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105章

靖康雪-第105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兵退去之后,王安中才稍微缓过神来,接着就开始大规模清洗城中的契丹人,因为他也得到了密报,这次张觉事件之所以被金人察觉,就是城中出现了契丹人告密者,王安中恼怒不已,下令契丹人一律杀掉,从第二天开始,城中惨叫声不绝于耳,死亡的皆是契丹人,由于宋军军纪不好,一开始死的还都是契丹人,后面几日渤海人奚人乃至于燕云汉人都有死亡者,终于激起了大规模反抗,王安中一看大事不好,下令停止清洗,杀掉了几只替罪羊,算是平息民怨,总算安抚了燕京居民。

但是自此,宋彻底失去了燕云民心,之前以燕京和“怨军”常胜军降宋的前辽猛将郭药师闻之,产生兔死狐悲之感,流下眼泪,在部下和一起降宋的将领面前哭诉:“金人索要张觉,王安中就把张觉砍头交了出去,若是金人又来索要药师,王安中难道也要把我砍头交给金人吗?”

王安中听到了这样的话,不由得感到心中惴惴不安,于是写奏折污蔑郭药师有叛逆之心,出言不逊,力求徽宗皇帝罢免之,郭药师上书自己没有二心,是王安中背信弃义,闹了一阵子,没个结果,郭药师彻底寒心,之前虽然有些飞扬跋扈,被人称为安禄山,但是宋有军令,他还是出力的,为宋平定不少契丹残余势力叛乱,但是自此不再为宋出力,失去了对宋的信心。

在宋缺少能征善战之兵,西军残缺不全之时,郭药师之常胜军乃是一支难得的劲旅,郭药师本人虽有些飞扬跋扈,但却不失为一猛将,作战勇猛,非宋禁军可比,在这个时候,如果用得好,可以有奇效,金人所忌惮的,也正是深明地理且具有战斗力的郭药师兵团,但是如果失去了郭药师的效力之心,宋八十万禁军全部上阵,也不见得是金兵的对手。

徽宗皇帝这段时间彻底失了分寸,内政外交都陷入了困局,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应对郭王之争,只好分别降下诏书来斥责两人,这却让郭药师难以接受,王安中也难以接受,金兵紧锣密鼓筹备南下作战之时,燕云地区的军政首脑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这实在是愚蠢至极。

情报的到来开始增多,岳翻每日都能收到十几份来自北方各地的情报,燕云地区的情报尤为珍贵,岳翻已经看到了很多份关于金**方收集粮食购买军资的情报,心中震惊之下,却也明白金兵南下是不可逆转的结局,自己影响了不少事情,改变了不少事情,但是最后却没有避免结局。

我改变不了开头,也改变不了结局……

我究竟是该怎么走接下来的路?在混乱的大时代里,我这样一个小人物,该何去何从?我或许明明已经有了答案,但是,我为何不愿遵从?我到底,还在犹豫什么?

岳翻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一百九十四向北走,向南走(四)

金人到底还是以郭药师以及他的“怨军”为理由向大宋提出交涉,要求宋方交出郭药师及其麾下怨军,让郭药师稍微感到安心的是,宋这一次表明了坚定的态度——燕云地区好不容易有了一支能战之军,绝对不可以将郭药师交出去,徽宗皇帝亲自指示燕云地区最高军政长官蔡攸拿燕云地区其他的契丹人或者奚人口众和金人交换。

但是这一次,屡试不爽的招数似乎失去了作用,金人咬紧了郭药师就是不放松,赵良嗣亲自赶赴燕云地区和金人交涉,却没有任何结果,要求去黄龙府朝见完颜吴乞买,被金人严词拒绝,并且金人规定了最后期限,宣和七年六月之前如果不交出郭药师及其麾下怨军,一切后果由宋方承担。

赵良嗣心惊胆战的回到东京开封府向徽宗皇帝报告,提出了他的忧虑——如果不交出郭药师及其麾下怨军,则金人定然会寻衅开战,我军军力不及金人,贸然开战,恐非大宋之福。

朝官宋昭上书反对称,郭药师乃燕云本地汉人,深明燕云地理、民情,乃是大宋掌控燕云不可或缺之帮手,虽行事跋扈,但对大宋尚且忠心,麾下数万怨军战斗力强悍,大宋除陕西番汉兵之外,并没有其他军队可以和他们相提并论,陕西兵又刚刚遭遇了失败,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战斗力,大宋若要对抗金人,就绝对少不了郭药师及其麾下怨军。

更何况,如果金人存心要对大宋开战,交出郭药师,只会助长金人实力,减少我们自己的助力,惟今之计,就是重用郭药师,加强燕云军备,随时提防金人南下作战,他们的战斗力不可不防,我们要充分利用燕云的地势,打好防御作战,把战争阻挡在国门之外,因为河北是绝对没有力量阻止金人南下的。

