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103章

靖康雪-第103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毋庸置疑的事情就是,随着赵良嗣的离开,大宋的生命正式开始倒计时,谁都无法阻拦。

一百九十人们依然不知道厄运即将来临

人非生而知之者,这是个真理,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下一秒钟会遇到什么事情,徽宗皇帝不知道自己下一秒钟会遇到什么事情,完颜阿骨打也不知道自己下一秒钟会遇到什么事情,耶律延禧更不知道自己下一秒钟会遇到什么事情,所以这一段历史才显得如此云波诡谲,辽宋金三国的大时代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随着完颜阿骨打的死亡……

阿骨打的死亡其实挺突然的,就拿宋朝方面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来说,正好是徽宗皇帝他老娘过生日的时候,宣和六年的春天,不过徽宗皇帝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阿骨打已经死了一个月了,新任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已经继位,开始为自己的地位而战斗。

宋朝上下对这个消息的来临都显得极为不适应,尤其是赵良嗣,确定大宋可以收回燕云十六州的谈判功臣,他有信心可以和完颜阿骨打谈判,但是却不敢说自己可以和其他金国领导人谈判,不过还好,他自己认为还好,继承皇帝位置的不是阿骨打的主战派儿子,而是主和稳健派完颜吴乞买。

没错,至少在这个时候,完颜吴乞买是标准的主和稳健派。

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金国未来的方向出发,从完颜阿骨打的战略计划出发,完颜吴乞买都得出了不要和宋在短时间内进入战争状态的结论,和宋打仗只会让自己的主力军队陷入泥潭,而无法抽身,自己还有很多人要对付,比如西边的辽国余孽,和西北边的草原人……

吴乞买打算遵守阿骨打和赵良嗣订立的盟约,把燕云十六州交付给宋朝,宋朝则交出大量的钱粮物资,正好可以补充金军军用,让金军具备更强的远途作战能力,也因此,金军内部开始出现大量的反对之声。

主要还是阿骨打时代就存在的反对之声,大家都认为大军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交给宋朝不仅不爽,而且这些战略要地如果那么容易的就交给了宋朝,他们得到这里之后就会对我们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宋的繁华和富裕我们非常向往,我们非常非常向往!

**裸的战斗**,**裸的掠夺**,**裸的一切,这让吴乞买非常担忧,因为不仅仅是这些,别的一些事情也足以让吴乞买心惊胆战——宗望对他极度的不满,连同阿骨打的其他儿子,一起对吴乞买的统治提出了异议。

宗望很明确的确认阿骨打是打算立他为继承人的,但是突然间,阿骨打就死了,死的那么突然,那么突兀,几乎是在一瞬间,吴乞买就宣布依照他的职位,继任皇帝之位,确立对大金国的统治,这也没错,阿骨打的确是任命吴乞买做了继承人,但是在阿骨打去世之前,的确是想要改立宗望为继承人的。

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大家只认职位,不认别的,宗望匆匆忙忙赶来的时候,只看到穿着皇帝服饰跪在阿骨打灵柩面前的吴乞买,以及对吴乞买宣誓效忠的金军诸将。

大金的制度还真是不错。

宗望无能为力了,只能对自己的亲叔叔宣誓效忠,承认了吴乞买的统治地位,这样一来,大金国第二任皇帝完颜吴乞买的地位就确认了,但是,仅仅是确认,大家都对吴乞买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感到质疑,阿骨打是毋庸置疑的,他带着女真人从绝望走向辉煌,他的一切都会被女真人盲从,不会有任何折扣。

一如赵匡胤之于宋朝。

但是吴乞买呢?

吴乞买就像是赵光义,可以这样说,他就是另一个赵光义,不过,他的运气比起赵光义来说,要好的太多太多了。

“按照太祖皇帝和宋订立的盟约,朕决定,将已经攻取的燕云十六州之武、云等州交付给宋,同时,派遣使节取得宋承诺的钱粮,作为我等进一步西征的军资,据报,辽皇耶律延禧的行踪已经基本确定,我等的当务之急就是捉住耶律延禧,彻底把辽残余势力消灭,稳固我国之地位,然后徐图其他,诸位都没有什么意见吧?”完颜吴乞买如此说道。

在他继位之后的第一次亲自主持的国策会议上,他这样说道。

然后,他带着惴惴不安的内心开始期待着众将的回应,而众将的回应让他既感到危险又察觉到了机遇。

“太祖皇帝在时,曾说过要按照盟约把燕云十六州交给宋,当时我就很不赞同,燕云十六州地位重要,地处要害之地,我等占据之,则随时可以对宋保持攻势,占优势,而如果宋得到,就可以重新建立长城防线,把我等挡在长城之外,我等铁骑无法对宋造成过大威胁,无论怎么看,燕云十六州和钱粮,哪个重要,大家伙儿都知道。”宗磐这样说道。

“没错,燕云十六州之地位太过重要,太祖皇帝被赵良嗣蛊惑,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燕云十六州,断然不能交给宋!”宗干,阿骨打的长子这样怒吼,大概是在发泄他对父亲的极端不满。

“不可,陛下,云州武州断然不能交给宋!”

