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骠骑 >

第404章

铁血骠骑-第404章

小说: 铁血骠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迁安表现的胸有成竹,瞄了周玉成一眼后才不紧不慢的回道:“面包会有的,盐巴也会有的,你说一百门大口径迫击炮?你也太土老帽了,一百门哪够看的?一万发炮弹塞牙缝都不够,我最少需要二百门炮,五万发炮弹,你就瞧好!”

马迁安了解此时史大岭的心理,他知道史大岭比他更着急,史大岭还就怕抗联不提要求,不提要求意味着抗联不需要这么多弹药,而不需要这么多弹药又意味着什么?不用问,抗联是不想打大仗,想保存实力呗。现在你既然敢狮子大张口,我就敢填你这“无底洞”,拿了我的弹药不打曰本人还能任它们发霉么。

周玉成瞠目结舌,不过当他面对马迁安一口气开出的清单,表情则更加目瞪口呆。

你这是要干什么?二百门2毫米口径以迫击炮就算了,刚才你都说了,五万发炮弹也就算了,你也说了。但是……周玉成揉着眼睛不相信的看着其余的要求,你还要喀秋莎?还小型号的不行,非要拜姆13型的,20座?3200枚喀秋莎火箭弹。

知不知道喀秋莎在俄国人眼里多宝贝的玩意,能给你?就算给你了,你会放吗?

马迁安一直瞄着周玉成的脸色,见他愣了,不禁“小心翼翼”的问:“要少了?你不满意?那咱再加点?”

混蛋啊,又来调侃我土包子。周玉成回过心神,恼怒的回敬了马迁安一个愤怒的表情。

“你看你,一看就是不会做生意的,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再说了,契沃采夫兵工厂有咱一半儿的股份,咱就让俄国人给运一下,看把你惊讶的,现在谁欠谁的情?他欠咱们的啊,这你可要把握好喽,也难怪,你是没见过那个小城市一般的兵工厂,你不知道咱现在有多富,唉!”

马迁安长叹一声,做悲天惘人状,好像很可怜周玉成没见识。周玉成已经哭笑不得了。

俄国方面既然无视《苏日条约》,“甘愿”冒着曰本人抗议与威胁,同意大规模补给抗联,事态发展就如同坚冰在沸水中融化一般,所有的事情都顺理成章运作起来。

快速补给没有比飞机空投更加快捷的方式了,俄国方面准备了十余架运输机参与这次行动,正在研究如何避过曰本人的空中侦察和战机拦截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锦添花的事情,远在印度的陈嘉申也接到了马迁安的请求,请求陈嘉申借给他两架“桑德兰3型”水飞机,陈嘉申毫不犹豫二话没说,抽调了最优秀的机组驾驶两架“桑德兰”飞往远东。

陈氏航空公司已由最初的5架运输机和客机发展到了现在的20多架各型民用飞机,不仅有国内航线,也有一条印度至英国的国际航线,旗下有两架“桑德兰”水飞机负责国际邮政运输。

这条航线开辟的不容易,这两架飞机也来之不易,因为这是陈嘉申用尽了人生智慧,直接打通了英国一位内阁大员,从陈氏航空公司的竞争对手“英国海外航空公司”手里分的一杯羹,不过由于马迁安要用这种载重量超大的飞机,陈嘉申没有了“桑德兰”,在竞争对手逼门来的时候,被迫将这条邮政航线让渡给了对手,但陈嘉申一点都不后悔。

相比浴血奋战的抗联战士的生命,我老头子损失一点经济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682章真是中国人

更新时间:2012…5…71:58:50本章字数:3126

桑德兰水飞机是肖特公司为英**队研制的水巡逻轰炸机,是二战时期最好的、载重量最大的水飞机之一。

这个大家伙长度26米,翼展34米,高度十米,载重量达到恐怖的26吨,一架的载重量就可以顶的十架里2型运输机,这也是马迁安为何请求陈嘉申调用这种飞机的原因,它的载重量确实是太符合现如今的运输要求了,不仅如此,考虑到躲避鬼子发觉的目的,寥寥两架飞机进入大兴安岭,目标总要比一个机队小得多,也容易隐藏行踪。

途径中印边境附近某地与外蒙境内某地两次落水加油,飞行了一日二夜的两架庞大的桑德兰终于安全降落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波尔加城近郊的一个小湖泊里,这里处在铁路线附近,便于魏拯民调集物资装运,再一点这里距离马迁安预定的国内降落地点也很近,只有三百余公里,进入中国境内后只需飞行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目的地,这个地点的选择是马迁安、魏拯民和苏方伊万诺夫共同指定的,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桑德兰漂亮的外型、庞大的机身在阳光下映射在魏拯民的眼瞳里,魏拯民简直一步也不想离开水边的简易码头。在四个螺旋桨阵阵轰鸣声中,魏拯民伸着脖子惊叹的看着在水中向码头越靠越近的桑德兰,心中充满了无以伦比的惊喜。

