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子掌中宝 >

第47章

天子掌中宝-第47章

小说: 天子掌中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卓玉终于,浅浅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来。


第80章 
  不管京城到底有多乱,阿瑜还是那个阿瑜。有大长公主和镇国公护着,她是一丁点苦头都没吃,反倒呆在府里头,琢磨出许多玩乐花样,净是折腾她祖父祖母了。
  大长公主这才发觉,这孩子哪是天生反骨,这孩子明明就是被宠坏了!
  由于瘟疫的缘故,阿瑜连府门都不出了,而府里请来的那位最难啃的姜先生,先头也得病了。阿瑜即便平时不待见这老头,真儿个到了危难时,还是一定会出手相救的。
  于是老头子病好了,阿瑜就和他讲,先生啊,我不想学了,您能不能别再教我那些之乎者也了?
  老头无奈,他教了一辈子书,自己青年时也曾中过进士,但奈何脾气太硬了,一进官场三天两头要么自己被气得火冒三丈,要么把旁人气得火冒三丈,横竖就没好过,只过了几个月,他就辞官不做了。
  一个人打光棍去权贵府里当个教书先生,好在他曾是有功名在身的,在官场上虽没有朋友,但退下来了,愿与他交际的人反倒多了,你说奇也不奇?
  总之,姜老头脾气硬,遇见不听话的学生年轻时还要打一顿,等他老了,特别是看见阿瑜这种娇滴滴的小姑娘,那肯定是打不下去的,于是他就换了法子,那就是背地里告状,告诉大长公主那是一告一个准,这小郡主天天吃排头,吃得包子脸都皱起来了。
  然而他大病一场,还是这小姑娘救了他一命。
  嗯,救命恩姑嘛,不想学习这么小小的要求,他老姜头怎么能不满足呢?
  于是姜老头就笑眯眯问了:“那郡主想学些甚么呢?只要是我会的,我都教给你,成不成呀?”
  阿瑜很惊喜,祖母都说老姜学识渊博,三百六十行都会那么一丢丢,那她想学的老姜一定也会了!
  于是阿瑜软软道:“姜师父,我想学怎么写情书。”
  老姜头:……
  甚么?学写情书?
  老姜有点懵,毕竟他打了一辈子的光棍,这辈子也没写过情书!年轻时候村口翠娟老看他脸红,他那时不懂啊,还老大嗓门问她:“娟儿啊!你干嘛瞧着我脸红捏?”
  那时候村里头哪家闺女不端着点儿啊?跑出去胡乱勾搭的,闲话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儿!
  翠娟于是面色煞白,眼中盈盈含泪,跺跺脚恨恨转身走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老姜他打了一辈子光棍。
  这么多年,他早就没那份心思了,可是直到今天,他的小女徒弟问他,您教我写情书呗!
  老姜咳嗽两声,胡乱抓抓花白的胡子道:“不得妄言!你你你姑娘家家的,都不曾出阁呢,净想着写情书像什么话?咳,端庄些!换一个要求……”
  阿瑜有些失望,撇撇嘴道:“都说您厉害得很,我瞧着也就一般嘛。”
  阿瑜没等姜老头继续说,随意坐着眨巴眨巴眼睛,问道:“那您会做糕点么?不是厨子做的,要那种失传已久的,特别新鲜典雅的,我想给祖父祖母做着吃。”
  老姜:……
  他完全觉得,这个小姑娘就是大长公主派来克他的!
  他这一辈子,就最最不会两样,一是说情话抖机灵,二就是烹饪做菜,更遑论是做甚么精致点心了,他连米都蒸不熟啊!
  可现下老姜头骑虎难下啊,他要再不说自己会点儿甚么,阿瑜能用一张失望的小脸把老头子羞得无地自容!
  说真的,他这辈子就教过两个这么可怕的学生。
  第一个是衡阳王赵蔺,那可不算是他的学生,但他也算是一言之师,当年初见他还是个白衣少年郎,满脸冷漠桀骜,讲真老姜和他说几句话都觉得非常折寿了。
  因为这位少年郎他的性格,说白了就是太狂了,说狂好像不准确,其实就是觉得没什么东西有意思,没什么值得怜悯没什么值得喜欢没什么值得反感,一个人没七情六欲能搞得好了?
  于是老姜千方百计说服他,苦心孤诣地讲了一堆,劝他不要这么早下定论嘛,万一找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呢?你说是不是啊殿下?你还这么年轻,怎么比我老头子还厌世了,这可不是好兆头啊!你要热爱世人,那才有人热爱你啊,你说对不对,对不对!是也不是!
  然后也没然后了,人家仿佛不以为然,依旧是一脸优雅沉稳冷漠,听没听进去他可真的不晓得。
  嗯,反正他造反了。
  第二位就是这位小郡主。
  说真的,她比赵蔺好多了,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成天笑眯眯的看上去很好相处啊,小女娃心地亦是十分善良的,总之在外人看来就是个很不错的学生了嘛!
