到太子宫给太子过目的,太子要学着皇帝一样管理全国了。老三朱璃是管理刑部。接下来,是他老七了。到现在,万历爷都没有给他老七任何差使。
    在朝廷百官眼里,他老七是个没用的。
    “老八说我要到太子这儿,你跟着来做什么?”老七追问。
    十爷话声里一丝拘谨:“上回隶王妃救了我媳妇以后,没来得及对隶王妃道谢。”
    “道谢的话,到护国公府上不就好了。亲自上门道谢,才是真心实意。”七爷教导弟弟礼节。
    这事儿十爷怎么可能不知道。但是,朱隶回来了。
    摸到十爷的心思之后,七爷愣了下。好像自己也才记起这回事儿。朱隶回来了。朱隶一回来,哪个想再和护国公府交涉,都得过朱隶这一关。
    朱隶这个人,他们这群兄弟都不知道怎么说。只知道朱隶是带兵打仗的,小时候说是入宫陪他们这群皇子玩过,但是,到底是有君臣之分。他们对朱隶其实并不算是熟悉。
    只知道一件很重要的事,连他们的父皇都忌惮朱隶。
    太子屋里坐着的几个人,听着小太监过来报七爷到了以后,却迟迟不见七爷影子。朱铭嗑嗑嗑敲了几下茶盖,眉尖微簇,都觉诡异。
    朱隶像是随意地问起:“七爷要来吗?”
    “哦。”朱铭咳嗽两声,掩饰底下那份心虚尴尬,“老七是说要来。我想着大家都是一家子,小时候都是一块玩的兄弟。既然他有这个心思想来见一下儿时的玩伴,就让他来了。”
    说得一家子都十分亲密。按理说,是这样没错,祖上都是一个血缘的。
    朱隶手指微按,茶盖子盖上了茶盅,搁着到了桌上,对太子说:“臣不如到门口接一下七爷?”
    听到这话,朱铭连声说:“不用!”又怕这声喊的太夸张,朱铭压低了音量说:“老七年纪比你小,要喊你一声哥呢。”
    朱隶嘴角微扬,笑道:“是的,可是,老七府里孩子都有几个了,我这儿都才刚娶妻生子。”
    朱铭脸上再次浮现出一丝尴尬:“你戍守边疆,护国为民,才耽误了人生大事。”
    说的是,这朝廷里,真能带兵打仗的皇亲国戚,除了朱隶暂时找不到其他人,否则,朱隶不用这样一个人一直在边疆守着了。
    话是这么说,对于独揽兵权的隶王,朝廷怎么可以不戒备?
    朱铭就此代老七说了出来:“本来,皇上是希望能找个人帮帮你,让你回来给护国公府开枝散叶,这也是当年皇上答应过你父亲的,结果一直没有办成,皇上心里头愧疚。好不容易,年前的时候,五公主择了个武官出嫁。皇上本想提拔这个驸马爷,给你效劳,为你分担。现在,才过了半年之久。丧报皇上不敢发到天下,毕竟七爷和我,对于自己这个五妹妹怎么去的,到现在都是一个谜。”
    李敏可以感受到老公眼角一个余光扫到她这儿来:她这是什么时候从给人治病的李大夫,开始荣升为破案的杵作了?
    只能说,现在皇宫里的人,都喜欢把烫手山芋往她手里扔了。当法医这种事,是专业伙计,她怎么能懂。
    “太子殿下。”朱隶收到了她投回来的眼神,对朱铭说,“拙荆是有给人看过病,但是,只是看过活人。”
    朱铭哈哈两声笑,手掌拍着大腿,喉咙里噎着唾沫,只知道朱隶这话是没错。
    可是,随便说五公主是暴毙死的,皇宫里谁能接受。
    朱铭低声对他们夫妇俩传递信息:“右翼总兵马德康,与他儿子,也就是本宫五妹妹的驸马,马余生,现在,都在大理寺里关押着。”
    大理寺的职责,本来是复审,就是说,大案子,刑部审判复查以后,还有大理寺复审之后才可以执行,相当于全国最高法院。但是,如果是比之更高级的案件,会用三司会审。即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需要各部涉及的,会联系各部尚书、通政史进行圆审。皇上亲自交代的案件,除了三司,锦衣卫会参与其中。
    听起来十分复杂,官场本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可李敏能从中听出两点。一个是,皇上太后都疼惜五公主,重视五公主暴毙的案件,所以越过了刑部,直接让大理寺拿人了。要知道大明王朝里的大理寺,经过历代发展以后,只负责复审,都不设牢狱关押犯人了。这是其一,可能皇上也是为了避嫌,不想让人家以为,他皇家爱欺负百姓。刑部不是自己儿子在管的吗?
    其二,这个五公主的驸马爷是招进皇室的女婿,如果真涉及到残骸五公主的嫌疑,其实这事儿不归大理寺管,也可以由宗人府拿人定夺。现在,万历爷非要把人弄到大理寺搞,似乎除了显示公正以外,是想震慑天下。
    皇帝的女儿岂能随便嫁出去后给人搞死的?
    总结起来一句话,皇帝的女儿给人搞死这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累积到五公主这儿,终于使得太后和万历爷爆发了。
    朱铭说到自己死掉的那几个妹妹,心里头真是一把辛酸泪。九个公主,已经死掉了五个,几乎去掉了一半以上。而且,死掉的这五个公主里,除了五公主以外,还有两个,都是出嫁后才死的。
    可以说,宫里想弄死小孩子,对小孩子下手的话以对皇子下手居多,对公主,其实都知道公主是女的不会争夺皇位,反而都睁只眼闭只眼,能放过就放过。唯一在孩儿期死掉的是大公主。自从大公主死了以后,宫里都不见什么变化,大家也就知道,死个公主没有用。
    死的公主有,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五公主,以及六公主。因为五公主受太后疼爱,比六公主慢于出嫁。二公主六公主都是出嫁后才死的,三公主是小时候骑马时不小心摔下马伤到脑袋后来拖了半个月死掉的。二公主和六公主都不是暴毙。但是,死的也是蛮凄惨的。二公主是生了孩子产后虚弱死的。六公主是难产死的。都是为了生孩子死的。
    古代女子生孩子,一半的性命是躺在棺材里头的,这话是绝对没有错的。只要看这么高的产妇死亡率。
    朱隶现在是听太子无意中提起这些伤心事。本来对生孩子没有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