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202章

帝国风云-第202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登陆开始后不到四个小时,陆战队就建立了滩头阵地,并且开始向内陆推进。
    可以说,整个登陆行动进行得极为顺利,美军的抵抗极为微弱,甚至没有在海滩阻击岸的陆战队。
    天黑的时候,陆战队已经包围了阿拉普港。
    七月十八日清晨,残余的三千多名美军做出了最明智的决定,关岛驻军司令托马斯杨向中国陆战队交出了佩刀。
    从整个作战经过来看,攻打关岛是一场教科式的登陆作战行动。
    事实,其难度甚至不如中国海军陆战队在往年举行的大规模演习行动。
    美军放弃抵抗,也是极为明智的选择,因为关岛驻军中,大部分是文职人员与基地维持人员,作战人员不到三分之一,加兵力本来就不多,所以根本不可能与多达一个师的登陆部队抗衡。
    相对而言,登陆吕宋岛的作战行动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在吕宋岛,中国陆战队遇到的最大的敌人不是负隅顽抗的美军,而且守卫吕宋岛的美军也没有负隅顽抗,而是一些自然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崎岖的地形与糟糕的交通,对岸后的陆战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登陆吕宋岛的作战行动在七月十九日打响。
    当天,陆战队就建立了滩头阵地,并且把纵深扩大到了五公里左右,确保能够在美军的夜间反击中守住海滩。可惜的是,美军根本没有在夜间发动反击,甚至没有对岸的陆战队进行像样的炮击。
    因为一次投入了两个陆战师,后面还有四个陆军师即将到达,所以登陆部队没有全力往内陆推进,而是首先拓展了滩头阵地,搭建了供大型船只临时停靠的简易码头,甚至还在海滩开辟出了一座野战机场。
    直到七月二十三日,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陆战队才开始向内陆推进。
    这下,问题也出来了。
    吕宋岛有不少的港口,但是只有一座港口具有战略价值,即苏比克湾军港。中队要想在吕宋岛站稳脚跟,并且击败岛的美军,就得夺取这座港口,不然后继部队与作战物资都无法送岸。
    问题是,登陆前,陆战队与陆军都高估了美军的战斗力。
    结果就是,登陆地点在苏比克湾北面大约八十公里处,登陆部队在岸后,要沿着简陋的公路推进差不多一百五十公里。
    问题就在这里。
    这些公路都是土质的简易公路,只要到了暴雨季节车辆就无法通行,而七月已经是菲律宾的雨季了。
    这一百五十公里的路途,中国海军陆战队花了五天才走完。
    七月二十八日,陆战队的先头部队才抵达苏比克湾附近。
    利用这五天,美军已经加强了苏比克湾的防御部署,甚至把分散在其他地点的部队全都集中了过来。
    当时,苏比克湾附近至少有二十万美军。
    可以说,如果这支美军的状态稍微好一点,恐怕中国海军陆战队就会栽个大跟头,作战行动也会受到耽搁。
    问题是,菲律宾的美军根本不在状态。
    当时,别说普通官兵,即便是麦克阿瑟都认为,美军肯定守不住菲律宾,最多只能推迟中国占领菲律宾的时间。在战后公布的一份美军菲律宾防御作战的文件中就提到,麦克阿瑟在七月二十日就向罗斯福发出建议,尽快把部署在菲律宾的美军撤往澳大利亚,而不是留在菲律宾等死。
    美军状态不佳的原因很多,而最主要的,还是缺乏物资与合适的武器装备。
    当时,菲律宾美军总共只有十二辆坦克,而且都是轻型坦克,其中只有九辆还能正常开动,且有一辆的火炮出了问题。也就是说,美军只有八辆能用的坦克,而中国海军陆战队一个坦克连就有八辆坦克,而且是中型坦克。此外,美军已经丧失了制空权,时刻都在遭受着轰炸。
    早在七月二十一日,美国海军的菲律宾舰队就撤走了。
    舰队率先撤走,对美军的士气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要知道,菲律宾与美国本土隔着整个太平洋,而且是孤悬在西太平洋的岛屿国家,没有舰队,菲律宾的美军将寸步难行。
    当然,这也让很多美军官兵认为,他们已经被抛弃了,菲律宾已经被抛弃了。
    结果就是,在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先头部队到达的时候,聚集在苏比克湾里的二十万美军根本没有发起反击。
    当时,甚至有一部分美军官兵主动向中国海军陆战队投降。
    只是,绝大部分美军官兵仍然在荣誉、或者说最后一线希望的趋势之下,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七月三十日,第二陆战师与第四陆战师的主力部队到达。
    通过美军战俘掌握了苏比克湾里的情况后,陆战队在七月的最后一天,向苏比克湾发起了进攻。
    最初两天,美军打得很顽强。
    当时,为了避免士气崩溃,麦克阿瑟宣称太平洋舰队正在赶来,只要能坚持几天,海军就能击溃中队。
    显然,这是一个连小孩子都骗不了的谎言。
    要知道,就算太平洋舰队在战争爆发后立即出发,也要到八月中旬才能赶到,根本不可能在八月初到达。更重要的是,太平洋舰队的首要任务是夺取制海权,即与中国舰队进行决战,而不是支援菲律宾的守军。
