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警之索马里 >

第64章

红警之索马里-第64章

小说: 红警之索马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器库里,他拥有全世界主流国家的步枪,这点他就没有办法给国内一个很满意的解释。特别是那些地面主战武器,他更是没有办法交代。为什么要送给国内这些装备,就是传达最核心的一点——我不会给出武器的来源,但我也不会和国内为敌,送出去的武器,就是交代,也是我的回答。

但只要中华能够支持他,那他的武器来源,就有得解释了。为什么他选择了九七式作为士兵的主要武器,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毕竟在李岚的计划中,国内他能够更好的去搪塞。要是他使用的是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武器,不管是对国内还是对他国,他都百口莫辩。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给国内和国际的信号。中华官方表示支持他,也就等于自动扛下了李岚武器来历的疑问,这是李岚和中华给世界的交代。

此前,李岚心里也一直在打鼓,毕竟这种东西,中华不会担下来的几率太高了。

现在,中华虽无明确的承认,但也给出一点信号。尽管这不作数,只是给各国去揣测,可对李岚的帮助已经不小了。

当然,中华也有很大的退路和余地,一旦中华认为李岚不可靠,那随时可以改口,这不是难事。在目前,中华只是承认李岚属于中华公民,有理由去保护他的权益。中华想要改口的话,随便安一个罪名,便可名正言顺的处理掉他。

目前中华是没有这样的想法,立场还是在李岚这里。不管是李岚还是中华,都清楚,也有默契的保持着。维持一个较好的关系,才是符合双方的利益。中华找到了干涉亚丁湾的支点,而李岚也找到了一个暂时或者永远的靠山。

等今后李岚自己的海空军装备都发展起来了,那他自然就不会像现在如此小心翼翼。特别是高级权限,能够开放几个单位,是李岚最为关心的。为此,他没少询问助手,结果都是不知道。

不过,李岚有一点应该可以肯定,你就是海空军应该会一起出来,没有空军的陆军还可以叫陆军,但是没有海空之间的联系,需要两者齐头并进。而他无法为自己的武器做出解释,就是因为他还有海空军没有出来,现在忽悠了,到时候怎么办?特别是今后超级武器出来,那又作何解释。以其用经不起推敲的谎言去忽悠一个国家,还不如就此保持神秘。

大不了为了安国内的心,出一款武器,就送一款,让自己武器装备的数据和性能,不对国内保密。总比谎言下,带来无边的猜忌来得更好。

当然,无法交心的合作,要想建立相互的信任并不容易,但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有信任度。这不单单是李岚和中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是如此,谁都不可能把自己国家的一切告诉他国。

所以,武器如何出来,这一块就权当是现在的秘密。而等基地的权限全部解封,到时候他有的是机会解释,一个作战实验室,就可以解答许许多多的疑惑。

只要有了中华在后面,加上现在给他先声夺人确定的名声,美国和其他国家,在他的问题上,多少掂量一下。

现如今,尽管中华的军事实力比不上美苏,但也不是谁都有胆量放手和中华一战,而且为了一个索马里,就和中华陷入战争,哪怕是美国也不愿意。

别看美国战略东移,但其战略方向,可不是要和中华真的打一场。全世界都很清楚,如果美国和中华爆发战争,就算最终都是常规交战,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必然会被拉下来。

要不然美国也不会在东亚,左拉一个右牵一个的联合起来对付中华。可不管是日本还是韩国,都不是傻子,从伊拉克战争以来,。从根本,两国心中最想要的不是和中华争个高低,而是美国尽快把部队从他们的国土撤走。明面上他们是不敢坦言,但暗地里对此的努力,可从未停止。

欧洲一个欧盟搞得美国也是老大不情愿,欧元想要取代美元在欧洲的地位,这也让美国相当的头疼。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战略东移后,美国在东亚的军事部署,会如此的缓慢。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除了拉拢亚洲小国外,自己的军事动作,却无比的缓慢。

全世界都是一盘棋,李岚现在就是在各种缝隙中生存。在实力不足之前,他只能任命。

第112章阿威尔的危机

ps:四更!!

