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骠骑 >

第27章

铁血骠骑-第27章

小说: 铁血骠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让你骂!我让你装犊子!”李凤山愤愤的冲两个鬼子尸体唾了一口,“呸!劝他们投降真***对牛弹琴。”

“大哥,他骂的啥?”一个战士没听懂,好奇的指着躺在地上的鬼子尸体。

李凤山心情不爽,临行前马迁安嘱咐他抓一个俘虏,想不到鬼子如此顽抗,使他希望落空。“谁***知道啥意思?你想知道回去问那个老日本仔。”

丰田看不到他前方两边山林里的人影,但他一直注意倾听两边的动静,当密集的枪声响起来的时候,丰田立刻意识到出事了,这种枪声如此陌生,而且如此密集,绝对不是他熟悉的三八枪,丰田丰富的战斗经验告诉他,中埋伏了,要马上跑,晚了就来不及了。

丰田急促的给正在与马迁安对射的十几个鬼子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也不管地上的几个伤兵还在哀嚎,不顾形象率先猫着腰左躲右闪向来路飞跑而去。

一个军曹愣了半天才明白丰田刚才说的什么意思,心中顿时升起一种荒唐的感觉。堂堂的大RB帝**人,中尉队长丰田君竟然被对面的几个支那人吓破了胆,抛下伤兵“转进”了!这什么事儿嘛?还要不要脸了?

十几个鬼子兵耳中听到撤退命令,眼中看到丰田逃跑的“英勇身姿”,虽不知道为什么,但听长官的话是没错的,况且这十几分钟的战斗眼见着自己身边的战友一个个见了“大神”,说不害怕是假的,长官一逃,使他们彻底抛弃了“武士道”,纷纷爬起,一窝蜂似地跟在后面追赶丰田一同“转进”。

马迁安的压力忽然全部解除,鬼子扭着屁股逃走了,大出他的意外。按他的估计,锐气正胜的关东军是不可能在不利环境下逃跑的,今天遇到的这个鬼子指挥官脑筋还真灵活,见势不妙,宁可日后受处分也绝不在战场上捐躯,真有“性格”。

另一侧山林里的战斗也接近了尾声,抗联8个人对日军16个人,丝毫不落下风,将鬼子打的连滚带爬,只剩下5、6个人狼狈的逃出了林子,顺着山坡叽里咕噜的滚下来。非不战,是不能战!抗联的火力太恐怖了,高射的子弹仿佛无穷无尽一样泼洒过来,你开一枪,他对着你就是一顿突突,回敬你几十颗子弹,比机枪都厉害。好多“勇士”连开第二枪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打成了马蜂窝。

李凤山的人马大呼小叫着从树林里冲出来,追着鬼子好一顿打,从来没这么过瘾过,原先经常是被敌人追,今天反过来,怎么能不兴奋。

马迁安领着福间一夫、李德章、穆哈诺夫、牛大炮及弹药手组成的小小“国际纵队”也杀出了阻击阵地向鬼子逃走方向追击。

追到了丰田原先的阵地,只见李凤山已经率队将四个鬼子伤兵包围起来,虎视眈眈的拿枪指着他们。

四个鬼子艰难的凑在一处,四颗脑袋紧挨着轻轻吟唱着一曲哀伤的歌谣,一个年轻的鬼子手中举着一颗手雷,随时准备弄响它。几个鬼子竟然丝毫无视身边不远处抗联的枪口。

看到马迁安追过来,李凤山瞪着牛眼问道:“马队长,这几个家伙还要么?我看走不了两步就死球了,干脆给他们来个痛快的算了!“

这小鬼子还真是顽固,马迁安心中骂了一句,转头问福间一夫,“老福,他们唱的什么?”

福间一夫用复杂的眼神盯着几个同胞看,回了马迁安一句:“唉!都是苦命人,思念亲人的乡谣。”

“哎?你翻译一下这句。”马迁安忽然说道,“你告诉他们,你妈妈想你们,你们都是好孩子,不要上了倭皇的当,他是人,不是神,他没有权力驱使你们去杀人。”

马迁安知道这些RB士兵临死前喊得最多的不是“天皇万岁!”那是喊给别人听的,没人的情况下,他们喊得最多的是“妈妈。”

啥?包括福间一夫和李凤山在内全被马迁安弄得愣住了。

“这成吗?什么意思?”福间一夫小心翼翼的问道。

“别废话,让你说你就说,我还想要情报呢,不想要他们命。”马迁安催促了福间一夫一句,“快点,等他们唱完歌就来不及了。”

福间一夫冲几个伤兵做了一个RB人的手势,阻止了他们的“悲伤乡谣”,然后清晰地,小心的用温柔的口吻对他们说道:“想想你们的妈妈,你死了谁养活她?是那些大资本家,还是军部那些老爷们?谁会管你们这些炮灰的亲人?”