    问题是,竟然有很多美军官兵相信了麦克阿瑟的谎言。
    只是,打到八月一日,就算美军的士气再高,也打不下去了。
    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中国海军陆战队攻入了苏比克湾军港,而是中国陆军的两个师赶到了。
    虽然在争夺岛屿的战斗中,陆军比不陆战队,但是吕宋岛足够大,也就给了陆军发挥的空间。
    与陆战队相比,陆军最突出的就是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
    当时,中国陆军投入的不是装甲师,而是四个得到增强的步兵师,增强的也正是炮兵部队。在各增加了一个重炮营与一个野战炮营之后,每个步兵师的火炮数量增加到了四百七十余门,其中口径在一百五十毫米以的重炮就有一百门以,此外还有近两百门口径在一百毫米到一百五十毫米之间的野战炮。
    显然,守卫苏比克湾的美军根本无法应付这些重炮的猛烈轰击。
    战斗持续到八月四日,中队已经占领了大半个苏比克湾,把美军压缩到了军港附近的一小块阵地。
    这一天晚,麦克阿瑟在几名参谋的陪伴下,登了一艘鱼雷艇。
    为了防止兵变,麦克阿瑟没有把他离开吕宋岛的事情告诉任何人,而且还换了一件少校军服。
    直到十多个小时后,也就是八月五日午,大部分美军官兵才知道,曾经要求他们死守每一块阵地的司令官已经逃走了。
    显然,美军官兵不会笨到继续去送死。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略方向
    苏比克湾的战斗结束时,〖中〗国陆战队已经扫dàng了整个马里亚纳群岛,而且向南攻占了加罗林群岛,还在为进军马绍尔群岛做准备。如果一切顺利,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中〗国海军陆战队将攻占西太平洋上的绝大部分岛屿。
    八月二十日,〖中〗国海军陆战队与陆军部队攻占了整个吕宋岛,并且在棉兰老岛登陆。
    因为美军全线崩溃,所以在扫dàng附近的其他岛屿事,〖中〗国军队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基本上是望风披靡。
    可以说,进攻行动比想像的顺利得多。
    战斗打响之前,〖中〗国海军与陆军高层将领都认为,为了守住澳大利亚,美军肯定会死守菲律宾。说白了,如果丢掉了菲律宾,〖中〗国军队可以直接跨过荷属印度尼西亚,向西南太平洋进军。也就是说,在美军动员起来之前,〖中〗国军队就能把战线推进到离澳大利亚不到一千公里的地方。相反,只有死守菲律宾,在这里拖住〖中〗国军队的前进步伐,美军才有足够的时间向澳大利亚增兵。
    问题是,美军根本没有死守菲律宾。
    这下,问题也出来了。
    在初期的作战计划…中,并没有考虑到军队的推进速度如此之快,因此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就有所欠缺。
    当时,海军陆战队率先调整了进攻方案,把攻打范围扩大到了整个西太平洋。
    也就是说,在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之后,陆战队不会停下来,而是继续前进,直到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攻占其他岛屿为止。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海军陆战队能够推进到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与图瓦卢群岛一线,即把〖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的防线向东推进两千到三千公里,沿着这些群岛建立一条离本土五千公里以上的战略防线。
    问题是,关键不在陆战队,而是在陆军。
    说白了陆战队攻打的都是一些面积狭小驻军稀少、甚至是没有驻军的岛屿,只要后勤补给跟得上,陆战队就能一直前进。
    显然,陆军遇到的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虽然最主要的还是后勤保障问题,即准备的运输船只太少了,即便紧急征召,也难以立即发挥作用但是陆军还有一个问题,即投入的兵力不够多鼻时只有四个步兵师参与作战行动。
    四个师,攻占菲律宾足够了,可是要扩大攻击范围就得投入更多的兵力。
    陆战队是没有什么好指望的了,而具在攻打一些面积较大的岛屿、
    或者是驻军较多的岛屿时,陆战队肯定需要陆军的支持。
    八月中旬,在陆战队决定扩大进攻范围之后,陆军也增派了四个步兵师。
    只是在何时停止进攻的问题上,陆军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陆军的说法,在不对大陆战争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把战线推进到所罗门群岛,而不是像海军设想的那样攻打澳大利亚。
    显然,陆军的要求很合理。
    虽然在南洋战场上,陆军投入的兵力并不多前后总共只有八个步兵师,但是耗费的资源却不少。
