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拯救大唐mm >

第640章

拯救大唐mm-第640章

小说: 拯救大唐mm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神之一。”
    “皇后在上,民女有礼。”程杨二女赶紧行礼,她们甚至没有想到皇后先武器跟自己说话。
    “你们的身体其实还没有完全好转……”卫贞贞又温声道:“这两天最好不要太操劳,晚上回去,会有人给你们治疗……你们要听护士们的话,配合治疗才会完全好转呢!你们半路跑掉了。她们没有照顾好病人,会很内疚的,科举考试共有五天期限,你们其实不需要太急。”
    “是,民女鲁莽。”程杨二女赶紧再次施礼,她们没有想皇后卫贞贞竟然知道自己的事,暗暗奇怪。
    “两位姑娘不用客气。”卫贞贞点点头,轻笑道:“这次科考有女子参加,实在让我们惊喜。在此,我祝福你们取得优秀。”
    “按规定我们不能给你们帮助……”素素在篮子里掏出两个水灵灵的鲜果,道:“请你们吃个果子吧!算是贞贞姐姐和我的小小心意。想必夫君他也不会反对,你们一天没有吃过东西,定要饿坏了!”她一说,程杨二女倒真的感觉肚子空空如也,饥肠辘辘。
    两女不客气,道谢之后,接了过来。
    卫贞贞用手背轻轻擦拭一下腮边的香汗,让她那明月似的的玉脸更加温润,更添一份人间的气息。
    许多人跑过来,但是都快速地鞠躬行礼之后,就快快回去,不打扰卫贞贞和素素的正常行走,偶尔有军士经过,肃容敬礼,再齐刷刷地列队敲开,卫贞贞掏出碎银,付了菜钱,准备与素素离开,又朝程杨二女温声微笑道:“假如你们要借用我们的什么东西,请随时来吧!我们家里的东西,就是天下百姓的东西,谁来使用都不必花钱的。”
    “谢谢皇后隆恩。”程雨晴看了几眼卫贞贞和素素的菜篮子,默记,又问道:“可否告诉民女,皇后今晚准备给圣王做些什么菜式呢?”
    “我们吃得比较简单,虽然家里吃饭的人不少,一般只是几菜一汤就行。”卫贞贞微笑道:“汤水是‘莲藕排骨汤’,荤肉有‘东坡肉’、‘梅菜扣肉’、‘蜜汁鸡翅膀’、‘红烧狮子头’、鱼虾有‘醉虾’、‘蟹肉卷’、素菜有‘长长久久’,‘麻婆豆腐’、‘爽妙芥蓝’。”
    “谢皇后指点,民女记下了。”程杨二女目送着卫贞贞与素素离开,良久,对视一眼,皆露出满目的惊叹。
    “你们莫非想做菜?”李胖子多少也看出了一点,问道。
    “皇后做的菜怎么只有那么一点?而且都是普通的菜式。”程雨晴奇讶地道:“连汤水在内,也只有十道菜式,十道菜式之中,无一是佳肴珍馐,难道华夏之主,天天就吃这些家常便饭的菜式吗?”
    “今天已经算是很丰盛了!”李胖子的话让两女差点失声惊叫起来,道:“今天的‘东坡肉’和‘梅菜扣肉’这两道菜是王师和魏公最喜的,想必他们今晚也与圣王聚餐,所以才有九菜一汤,皇后平日给圣王做晚宴都不超过九道的。”
    “华夏圣王,竟然如此节俭?”杨晚照好半天,才喃喃地道。
    “当然,不过节俭之中。凤后也能做出天下极品的美味。圣王常对我们说,美味并不在于珍馐,而在于人心。你要喝过圣王传授‘半醉楼’老板做的‘水镜明心汤’就知道,哪怕是最普通的食材,只要用心去泡制,那么也能让人回味无穷赞不绝口!”李胖子牛气冲天地道:“要不我带你们去试试?假如我所言有虚,我李胖子高举写着‘我有罪’的牌子游街示众!”
    “那个以后再说,我们想租用一个地方。准备我们的商易。”程雨晴问道:“你知道那些小摊在哪里租?”