第50章顺手牵羊

更新时间:2011…8…2219:51:02本章字数:3161

四个鬼子伤兵乍听见有人用乡音温柔的召唤自己,还听到熟悉的妈妈的词汇,不禁全部都愣住了。再看清福间一夫邻家大哥般殷勤的笑脸,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可是当他们看到围在不远处的那一群抗联战士凶狠的脸孔时,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后又嘶吼起来,夹杂着愤怒的咒骂。

咒骂声中,福间一夫依然坚持着劝说,双方急促的甩着日语单词,互相叫嚷。

马迁安不用猜都知道,福间一夫的劝降无效,这帮畜生受的毒害太深,连妈都不要了。马迁安瞄了一眼鬼子手中的手雷,现了一个问题,他现拿着手雷的这个娃娃脸小鬼子竟然没有拔掉手雷上的保险,不知道是由于慌乱忘记拔了呢,还是有意就不拔,如果是有意的,那这个小鬼子可就很有意思了。而且这几个鬼子闹了半天,还不见弄响手雷,很可能是这个拿着手雷的娃娃脸有意的,如果是这样,只能有一种解释,这个娃娃脸不想死。

趁着拿手雷的娃娃脸不备,马迁安几步窜上前去一把夺过手雷,然后顺手将娃娃脸扯了出来,像拎小鸡一样惯到一边。这么两个动作下来,马迁安现娃娃脸竟然没有因为伤口痛而叫喊,而只是晕头涨脑的懵在当场。

剩下的三个鬼子也被马迁安的这一手闹愣了,眼见着失去了“成仁”的东西,心中恼怒,挣扎着想要起身,无奈伤势太重,爬了半天没有结果。

马迁安眼珠一转指着娃娃脸对福间一夫说道“福间,告诉他,如果不想死就乖乖的投降,在抗联面前装英雄没什么好下场。”

娃娃脸叫高桥康彦,是刚刚由新兵营补充到渡边大队的新兵,没经历过阵仗,脑海中被灌输的都是大RB皇军如何英勇,抗联如何懦夫,如何逃窜的故事,哪料想自己的第一仗所见到的事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些抗联不仅凶猛,而且战斗意志竟然比自己这方还要高,竟然打的中队长丰田狼狈逃跑,尤其抗联火力密集度是自己这方完全比不上的,几乎人人一挺机关枪,子弹像刮风,手榴弹像冰雹,自己只是慢了一步逃跑,就被抗联的机枪锁住了退路,再也逃不了了,而且不知哪个该死的叫自己解下手雷自杀,刚把手雷握在手里,就被包围了。不过现在好了,对面那个大个子夺走了我的手雷,是不是就用不着自杀了呢?

高桥看了看还躺在地上的那三个伤兵,其中一个是他的伍长,正瞪着凶狠的眼睛盯着自己,显然是不满意由于自己的懦弱而没有弄响手雷。高桥又看了看福间一夫,觉得这个“日奸”远比地上躺着的伍长要和善的多。

高桥的取舍并不为难,当他再一次确定投降就可以免死,他迟疑着举起手来,做了个投降的动作。他的伤势并不太重,看着浑身是伤,实际上都是浅浅的弹片伤,走路没有问题。而地上的三个鬼子伤势则重的多,看样子如果得不到救治,一时三刻就会流干身上的血,这个时候投不投降都已经毫无意义。

刚才李凤山他们一阵冰雹式的手榴弹,除了炸死几个还在顽抗的伤兵外,基本上把这里的武器都炸坏了,战士们粗略的翻检了一下,顺便又砸毁了还能用的两支三八枪。

马迁安与李凤山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地上三个“宁死不屈”的鬼子伤兵。

李凤山大咧咧的挥了挥手说:“咱一个仁义之师,不为难他们,他们想死那就成全他们。”李凤山说完,就要操枪送几个鬼子上路。

马迁安看了看福间一夫,不想太刺激他,不论这几个鬼子怎么冥顽不灵,怎么该死,但是在福间一夫面前干这种屠杀,还是对福间的心理有影响,况且这几个鬼子你不用杀他,一会儿他自己就不行了,现在给他们一痛快,完全是多此一举的事儿,得不偿失嘛。马迁安制止了李凤山的进一步动作,将他拉了回来。

杨靖宇对这次的伏击战的战果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但是见好就收的道理他还是懂的。自己的队伍虽然装备精良,但人数太少,在这危险之地停留时间越长,危险就越大。与魏拯民、曹亚范商量后,又收拢了马迁安的小分队,询问了高桥,确定了安图县城空虚后,部队立刻向安图开拔。

路上,马迁安看到另外两路诱敌之兵并没有归队,不禁有些担心,偷偷的问杨靖宇,“司令,我们那两路的人你不等了吗?”

