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血色残阳 >

第443章

抗战之血色残阳-第443章

小说: 抗战之血色残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主席比较强调中国出兵的决心和英雄气概,而总理则更注重中国出兵的实际困难和必要条件。两个人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焦孟不离的!正因为如此,总理在谈判中才首先强调中国出兵存在的种种困难,而且在斯大林提出苏联空军暂时无法出动协助中国军队作战时,总理表示了中国暂不出兵的意见。

这个与之前一开始的谈判大相径庭,这也很难怪总理当时的条件决定了现在的位置。一开始与苏联谈判的时候,那个时候是王明宇最先提出来的,而当时谈判的也不是主要的领导人,实际上苏联也没有能够兑现自己的承诺,他们的承诺要在中国参加战争以后。

但是中国会这么傻?到时候中国一参加战争,那就是陷入泥潭无法自拔了。苏联在那看热闹,然后玩一玩拖字诀,到时候你也只能干瞪眼了。所以在没有确定苏联不支援装备和空军的情况下,中国为什么要让苏联满意呢?

何况斯大林算什么?居然以老大哥自居,然后指示中国出兵,虽然中国想要出兵,但是不是这么个出兵的方法吧?何况你苏联不是老大哥吗?连这么点小忙都帮不上,还老大哥?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吧!

斯大林与总理的会谈是否作出了一致的决定,他们作出了什么决定?会谈结束后,斯大林回到莫斯科,他说总理是奉主席之命前来的,现在北朝鲜军队已经全面溃败,周总理是前来征求斯大林的意见,中国军队是否应该出兵,阻止美国和南朝鲜部队继续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总理和斯大林的谈判过程中,斯大林感觉总理的态度比较的强硬,还特地发了个电报给远在朝鲜的金日成。这个消息差点把金日成给整蒙了,这个消息不是别的,就是斯大林说中国又不准备参战了,他们觉得现在的兵力不足以与美国人想抗衡,这让原本喜气洋洋的金日成好悬没一口气憋死。

甚至斯大林还建议金日成把他们残留的部队开始往苏联撤退,保存革命的火种。金日成差点没背诵“三字经”!如果当时不听斯大林的意见的话,金日成觉得现在他至少还占据着朝鲜半岛的半壁江山,原本指望着苏联能够勃起一把,能够帮助他们赶走叛军,但是没有想到最后没有赶走叛军也就算了,居然沦落到流浪街头,做一个亡国的领袖了。

斯大林发给金日成电报之后,苏联在联合国的代表维辛斯基在成功湖发表讲话,呼吁美国放弃“强硬化”政策,恢复与苏联战时的合作关系,他还保证苏联会对美国作出“迁就”。显然这种举动也是受了中苏领导人会谈结果的影响。

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郁闷:“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

周总理也郁闷“我们出兵就是要他的空军支持我们。我们问能否帮空军他动摇了,说中国既有困难,不出兵也可,说北朝鲜丢掉,我们还是社会主义,中国还在。我们只要苏联出点空军,这样我们就可以去了,没有空军有困难。斯大林说空军不能派。”

苏联是否答应过派空军援助中国,斯大林是否违背了这一许诺,这是中苏领导人黑海会谈的主要问题,也是反映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之间关系的关键环节,所以很值得进行仔细分析。

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与美国军队作战,从军事角度讲,最不利的条件就是缺少空军或者说空军支援,王明宇带过来的飞机实际上很多都没有参加战斗,而是被留在了国内,真正参加战斗的不过是那么几十架飞机而已。

不过斯大林就是不肯松口,要知道斯大林也是一个倔脾气,所以他认定的事情也没有人能够撼动他。坦克斯大林已经答应了,就是空军支援,斯大林不知道为什么死活不答应,实际上可能是因为斯大林怕自己的飞机干不过美国人而丢人?