整个博萨索,说谁最有实力的,那非阿威尔莫属,作为博萨索的武装部长,大权在手,独揽政事和兵权。

如果是说道,谁最郁闷,心情谁最糟糕的,那也是非阿威尔莫属。只从半年前,从李岚手中大败而归后,他就没有几天快活的日子。

原本鼓胀的肚皮也消了下来,脸上的肥肉也少了不少,整个人也变得十分的憔悴,精神萎靡。

他先进已经十分的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选择那条道。如果能对哪个华人的势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天他就不会有现在诸多的烦恼。

从上次无奈命令退兵之后,他脸上就再也没有露出过笑容,一个坦克营投入进去,连个水花都看不到,为此还付出了上万人伤亡的代价。

手中的力量,少了整整五分之一,这对他的打击,尽管不算致命,可也不好受。

在索马里,兵源是不需要担心,但是连续二十来天的战斗,上万人的武装加入其中,庞大军火的消耗,还都是他一人付出。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折算美金的话,这二十天的时间,一两千万的美金就这样打没了。

在没有任何人支持的情况下,想要积攒如此多的军火,可不是几个月就能拿下来的。这支军队都是阿威尔千方百计筹措起来的,一直都是他的心头肉,让他有横行的资本。一下子没了五分之一,能不让他心疼嘛!

还有那些念念不忘的各大势力,一直视他们为眼中钉肉中刺的阿威尔。连做梦都想拔除这些潜在的隐患。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野心家和军阀,卧榻之侧岂容许他人酣睡。

而上次从李岚手中大败而归。各方势力趁火打劫,更让阿威尔对他们恨意暴涨。不过。他也不是一个毫无理性的人,能够在索马里这个地方,雄踞一方,自然不会是傻子。

面对众多势力联合起来的逼人态势,为了不刺激众多势力,引发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进一步削弱政府军的实力,他不得已命令部下严守,尽量不要和各方势力交火。

并不是阿威尔怂了。而是考虑到整个博萨索的局势,他不得不作此打算。别看整个博萨索还有四万的政府军,但要据守港口和城外的机场,还有城内的广播电台等重要政府设施,他能够调动的兵马,并不多。

能够凑出一万人去攻打李岚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家业大,博萨索也不小,局势也极其复杂。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他不可能让自己和各大势力进行大规模的火并。

特别是对于现在已经缺少主动进攻机会的博萨索政府军,韬光养晦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在阿威尔心中,李岚的存在。已经超过各大势力在阿威尔心中的地位。待到重振旗鼓,兵马齐全的那一天,他想要决解不是各大势力。而是李岚。

所以,他现在是极力想要改善和各大势力之间的关系。至少能够做到互不侵犯。同时他也时时刻刻都在重新培养自己的实力,在工资的诱惑下。不少人加入了政府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再次武装起几千人的部队,组建了一个步兵旅。

在那段时间里,他的确是恢复了不少的雄心,而且有不少国际势力和他接触,给他带来了不少的灰色收入。

然而饥荒的蔓延,雨季无半寸雨水降落,无数的难民涌入博萨索。这令他十分的头疼,幸运的是,在他看来,李岚这个冤大头,居然大规模的收留难民,在他眼中如此愚不可及的做法,刚好决解了他的麻烦。

不过,还没有等他高兴多久,一个很不好的消息传来,一直让他费心的博萨索国际酒店的老板法拉赫和李岚勾结在一起,为李岚购买粮食。这几年来,对于法拉赫这个人,阿威尔可是又爱又恨。

爱他的钱财,但恨他的作为。除了例行的税收之外,此人丝毫不把他放在眼中。要不是看在国际大酒店每年有不少的税收,加之法拉赫这个人不是好惹,培养了不少武装人员,势力遍布整个博萨索。他早就想动他了。

在阿威尔眼里,法拉赫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家伙,此前他不是没有表露过拉拢的心思,但却被严词拒绝了。在他看来,如果法拉赫能够和他联合起来,那邦特兰就没有人是他们两人的对手,到时候他也完全不用再顾忌哪个黑幕无数的长老议会。博萨索完全可以成为极其富裕的国中之国。

阿威尔的不是一点思想都没有,只要他有实力可以摆脱邦特兰的控制,借助博萨索的港口税收,安心发展几年,他有信心,能够横扫邦特兰。法拉赫具备的家资,就是他一直想要拉拢的对象。

但怎奈何,法拉赫对他的作为和想法,不以为意,两人存在着最根本的分歧,法拉赫十分看重民生,而阿威尔对此毫无感觉,想让他去建设民生,还不如多买点武器来得实在。两人也就不可能走在一起。

而当他听到,法拉赫帮助李岚购买粮食后,阿威尔坐不住了。

若论博萨索谁最有实力,阿威尔自然当仁不让。而说道谁最有钱,那非法拉赫莫属。阿威尔一直期盼强强联合的局面,以往对法拉赫很多的事情,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他可无法再淡定下去了。

在阿威尔眼中,李岚本来就十分的富有,能够大胆收留难民,本身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要是再加一个法拉赫,那今后谁知道博萨索姓谁的。

