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124章

靖康雪-第124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翻朝着两位皇帝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开口道:“陛下,太上皇,今夜之突袭,乃是我等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拼死一战的结果,金贼兵力强大,战斗力远在我军之上,我军没有骑兵,没有战马,断然无法与之争锋,之前可以靠着火药和夜晚拖延时间,但是天已蒙蒙亮,再往后,天一大亮,金兵一旦聚集起来,一定会疯狂反扑。

他们有十余万兵马和战马,我们只有三万兵马,若是陛下和太上皇不能尽早离开,一旦我军全军覆没,金兵追击,极有可能再将陛下和太上皇追上,那时,臣此战便没有了任何意义,陛下,太上皇,若要将士死战,臣身为主帅,就一定要站在第一线,否则,臣有何脸面要求将士赴死?

臣是罪人,唯有一死方能赎罪,还请陛下和太上皇速速离开此地,莫要留连,这里的一切臣都会在死前办好,臣仅仅希望大宋史官能在史书上为臣写上一句,靖康二年三月十六,江南南路安抚使岳翻率兵三万死战东京城下,全军覆没,无一人退缩,翻以身殉国,若是能如此,臣为国而死,死而无憾。”

赵佶和赵桓心中震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是赵桓很快又上前一步,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要说,岳翻抢先一步,对身边的王辉开口道:“阿辉,把那面旗子拿出来,立起来!”

王辉闻言,瞪大了眼睛,浑身颤抖起来,张开嘴,似乎想要说什么,岳翻却怒道:“拿出来!!!”

王辉一愣,面露痛苦之色,伸出颤抖的手,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一个布包,打开来,是一快白色的布,他找到了掌旗兵,让掌旗兵把岳字战旗拿下,然后把这面白色旗帜挂了上去,犹豫地看了岳翻一眼,还是毅然决然地把这面旗帜立了起来。

天边出现了第一缕来自太阳的光芒,天地之间即将被温暖的光线充满,驱散一切寒冷和黑暗,而那面旗子,也随之飘扬,上面的四个大字,让在场所有人都亲眼目睹。

他们只是瞪大了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看着那四个字,仿佛失去了一切言语的力气。

另一个时空中,很多年很多年以后,虚弱的四分五裂的中国面对着空前强悍的敌人的时候,有一支军队从他们的家乡走出,开赴最前线的时候,便是以此为口号,他们的装备简陋,没有补给,没有现代化战争经验,被人取笑讥讽为只会打内战的军队,但是国难当头之际,他们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秉承着他们先祖的意志,开赴最前线,直面最凶恶的敌人。

那场战争中,弱小的中国空军,面对极为强大的敌人的时候,明知不可敌,却依然奋战,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也是以此为口号,以此为信念,奔赴最前线,在祖国的天空上和敌人拼死一战,每一次腾空而起,都抱定了必死之信念。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那些人们从来不曾退缩过,一个一个的向前冲,一个一个的死在枪林弹雨之下,面对刺刀,他们冲锋,面对步枪,他们冲锋,面对迫击炮,他们冲锋,面对坦克,他们依然冲锋,因为他们深信,他们的死,会换取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

那个时代的所有勇士们,都是以此为口号,以此为信念,毫不犹豫毫不惜命的共赴国难,国难当头,还有什么是值得怜惜的?国难当头,还有什么是值得在意的?唯有一死而已。

敌寇一日不驱逐,我等一日不回家乡,非要尽逐敌寇不可!否则,便是战死!马革裹尸还!

现在的大宋,还没有那样的集体意识,还没有那样浓厚的家国观念,但是为国而死的心,自古就有,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痛苦,总有人会不惜一切的战斗下去,面北而死,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意志,深藏于血脉之中,代代相传,贯穿古今!这份精神,这份信念,只有四个字!

他们喊着这四个字,前仆后继的冲向必死之地!为了国家和民族万古长存!









这是岳翻在最后的夜晚写下的最后四个字,写在了一面旗帜上,岳翻觉得,能留下传世的艺术品当然好,但是,若是能留下传世的精神,更是最好不过的,这四个字,其实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对的,只是没人写出来,现在岳翻把它写出来了,那么,从此以后,每一个愿意为国而死的英雄,都会以此为座右铭,前仆后继,代代不绝。

国难当头,总有人要为此流血牺牲,我岳翻不是第一个,很多人已经走在了我前面,但是我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只要我是其中的一份子,那就可以了,我的确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但是我和这个时代的人们有着深藏于血脉和灵魂之中牢不可破的牵绊,我愿意为他们而死,我希望,我的死,可以换来他们的锐意进取,我希望,终有一日,宋字战旗会飘扬在万里大草原之上……

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是需要言语的吗?