杨靖宇眯了眯眼,拍了拍马迁安的肩头,说:“放心吧,那两路都是飞毛腿,人数少,好隐蔽,我已经命令他们完成诱敌任务后,自行决定,或者越境,或者隐蔽。”

马迁安想了一下,释然。当年抗联的小部队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有的竟然能够坚持到45年,想来目标小不引人注目,还是有顽强的生存能力的。

安图县的城墙不高,只有两米多,搭人梯就能翻上去,但为了达成突然性,减少牺牲,中午时分,穿着鬼子服装装扮成鬼子的2o多人成功地骗过了守城门的士兵,控制了安图县的城门,随后大部队快进入,将不足一百人的伪警察包围在警察署。按照马迁安的提议,部队没有强攻警察署,而是原地留人监视,其余的人一部分捣毁了电报局,另一部分迅攻破银行收缴了大批伪满洲国币与少量日元及银元。计有满洲币8万6千余元,日币1万3千余元,银元3千余块。此时的满洲币与日元都很值钱,马迁安早就算过,这些缴获价值相当于美元5万余元,折黄金1千4百两,这是不小的收获。

完成这些动作,抗联只用了一个多小时,临走时,抗联还示威性的向警察署大院射了一枚迫击炮炮弹作为警告,吓得伪警察好长时间不敢出门窥探抗联动向。

傍晚,被抗联疑兵耍的团团转的渡边收到了接二连三的坏消息,先是两路追兵的消息,一路全军覆没,一路大半阵亡,后是安图县城来的电报称遭遇抗联大部队袭击破城,损失惨重云云。

看着呆坐在当场的渡边,几个部下有的替渡边惋惜,有的则幸灾乐祸,大家心里不约而同的想到:渡边君这次是真的完了!

第51章初露曙光

更新时间:2011…8…2219:51:02本章字数:3048

冲破安图铁路后,这支抗联部队依然保持了高度,在大批日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顺利的越过牡图铁路,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掉了一个满洲国边境守备连,突入s1境内,至此,第一路军指挥部及第一支队以6天的时间完成3oo公里急行军,从危险重重的夹皮沟密营转移到了目的地。

随后十数日,接到杨靖宇命令的四支队去全日呈、七支队陈翰章部各处密营官兵6续退入苏境整编,至4o年5月初,汇集到s1境内的抗联战士已达第十支队人员,第一路军兵员达到16oo人,勉强恢复到日军“野副大讨伐”之初时兵员数的一半。

到了s1之后,战士们紧绷了数年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体质弱的同志积年劳疾大面积爆,短短数天病倒了三分之一,这其中也包括杨靖宇枪伤复,魏拯民严重的心脏病复,拖累着两位一路军最高指挥官躺倒在了病床上。而马迁安则一头钻入初创的实验室,不理练兵之事,所有的训练整顿队伍的工作一下子全部压在了曹亚范的头上。这位29岁的将领成天忙的脚打后脑勺,一刻也不能停歇。终于在陈翰章、全日呈到了之后,曹亚范才算推出去一部分工作,拖着马迁安来找杨靖宇和魏振民告状。

马迁安当然知道自己犯了哪条,用曹亚范的话来讲就是捡芝麻丢西瓜,竟干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干训练部队的大事。对于这个评语,马迁安有自己的理由,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一个身子也不能分成两半,关于练兵整顿队伍成为将领在马迁安眼中这仅仅是个鱼的问题,而研制新式武器,整理各种后世学识,考虑如何不漏痕迹的应用才是熊掌。

刚到s1的第二天,马迁安就迫不及待的从军需处长那里借出二百大洋,赶到117师师部匆忙与巴普罗维奇打了个招呼,就拽着诺维奇驱车6o公里直奔海参崴,到了书店捡各种技术科学书籍一顿狂扫,整整买了8oo多本书籍。买了这么多科技书籍不为别的,就是掩人耳目,如若不然,等他自己建立的科研小组拿出众多成果之后,你让他如何解释。他的打算是沿着现有的科技水平开出适当前的东西,看似先进其实有迹可循,而不是让人惊诧莫名以为天外来物,为了将来能够达成这个效果,他现在必须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知识渊博的天才,而这个天才的道具就是这一堆堆的科技书籍。诺维奇在买书的过程中充当了向导和钱币兑换人的作用。

此后的十几天,马迁安除了从巴普罗维奇那里要来好多电子零部件外,还到处采购各种必须的材料,终于在某一天简陋的实验室里造出了两台笨重的步话机,虽然重量、功率、坚固性都不尽如人意,但是不可否认,它是一台步话机。而火箭筒也已经完成了理论设计,并制作出了射装置及瞄准装置模型。

这些天马迁安的工作其实已经告知了杨靖宇并得到其肯。但曹亚范将信将疑,他一直认为马迁安偷懒,成天见不到人影,搞个实验室还神神秘秘不让人看,连他都不让看,肯定啥也没弄出来。为了帮助教育这个同志,不使他在懒惰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曹亚范硬是将马迁安拽到了杨靖宇的病床前。

杨靖宇魏拯民都被安置在117师师部医院。杨靖宇刚刚换完药,一边轻轻揉着大腿一边笑呵呵的听着曹亚范汇报工作兼诉苦。

当曹亚范得到杨靖宇肯定的回答后,才知道自己误会马迁安,不是马迁安不来帮他搞军事,而确实是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这才不好意思的道歉。

“这些天怎么样?弄出来了吗?”杨靖宇含笑问马迁安。

“今早刚刚试验出来两台成品,可以用了,起码理论上是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