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骠骑 >

第364章

铁血骠骑-第364章

小说: 铁血骠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大营当国兵军时曾倒卖过弹药,虽然当了抗联之后再也没有这事发生,但这俩人天生掐架的料,有的没有的夹缠不清,杨洪故意臭他

包大营眨着小眼睛对杨洪嘿嘿一笑,“熊色儿,像个守财奴似地,就侬那点弹药阿拉还不希的匿呢,阿拉要匿也不匿侬的,早上阿拉还卸了五十多吨呢,那才是大钱”

包大营说的没错,借着偷渡松花江的机会,魏拯民借机装了五十多吨弹药,已在凌晨定边舰路过汤原附近时卸载给七支队了

“吆吆我还不希的密呢,瞧你说俺们东北话真难听,小上海讲官话,你这是侬……侬啥唻?”

杨洪边逗着嘴边向侧弦奔去

包大营只对杨洪用吴侬软语,谁也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只能归结为这对儿冤家的革命情谊,无论杨洪多不耐烦包大营讲半拉咔叽的官话,包大营对他照讲不误

随舰运来的弹药包括高科技武器,三架红外夜视仪,二百枚定时起爆的定时炸弹,一百枚遥控起爆的五公斤定装炸弹,此外还有五架弹链式榴弹发射器,二十支携带枪挂式榴弹筒的半自动步枪,以及大量配套弹药

配以特种中队原有的火箭筒、迫击炮、冲锋枪、狙击枪和半自动步枪,特种中队战士武装到了牙齿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现在只能穿日军的服装,显不出平常身穿抗联军服时的威武和洒脱

船打舵右转,渐行渐慢,慢慢向江边无人地带靠去

张小花与一众指挥员手持望远镜都在密切注意观察江边的地形,同时他们期盼着接应他们的战友出现

一小时前,张小花收到抗联总部转来的电报,言接应他们上岸的“潜伏者们”已经按时出发,请他们注意搜索和联系,同时发给张小花对方步话机通话频率

但是,这些潜伏者们在哪里呢?

岸上密密的红柳林后面,两群人正警惕的互相注视着,刀出鞘枪出套,同时向对方喝问:

“你们来干什么?”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铁血骠骑731部队

更新时间:2011…12…1710:15:22本章字数:3881

提起731部队,后世的中国人通过大量事实资料对它有了较深刻的认知,凡是思维正常的中国人无不咬牙切齿痛恨这支比恶魔还要凶残的鬼子部队,但在此时此刻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支魔鬼部队的存在。

731部队是侵华日军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对外称石井部队。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731部队是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

实际上731部队不算一支完整的部队,它的全称是关东军659部队,其设于哈尔滨平房区的本部称731部队。

这个细菌杀人工厂1939年建成,以“731”驻地为中心,东至后二道沟,南至韩家店,西至正黄旗三屯、正黄旗四屯,北至新五屯的方圆32平方公里的地方划为特别军事区域。为保密,规定“乙号地段内,禁止建筑二层以上的新房屋”,“民用航空飞机不得飞越这个地段”等一系列保密措施。

731部队分为8个部和4个支队:

第一部:在**试验者身上研究淋巴腺鼠疫,霍乱,炭疽病,伤寒,肺结核。下属一个容纳300人左右人的监狱,部长菊地齐军医少将。

第二部:研究生物武器的在战场上的使用,特别是在传播细菌和寄生虫的设备的研究方面。部长太田澄大佐。下设一个分部,下属一个航空班和在鞠家窑的安达特别实验场

第三部:生产容纳生物战剂的炮弹,驻扎在哈尔滨。部长江口中佐,下设两个工厂,主要是陶瓷弹壳制造厂,用于生产“石井式”陶瓷细菌弹。还有一个运输班。

第四部:生产各种生物战剂,部长川岛清少将。下设4课进行各证细菌的生产。

第五部:训练教育部,部长园田太郎大佐,后由西俊英军医中佐接任。负责培训从事细菌武器,细菌战的人才。

第六部:装备部,部长大谷少将。 负责器材,设备的供应。

第七部:诊疗部,部长永山大佐。负责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日本人的医疗。

第八部:总务部,部长中留金藏中佐,后由太田澄军医大佐兼任。负责整个部队的财务管理、生产计划、人事分配。

162部队:设于林口县,支队长西俊英军医中佐,后由榊原秀夫军医少佐接任。

643部队:设于海林镇,支队长尾上正男军医少佐。

673部队:设于黑河市孙吴县,支队长西俊英军医中佐。

543部队:设于海拉尔市,支队长加藤恒则军医少佐。

319部队:设于大连市,1939年划归731部队

在细菌研究、生产和试验的中心区域,设立了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高达三米的高墙,高墙上架设高压电网,墙外设置防护壕。在围墙四周设立东、南、西、北卫兵所。南门只允许731部队本部人员出入使用。沿着围墙有日本军人巡逻,在动力班大烟囱、给水塔和“方型楼”的南北制高点设立瞭望监视哨。第二道防线,设在“方型楼”的四周,圈有土墙。这里是细菌研究、生产和试验的中心场所。在主楼两侧的空场上,设有两处秘密监狱,关押着被试验的人。