  然而这个小姑娘,她亦是非常难搞。
  她天生爱刁难人,不符合她心意的都要刁难,你不改她就坚持不懈地刁难你,横竖家里有两个极品(……)老人家护着,谁也不敢动她一根手指。
  可是老姜他不啊,他活到老学到老,七老八十还有自己的理想!多么光辉坚韧的老头子,怎么可能一下就被一个小姑娘扳倒?之前那几个师父也太脆弱了!他老姜可不是这样的!
  可是呢,若真是以一个寻常先生的心态,他有的是法子和这个小姑娘杠到底,然而呢,怀就坏在阿瑜即便娇纵顽劣,但她非常非常讨人喜欢!
  有种姑娘,天生就是给人心疼的。她天然地能察觉出你所有最微末的想头,给出最恰当的反应。
  比如老姜昨儿个伤春悲秋没睡好,年纪大了上学堂教书体力难支,但因为收了人家国公府的束脩,那就一定要好好教,所以还是坚持认真教书。
  小姑娘察觉出来了,于是平时一直和先生闹腾的她,今儿个就不吭声,乖得叫人心肝颤,下了课还用心泡茶给先生吃,还把自己今儿个的份例点心全端来捧着给老姜。
  这还只是小事一桩,还有诸多小事不提也罢,而大事也有啊,她还救了老姜一命呢,一点犹豫都没有的。
  老姜这一辈子吧,没妻没子,年老了,家人都逝去了,活着仿佛也就是为了活着,多看看这片天,偶尔雨天在回廊上捧着茶一口一口啜,感觉人生也就是如此了。
  但这个小姑娘,让他觉得很亲近,是那种鼻头酸酸的感觉。
  老头子有时偶尔会悄悄想,自己是不是傻了?阿瑜可有个正经祖父呢,把孩子疼到心窝窝里去了,哪里还有地儿腾给他?
  隔天上学,阿瑜又是一副笑眯眯你拿我何如的样子,老姜就想抽自己一巴掌,到底咋想的,认这顽皮捣蛋的小姑娘当孙女儿,自己是不是皇粮吃傻了?
  所以,阿瑜对于老姜来说,就是那种,想打想罚,但真的打心眼里疼,还不舍得的学生。可以说也是十分棘手了。
  于是老姜满口道:“做个点心有甚?待吾翻翻古籍,甚个点心没有?”
  然后阿瑜就和老姜两个跑到小厨房去不务正业。
  老头子年纪大了,叫他揉面团调香蜜那都不可能啊,阿瑜也觉得人家姜师父年纪大了,总不能叫他亲自上阵罢?
  于是一对一窍不通的师生,正在努力做着让尊贵的皇朝大长公主,都心折的点心,也是十分认真了。
  结果就是,做出了一团红彤彤的面果子,据阿瑜称,这可是前朝圣祖年间最最流行的宫廷点心,名叫双龙戏珠糕!
  她自己一个都舍不得吃,因为闻着味道,阿瑜就知道,自己做的糕点定然是当世美味(……)。
  大长公主和镇国公:“……”
  老太太就是老太太,不想吃就不吃,于是她疲倦道:“阿瑜啊,祖母最近用不下东西,正巧啊,你祖父胃口好得很,叫他代祖母用罢,啊?”
  阿瑜虽然失望,但还是放过了大长公主,又满脸希冀地看着她的老祖父。
  镇国公无辜端茶:“……”
  于是当晚,阿瑜走后,镇国公整整对着痰盂吐了三次。
  不是这双龙戏珠(……)糕有问题,就是味道太奇怪了,又像是猪油没炒熟,又像是庙里香油的味道,还透着一股烧焦的油烟味,仿佛糖还放得太多了,阿瑜也知道自己糖放多了,于是听了非常有经验(……)的姜老头的话,又加了一把盐压压味。
  加一把盐……压压味。
  第二日,阿瑜笑眯眯问祖父,昨儿个睡得怎么样呀,吃得好不好呀,我的糕点是不是最好吃的?
  镇国公蜡黄着脸,努力扬起一抹丝毫不做作的微笑,点点头道:“我们瑜瑜做的菜还用说,那是极有天赋了,祖父一辈子都没吃过这样的糕点!”这是实话。
  阿瑜感到很高兴,点点头道:“这样就好啦,那等蔺叔叔来了,我把这点心做给他吃!他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的!”
  镇国公突然有点高兴,摸摸孙女儿的脑袋慈祥道:“那是自然的,你蔺叔叔不容易啊,阿瑜定要给他做多多的膳食!”
  远在淮安的赵蔺于军帐中蹙眉,仿佛觉得有甚么不太对的。
  属下见王上面色有恙,于是关切拱手道:“王上,若是累了,尽可歇息。如今我军已然功克江甯关,可歇息修整之后再行下一步。如今……”
  赵蔺冷淡道:“你先出去。”
  将军不敢多言,拱手恭敬退出帐外。
  赵蔺只是起身,在书架上翻出一本书,挑灯仔细读起来。
  仿佛并没有说甚么不对的,冷淡俊朗的眉眼,和灯下一卷书香古卷。若是阿瑜在,定然会脸红心颤。
  但是我们凑近一点看,就能看见封面上几个大字儿,霸道王爷的娇媚小宠妾。
  是的,他把阿瑜从前看的那一沓话本子都带出来了。
  倒不是赵蔺感兴趣,他对这些只有小姑娘感兴趣的男女情爱,其实并不关心和认同,那些平铺直叙的逻辑更是令他皱眉。
  但阿瑜喜欢。那么,她必然有感兴趣并热情好奇的地方。
  所以,王上只是在耐心研读,阿瑜到底喜欢甚么,喜欢他怎么待她,他往后又该怎样结合她爱看的东西,进行更整密的改进。
  是的,就是如此角度刁钻,又十分精辟。