陈嘉申老先生你是小马的亲爹吗?怎么他要什么你就给什么。这家伙怎么可能是飞机?它简直就是……

“哎呀妈了个巴子的,它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句怪声怪调的汉语猛然响彻在魏拯民的耳边,魏拯民知道,这个声音的主人是属于诺维奇的。

诺维奇作为苏方与抗联基地之间的联络员与沟通者,也随魏拯民来到了波尔加,魏拯民还知道的是,这小伙子本次费了不少心思,争取到了随机进入大兴安岭的使命任务。小伙子崇拜马迁安,尤其是知道马迁安成为将军以后,认为是战争使马迁安飞快的提升,就更是一门心思想要前线,申请苏德前线未果,只能转而求其次要求到中国境内当观察员,这次终于成行。

诺维奇兴奋的表情不亚于魏拯民,自顾自沉浸在对大工业制品的艳羡中,不由自主发下誓言,“英国佬还能造出这样的飞机?甭神气,我们一定能造出更大更好的飞机来,到时候迁安同志就不用求别人了,找我就行了。”

魏拯民笑笑没有吱声。一国援助另一国是形式决定的,可不是脑袋一热说什么就有什么,不过诺维奇对马迁安兄弟情义可嘉,没有必要打击他。

魏拯民不仅以最快的速度从苏方那里要来了专列,运送了大批武器弹药到此地,还带来了训练已久的原延安炮兵学校的部分干部战士。

炮校的人是去年跟随刘顶进入的远东,在契沃采夫兵工厂兵工厂里一边学习一边训练,除此之外炮校也积极扩充人马,从被抗联陆续送入苏联的劳工里面选拔了大批学员补充进来,如今兵强马壮盼望着与鬼子一战,本次机会难得,应马迁安的要求,史大岭同意放行的机会,炮校一下子抽调了一多半的学员编成一个八百人的支队,准备回国参战。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契机的出现,在有心人的组合下,各方力量大汇集,整合出来一支有着共同目的的强大集团。

马迁安有如此“雄心壮志”,他要利用优势的炮火打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仗,大仗所产生的乐观的结果任谁都不可能忽视,也就迅速吸引了包括苏方和抗联双方高层领导人的关注,不遗余力的帮助他达成最终目的。

虽然大家心中都明白,即使马迁安打赢了这场战斗,所消灭的日军也不过数千之数,对抗联面临的总体局势并不能做一次翻天覆地的改观,但却可以称为一次鼓舞士气扭转战局的开端性战斗,理应尝试,有了一,二还会远吗?

桑德兰终于缓缓停靠在临时简易码头边缘,固定好锚链后,机组成员陆续跳了深入湖中的木板栈桥,疾步向魏拯民这里走来。

魏拯民也顺着栈桥向前疾步赶去。诺维奇紧随其后,随即他惊讶的发现机组人员竟然都是东方面孔,与他想象的机组人员都是英国人不同。诺维奇惊奇的喋喋不休,“魏同志,你看,他们竟然是东方人。”

“有什么奇怪,他们都是陈氏公司的中国人。”走在前边的魏拯民回过头笑呵呵的回道,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能驾驶这种大型飞机,在诺维奇面前谈论这事儿,是一件长脸的插曲。

“中国人?中国人总让我感到惊奇。”诺维奇惊讶过后马接受了这个事实。

魏拯民丢下诺维奇这个惊讶宝宝,快步迎向对方领头的一个年轻人,近了,近了,双方的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战!我代表抗联欢迎你们的到来。”

“长官好!奉陈老先生的命令,张振威率两个机组共一十八人向长官报到,请长官指示战斗任务。”

“好好!”魏拯民笑逐颜开,高兴地打量着面前的张振威,笑着提醒道:“叫同志,叫我老魏同志,战们辛苦了,马跟我回岸休息,其余的事情先交给我们来做。”

张振威白净面皮,高挑身材,有些局促,他知道眼前的魏拯民是抗联的高级领导,却没想到是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局促中带着羡慕和敬佩,眼前的文质彬彬的魏同志可是一个与曰本鬼子战斗了七、八年的英雄,还是一个高级干部,但却没有一点架子没有一点粗鲁。

张振威祖籍福建,是马来亚土生土长的华侨二代,目睹曰本人在马来亚烧杀抢掠,愤然投奔了张仪领导的抵抗军,不久被选派到陈嘉申那里学习飞行技术,文化高人聪明,很快成为了飞行佼佼者。

诺维奇很不合时宜的挤前来,抓住旁边另一个机组人员的手臂一阵摇晃,随后为证实心中的不实感,懵懂的问了一句,“真的是中国人?”

这种飞机我们都没有,中国人怎么会有?这么复杂的高科技产品,需要完美协调才能开的起来,中国人怎么也培养出了这种人员?