中国方面没有任何的办法,要知道,救兵如救火,如果在拖下去的话,恐怕到时候朝鲜的部队连个渣滓也剩下不了了。处于这样的原因,中国只能放出几句话然后放弃了对于苏联空军的支援。

不过斯大林还是对中国出兵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所以斯大林想了一个最为稳妥的办法,那就是空军两个月之后他们才出动。中国方面,总理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此刻主席已经决定出兵,现在再也等不下去了,否则到时候取得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的好了。

斯大林在得到中国已经决定出兵的消息后,一方面在苏联空军出动的时间上作出了让步,即无须等到两个月后才出动,另一方面则明确表示苏联出动空军只是保护中国领空和中国军队的后方,而不能直接配合中国军队入朝作战。

总理向苏联方面转告了主席电报中关于中国军队已经决定入朝作战的情况后,苏联政府当时答应将出动16个团的喷气式飞机掩护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

但当总理进一步提出除战斗机外,苏联可否出动轰炸机配合中国军队作战?除出动空军入朝作战外,可否加派空军驻扎在中国近海各大城市等要求时,斯大林表示苏联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不能配合志愿军入朝作战。

正是由于出现了这一情况,主席再次急电彭德怀和高岗,要他们火速回京商议,部队出动时间“当再有正式命令”。

因此,主席和总理多次谈到苏联不出动空军,应该指的就是苏联空军不能出动配合中国地面部队入朝作战这一情况。尽管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发现直接的证据,但是随后中国军队入朝作战后的实际情况表明,斯大林肯定下达过这方面的命令。

后来根据许多当年参加朝鲜战争的苏联空军人员都承认,“他们的空军与中朝的地面部队没有任何合作”,还有人说,“中国人没有空战经验,他们要求苏联空军提供空中‘掩护’,但苏联拒绝了”。

甚至有军官会议说“由于缺少合作”,有一次苏联的“高射炮团打下了一架中国飞机”。中国空军的回忆史料也证明,朝鲜战争中的空战大都发生在鸭绿江与清川江或大同江之间的地区。中国空军和苏联空军的主要任务是“掩护交通运输线和机场的修建”,“保卫水丰发电厂、鸭绿江大桥和第一线基地及清川江以北的主要交通线”。

仅有的一次轰炸西海岸大和岛等地美韩军队情报站,配合地面部队登陆作战的任务,也是中国空军某师独立完成的。

这样看来,关于斯大林背弃了他向中国军队提供空军援助的诺言的说法有些勉强,因为斯大林除了曾一度要推迟时间外,的确一直答应为中国提供空军援助,只是他从来没有明确承诺派苏联空军配合中国地面部队与美国作战。

但是,中国提出的出兵条件主要就是要求苏联空军为中国入朝作战的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和掩护,而苏联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中国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表示出不满和抱怨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些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了,难不成没有苏联中国就不打这一场仗了吗?不是的!从一开始起,主席就决定打这一场仗,以前和王明宇的谈话之后,主席就坚定了自己的立场,为什么老是反悔来反悔去呢?只不过是政治谈判的需要。

不过这些实际上对于心脏承受能力考验最大的并不是中苏两国,而是金日成。现在的金日成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现在可谓是恨透了苏联人,如果不是他们的话,那么金日成觉得也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局面。

朝鲜现在犹如大海中的那一帆孤舟,在海中飘荡,完全的居无定所的那种感觉。但是苏联人却还恬不知耻的假装没有看到一般,他们连空军的轰炸机都不想派出来。可以说苏联人这么做,实际上在他们的观念里他们可能已经认为这一次的战争,朝鲜是不可能胜利了,他们在保存实力,他们在为后面的计划慢慢的做准备。

不过金日成不知道的是,现在主席和总理正在研究的是过去支援的这个部队叫什么名字?支援军?还是别的什么称号呢?

美国人却不以为中国会真正的派出大量的武装来阻止他们。而当听说中国派出一个志愿军过来的时候,美国人还嗤之以鼻,以为中国是为了安慰一下朝鲜人的心,所以派出这么个炮灰部队过来送死,等他们真正知道这些都是成建制的正规部队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他们上当了,不过当时他们也无奈的成人了这支部队的名称。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想把战争暂时性的限制在朝鲜半岛以内,防止事态升级。

第八卷:朝鲜战争第十八章中国人民志愿军

主席道:“首先我着重说明一下,这一次为什么要抗美援朝?首先我认为作为国际共产主义的一部分,我们中国理应扛起社会主义运动的旗帜。朝鲜作为我们的友邻和国际社会主义伙伴。我已经应金日成同志的请求,出兵援助朝鲜。”

“这第二嘛,自然是处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当前我们新中国还面临着解放台湾的任务。如果不援助朝鲜?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恩来同志已经和斯大林同志交涉过了,其结果就是朝鲜或者说金日成同志将率领残部进入我国东北境内。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到时候战火就要燃烧到我们中国境内,势必将极大的威胁到我们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的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建设。台湾方面,蒋介石集团也势必国内反动势力将会趁机兴风作浪;饱受战火侵蚀的中国将再次面临战争!我相信美帝国主义到时候必然将会以朝鲜为跳板,威胁新中国安全!在地缘政治方面,形成对新中国的新的包围圈。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点!”

