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子掌中宝 >

第27章

天子掌中宝-第27章

小说: 天子掌中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瑜这下真不知说什么好了。呃,见过回娘家的,真没见过大老远把嫂子一道拖回娘家的。
  不说别的,这江南薛氏的主母,单看这身份,便已然十分贵重。这可是嫡长媳,出什么事体都不大可能离家的。
  然而再怎么想,似乎也并没有意义,她只好拉着赵娢一道去了老太太那头。
  老太太院里,几位姑娘也都到齐了,正坐在下方边吃茶,边含笑专注地听着老太太与一个妇人说话。
  那个妇人长得与老太太十分相似,就连说话时的神态,也有七八分神似。
  赵子贤一一把几个姑娘叫了上去,每个都简略的说了两句话,又赠了一两个小红封和礼物。轮到阿瑜的时候,她也没甚么变化,只是点点头,稍稍寒暄几句。
  然而见到文思思,赵子贤的表情便有了变化,一双眼睛里多了几分怀念和柔和,冲她点点头,右手抚了抚文思思的鬓发道:“好孩子,你是文家人,我即便不姓文,也盼着你能争气。”
  文思思的眼里含着泪意,点点头,柔柔道:“谢姑奶奶警言。”
  赵子贤摘下自己的左手的镯子,拉着文思思的手给她套上,含笑道:“这镯子是一对儿,从前我文表妹也有一只,现下我把我这只传给你了。”
  文表妹,也就是故去的衡阳王妃小文氏。阿瑜倒是没想到,赵子贤和小文氏的关系这么好。
  老太太忽然出声问道:“诶,你家长嫂呢,她现下在哪儿?”
  或许是因为女儿的突然归来,老太天的精神变得好了许多,有些恢复到从前的模样了。
  说道这里,赵子贤的面色便哀伤了起来,她摇摇头道:“路途奔波许久,长嫂身子本就不好,现下卧病在床,更是难以为继。”
  老太太皱眉,担忧道:“既她身子不好,那有何必一路奔波?这么远的路,可不要坏了身子啊。”
  赵子贤道:“是长嫂执意要来的,她说衡阳有一位名医,能够救治她的重疾。”
  老太太疑惑道:“既你长嫂知道衡阳有名医,那何不把人叫去江南呢?一个大夫罢了,何必劳烦她奔波几千里远呢?”
  赵子贤其实也有些不大明白,只是轻声道:“我也不晓得……长嫂只说,这个神医她素未谋面,再不敢叨扰了那人的寻常日子。”
  老太太听女儿这样说,也点点头道:“那这个神医,可有甚么特征?若是你长嫂肯说,那王府定然为她尽力寻找。”
  赵子贤道:“这个长嫂并没有多言,她说只要来了王府,她自有法子。”