731部队1940年全面投产,工厂拥有雄厚的细菌生产设备。有孵育器4500具;有容量1吨的制造培养液的锅炉4个和容量2吨的制造培养液锅炉两个;有培养器1800具;营养液消毒器30具,有整温器5具,有培养液冷却室两个,这个细菌工厂每一个生产周期就可生产300亿具有中等繁殖能力的微生物。由于细菌产量大,只好用公分来计算细菌团的体积,或者用公斤计算细菌的重量了。据原731部队队员的测算,这个细菌工厂每月可生产鼠疫菌300公斤,或者生产炭疽菌500到700公斤,或者生产伤寒菌**百公斤,或者生产霍乱菌1000公斤。

1941年6月22日以后,日军参谋总长要求加紧准备细菌战争,从此以后,731部队更加繁忙了,昼夜开动机器,使各种细菌产量累累增加。随着细菌产量的上升,本部和各支队培殖老鼠、跳蚤等媒介物的计划也随之加码。尽管这样,还感到媒介物不足,于是在本部和各支队附近,向中国老百姓摊派上缴黄鼠的任务。

“731”成细菌杀人魔窟

日本军国主义者开始在动物上进行细菌试验。后来,为了取得直接的效果,便惨无人道地把人作为细菌试验的材料了。关押在秘密监狱中的中国人、前苏联人、蒙古人、朝鲜人被称做“木头”,这个名词意味着可以被任意宰割。

专门从事鼠疫研究的“高桥班”军医,经常把在押的人员关在一间透明的隔离室里,往被试验人员身上注射鼠菌液,并通过观察孔观察“木头”的病变情形。数小时以后,这些被试验的人员淋巴腺红肿,面部和胸部变成紫黑色,皮肤呈现暗淡粉红色……

“吉村班”是专门研究冻伤的。他们把被试验的人押到严寒的露天广场,迫使在押人员把手、脚插进冷水桶里,然后抽出手、脚进行冷冻,一定时间后,试验人员用棒子敲打。被试验人的手、脚如果有知觉,还得继续冷冻。这是第一步,要求研究出在什么气温下、多长时间可以造成冻伤。待手、脚麻木后,便押进暖房里,开始进行第二步的五花八门的试验:有时迫使被试验的人分别把手、脚立即插进不同温度的水里,主要研究造成冻伤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第二步主要研究对冻伤的预防和治疗。有时在冻伤处涂治冻伤药膏,有时在冻伤处涂上带菌的药膏,有时不予治疗。这样冻伤后的变化就不同了,轻者造成残疾,重者久治不愈免不了死亡。

731部队的试验者们,还通过解剖活人进行病理研究;在女“犯人”身上进行梅毒试验;用动物血和人血交换注射的试验;把人头朝下吊起来的倒控试验;对人进行低压或真空的试验;把人胃切除,肠子和食道直接缝合的试验;把人胳膊锯下,左右肢交换接肢试验等等。

据细菌战犯川岛清在远东军事法庭上供认:“为了研究各种治疗方法,对已传染的人加以治疗,给他们饭吃,等身体恢复时,又让他们做另一种试验。无论如何,从来没有一个人活着走出这个杀人工厂。

1943年末,731部队把在押的10名中国人用飞机押送到安达特别试验场。把人绑在间距5米远的桩子上,用飞机投掷“石井式”细菌炸弹。这些人被弹片炸伤后染上炭疽菌,不久全部死亡。1945年1月,又改用电流引爆细菌弹的办法,对绑在间距10米到20米的桩子上的中国人进行鼠疫菌传染试验,这些人受了几天的折磨而最终死去。

据川岛清供认:“1940年到1945年8月,通过这个工厂,因感染致命菌而死亡的至少有3000人。至于1940年以前死亡的人有多少,那我就不知道了。”

1945年7月下旬,前苏联反德国法西斯的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731部队为消灭罪证,机密资料一连烧了半个月。

当时,731部队监狱里还押着四五百名中国人。为了灭迹,8月9日开启毒气,在押人员均中毒身亡。有的囚室在押人员提前冲出牢门,被日本机枪全部打死。尸体被浇上汽油焚烧,随后尸骨埋在已挖好的8个大坑里。解放后,发现了3处埋尸骨的大坑。据伟建机器厂建筑工人证实,158年在建楼挖地基时,曾发现有成堆的人骨头,仅在一处挖出的人骨头就装满了3辆大汽车。