徽宗皇帝这一次认可了宋昭的真知灼见,没有想要做什么脑洞大开的决定,恐怕这一次他自己也明白,如果失去了郭药师和怨军,那么他们一定会成为金人南下的助力,与其资敌,不如自己使用,自己使用起来还舒服些,说不定还能打胜仗。

徽宗皇帝此时并不认为自己会战败,至少也不会败的那么惨,宋庭内的主流意见是金人刚刚击败了契丹人,占据契丹土地和千万人口已属蛇吞象,绝对没有余力再来对付大宋,现在的说法只不过是死鸭子嘴硬,他们自己处于什么情况他们自己清楚,所以我们完全不必担心。

听到这种意见,徽宗皇帝很高兴地点点头,继续折腾他的花石纲了,而朝中少数几个大臣却愁眉苦脸,他们隐隐约约察觉到,主流的意识似乎忽略了什么。

他们忽略了女真人的决心和贪心!

在知道且预感到的人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在不知道的人们还在醉生梦死享受生活的时候,在宣和七年八月的时候,就有燕云密报传来消息,金人大规模集结兵力在宋金边界,这似乎不是什么好消息,岳翻砸下重金建立的北方情报网更进一步的给出了准确情报——金军西征军主力已经全数调回,正在集结休整之中,金兵正在四处搜集粮草,燕云之地恐有大变。

宣和七年九月,北方情报网从辽东之地传来消息,金国上层人物大部分齐聚黄龙府,西征军主要将领全部集中在了黄龙府,其余各地重要将领也都在赶赴黄龙府的途中,情况似乎正在恶化之中。

宣和七年十月初,北方情报网传来十万火急之情报,金国皇帝似乎也出现在了黄龙府,一个和金国中层将领相交不错的扮做酒商的情报人员从那个中层将领的口中得知重要情报——金国皇帝似乎秘密下诏要对大宋开战,但是具体情况他也不知道。

宣和七年十月底,再次有情报传来,齐聚黄龙府的金国诸多将领似乎正在朝各地奔赴之中,具体位置分为两部,一部往西,一部往东,似有战略准备之嫌疑。

宣和七年十一月初,燕云地区再次传来准确情报,好几个和金军将领有私人关系的出身燕云汉人的情报人员纷纷得知,金国皇帝在十月底已经在金国内部下达对大宋宣战之诏书,正式国书已经在行进过程中,连续三只飞鹰传书让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这个情况是真的,方浩面色惨白的把三分重要情报递给岳翻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岳翻已经满面胡须,眼睛通红了。

从宣和七年六月份接到第一份金国集结兵力的情报的时候,岳翻就已经知道这一切不可逆转了,他猜中了开头,影响了过程,却最终没有改变结局,这个结局和那个结局有什么不同吗?宣和七年六月大宋拒绝了金国索要郭药师的要求,这已经给了金国宣战的理由,之前张觉的事件还是一个导火索,谁知道这个事情会不会成为另一个宣战理由?

大宋自己作死,不断的作死,自己没有宣战理由,金人却是满满的宣战理由,专业作死三十年,大宋实在是够了……

大时代无可挽回的开始了,开始了他波澜壮阔撕心裂肺的历程,没有人可以避免,没有人可以阻拦,整个神州大地,从南到被,从西到东,没有任何人可以逃开这次的浩劫,这是一次大浩劫,前所未有的大浩劫。

但是,谁又知道再多了一点点、一点点很微小的变数之后,这种浩劫就不会变成一次巨大的机遇呢?

没有人可以改变这次的浩劫,但是有人可以知道这次浩劫的起因和过程以及结束方式,有人知道这次的浩劫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有人知道这次的浩劫会引导整个神州大地和走向何方,会引导整个汉民族走向何方。

岳翻已经十多天没有刮胡须了,虽然年纪才十八岁多一些,但是长胡须这种事情是每个步入青春期的男人都会有的,毫无意外都会有的,十几天不刮胡子是一种什么体验,大家也都知道,反正方浩是快要认不出这个岳翻就是之前那个岳翻了,仿佛是另外一个岳翻,另外一个和之前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充满了颓废气息的岳翻。

瘫坐在桌子前面,满桌子都是宋金即将开战的情报,满满的都是绝望和警告,方浩已经面色惨白了,他已经失去了方寸,长久以来内心的恐惧不仅仅是岳翻所独有的,唯一一个知道内情的方浩也时时刻刻被这种恐惧所侵蚀,他知道岳翻为此做了多少准备,但是他也知道这些准备到底能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他最大的依仗就是一早察觉出了这场浩劫的岳翻,如果他也没有办法,他也陷入了绝望之中,那么还有谁可以拯救自己?

“鹏展!你不能这样,你不能这样!你要想办法!你要想办法!”方浩疯狂地抓住岳翻的肩膀使劲儿的摇晃,使劲儿的摇晃,想要把之前的岳翻摇出来,尽管他也知道,之前的岳翻或许更加没有办法,因为之前的岳翻和他一样,都怕。

所以他们才躲到了江南,不是吗?