就在阿威尔考虑如何对付他们的时候,美国来人了,给他带来了一大笔资金——两千万美金。而美国人的意思很简单,给李岚捣乱,不让他安心收粮食。

对美国人,阿威尔没有丝毫的好感,尽管他不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不过,没有人能够拒绝送到门口的利益,为了那两千万美金,也为了共同的目的,他答应了下来。

借助他的人脉,开始抬高粮食的价格。如此一来不但可以给李岚制造麻烦,也可以给美国一个交代。而军事手段当面,阿威尔并没有动用。李岚收留难民,属于义举,如果他如此做,就等于将自己放在索马里人对立的地位。他的声望的地位,很有可能会一落千丈,并且在邦特兰高层,多少人惦记着他的位置,就等他犯打错,再趁机打压。

而且各大势力也在一旁盯着,城外现在又都是别人的地盘,就算他想要暗中对运粮的队伍下手,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目前这种局面下,军事手段阿威尔不敢随便动用。

抬高粮价的办法,很快奏效,阿威尔那阵子的心情十分的愉快,有钱拿还可以决解麻烦,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局面了。他十分期待看到,李岚收留几十万的难民,到最后没有粮食,是何等的局面。

然而一切都转变得太快了,中华政府十分高调的出面。

此前,他给索马里驻华大使馆的驻华大使送去了不少的礼物,让他向中华政府提出抗议,结果只是得到一句简单到爆回答,“此事等调查清楚再给予回复。”

而这一等就是等到现在,并且还是那种极其打脸的回应。

先是中华政府高调宣布,李岚在索马里大量收留灾民,为索马里几十万灾民免费提供吃住。同时,中华政府为了支持如此义举,特批调拨十万吨的粮食前往索马里,支援李岚在索马里人道救援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和组织,也加入到救援灾民的行列。

这如何让阿威尔受得了,中华政府这是摆明了在支持李岚,告诉全世界,李岚在索马里是为了拯救索马里人,为了让灾民摆脱死亡的威胁。

最让阿威尔恼火的是,美国人不声不响的离开了,说好支援他的两千万美金,到头来,只给了他不到一千万,为了提高粮食价格,他还都去购买了高价的粮食。、

本想好好捞一笔的阿威尔,顿时气得直骂娘。更可气的是,如今整个博萨索都在宣传李岚的慈善之举,不少博萨索的居民,都有举家迁移的打算。

他最主要的收入,除了港口外,就是平民的税收了,难民他可以不用在意,但是那些平民,那些有经济能力的平民,对此他无法无动于衷。

为此,阿威尔很多时候都有查封法拉赫产业以及抓捕他的冲动,每每如此,理智让他不得不放弃冲动的想法。法拉赫不是普通人,博萨索许多就业岗位都是法拉赫提供的,那些给法拉赫工作的平时,各个都是带枪的。而且法拉赫也养了一大批武装人员,实力并不弱。要是逼急了对方,联合起各大势力,那他的好日子就真正到头了。

在索马里,平民和难民最大的区别是,平民家里基本都有枪械,而难民根本没有钱买枪。

现在,阿威尔每天都是一筹莫展,除了尽可能的加强自己的实力,也开始在寻求外界的帮助。他所寻求的帮助,并不是邦特兰,因为要是想要寻求邦特兰的帮助,他早就叫了。他想要寻求外国的帮助。中华公开支持李岚的言行,他认为自己在这里的影响力,会给他带来不少的好处。

第113章美国非洲司令部

ps:五更!!

十个小时已经过去,到现在才码了一半,华丽感觉时间好难熬。这个时候还有书友没睡觉吗?

不过,大家也别担心,华丽不会食言,十更就是十更,三万字就是三万字,不会打折扣的。

——————

美国白宫。

在中华的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哈格尔就把自己的智囊都找来了。

中华此举耐人寻味,其含义在哈格尔看来,十分的深,一旦判断失误,将会导致政策制定的失败。

为了能够切实摸清中华到底有何打算,或者在谋划什么阴谋,军情局的特工们,特别是亚洲情报局,皆都忙碌起来,情报级别,提到了最高。

在此事上,如何处理,正确的情报深深关系到美国在此事的决断。没有情报,无法做出判断,在表态上,也不知道该简单的警告,还是高调的强硬姿态。

特别是中华国防部宣布,一支驱护编队前往亚丁湾,加入到原来的亚丁湾护航编队中。这支支援的编队什么时候,都有什么舰艇,携带了多少人,有什么武器在上面。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