被抓住手的飞行员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的眼神,不知是诧异诺维奇会说汉语,还是诧异这家伙怎么这么问话。

“是的,虽然我出生在马来亚,但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中国人,从未改变。”

第683章卑劣难改

更新时间:2012…5…923:38:33本章字数:3859

在魏拯民忙于安排运输之时,马迁安也被诸多事项缠住了身体,忙的不可开交。//自从苏方同意进行补给那个时间算起,已经七、八天过去了,在抗联接连不断的袭扰下,鬼子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战线依然“顽强”的向自己方向缓慢推进,着实让马迁安紧绷着神经,密切监视着这种状况,殚精竭虑抛出一个又一个对策,高强度作业下身心俱疲。

伤亡不断增加,弹药储备日渐减少,敌势汹汹,援助不到。不知不觉中马迁安的嘴角冒出一个嘹亮的大泡。

正在与周玉成、耿殿君、刘清源和刚从前线赶回来的李凤山研究敌情时,警卫员余关林进来报告。

“报告司令,侦察连捉到三好木信那老贼,老贼吵着要见你,说要跟你讲讲形势。”

三好木信?这老东西又来了,我不是早把他放了吗,又来干什么。马迁安闻言抬起头,正犯着嘀咕的同时,刘清源大模大样的看着余关林咳嗽了一声。

“嗯嗯!”

余关林只好红着脸尴尬的应声,“哎呀干爹,您老人家也在啊?”

刘清源扬起眉毛满意的哼哼一声才问道:“什么老贼?你认识吗?”

哎刘大叔你别逗了。余关林怎么可能不认识三好木信?那是诺敏屯“著名”的开拓团里的教师,没和猪打过招呼,也见过猪到处溜达不是。

马迁安接过话茬问:“怎么抓到的?”

“战士们说,这老贼和一伙屠村的鬼子在一起,侦察连和特种中队联起手来打了那伙鬼子一下,鬼子丢下伤员和尸体跑了,这老家伙跑不动就被捉到了。”

和屠村的一伙鬼子在一起?马迁安脑袋里转了转猛然醒悟。

这他妈#的是带路党吧!原开拓团的团民熟悉这里的村寨地点,指不定又自愿“奋不顾身”来带路,期盼收复他们的“家园”来了,这老混蛋,屠杀一事也有老贼的一份功劳,看我不收拾你。

三好木信被带了进来。老头的衣服已被刮成了条条,披散着挂在身体上,脸上身体上布满了刮痕和被人击打过后的痕迹,半边脸肿的老高,不过老家伙的神情依旧倨傲,努力将身体站直,直视着马迁安的眼睛,桀骜不驯。

马迁安轻蔑的看了一眼三好木信肿的半边高的脸颊,恶意猜测到这是被战士们揍的,老家伙肯定有过“激烈”的反抗,对于不反抗的曰本平民,抗联战士基本上不会对他们动武。

对视了一会儿,马迁安终于生气的喝道:“三好,我记得上次已经把你们礼送出境,这次为什么又回来了,还和军队搅在一起?你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我不希望听到你扯什么谎言,实话实说。”

三好木信好像很受用这个词语,脖子一梗努力装出威严状,哑着嗓子答道:“好!就冲你这句话,我就告诉你,我这次进山就是为了协助大曰本皇军来剿灭你们的,如今我们大军压境,你们节节败退,识相的话就快点投降吧,免得召受身死名裂的地步。”

投降?马迁安像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失声大笑。

“投降?你说投降?哈哈哈哈……滚你妈的蛋!你是不是想生孩子却拜了阎王?缺心眼嘛!我原以为你是一个文化人,认得清大局大势,没想到啊。”

三好木信愣愣的看着马迁安,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笑的。本来嘛,三好木信这些天已经亲眼目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丧了命,日军军势浩大,并且在乘胜追击,匪军败像已显,我劝降你是你的造化,有什么好笑的。

“你就像猪一样蠢”,马迁安接着说道:“去年我在方正县战斗的时候,就有一个家伙来劝降,那时节我被20倍的敌军包围,老子也没降,今天凭什么降?现在老子有数万大军,还有无数的百姓支持我们抗日,你说,我有什么理由投降?告诉你,即使打剩老子一个人,你也休想让我投降,做梦呢吧?”

“你才在做梦!”三好木信恼羞成怒,愤然反击道:“什么无数老百姓支持,我见到他们了,他们在皇军面前痛哭流涕哀求饶命,皇军要杀他们时,他们表现得像小鸡子一样猥琐不堪,每个人都在表示要给皇军带路消灭你们,这样的老百姓能指望吗?我不知道你哪里来的自信,我只知道中国在宋后就不再是你们崇尚的正源华夏文明了,正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国”啊。

从你们这些顺民身上看,你们中国经历了两次外族入侵,经历了血腥屠杀后,你们阳刚进取的民族脊梁被打断,勇烈诚信的人群几被杀绝,民族最优秀成分基本丧失,存活下来的大多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