但是江南也不是安全的,未来的风暴浩劫中,没有哪里是安全的,绝对没有,除非你冲到喜马拉雅山,否则,金兵搜山检海还是能找到你,整个汉地,江北和江南,没有安全的,没有,大家都会遇到同样的遭遇,皇帝也被逼的流浪于海上,自有汉家历史以来,哪一个国家的皇帝被外族军队逼迫到如此程度?

恨啊!恨啊!我真的好恨啊!我真的好恨啊!

可那又能如何?

我只有三万兵马,我只有一千多颗火药弹,我拼尽全力也只得到了七百多战马,我一共只有一千骑兵,我拼尽全力也只能得到一万多副神臂弓,我拼尽全力也只能让所有士兵都有战甲,我拼尽全力也只能让他们熟练于步兵战术,除此之外呢?我没有任何办法。

我找不到办法去对付金兵铁骑,我找不到办法去应对他们的钢铁洪流,我找不到办法去挽回宋人堕落的意志,我找不到办法激起他们消失已久的深藏于华夏血脉之中的骄傲!

我,他们,我们,我们曾经是天地间最优秀最骄傲的种族,我们曾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们获得了这样大的领土,这样多的族人,可是,为什么,现在我们却完全的失去了这种骄傲?我们到底是怎样失去这种骄傲的?我们又该如何挽回这种骄傲?

我,我究竟该怎么办?

岳翻听不到方浩绝望的嘶吼,岳翻只是抬头看向了北方,看到了凶神恶煞的钢铁洪流急驰而来,又看了看南方,卑微怯懦的小人缩在墙角瑟瑟发抖,那么我呢?站在二者之中的我,该何去何从?该如何作为?自由与死亡,生存与耻辱,我该如何选择?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我该如何选择?

向北走?还是向南走?谁能告诉我?

一百九十五没有谁做好了准备

随着宣和七年第一场雪的到来,草原上酝酿已久的战争风暴终于如期而至,宣和七年十一月,金军完成了侵宋军事准备,各军已经进入了出发位置,十二月初,金军在东西上千里的战线上,同时向宋发动了进攻。

金兵分两路出兵进攻大宋的消息传到岳翻手上的时候,按照日期来算,是第三天,金兵刚刚发动燕云战役的时候,主攻燕云的是东路军,以完颜宗望为最高统帅,统女真正兵数万和契丹、渤海、奚、汉各族兵马从燕云之地攻宋。

完颜宗翰率西路军,自太原府攻宋,连克朔州、武州、代州、忻州,越过雁门关、石岭关,连喘息之机都没有给宋一点点,几乎是闪电般的速度,重兵抵达宋北方重镇太原府,开始围攻太原府,然而知太原府张孝纯率军死守,展现了陕西人和太原城一贯的坚韧不拔,完颜宗翰久攻不下,被阻滞于坚城之下。

但是东路军的完颜宗望显然更加幸运和强悍,率军在燕云之地首先动手,十二月三日,金将完颜昌指挥的东路军南进兵团攻占燕山以北的重要关隘古北口、同日攻陷檀州,完颜宗望指挥的东路军西进兵团迅速通过辽东走廊越过玉田,在十二月七日攻占燕山以东的重镇蓟州。

宋军燕云兵团仓促应战,节节败退,本就战力不济,更兼将无战心,兵自然也就没了战意,一触即溃,一溃千里,可以形容开战初期宋军的败退。

金兵对于宋军的败退速度显然有些不适应,在他们的印象中和之前的一贯想法,宋军不该那么弱,他们甚至一度认为这是宋军的诱敌深入之计,所以无论是宗望还是宗翰都一度放缓了行军速度,而派遣大量游骑兵刺探消息,却始终找不到他们想象中的宋军伏兵的所处地带。

宗翰小心翼翼的进军,没有迎来想象中的顽强抵抗,也就索性放开胆子一路狂奔,出乎他的意料,没有什么所谓的宋军伏兵,他自己吓了自己,一路进军到太原府的时候,宗翰才有些头晕眼花的看着巍峨的太原城墙,感叹太原城巍峨高大的同时,也在感叹着自己的胆小和宋军的弱小。

不过随即他就认识到了汉人的坚韧,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攻破太原城——无论用多少军队。

宗望也有些怀疑宋军是故布疑阵,然后诱敌深入,以优势兵力围歼他们,因为他知道宋军燕云兵团有三十万大军,仅仅击溃了数万人,不能损伤燕云兵团的主力,那么宋军主力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惑,宗望进军燕京城,在燕京城以东的白河,他看到了宋军的“主力”,也是他期待已久的“主力”。

辽降将郭药师及其麾下十万大军。

三万怨军和七万宋军组成的郭药师兵团,在郭药师的率领下出现在了宗望的眼前,宗望挥手制止了金军的前进,亲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