“臣此来,已抱必死之决心,不仅是为自己赎罪,更是为全天下敢于抗击金贼之人,臣会告诉他们,即使我们占了劣势,也一定可以击败金贼,夺回国土,进而收复燕云十六州,巩固国防,西取党项贼之河湟地,夺回产马地,以五年时间打造十万铁骑,进而北伐草原,则汉唐盛世为之不远矣,大宋必可达到前所未有之盛世。

虽然臣可能看不到这一天,但是臣会祈祷,会祈祷这一天早一些到来,愿陛下秉持绝不退让决不妥协之精神,与金贼死拼到底,金贼百万口众,禁不住大宋的死拼,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大宋,诸位,在下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我希望,在场的诸位,都能秉持这份决心,坚持到看到这一天的时候,你们受过苦难,知道金贼之凶残,知道落入金贼之手,生不如死,既如此,何不轰轰烈烈战死,还能搏一个青史留名!

诸位都是大宋重臣,亲王,乃至于皇室,诸位之振奋,便是大宋之振奋,诸位之拼搏,便是大宋之拼搏,诸位还记得吗,城破之前,东京三十万百姓要求死战,百姓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只是缺少一个领袖,若是诸位愿意承担此则,大宋亿万百姓都将为大宋之战力,金贼远不及之!而我大宋,全民皆兵!

在下或许不该非议太祖皇帝的祖制,但在下快要死了,临死之前,也就不想再有些什么忌讳,前唐军阀混战,或许是前车之鉴,但大宋过于限制武人和军队,也造成了今日之恶果,这就仿佛两个极端,都会伤到自己,在下读史书,读圣人之言,所悟出的道理,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各为国家之左右臂膀,缺了任何一者都不可以。

过去诸位皆不以为然,甚至谁这样说,谁就会被认为是造反,真的是这样吗?防内甚于防外,遂造成今日之局面,攘外必先安内是必需的,这是古之兵家第一准则,兵者凶器也,也是对的,在下也认同,但是,军队就是保家卫国和开疆拓土的猛兽,而不是圈养在猪圈里的猪,把军队的手脚锁住,便是如今之局面,诸位还不明白吗?

在下将死,这算是在下的遗言,在下衷心希望,大宋能有文武昌盛的那一天,也一定相信,大宋会有那样一天,吴用,你率军一千护卫太上皇和陛下火速南下南京,沿途招募士兵保护太上皇和陛下,抵达南京之后,立刻召集手中所有军队,集合我派回去的人马,协助陛下改组所有能召集的军队,太上皇,陛下,诸位,岳翻告辞!来生再见!”

岳翻转身上马,朝着不可预知之地快速前进,那面大旗被王辉扛着,随着岳翻一起冲锋,那是一种信念,一种牢不可破的信念,一种谁都阻挡不了的信念,因为这种信念,岳翻再也不会惧怕死亡,再也不会惧怕一切。

太阳渐渐升起,强烈的光线刺破了这片大地上所有的浓重的黑暗,似乎在向人们预示着,新的未来,一步步来了。(第三卷完)

二百二十六卖国者,杀无赦!

既然已经抱定必死之决心,那么其他的一切都和岳翻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他已经改变了历史,已经改变了太多的历史,他已经很满足了,现在要做的,是锦上添花,吴用挥泪告别岳翻之后,岳翻还能掌握的军队,据不完全统计,只有二万多一点点,夜晚的突袭战斗中,战死者大约有七八千,与其相对的,金兵的伤亡人数在两万以上。

时间不多了,一定要赶在那之前,把东京城拨乱反正,斩杀叛国卖国者,疏散整个东京城,以防金兵在暴怒之下屠城。

那么,如何进入东京城,就是一件有点学问的事情,不过很快岳翻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或许,这根本不是什么有学问的事情,宋虽然有种种过错和不对的地方,但是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宋使唯一最接近现代社会的朝代,甚至于他的社会福利政策相当完善,所以,百余年的和平统治虽然糜烂,却也结恩于民,民心并没有向着金和楚,仍然向着宋。

宋字旗虽然从开封城头消失,但是宋这个字没有从开封百万居民的心里消失,从第一颗火药弹爆炸的那一刻开始,整整两个半时辰里,东京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岳翻率军从被打开的城门进入之后,看到了两个着学生服装的年轻人和几个被绑起来的中年人,他就知道,开封革命已经成功了。

他们不是不敢战斗,只是缺少一个领导者,如果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再多的中国人不会产生分歧,而会是一条真正的龙,中国人真正缺乏的,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优秀的领导者,在此之后,才能谈论到其余的地方。

开封城有两个。

或许并不是那么优秀,或许并不是那么成熟,或许也并不是那么勇敢,但是,至少他们站出来,并且准确的判断出了局势,在岳翻举着宋字大旗进来的时候,他们欢呼。

“江南南路安抚使岳翻,奉旨率军北上勤王,现已击溃金兵一部,救出二帝和宗室,已派兵护送他们往南京撤退,二位,多谢!多谢你们为东京拨乱反正!”岳翻朝着两个年轻人行了一个军礼,两人先是一愣,随后看向了岳翻身后的“岳”字旗,不由得齐声惊呼:“莫非是连中三元之岳鹏展?”