    “小摊可做不了菜,洛阳里当街不能生火做饭,要不去我家吧!我家里的那个母老虎也是志愿者,你们不用担心!”李胖子热心地道。
    “谁说我们要做菜?”程雨晴轻嗔他一眼,她与杨晚照相视而笑。
    既然出题的是商易和算学。那么肯定就不一定需要亲手去做什么工作来挣钱,而更多是运用头脑,想出点子,利用经商之道。换取金钱。
    再说她们两人都是大家闺秀出身,要说试菜品味那没问题,如果有下厨做菜,哪能卖出价钱才怪。
    于洛阳大街之上,程杨二女摆出小摊,写了个高挽联:华夏圣王九菜一汤以款王师,洛阳民众一俭成风仿待贵客。此联一出,引得许多人注目,不少人都上来问个明白。
    程杨二女却言明,想知道九菜一汤的内容。每一道菜,得付铜钱一枚,如果想知道泡制之法,那么可以付五十枚铜钱来购取全部。两女书写写百张小纸条,上面让得菜名和制法。不少人来到小摊子前面一打听,二话不说,马上付钱。
    能够与华夏君王吃上同样的菜肴,那实在是大家的荣光。
    就算一些农民工匠,家中并不一定很殷实,但是也愿意购买两道菜式回去试试,一打开纸条,发现只是家常菜肴,更是哈哈大笑。多有回头再十道全买的人,很快,两女面前的小摊子就让人挤爆了,洛阳人们喜热闹,一看大家都买,人人谁也不输,而且这也不是坏事。
    有人认得是当日倔强的两女,大叫她们曾得小公主亲自喂水,又有王师盛赞:谁言女子不如男。
    绘声绘色地讲述,更是惹得人人哄动,连声喝彩,非要购买她们这个‘九菜一汤’不可。
    两女书写不完,而人群则越来越多,里外围了三圈。
    李胖子帮助维持队形,让人一个个来购买,但是也无法供应,两女长眉一颦,计上心来,她们请来十几名儒生,把小摊子合并起来,专门给她们书写菜名,每时辰每人支付五十文钱,这个方法大大地减轻了她们两人的负担,只是负责收钱即可。
    人群越来越多,人人心急想得知华夏圣王到底用了哪九菜一汤赤款待王师,购买到的人却死活不说,凭什么自己要购买,别人空口来问,一脸神秘地哼哼,然后与购买到的友人一起欢天喜地地讨论,更激得人们的兴趣无穷。
    忙碌了近两个时辰,程杨二女终于明白到洛阳人有多么地喜好热闹了。
    当然,这与他们尊敬甚至崇拜华夏圣王徐子陵有关,只要扯点与他有关的,那么大家都爱听,都想知道。
    等人群散去,十几个儒生累得手臂抽筋,差点没有口吐白沫。程杨二女非常不忍心地每人再多付奖金五百文,让儒生们大为感激,甚至隐隐有第二天也尾随她们行事以她们马首是瞻之意。
    不少没有雇佣上的儒生也来打听,问问明日她们需不需要有请人,他们十二时辰听命。
    两女与胖子细细点算一番,点得手指发软筋疲力尽,发现她们在一个多时辰的总收入超过五万文。按照华夏军的兑率是一两银子五十文铜钱,那么五万多文足有一百两银子不止。除去支付的薪金和笔黑纸砚,还有华夏军过来收取的百一税之后,还有七十多两银子,再加上两人原来的二十两,又接近百两。
    对于产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也不好的消息,据说华夏圣王听了她们的举动先是大笑,然后命令明日华夏官员贴出条文,禁止儒生以自己为名目做事。
第九百一十一章 武道进境
    程杨二女在五天里,屡有惊人之举。
    比如她们与半醉楼的老板合作,做出九菜一汤为‘敬师宴’,请大儒王通和洛阳任教的诸多儒师教授出席半醉楼饮宴,大儒王通虽然因为国事不能亲来,但是其他的儒师请了几个。很多洛阳富户冲着‘敬师宴’这一点,都来看热闹,甚至同样点上一桌试试鲜。
    虽然没有明说,可是没有谁不知道这就是华夏圣王徐子陵款待王师王通的菜式。
    很多人虽然购买了菜名,可是家里做的不一定就是,干脆第二天来半醉楼试试这个‘敬师宴’。程杨二女安排每桌,必有一位儒师相陪,而众人只需要出数份之一的金额,才能吃个满意的敬师宴,甚至还与任教的儒师们拉近了关系。
    再到晚宴,几乎有空的儒师都来参加。
    面上有光,而且还不必付钱,何乐而不为,何况这样的敬师盛举在穷酸般的儒生中可不多见。
    敬师宴之后,两女把数百儒生的伙食集聚于半醉楼,让他们在五天内的消费更低。同时提供他们就职的机会,一些砍来柴火,与钓来的鱼虾之类,不管有用没用,统统收购,让儒生们感激万分。
    程杨二女与半醉楼合作,再推出‘状元红’。
    与‘女儿红’相同,只要把这些上面写着‘状元红’的酒坛买下,再埋放到家院中,等家中有学子高中状元,再起出来喝,如此一来。那么家门就有日后出状元,饮此佳酿的隐喻。酒坛之上,有数百近千儒生学子墨宝同签,祝贺未来的状元。以示传承。
    虽然不知道这里面哪一位是今年状元,但是所有人都相信,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位是状元。
    家中有小孩子的,赶紧来买一坛。