1945年8月10日,731部队对细菌工厂的建筑物进行爆破性的破坏。8月14日把细菌工厂炸毁,同时把染有鼠疫菌的老鼠全部放出。到了1946年秋,在义发源、后二道沟、东井子等村屯,引发了鼠疫的传染。

731部队临灭亡前还丧心病狂的进行了最后一次垂死挣扎,它的恶毒实在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铁血骠骑第596章打爆731(20)

更新时间:2011…12…1718:39:56本章字数:3538

翁同铭是其中一群人的头领,这群人来自延寿“大顺昌”公路货运站,这群人有5个人五台川崎18o卡车。翁同铭3o余岁身材健硕,粗壮的脖子上顶着一个巨大的脑袋,脸上的所有器官都显得比站在自己面前的对手大上一号。

欧玻林是另一群人的领,他们来自宾县“顺德”贸易货站,他们有4个人四台尼桑卡车,欧玻林老成一些,丹凤眼微眯着,紧握手中的驳壳枪充满戒意,枪口指着翁同铭的胸膛。

他们都是抗联的地下潜伏者,两个货栈也是利用伪满展民间运力政策而设立的,两人几乎在同时收到出动的命令,又几乎同时从一东一西两个方向汇聚到此处江岸。

两人之间并不陌生,作为临近两县的同行,为了正常展货栈而争抢生意,两人也曾斗成了斗鸡眼。两人虽然有“宿怨”,但为了今天的任务,当他们十分钟前迎面相遇时都考虑到不愿被对方意识到自己的目的地就在这里,他们曾互吐几句口水话相错而过。

当翁同铭从后视镜中看到欧玻林向东走远才又折回到本地,没料想欧玻林也折了回来。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看来能顺利完成接应任务,必须除掉或擒获对方,最次也要将他们从这个地点赶走,两边的人都存了同样的心思,第二次汇集到一起后,不约而同拿起了刀枪。

双方又是几乎同时亮出武器,底牌摊开后两拨人都有点懵,先制人的思维不是某群人单有的,双方同样敏锐同样勇敢。

翁同铭大喝:“回来干什么?”

欧玻林毫不示弱,“大道是你家的?你来得我就来不得?”

“滚!别说我不客气!”

“放屁!这里风景好,爷要在这里歇息片刻游个水。”

“吆喝小子,还敢私藏武器?不怕我告你?”

“路上防贼,再说了彼此彼此!”欧玻林用自己的花口撸子点点对方的镜面匣子。

对峙中翁同铭与欧玻林嗅到了对方身上散的镇定与不屈不挠的坚强气息,一种熟悉的感觉不知不觉升起在两人心中。

两拨人全部下车,躺在驾驶室的步话机出哔哔啵啵的声音,一个焦急的声音在不断呼叫。

“五花鼠,五花鼠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欧玻林一方的电台上的指示灯也在急的闪烁着。

“松鼠一号,松鼠一号,出了什么状况?”

两群人的电台都处于随时接收状态,猛然间出现的呼叫让双方都猝不及防,无法掩盖车上装有通信器材的事实。

有汽车,有武器,有电台,强迫对方离开此地,双方的所有状况都是如此相似,耳尖的人已经听清了对方电台上的呼叫声,心思电转之下已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是同志!

欧玻林先收起手枪,有些尴尬的打了个哈哈,“你怎么也是?瞧你这大脑袋的熊样吧,还五花鼠。”

翁同铭外表粗鲁,但这仅是他的一种伪装,听欧玻林调侃自己的体型,也笑着反击道:“你又好到哪里去?尖嘴猴腮的活像个孙猴子,还敢叫松鼠一号?埋汰人松鼠呢。”

双方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两个货站都曾经为了挣取利润支援山中抗联,为了多做点生意恶性竞争过,早就看对方不顺眼,如今突然之间现对方竟然与自己是一路人,所有人都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快快快!接应我们的同志!”翁同铭先清醒过来,扭身跑回自己的车上抓起送话器响亮的回道:“五花鼠收到,五花鼠收到,请放心大胆靠岸,完毕!”

欧玻林只慢了一秒,“功”就被翁同铭给“夺”走了,与定边舰通话完毕后,几步窜到翁同铭面前,擂了他一拳“骂”道:“小样儿,反应还够快的,咋?还想跟我争?”

翁同铭嘿嘿傻笑两声,嘴巴不停手脚不停,在指派一个自己人到江边的同时吩咐另外的人抓紧时间给货车刷漆。

货站用来运货的卡车颜色与军车是不同的,翁同铭原本是要趁等待特种中队的时间段里给卡车改装,不想被这个意外耽搁了十几分钟,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生命,翁同铭在改装汽车外表这一方面又一次领先欧玻林,“气”的欧玻林直拍自己的大腿。

“你可真鬼!”欧玻林很无奈的说道。

“那是,这就是你生意做不过我的原因。”翁同铭从车里拿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