岳翻点点头,说道:“正是在下。”

其中一人面貌俊朗,看起来较为年轻,也较为沉稳,当先开口道:“在下枢密院编修张浚,见过岳将军!”

另一人看起来更加富有朝气,而且更加容易激动,知道岳翻的身份就高兴的面红耳赤,激动的开口道:“太学生陈东,见过将军!”

张浚?陈东?呵呵呵,都是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尤其是前者,甚至还是另一个时空中未来大宋帝国半壁江山主宰者,算得上是抗金派的中坚人物,虽然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但是总体来说,仍然是铁心抗金的人物。

至于陈东,那是真正的英雄人物,有宋一朝因言论而死的少数几人之一,他本是一介布衣,不需要为这个时代的错误承担什么,不过他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起了不该由他承担的责任,并且为此而死,虽然他未能扭转历史,但是,他扭转了自己的人生,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应该是另一种民族应该具备的精神。

这两人都是这个时代的风云者,此时此刻,他们作为开封革命的领导者,号召东京百万民众在爆炸声中以石块和瓦片击溃了范琼的官兵,并且冲入了张邦昌的“皇宫”,生擒了范琼和张邦昌朝廷的所有官员,打死打伤范琼和张邦昌一派投降派官员军官数十人,剩下的全部押赴城门,在城头上看到一队宋军朝着开封城而来之时,打开城门,迎接大宋军队。

他们以为,这是西军来了,这是张浚说的,按照朝廷规矩,除了京师禁军,只有西军才能使用火药,京师禁军已经完全瓦解,不可能产生如此激烈的集团性的进攻行动,而且现存的禁军大部分还在范琼那条狗手上,他刚刚才杀死了所有禁军内部的抗金派军官,禁军不可能出战,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西军赶到了,不过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来的不是西军,而是一支来自江南的军队,那个曾经在开封掀起巨大浪潮的,但同时也淡出人们视野三年的岳翻的军队。

那么强悍?

他们不用自谦,他们自己也足够强悍。

“将军,我们已经把卖国之贼全数抓捕,请将军处置!”张浚双手抱拳,行军礼。

范琼这条狗被绑的严严实实,在百姓们的欢呼下面如死灰的被押到岳翻面前,看着岳翻手握铁剑,以冰冷的视线看着他,他不由得颤抖起来,大声叫嚷道:“岳将军!岳将军!我是逼不得已!逼不得已啊!我,我,我也曾经力战,杀死过很多金兵,但是,但是……我也是被逼的,这不是我的本意啊!我要是不照着金人说的做,金人就要屠城啊!”

东京城的百姓恨死了他,就是这条狗,在百姓们阻止皇族出城的时候,率兵驱赶百姓,亲手斩杀一人,还有谁比他更适合第一个被杀死呢?

岳翻拔出自己的战剑,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慢慢地走到范琼的面前,冷冷的开口道:“逼迫太上皇出城也是被逼的?逼迫皇室出城也是被逼的?出卖皇太子的消息也是被逼的?杀死那么多百姓也是被逼的?拥立张邦昌做皇帝也是被逼的?恩,你可以说是被逼的,那么,现在我也可以说,杀死你不是我的本意,民意如此,我被逼无奈,再者,东京城内三十万百姓请战,你不知道?城外金兵多少人,京城百姓多少人?你若绝死抗击,。”

剑光一闪,范琼还未出口的求救之言就化为喉咙里的气泡声,前仆倒下,一滩鲜血缓缓流出,这条作恶多端的卖国狗被岳翻一剑杀死,东京百姓再度大声欢呼起来。

紧接着,又是一人被押赴到岳翻身前,那位着名的四尽中书——中书侍郎王孝迪奉命勒索民间金银送给金国,这个差事很可耻,却也很无奈,可是难为这个家伙居然干得这么起劲——他出榜恐吓京城市民:倘不交出财物,金军破城,“男子杀尽,妇女虏尽,宫室焚尽,金银取尽”,好嘛,比日本人的三光更厉害!感情这位仁兄还是日本人的老师!丢人丢到一千年以后了!

王孝迪看着倒在地上的范琼,还有身下的一滩血,顿时下身就有些温热的感觉,他尿了,浑身打摆子,看着岳翻如同看着魔神一般,不停的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