第46章 
  赵子贤的长嫂是谁呢,京城镇国公府表亲,也是皇室宗亲,因为父母皆亡故,自小寄养在隆平大长公主膝下,还得了县主的封号。虽说她不是正经的镇国公府姑娘,但却是京城贵女中的头一份。
  她还有一位表兄,叫作程逡之。程逡之的名头,远至帝王,近至黎明百姓,都应当有所耳闻,故而这位与当年的程大儒相伴多年的女人,也成了众人好奇的对象。
  几个姑娘未在一块儿叽叽喳喳的讨论这些,你一言我一语的好不乐乎。
  赵媛呵呵一笑,道:“你们恐怕不知晓罢?听闻咱们姑奶奶这个长嫂,在程大公子离京之后,便出嫁了,远远嫁去了江南,仿佛直到现在都没回过京城呢……这其中定然大有文章!”
  阿瑜坐在一旁听她们说着热闹话,此时才看赵媛一眼,哼道:“凭媛姐姐的伶牙俐齿,怎么也得编出些甚么来才高兴吧?这怎样也是长辈家事,你就不能消停些?”
  她并不好奇这位三姑奶奶的长嫂是谁,但她一样不喜欢赵媛在背后说些模棱两可的话编排别人。真事也就罢了,这么暗戳戳的说些暧昧话,叫人听着就反胃。
  赵媛心里冷笑,淡淡道:“不过是说实话,怎么在你这儿就成了编了?”
  一边嗑着瓜子的赵婂道:“媛姐姐,你也少说这么些话罢,你要是真敢说,就当着三姑奶奶的面儿讲,咱们可不稀得听这些。”
  赵媛:“……”明明刚才这婂姐儿还听得津津有味的,怎么翻脸不认人呢!
  几人说着话,老太太那头的喜鹊也来了,只对阿瑜道:“瑜姐儿,咱们老太太请您去一趟。”
  阿瑜起身,轻轻道:“老太太是有甚么事体么?”这几月都没怎么单独找过她,她只怕老太太又要提婚事的事体。
  喜鹊道:“大约也无旁的事体,您放宽心便是了。”阿瑜于是同几位姐妹告别。
  老太太叫阿瑜去她那儿,怎么可能是没有事体呢?
  她现下最不想的,就是让赵子贤的长嫂看见阿瑜。尽管阿瑜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也并不证明县主她不知道,若是她知晓了这些,恐怕自己的谋划也就泡汤了。
  所以文氏现下要做的,便是让阿瑜暂时出王府避一段时间。恰好这几月春日温暖,外寇也耐不住性子,屡次三番的侵略使得衡阳百姓屡次遭劫,赵蔺去了大营,并不在府里。
  老太太见了阿瑜,便微笑道:“阿瑜啊,这些日子也许久不曾叫你来了罢?”
  阿瑜也微笑:“老祖宗身子不适,我亦不敢随意叨扰。”
  老太太摆摆手,叹气道:“这两日好些啦,这不,便把你叫来了。”
  阿瑜也笑,陪着老太太说了几句话,又听老太太道:“过两日在郊外的庄子里有个聚会,都是衡阳的大家闺秀。咱们府里就让你和婂姐儿一道去罢,去住些日子散散心。”
  阿瑜并不想去,于是推脱道:“阿瑜这几日身子有些不适意,怕去了便搅了大家的兴致。不若老太太请媛姐姐去罢,想必她会极乐意的。”
  老太太道:“阿媛快定亲了,那头日子都要说定了,再往外跑就不合适了。”
  阿瑜正待再说话,那头文思思便捧着点心进来了,阿瑜见她便笑道:“老太太也能叫文姐姐去,正巧她将将来衡阳没几日,那些闺秀也不太交际,况且以文姐姐的仪态,咱们王府脸上也有光彩。”
  文思思听了便有些意外。这么好的机会,之前她一直想去的,只老太太却不曾提起,她也就没能开这个口。
  没想到阿瑜倒是想起她了,于是文思思先推拒道:“还是阿瑜去好了,我不懂大家规矩,只怕做的不够好。”
  阿瑜:“哦,这样啊,那只阿婂去也好。”
  文思思:“……”都不稍微推脱一下嘛!
  几人话说到一半,那头赵子贤也来了,恰巧是同她长嫂一道来的。
  老太太:“……”
  老太太已经算是动作很快了,她自己也不知道女儿为何突然回来,后面还带着个长嫂,如此这般,到底还是叫阿瑜和县主碰面了。
  县主周氏乃是皇室宗亲,只不过是偏支的宗亲,而且本家那头衰落以后,便没了声息。可以说若非大长公主把她养在膝下,或许她还没有今日的地位。
  这个女人瞧着很清瘦,发髻高高绾起,简雅地簪上一根玉钗。眉毛淡雅细巧,坐在老太太身旁也不见笑,只是吃茶听事,也不置评。
  赵子贤听了老太太说庄子上的事体,便一笑,拉着文思思的手道:“我瞧思思很好,长相又端庄文雅,定然不会给王府丢脸的。既然瑜姐儿不想去,那老太太便让思思去,那也是一样的。”
  老太太心里也叹息,自己生的女儿,怎么就不明白自己的心思呢!如今当着县主的面,也实在不好说甚么了,于是便道:“也好,思思啊,你归去准备着吧,明日启程,去那儿好生顽几日,权当是散散心了。”
  老太太这么说,文思思也就笑着应了。
  于是老太太也淡淡道:“阿瑜啊,你同你文姐姐一道去她屋里,帮她打点下箱笼罢。她头一趟与人在外聚会,多少也有些不懂的,你也多帮衬些。”
  阿瑜起身,稳稳行了一个礼,柔柔道:“喏。”
  县主的眼睛一直在看阿瑜,她的神色很淡,叫人摸不清在想些什么。
  她看着阿瑜离开,到底也没有说一个字,只是袖子下的手指有些微的颤抖。
  老太太笑着道:“长宁县主这几日不知过得如何,府中可有甚么招待不周的地方?”
  长宁县主淡淡道:“谢款待,并无不周。”
  老太太点点头,又道:“不知县主来,是为了甚么?我听子贤说,是想寻一个名医,不知那名医现下身在何处,若是能给些多些描述,想必很快便能找到了。”
  长宁县主道:“不必,我已经寻到了。”
  老太太心中有些打结,还是勉强笑道:“那县主也是十分利索了。”
  长宁县主道:“老王妃就不好奇,我是怎么寻到神医的?”
  赵子贤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的,也皱眉问道:“是啊长嫂,我觑你都不曾出府,又如何能寻到人?”
  老太太不愿意牵扯这个话题,她就怕长宁县主把话扯到阿瑜身上,那样岂不是得不偿失了么?
  于是她道:“既然县主寻到了人,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长宁县主似笑非笑,慢条斯理道:“哦?老太太也不好奇,我寻到的神医长得什么模样?”
  老太太淡笑道:“既县主寻到了,那便好,至于旁的,老身想若您不说,我也不必多询问。”
  长宁县主起身,缓缓道:“我要寻的这个人,一直在您身边。她能治好我的心病,而我有这块心病很久了。”
  赵子贤一向很尊敬这位长嫂,不是长宁县主一手操持,薛家未必有今日荣耀。何况婆婆去世那么久,若不是长宁县主一直关心她夫君,或许夫君也不会像今日这般严谨自持,自从她嫁进来之后,县主这位长嫂更是从没半点为难。
  于是赵子贤也道:“虽我不知长嫂说的是谁,可若那个神医一直在母亲您的身边,您看在女儿的份上,便让神医帮长嫂一把罢。”
  她心里很明白,长嫂一直又块心病,这么多年来,始终郁郁不安,若真是这样,那赵子贤也会替长嫂高兴的。