“陛下!不可!”

“陛下!末将附议!”

“陛下!末将附议!”

诸将纷纷提出反对意见,把完颜吴乞买的意见驳斥的一点儿都不剩。

宗望有些悲哀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然后把目光投向了满脸涨红的吴乞买,吴乞买心中的郁闷和不满他可以体会到,他本人也不太赞同此时就和宋开战,但是群情激愤,和他持一样想法的人却几乎没有,而唯一的一个,居然还是他极度不满和极度怀疑的吴乞买。

但是从心里面来说,宗望并不反对伐宋,只是反对这个时候没做好准备就伐宋而已,而吴乞买的内心也不反对伐宋,他也垂涎宋的富裕和繁荣,他也想要这一切,但是他是皇帝,他是一国皇帝,必须压抑自己的**,选择对金国和女真族最好的选项。

他判断,此时,的确不是和宋开战的好时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师出无名。

宋并没有违背盟约的地方。

阿骨打之所以可以压制众将的求战心切,主要就在于阿骨打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声望,而如今,吴乞买并不具备这种声望,而且更重要的是,吴乞买没有军功,在阿骨打活着的时候,就和赵光义是一样的地位,几乎就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翻版,赵光义杀兄继位惹得满朝武将不服,二次北伐惨败,为了自己的地位才开始压制武将,而吴乞买,比他幸运。

金军之强,目前并没有敌手,吴乞买靠着阿骨打留下的余威,倒还可以控制局面,再拿自己多年掌控的行政系统压制武将,等自己也立下了足够的军功,一切都可以解决了,那个时候,才是自己彻底取代阿骨打,成为大金真正的皇帝的时候。

汉人有句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过去,阿骨打是皇帝,是我的兄长,你们效忠于他,我不反对,但是如今,我是皇帝,你们口口声声先帝,又把我置于何地?我才是大金的皇帝!

吴乞买的内心逐渐发生着变化,而因为这种变化即将遭遇到厄运的人们,却依旧无法得知。

一百九十一向北走,向南走(一)

北方所发生的事情,燕云十六州所发生的事情,岳翻都知道,知道的清清楚楚,但是,岳翻知道自己什么也做不了,那是三个国家,三个皇帝的事情,而自己,并不能参与,也没有参与的资格,这是错误至极的战略,这是愚蠢至极的战略,但是岳翻什么也做不到。

岳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不断的发生,不断的错误,不断地走向末日的结局,但是什么也做不了,无力的感觉,痛苦的感觉,纠结万分的感觉,让他屡屡从夜半被噩梦惊醒。

他看着自己的双手,看着自己的一切,看着躺在身边的金芝,他会觉得自己在大宋重生,其实是一个讽刺的笑话。

知道这一切,却不去做任何努力阻止,一味地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剿匪,剿匪,剿匪,剿匪,从宣和四年到宣和六年,整整三年的光阴,都在不停的剿匪剿匪,整个江南南路的土匪都被岳翻剿光了,吉州,虔州,南安军,三个军州,被岳翻至少剿杀了七八万的土匪,从良者数以十万计,而江南南路的安抚军人数始终保持在三万人,即使很多军队都换了好几茬人。

军队越打越强,将军们越打越强,从最初的王辉和晁盖他们,发展到了晁盖他们的好友,那些水浒英雄们陆续来投,军事实力越来越强,可是岳翻却丝毫没有感觉自己越来越强,任何一点点感觉都没有,始终觉得自己像那无根浮萍,在乱世之中孤独飘零,想要伸手抓住什么,却什么也抓不住,似乎每一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置于死地。

金芝终于在一年前答应正式做了岳翻的妻子,可是因为金芝的敏感身份,出席婚礼的只有两个人,岳爸爸和岳妈妈,一只小小的红烛,四个人的晚餐,金芝成了岳翻的妻子,但是一年多以来,岳翻从未在金芝的脸上看到过幸福的表情,和翠翠不一样,虽然岳翻和翠翠只有一年夫妻,但是一年里,翠翠的幸福,岳翻可以深深的感觉到……

“你从来没有真心对待过方金芝。”金芝在那个晚上,是这样说的。

岳翻沉默以对,岳翻知道,这话没有说错,这话是对的。

为了逃避这些,逃避所有,岳翻只是没日没夜的带着军队四处剿匪,剿匪,剿匪,还是剿匪,吉虔二州和南安军的土匪倒了血霉,一座山头一座山头的被剿灭,连联合在一起的时间都没有,他们完全不会想到,官军居然真的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别的,一座山一座山的剿灭他们,他们逃啊逃啊,逃出了江南南路的地界,以为安全了,结果一抬头,剿匪军笑眯眯的看着他们——放箭!!

