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599章

帝国风云-第599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也正是J…68的失败,才让J…66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说白了,如果J…68没有失败,完全达到了空军提出的战术性能指标,空军绝对不会屈尊采购海军的舰载战斗机。
    丁明聪的蛮横干预,让空军与海军浪费了好几年的宝贵时光。
    要知道,在中德冷战期间,一种新式战斗机的研制周期也就只有几年,而中**队浪费几年时间,意味着被对手甩开了距离。
    所幸的是,并非所有努力都没有意义。
    通过研制J…66与J…68,以及之前的折腾,中国的军工企业在航空发动机、雷达火控系统与航空材料技术上有了更多的积累,而且通过J…68了解了可变后掠翼等新式气动布局的巨大价值。
    说白了,如果没有六零年代的积累,也就不可能有七零年代的爆发。
    仅仅数年之后,中国海军就获得了性能卓著的J…72型舰载重型制空战斗机,而J…72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在经过了数次改进之后,J…72到二十世纪末都是最出色的制空战斗机。中国空军也在一九七八年获得了J…77型重型制空战斗机,并且一直使用到二十一世纪。更重要的是,J…72与J…77,以及海军的J…83与空军的J…81上所采用的涡轮风扇式喷气发动机、多普勒火控雷达、可变后掠翼、全复合材料蒙皮等等新式技术与新式设计,在J…66与J…68的研制项目中就已经有所涉及,要不然中国的战斗机制造企业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这些影响了第四代战斗机,或者说是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准技术达到实用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由丁明聪提出的“装备效益”概念,最终获得了军方的承认。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丁明聪,那么研制新式装备的巨大花费,肯定会在二十年内压垮中国经济。
    当然,丁明聪所做的贡献绝不止这么一点。
    事实上,正是在军事管理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让中国最终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德冷战中坚持到了最后。
    只是,在一九六八年,没有一位军人把丁明聪当成是一个合格的国防部长。
    相对而言,景虎对丁明聪的态度还算友好,毕竟陆战队的规模并不大,而且大部分装备都与陆军或者海军有关,独自承担的装备项目少之又少,也没很少在装备研制问题上与丁明聪发生冲突。
    至于其他三位参谋长,恐怕只想把丁明聪活剥生吞掉。
    只要看看三位参谋长看丁明聪的眼神就能知道,如果哪天丁明聪出了车祸,他们肯定会开香槟庆祝。
    要知道,即便是一向温和的田黛芳对丁明聪也无半点好感。
    在一次闲谈中,田黛芳就打趣的跟景虎提到,十九年前,他没有让丁明聪乘坐的那艘驱逐舰按时出港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失策。就景虎所知,当年丁明聪被派往美国,负责对美国的战争损失、以及战后重建进行统计,而他乘坐的“资阳”号驱逐舰在到达珍珠港后,因为收到了潜艇威胁警报,田黛芳让“资阳”号留了下来,没有跟随船队前往旧金山,而船队在出港的第三天就遭到潜艇伏击,两艘驱逐舰与四艘商船被击沉,其中就包括顶替“资阳”号的“长兴”号驱逐舰。
    田黛芳如此怨恨丁明聪,自然有很重要的原因。(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三十七章 受够了
    田黛芳是中国海军的第二位参谋长,因此人们会拿他跟前任,也就是顾祝同做比较。
    顾祝同担任海军参谋长的八年,可以说是中国海军在战后的第一个辉煌时期,也是海军最得意的八年。在这八年里,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对海军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主要是正面影响。甚至可以说,在这八年里,即便只有四年由顾祝同担任参谋长会议主席,他的影响力也远在其他将领之上。
    相比之下,田黛芳就逊色得多了。
    田黛芳上任之后,军事改革就波及到了海军,而海军的艰苦岁月也就由此开始,曾经的辉煌难以再续。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田黛芳。
    不管是顾祝同、还是田黛芳担任海军参谋长,军事改革的大刀迟早会落到海军头上,而顾祝同只是推迟了这一天的到来。如果顾祝同没有退役,就算还能坚持几年,海军也不可能永远不受影响。