第47章 
  老太太有些哑然,她是聪明人,事已至此,也晓得恐怕是瞒不住了。县主上门这件事,本就透着七分诡异,若说她不是冲着阿瑜去的,老太太自己都不相信。
  可若是县主这会儿就认出了阿瑜,还要把她带回去,那么恐怕她的计划就要泡汤了。依着京城那位大长公主的性子,恐怕不会让自己孙女嫁给赵苍。
  老太太心中一咬牙,装作不知道:“老身也不知有甚么神医,还请县主明示。”
  长宁县主的眼睛是漂亮的琥珀色,面无表情的时候看上去极是漠然。她冷冷道:“老王妃,明人不说暗话。我最不喜欢拐弯抹角的。”
  她的长裙逶迤在地上,侧过纤细的脖颈,在光影下漠然地看着老太太:“我表哥唯一的女儿,就在衡阳王府里,是也不是?”
  老太太眸色一沉,起身道:“老身并不知这王府里头有县主表哥的女儿,即便有,老身也是一点也不知的。恐怕县主是问错人了!”
  赵子贤站在一旁,心里一团乱麻,只对长宁县主道:“长嫂,莫不是有甚么误会罢?母亲王府里怎么会有……有这样一位姐儿?”
  长嫂威严甚重,说一不二,可赵子贤只怕她会错怪自己的母亲。
  长宁县主闭眼,冷冷道:“表哥的女儿,我一眼便认出了。”类似的眉眼,相似的眼眸,她是死也不会认错的。
  她转身,看着老太太,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她叫阿瑜,不是么?老太太还想欺瞒我么,您到底有什么用意?”
  三月前,她生了一场重病,人人都说,她怕是活不过开春,便要去见先祖了。
  正在那个时候,她收到了一封来自衡阳王的书信。
  衡阳王把话说得很简略,但却奇异地令长宁县主活了下来。
  她就那样一日一日的康复,躺在病榻上咬着牙,看着太阳一日日升起,她心中只恨自己这副身子太过病弱!直到能够下地的时候,她便迫不及待地要去衡阳。
  衡阳王与她,皆不是轻信他人之人。故而赵蔺在书信中并无赘言,只是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叙述了一遍,从哥哥的意愿,到他们的婚约。他只请长宁县主能去衡阳一趟,一则为阿瑜正名,二则参加阿瑜的及笄礼。
  但长宁不是傻的,来了王府后,她才发现事体并不简单。阿瑜到现在都不明白自己的身份,而王府的这位老太太,一直不想让阿瑜见自己,更没有要让她们相认的意思。
  明明赵蔺信中略提起过,老王妃是知晓阿瑜身份的,可她总是避而不提。
  于是她会意,赵蔺选择这个时候邀请她,定然有更加深层,难以说明的用意。
  一则让她为阿瑜正名,使她从此挣脱身世束缚,无拘无束。
  二则既她来了,大长公主也不远。赵蔺是要让阿瑜自己选择,到底何去何从。
  至于老太太,大约是附带的,让她这个娘家人顺手对付一下。
  长宁县主不是旁人,她是大长公主膝下养大的姑娘,如何会被老王妃几句话打回去?
  于是她淡淡道:“请老王妃把阿瑜带来见我。我想是时候告诉她,她自己的身份了,不是么?”
  老太太心中万分不愿,况且她之前已经说不知道,那定然要抗到底。于是老太太也露出一丝冷笑,道:“阿瑜的身份,老身是不知的。不信你可以去问问蔺哥儿,她带阿瑜归来时,也并不曾说过这孩子从前的宗族血脉。如此,老身是无法贸然让阿瑜见你了!”
  她话说得义正言辞,可是她略微上扬不耐的语气,则透露出心中的不稳。若是寻常,她真不知晓,那想必只会好声好气的说话,到底是当了一辈子贵妇人的女人,如何能连那点涵养都没有?
  长宁县主冷冷看着老太太道:“老王妃,请您不必再说了,若阿瑜不是我兄长的女儿,那我自不会为家族添一个毫无干系的人。您若不知,那便让我这个知情人来决断,这难道不公平么?”
  赵子贤想了想,也附和道:“是啊,母亲。既长嫂说瑜姐儿是,那便不是空穴来风,您若不叫阿瑜见她,那倒有些不合常理了。”
  老太太没法子,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实在不敢再坚持,不然就太露骨了,于是对喜鹊道:“去把瑜姐儿叫来,就说有人来人亲,让她做好准备。”
  没一会儿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