鉴于吉虔二州土匪的百年名望和江南南路大规模剿匪行动所带来的土匪外流现象,江南南路周围诸州县纷纷请求岳翻带兵彻底追剿那些悍匪——只有江南南路的悍卒才能对付那些悍匪,有一个知州不信邪,带着五百州厢兵来剿灭二百多从江南南路逃出来的土匪,结果被人家杀了个片甲不留,知州本人也被砍了一刀,差点儿没命。

大家都确信,只有江南南路岳翻麾下的悍卒才能对付这些土匪,各州县立刻严阵以待,焦急地等待着岳翻大军前来剿匪,于是岳翻有找到了逃避和消磨时间的好理由,有了正事去做,就不用担心看到张叔夜的面无表情,也不用担心看到金芝死掉的眼神。

他还是在逃避,不停的在逃避。

他希望通过战斗和杀戮得到安宁,希望通过哪些被自己拯救的官员和百姓的感谢和崇拜找到自己生存的意义,找到自己逃避的理由——保境安民。

对的,自己是一个地方官员,不是中央大员,自己的职责是保境安民,而不是北上勤王,更何况现在什么都没有发生,现在还没有发生靖康之难,现在根本就不是靖康年,说不定,这一切,根本就不会发生!对!根本就不会发生!

对的,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我是岳翻,我是江南南路安抚使,我是吉州知州,我是一个合格的地方官员,对,我为我所做的一切,打十分!好评!

岳翻喜欢上了喝酒,喜欢上了和大兵们在一起喝酒,放浪形骸,每一次打完胜仗,剿灭了土匪,岳翻都会和大兵们一起喝酒,一起围着篝火烤肉吃,和麾下将领们一起喝酒吃肉,就好象山头里面的山大王一样,丝毫没有一个文官和一个长官该有的样子,将军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岳翻,非常愿意为岳翻卖命,士兵们也非常愿意为岳翻卖命,所以胜利越来越多,几乎是战无不胜。

这支岳家军,居然就越来越强,越来越强,强到了几乎难以想象的地步,整个江南,几乎都找不到比岳翻的岳家军更加强大的军队,以至于发展到宣和六年的下半年,江南地界上出现的一些叛乱,地方厢军解决不了的时候,都是当地知州或者知军带着丰厚的礼品来找到岳翻,请求岳家军出兵帮助他们。

比起那些所谓的禁军“强军”拿了钱不办事或者拿了钱办不好事,岳家军的确拿钱,但是事情也办的漂漂亮亮的,岳家军兵锋所指,每所攻,无不破,岳翻也因此不断的无心的结交了很多江南官员,名声越来越大,年轻,才华横溢,连中三元,知兵,风流倜傥,诗画双绝,实在是太符合这些文人官员的胃口了。

天天赴宴,或者天天参加诗画宴会,或者出兵剿匪,所谓上马治军下马醉枕美人膝,岳翻居然爱上了这样的生活,真的爱上了这样的生活,什么都不管了,只要打仗和喝酒,并且写写诗画画山水写意,就可以获取大把的名望,获取大量的好感值,并且获得大量的礼物馈赠,多好,对不对?

我现在真的好充实,真的好充实啊!

嘿嘿……

这样才是我回到大宋的意义啊,是不是?

岳翻就这样过上了醉生梦死的生活,一直到金将张觉叛金投宋的消息被飞鹰传递而来,方浩慌慌张张的把岳翻从床上拽起来的时候……

“鹏展!鹏展!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张觉叛金投宋,要把平州献给大宋了!要出大事了!”方浩焦急的呼喊着,而岳翻宿醉未起,方浩越来越着急:“你怎么还喝了那么多酒!之前蔡攸北上的时候你就说了要大事不好,现在真的大事不好了,我都看出来了,你怎么反而什么都不在乎了!”

但是岳翻还是不醒,方浩一怒,恶向胆边生,提起一盆清水就往岳翻床上倒,一下子把岳翻惊醒了:“放肆!谁敢如此对我!!”

通红的双眼看到方浩的那一刹那,方浩只觉得看到了一头恶鬼,岳翻也按耐不住的提起拳头就要打,打到半路上硬生生收住了拳头,怒声道:“子成,为何如此对我!到底怎么了?!”

方浩惊魂未定,只想着自己又要被岳翻痛扁一顿,自从认识以来,方浩已经不记得自己具体被岳翻痛扁了多少次,只记得每一次被扁完之后自己都不记得是怎样被扁的,俗称断片儿,所以他对此有恐惧心理,只是没想到这一次岳翻居然忍住了没有痛扁他,所以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平州守将张觉叛金投宋,要把平州献给大宋,连带着平州路的三州一关,蔡攸已经派人去接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