    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到一九六一年,不管是不是顾祝同担任海军参谋长,海军都得进行改革。
    显然,田黛芳只是接住了接力棒。
    问题是,人们知道的只是坐在海军参谋长位置上的人是谁,以及海军在哪位将领担任参谋长的时候开始走下坡路。
    更重要的是,顾祝同在任期间为海军争取了太多的额外利益。
    结果就是,在田黛芳担任海军参谋长的时候。海军不得不为此承受惩罚,成为国防部重点压制对象。
    田黛芳担任参谋长的第一年,海军就损失了战后最大的造舰项目。
    这就是“共和国”号超级航母。
    “共和国”号航母的设计工作在一九五四年启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搭载作战半径为一千五百公里的重型攻击机,以便让海军获得有限的战略核打击能力,打破由空军垄断了的战略力量。
    针对这个战术指标,“共和国”号的设计极为独特。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比如,“共和国”号只有一个小得可怜的舰岛,以便拥有最大的飞行甲板。又比如。在满载排水量超过八万吨的舰体上,只安装了两台升降机与两部大型蒸汽弹射器,而且采用了近有三点四度的斜角甲板。
    显然。这是一艘很独特的航母。
    要知道,在大战末期服役的满载排水量六万吨出头的几艘大型航母,在经过第三次现代化改造后,都拥有三部升降机、三部蒸汽弹射器,舰岛也要大得多,综合作战能力比“共和国”号的设计指标高得多。
    一九五八年,顾祝同在离开总参谋部前,“共和国”号的建造工程正式启动。
    可惜的是,这艘注定要短命的航母只在船台上存在了不到一年。在一九五九年八月,其船体建造量仅有百分之二十的时候。国防部撤消了“共和国”号的建造工程,已建成的部分在拆毁之后被当成废钢铁给卖掉了。
    此时,担任海军参谋长的正是田黛芳。
    虽然从事后的角度看,“共和国”号夭亡对海军来说并不是坏事,因为其直接影响就是让“长江”级航母提前问世。并且由此拉开了超级航母的时代,为中国海军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内建造的六级三十四艘超级航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当时,这绝对是时任参谋长会议主席的陆军参谋长给田黛芳的当头棒喝。在任何人眼里,“共和国”号建造工程下马,都是对海军、对田黛芳的打击。
    要知道,田黛芳为了保住“共和国”号。抗争了数个月。
    事实上,田黛芳的抗争,收到了更加显著的成果。
    仅仅一年之后,也就是一九六零年,“长江”号的建造工程启动,而“长江”级超级航母的设计工作只花了不到十个月。更重要的是,“长江”级不是试验性质的超级航母,总共建造了四艘,即“长江”号、“黄河”号、“珠江”号与“淮河”号,也因此成为中国海军第一种批量建造的超级航母。“长江”级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但终止了航母之争,也就是建造大型航母与建造小型航母的争论,还为接下来的“秦岭”级超级航母打下了基础,确定了超级航母在海军中的地位。
    此外,田黛芳还为海军争取到了更多的利益。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核动力舰艇。
    虽然在顾祝同担任海军参谋长期间,中国海军就获得了核动力攻击潜艇,还启动了战略核潜艇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核动力巡洋舰项目也顺利展开,但是核动力舰艇大放光彩,是在田黛芳担任海军参谋长期间的事情。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华”号核动力航母了。
    这艘航母在一九六一年开始设计,并且在一九六四年就动工建造。可见,正是田黛芳的全力推动,才让“中华”号从设计图纸走向了造船厂。别忘了,田黛芳在一九六三年与一九六四年担任参谋长会议主席。
    除了“中华”号核动力航母,在田黛芳担任参谋长期间,还推动了核动力巡洋舰、核动力驱逐舰与核潜艇的建造工程。
    当时,田黛芳甚至提出了“核动力舰队”的概念。
    可以说,在一九六四年,田黛芳几乎把海军再次推上了巅峰。
    可惜的是,就在所有海军官兵都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田黛芳所带来的短暂辉煌也宣告结束了。
    这一切,正是丁明聪的功劳。
    丁明聪担任国防部长首席助理之后,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海军。在第一年,除了核潜艇之外的所有核动力战舰项目全部下马。丁明聪只给出了一个理由,即核动力战舰的效益远不如常规动力战舰。
    当然,丁明聪并没有说错。
    即便在半个世纪之后,核动力战舰也没有取代全部常规动力战舰,而且核动力舰艇的全寿命使用成本确实高于常规动力战舰。
    问题是,在当时,这绝对是海军最为沉重的打击。
    要知道,发展全核动力舰队是田黛芳最大的愿望,更是田黛芳超越顾祝同所必须达到的目的。