“第三,我认为我们必须对美帝国主义极其成员国在军事上以沉重打击,遏制美帝国主义嚣张气焰。大家都知道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我国内政,所以必须给美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从而使美帝国主义不敢轻举妄动,迫使美国不能轻易涉足台湾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打朝鲜的一个原因!”

“最后一点,那就是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家也都知道,现在中国在国际地位是什么样子!只要我们能够打赢美帝国主义,那么必然能够提升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对外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也给正在煎熬中的那些国家一种光明的指引,社会主义才是发展的正道!”

原本很多并不同意其观点的将领们此刻也知道,主席的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把边境线交给别人,那么无异于是自毁长城一般的举动,这样的举动让这些将军们绝对无法接受。林总在扩大会议上又一次的提出了先锋的问题,可是主席的宣布让他最后的希望化成了泡影一般,因为现在先锋已经确定,那就是王明宇的318军!

黄炎培这个时候站起来问道:“主席,既然我们决定出兵,那么我们的军队应该叫什么名字呢?如果我们以国家的名义出兵的话,我恐怕有失妥当!”

周总理道:“我看可以叫做支援军嘛,咱们本身就是支援朝鲜的,叫支援军我认为很妥当!”

主席沉思了一会道:“支援不如志愿!我看叫志愿军大家觉得怎么样?我们的志愿军就是自己愿意去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志愿的这个别人总管不到我们了吧?呵呵!”

“主席的这个想法很好啊,志愿军,志愿军!很有气势的名字,我看就叫志愿军,这个也可以给敌人一些迷惑嘛,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的志愿军是正规军部队呢?”周总理笑着道,显然对这个名字也是颇为的青睐。

黄炎培也是笑着道:“志愿军,很好啊!这一次我们就要使得我们的志愿军打出我们的威风、打出我们的气势,给那些嚣张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众人笑了笑,主席严肃的宣布道:“下面我宣布一下任命。此次中国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经过中央军委研究决定,由彭德怀同志担任!副司令员由洪学智、韩先楚、王明宇同志担任!参谋长由解方担任。其余各部安排由志愿军总部统一安排!”

林彪内心很庆幸,实际上他早就知道了这一次先锋是王明宇,据理力争?呵呵,那一切不过是林彪在主席面前表现出来的假象!实际上林总在中央扩大会议上把美国人说的天上有地上无的时候,主席就已经否决了,他担当不了这个重任!

主席宣布完任命之后,继续道:“现在我命令,中国志愿军受中央军委委托肩负起抗美援朝的重任,从即日起正式开始。下面请彭老总说两句!”

彭老总站起来道:“我没有什么要说的,只有一句话,保证完成党和人民、中央军委交给我们的任务!”,看着彭总一脸自信的模样,其余众人也是会心一笑,要说战争中谁的战略眼光最好?谁的打仗脑子最活?谁在打仗的时候胜利最多?可能都不是彭老总,但是要问谁打仗最猛,那可能谁也不敢跟彭老总讲。

很多人都还记得,1935年10月21日,主席得知彭大将军在战斗中歼敌一个团,击溃三个团,俘敌700人,缴获优良战马近千匹,顿时,欣喜若狂,提起手中的笔写完送给他的。

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试问谁还能得到主席这样的看重呢?在这一场抗美援朝为什么主席不选择林彪呢?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林彪打仗的确是厉害,但是大局观不强。最主要的其实还是林彪此人关键时刻容易掉链子!

还记得辽沈战役,在攻打锦州关闭东北门户的极关键一役,也是林彪有史以来少有的,占尽优势,十拿九稳的必胜之战,林彪却没有看到这一战对整个战略格局的深远影响。

当国民党廖绕湘率部进占彰武后,他居然前怕狼后怕虎的在打以不打之间犹豫不决,甚至信心动摇到上书中央要求撤打锦州回打长春,差点就让辽沈战役泡汤!!!

要知道当时在东北,林彪那可是一言九鼎的“封疆大吏”,除了还真没其他人能指挥他。幸亏的英明果断,强令林彪必须坚决地执行中央的战略决策,才有后来的一系列的胜利和成功。

由此更可见林彪缺乏一个军事统帅所应具备的战略眼光和预见性。他甚至缺乏彭德怀,彭大将军那种面对强敌敢于横刀立马的勇猛气概。

当中央在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