    没有小孩子的,也赶紧来买一坛,虽然现在没有儒生考取状元,可是这一份祝愿可是天长地久的,花钱买一坛。那么子孙后代说不定哪一个后人就得了福荫中了状元。
    也有年轻的夫妻,准备要小孩子的,赶紧买一坛,两夫妻对喝了。
    还有什么比提前把‘状元红’渗到小宝宝的魂里更加稳妥?而且喝酒对于‘造人计划’也能带动情绪兴趣,于是,不少年轻夫妇赶紧来买。年迈的夫妇也来买,特别是老年的儒生,他们估计自己这辈子没有指望再中状元了,干脆喝一坛状元红以慰老怀。
    到了第五天。几乎所有的儒生都对两女马首是瞻了。
    谁也没有办法比得上她们,哪怕是出身大家大族的子弟,做生意再精明强干,赚的银子再多,也及不上她们每日狂进千银的恐怖记录。连同跟随她们一起的儒生,不少人的分红,已经早早达到二十两银子了,让他们更是衷心地感激。
    最重要的一点,她们是女孩子。
    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己也许中不了状元,但是能娶个状元妻也不错。就算她们也做不了女状元,那么成家立室也是人生大事,何况如此聪慧又美貌的女子如何去找?退一万步,没有办法追求,可是也不能让别人追求去了……
    于是儒生们个个都聚于她们的身边,奋力拼搏,力图给她们一个好印象。
    假若同朝为官,能够在一个五天内就挣七千多两银子的女状元手下做小跑腿,也是很多儒生心中乐陶陶的美事。
    程杨二女。捐出三千两给华夏朝廷,让华夏官员每年在半醉楼操办‘敬师宴’。
    捐出三千两,在华夏的积福保险里,成立‘状元红’保险,每年给入学就读的小孩子一份提供保障,由以后每年的状元郎及录取儒生继续下去,形成传统,延绵流传。
    尽管二女上交银两之时,每人仅剩五百多两,可是也远远超出任何的儒生,是所有人总和的一半还多。
    徐子陵几天一直很少理会儒生们,但是几乎天天都有大臣在他的耳边说起儒生的种种,惹得他大笑。对于商易和算学,徐子陵原意是锻炼儒生们的独立能力,但是没有想到二女竟然影响力巨大到将他们所有人都打成一股,集合众人之力来生财。
    虽然个人的独立能力没有得到更好的锻炼,但是他们现在肯定能够明白团结力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徐子陵对于这种发展,也是乐见的。
    华夏军本来就需要团结,或者说,汉人需要最多的就是团结,在汉人之中,不缺乏聪明人,但是缺乏具有团队精神的人,徐子陵种种举措,都是让洛阳人团结起来,只有‘洛阳人’或者‘华夏军’,没有很牛气的人,个人的力量再强盛,能力再优胜,也不可能抵得过众人的团结力量。
    因为对于科举考试并不熟悉,华夏百官也只是处于摸索。
    现在有了好的开头,那么他们的胆子也更加大了些,而且有事不明还有圣王顶住,所以在徐子陵诸多的摇头大笑之后,华夏正式开科设考了,分成‘为官、理政、治地、处人、贤学’五种,每五天考取一种,择优选用,然后再经过徐子陵的立愿和对话,最钦点状元。
    李唐的百官虽然探到如此的消息,可是一个个都傻了眼。
    难道在长安,也要儒生们跑步和经商?长安可不比洛阳,如果儒生这样做,估计非常不能成为英雄,还会成为笑柄,而且大族大家,根本就不会让自己的子孙参与经商之道。那可是让人相当鄙夷的‘食肉者’,是圣人不为的举动!
    至于‘为官、理政、治地、处人、贤学’五种,仅得名字,没有参考标准,如何开科。
    同时起步与华夏比肩同进那是不可能了,唐皇李世民决定明年必须大考。选取人才,也收拢天下人心。
    如果没有状元科考,那么天下的儒生还不全跑到华夏去?
    华夏之内,不但有免费的就读,还有散职薪金的收入,又得人尊敬,出路亮堂,状元千古扬名。诸多优势之下,李唐年年人才凋零,那离江河日下不远了。唐皇李世民决策,明年科考,分选状元头三甲。翰林大学士九,进士十八,举人三十六。标明录取人才数目,与华夏方面含糊不清相反,只要具有一定实力之人,想必都有进榜为官的机会,诱惑力同样让儒生们心动。
    徐子陵在初期,为了恢复战后的民生,着实努力了一把。
    他天天上朝,处理大量的国事,又统一税收,甚至派出华夏军和官员下乡,听取百姓心声,大量接引百姓到大城的边缘安家,偏远村落统统清除。由国家支付工钱,农民和工匠们在秋收之后,大量地修整道路,又大量兴建商业区和学堂,福利院等待。
    金钱就像流水一般挥洒,而人民的生活则渐渐好转。
    治安方向华夏军对于盗贼的态度是即时投降,否则减尽,华夏军中大小将士,人人都渴望功勋。各王境内遗下的小股盗贼,非降即灭。华夏军的打击雷霆万钧,丝毫也不手软。
    虽然一下子无法提高整个华夏民众的生活,但是只要按此下去,有两三年,那么人人安居乐业是没有问题的。魏征对于徐子陵,甚至觉得近来自己无事可谏,因为他连日后如何防治灾害,或者赔偿之类都细细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