第81章 
  平兴二年秋,临近京城的祎州失守,祎州守将王伟之于城墙之上自尽,而衡阳王的军队入城有序,军令严明,虽然祎州城内还是发生了数次抢劫事件,好在都不曾伤及性命。
  副将来报时,赵蔺不置可否。
  男人只冷肃道:“若有伤及百姓性命者,就地正法。”
  他的军令虽严,却并不能及微末之处。加上西南军和来投奔者,总共三十万大军,一笔军饷就不是小数目,无法做到满足所有人。况且也并不是人人都是衡阳边境出身,能做到全然自律。
  不少人在乱世从军的目的,十分简单,那就是一个“夺”字。娇妻美妾,金银钱财,甚至房屋土地,在乱世里对于强者都是唾手可得的,但对于弱者,那只能祈求强者的怜悯之心和庇护。
  赵蔺不会把这些人的梦想和野心全部熄灭,因为他需要他们的动力,这样才能使出浑身力气,并在沙场上发挥到极致。
  但是他不允许有人破坏已有的军令,这又会使民心大乱。
  瘟疫已然随着衡阳军的到来,渐渐止息了,衡阳王的圣名也闻达于天下。这时候,他只需要最好的名声。
  同年冬日,衡阳军已离京郊百里远,快些跋涉的话,对于纪律严明的军队来说,几乎只是一夕之距。
  平兴帝这时才横下心,命胡烈率京城十万大军,以抗叛军。
  但由于瘟疫的缘故,这十万大军里不止是存于的兵将,更有一大批没有经过训练的百姓,甚至有老人在里头,根本不足以抵挡三十万大军压境。
  尽管如此,胡烈仍旧坚毅地拿过虎符,向平兴帝发誓:“胡烈定誓死守护京城百姓安危!”
  平兴帝看着眼前年轻的将领,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即便不会赢,那拼个两败俱伤,还有谈和的条件。
  胡烈骑着乌黑的骏马出城,身后是黄沙滚滚,他指着几里外的土地道:“今夜便在此处安营扎寨。”
  他的副将也是皇帝同期提拔的另一位心腹,用来与胡烈互相掣肘,现下只是皱眉拱手道:“将军!这边离京城还是有些近,不若再出十里地。”
  胡烈道:“本帅自然有自己的看法,你不必多劝!”
  夜里,副将被胡烈召唤进帐中,二人饮酒谈话,却促不防听胡烈道:“王将军,不瞒你说,我有归顺之意久矣!”
  副将一时有些懵,端着酒樽道:“归顺……甚么?”
  胡烈朗声大笑,一把将桌边虎符拂在地上,居高临下问道:“我觑你是忠心耿耿,又足智多谋,心中稀才,于是向吾王提议先不杀你。如今我且问你,你是归顺吾王,还是不归顺!”
  副将气得手抖,一把将酒樽掷在地上,虎目通红道:“胡烈!你这个王八羔子,劣等胡人之子,岂真有忠心尔?你这个卑鄙小人,亏得圣上愿信你!你对得起京城百姓吗!”
  胡烈冷笑道:“若是为平兴帝孝命,我才是对不起天下苍生!”
  副将家中世代忠良,如何听得这些,只扬起脖子道:“你杀了我!我便是死,也不会归顺宵小之辈!”
  手起刀落,帐上溅起鲜红热血。
  胡烈的眼里却并没有多少可惜,只是顺手擦擦面颊上的血,嗤笑道:“不过是蠢钝之辈,我看走眼了!”
  隔日太阳升起时,平兴帝正抱着自己的爱妃相互以唇齿喂食。他多日的担惊受怕和疲惫,都在女人温柔的安抚中,渐渐缓解。
  这个女人不过是个江南小门小户女,谁知却别有一番韵味,生的珠圆玉润肤色润白,该瘦的地方却纤细柔媚得很,叫男人一见着,便能想到床笫之事。
  这样的美貌,也仅次于大长公主府中的寿安郡主了。那可真是京城一朵绝色牡丹,平兴帝去拜访大长公主时有幸惊鸿一瞥,只见到转身而去少女的半张雪白面容,却叫他日夜都惦记着,若不是大长公主威压太足,他是定然会把这个小姑娘纳进宫中的。
  那日以后,平兴帝便喜欢起了年轻肤白的少女,一样都是银杏一般的眼睛,略微上扬的唇瓣,可是却没人比得上当时惊鸿一瞥的少女,那般的风姿。
  当他正在细细品味爱妃美好的时候,却听到随侍的太监王成安发抖的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