    设想一下,如果田黛芳为中国海军打造了全核动力舰队,他的声望肯定能超过顾祝同。
    可惜的是,只懂经济的丁明聪让田黛芳的美梦彻底破灭了。
    虽然田黛芳没有放弃,而是据理力争,甚至以辞职相威胁,而席存瑞在其就任总统的第一年里,显然不希望看到海军参谋长辞职,但是最终也只保留下了“中华”号航母,以及全部核潜艇。
    要知道,在“中华”号之后,田黛芳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建造常规动力航母。
    按照海军参谋部制订的建造计划,“中华”号航母至少会有一艘姊妹舰,以替换即将退役的两艘舰队航母。
    只是,丁明聪无论如何也不答应建造第二艘核动力航母。
    结果就是,原本只计划建造两艘的“秦岭”级增加了一艘的订单,而且建造工程安排在了“中华”号之后。
    至于造舰规划中的核动力巡洋舰与核动力驱逐舰,哪怕是正在建造的也无一幸免。
    虽然在席存瑞离开总统府之后,中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计划再次得到确认,而且今后所有的超级航母都为核动力,但是这些事情与田黛芳根本没有关系,因为田黛芳在此之前就已退役。
    由此可见,田黛芳肯定是恨极了丁明聪。
    只是,并不能由此认为丁明聪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
    事实证明,即便是核动力航母,在效益上也不如常规动力航母,而真正有巨大价值的只是核潜艇,毕竟核动力潜艇拥有常规潜艇所无法比拟的性能。至于水面舰艇,核动力所能做到的,常规动力都能做到,而且全寿命使用成本更加低廉。相比之下,核动力航母的主要优势在持续航行能力上,而这项性能对航母的作战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至少对中国海军来说如此。
    当然,田黛芳与丁明聪的矛盾不仅仅在造舰项目上。
    景虎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如果能够让丁明聪下台,田黛芳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可惜的是,军人主政的时代早已结束,文职官员拥有决策权,而将军必须听从政府的命令。
    田黛芳对丁明聪的态度,也正是罗树人、杜杰生对丁明聪的态度。
    在这位以吝啬出名的国防部长手里,三军一兵都无法幸免,即便是景虎也认为丁明聪在某些事情上做得太过分了。
    说白了,丁明聪把军队当成公司进行管理,那就是把战争当成了买卖。
    显然,战争绝对不是买卖,而且很多东西的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或者是其他可以量化的工具来衡量。
    比如,哈拉帕战役的失利所造成的影响就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
    既然战争不是买卖,那么军队就不是企业,也就不可能像企业那样来管理军队,至少不能以实现效益为主要目的。
    丁明聪与杜杰生争辩的时候,景虎明显感觉到,田黛芳与罗树人都受够了。
    杜杰生只是点燃了军人与文职官员的矛盾,而田黛芳与罗树人不会袖手旁观,景虎则是无能为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三十八章 让步
    国防部长与参谋长会议主席争论的时候,席存瑞一直冷眼旁观。
    任命丁明聪为国防部长首席助理,以及让他接任国防部长,实际上与席存瑞没有太大的关系。做为一名没有军队背景的总统,席存瑞需要的是一名能够控制军队的国防部长,所以丁明聪的前任是一名退役军人。只是,冯承乾与顾祝同都推荐丁明聪,席存瑞也就没法把丁明聪挡在政府的大门之外。
    推荐丁明聪的时候,顾祝同只提到一点,即国防预算必须得到控制。
    这个理由,让席存瑞觉得有点牵强。
    要知道,顾祝同担任海军参谋长的时候,几乎一手主宰了中国的国防预算,其影响力远在国防部长之上。在这几年里,由顾祝同主导起草的国防预算从来没有降低过,每年的增幅都在百分之十以上。
    显然,勤俭节约并不是顾祝同的本性。
    只是,席存瑞非常清楚,如果国防开支得不到控制,那么不出二十年,中国经济就将全面崩溃。
    也许,根本要不了二十年。
    要知道,和平时期,没有任何民众愿意接受高昂的国防开支,国民议会的议员也不喜欢把钱花在军队建设上。
    显然,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一名懂得如何花钱的国防部长。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丁明聪都是最佳选择。
    只是,丁明聪在军队里没有一点威信。而席存瑞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两人的组合很难获得军方支持。
    现在,问题暴露了出来。
    杜杰生寸步不让,而且嘴上毫不留情,压根就没有把丁明聪放在眼里,而丁明聪除了反复强调战争开支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