    主要就是,这些部队在远离本土的地区作战,后勤保障的难度极大也就需要占用大量资源。
    更重要的是,海军也知道攻打澳大利亚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少在一九四一年、甚至是在一九四二年底之前,〖中〗国军队的实力都不足以登上澳洲大陆。
    如此一来,采纳陆军的提议,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八月底,冯承乾回到北京,参加陆海空三军高层会议。
    当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要不要攻打澳大利亚、或者是在什么时候攻打澳大利亚,而是战略大方向上的选择。
    说白了,〖中〗国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向东进攻,而是在此之前向南进攻。
    以对美作战而言,向东进攻是最佳选择,而这也是海军的主张。
    按照冯承乾的认识,澳大利亚有较高的战略价值,但是不足以产生决定xìng作用,对整体战局的影响并不大。
    冯承乾的基本观点是:即便美军控制着澳大利亚,对〖中〗国也没有多大威胁。
    首先,澳大利亚距离美国本土太远了,航线长度接近两万公里,而具需要穿越〖中〗国海军的封锁区域。也就是说,不管美军向澳大利亚增兵、还是运送作战物资与武器装备,效率都高不到哪里去。
    其次,澳大利亚的人口并不多,大战爆发前只有不到三千万人。
    换句话说,美军很难在澳大利亚当地征召军人,因此澳军自身的作战能力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中美的军力对比产生太大的影响。
    第三,澳大利亚不是工业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与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全国有将近四成的人口以农业与畜牧业为生,其在战前的工业产值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十,而且严重欠缺重工业与军事工业。
    第四,澳大利亚的资源也不算丰富,难以起到决定xìng作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算美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获得了军力上的优势,从澳大利亚北上攻打〖中〗国本土的难度也非常大,即美军必须跨越南洋地区,而〖中〗国军队则能充分利用这道纵深在四千公里以上,由大大小小上万座岛屿著称的防御屏障,把美军挡在国门之外,在此消耗美军兵力。
    显然,冯承乾并不主张在澳大利亚耗费太多的兵力。
    说白了,澳大利亚就是一块鸡肋,如果攻打的话,肯定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在得手之后却得不到多少好处。
    问题是,陆军有相反的观点。
    在陆军看来,攻打澳大利亚依然很有必要。
    首先,澳大利亚直接威胁着南洋地区,部署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重型轰炸机能够轰炸几乎整个南洋地区,从而对该地区的关键生产设施,比如苏门答腊岛上的油田、加里曼丹岛上的橡胶种植园、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产量区、以及泰国湾北部地区的化工厂,而这些都能提升〖中〗国的战略力量。
    其次,只要美军仍然控制着澳大利亚,那么〖中〗国本土的安全就得不到保证,也就必须在南洋地区保持一支足够强大的兵力,而这支部队显然没有别的价值,从而会对〖中〗国的军事部署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澳大利亚是美国海军、特别是太平洋舰队前往印度洋作战的必经之地,而且肯定是美国海军舰队在印度洋上活动的主要基地,而从长远考虑,〖中〗国海军、甚至是〖中〗国陆军都得进军印度洋,因此只有攻占澳大利亚,才能阻止美国海军舰队进入印度洋,也才能更加迅速的控制整个印度洋地区。
    最后,美军肯定会死守澳大利亚,而美军的补给线长度是〖中〗国军队的四到五倍,因此澳大利亚是消耗美军战斗力、以及美国国力的理想战场。
    除了陆军支持攻打澳大利亚之外,大部分政府官员也认为有必要攻打澳大利亚。
    当然,政府官员的出发点是政治利益。
    澳大利亚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成为自治领,随后获得了全部自主权,成为英联邦成员。虽然澳大利亚已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但是名义上依然属于英国女王,而且由女王委任的总督为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从政治上考虑,如果能够打下澳大利亚,肯定能打击美英士气,同时震慑住其他英联邦成员、以及那些亲美亲英的国家,削弱美英轴心集团的实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