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159章

靖康雪-第159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现在宋人有了些变化,但是他们肯定不会知道。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足够十五万大军食用两个月的口粮,还有无数的奴隶为我们运送粮草,宋人肯定料不到我们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到了宋地。只要攻打几座城池,还是可以以战养战,不管吃掉多少粮食,我们都可以补回来,但是就是吃不完。你们觉得,我们还需要担心吗?”

金将们恍然大悟,然后露出了开心的神情,俨然认为胜利已经掌握在手中,而此时此刻,被完颜吴乞买下令夺去一切的契丹人、渤海人、奚人和汉人等各族人群,正在绝望中等待着可怕的寒冬的降临,寒冬降临,将是女真大军开始第三次侵宋战争的时候,也是这些失去粮食和衣物的人的末日。

可怕的绝望席卷了整个金国。除了女真人以外,家家户户都在为了冬天而感到绝望,他们开始怀念辽国,甚至开始向往仍然在抵抗的宋国。

“或许我们应该逃离这里,去宋国!我听说宋国正在和女真人打仗,还打了胜仗!”

“不会吧,我怎么听说连宋国的皇帝都差点被抓了,宋国打了大败仗!”

“你那是什么时候的消息了,我听说啊,宋国有一个姓岳的大将军。把金兵给打败了,杀了十万人啊!那可是大胜仗!你没看前段时间金兵败退的时候那个样子吗?去的时候十几万人,就回来几万人啊!”

“啊,十万人?那宋国怎么还会打了那么多败仗?这不对啊。要是能打赢的话,宋国为什么不反击,狠狠地揍一顿女真人呢?”

“就是就是,那群混蛋,看到什么么都要抢!那可是明年的种子粮啊!没了种子粮我们靠什么过日子啊!活都活不下去啊!”

“谁不是这样说啊,大家都希望金国赶快完蛋才好!那群蛮夷!反正我们也是汉人。干脆逃回宋国算了,正好现在宋国和金国打仗,肯定愿意接受我们的!大不了我们多交一点赋税,多交一点钱粮,关键是我们可以活下去,不用担心被女真人杀掉啊!”

“但是宋人真的可以打败女真吗?我怎么觉着那么悬呢?之前你看那群宋人被打的多惨?好像也就那个姓岳的将军比较能打,叫岳什么来着……哦!岳翻!对!岳翻!好强的将军啊!”

“但是岳翻再强,也就是一个人,能打赢金国那么多人吗?还不如直接去燕云算了,燕王张亮现在不正在募集汉人和契丹人往燕云去一起抵抗女真人吗?打得很激烈啊!我们还是去吧,反正离我们也不怨不是吗?”

“不是啊不是啊,张亮打了好几个败仗,丢了好几座城池了,听说女真皇帝下了必杀令,一定要杀掉张亮,我估计张亮活不下去了,我们现在去不是去送死吗?到时候金国人肯定要对燕云进行报复的!你看以前那一次不是这样?我觉着啊,我们还是要稳妥一点,我们还偷偷藏了一点粮食,先撑着,看看到时候宋人到底能不能打一场胜仗,要是真的打了胜仗我们再去也不迟,要是宋人败了,我们不就死定了?”

“可是我们现在留在这里也是随时都会死啊,谁知道什么时候女真人缺粮了就要杀了我们当军粮?你忘了刘家三郎了?”

“哎呀你别再说了,那个事儿已经够惨了,不就是那个事儿我们才想着逃去宋国吗?反正我家祖宗也是活在中原的汉人,一直以来都是,现在宋人也是汉人的国家,我们也是汉人,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帮着宋人对付女真人?祖宗可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现在别说这些,之前燕云是怎样的你们也知道,我们现在要讨论一个办法,活下去啊!眼看着就是秋收了,女真人都盯着咱们的粮食,咱们啊,不仅要想办法把手上的粮食留住,还要想办法在女真人眼皮子底下偷一些粮食回来藏着,然后准备过冬的时候逃跑!不管宋国之前怎么样,但是女真人不把我们当人,我们就要找别的地方做人。”

“我觉得这话在理,怎么着也不能给女真人卖命不是?我看啊,我们还是赶快准备准备,抢割一批粮食,逃到宋国去,至少咱们也是汉人不是吗?大不了和宋人一起打女真人,至少人多力量大,不是像咱们这村子里这么百十号人,还不够女真人塞牙缝的!”

“就是就是,咱们应该这样想,不管宋人是不是打了败仗,他们至少还是个国家,还有点兵马,咱们留在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死了,还没法儿反抗,到了宋国,至少可以反抗!横竖都是一死,还不如和女真人打仗战死!”

如此这般的谈话,在燕云十六州以北的一个小村庄激烈的进行着,而同一时间,至少有数百个汉人聚居地的小村庄进行着类似的激烈的对话,这些对话显然对女真人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不可估量的潜在危机,但是政治能力不够成熟的女真人也没有这样的注意力,他们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即将开展的第三次伐宋战役。

所以,目前为止,女真人丝毫没有注意到他们的领土里和他们统治的人们,到底是怀揣着怎样的思想,或许在他们的意识里,只有顺民,而没有反抗者,张亮是个异数,所以要铲除,事实上,铲除张亮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不久之前,张亮的主力部队三万精锐在野战中全军覆没,张亮最仰仗的大将郭采战死沙场。

燕云军已经没什么大的威胁了,所以伐宋东路军只差一点点时间就可以扫平所障碍,去对付完全是“弱鸡”的宋军……而此时此刻,迫在眉睫的危机之下,燕王张亮也不得不向背后的宋军求助了,他派出了大量信使,带着求援文书向宋河北之地的大量民间和官方武装求助。

但是这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河北的民间武装有心,却无力,官方武装有力,却无心,所以求援文书发出去无数,回来的无一例外都是失望,当失望慢慢累积到绝望的时候,一封特殊的信件燃起了张亮内心微弱的希望之光。

那是一封来自东京留守司第一任留守宗泽的信件。

信里面,宗泽热情的赞扬了以张亮为首的不屈的燕云人,认为他们是英雄,是勇士,是敢于和女真人作斗争的勇士,这样的勇士应该被嘉奖,应该得到大宋的承认和帮助,宗泽代表大宋承认燕王张亮的勇武举动,并且打算以实际行动支援张亮的抗战行为。

但是在信的末尾,宗泽提出了自己的忧虑,燕云险要关卡尽皆失守,实际上已经没有抵抗能力,再打下去失败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战败不可耻,但是张亮这样的豪杰要是死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宗泽发自内心的希望张亮不要拘泥于一州一地的土地损失,放弃燕云,渡过黄河,来到燕云,和宗泽一起集结重兵徐图北伐。

失去了河北这样的靠山,张亮一个人在燕云是无法长久的,保护着身后的河北,却得不到河北的帮助,这对于张亮而言,也是一种悲剧。

二百八十一现在,我号召!

张亮或许不愿意认输,不愿意承认自己其实已经无法支撑下去的事实,从他开始战斗开始一直到结束,他不认为自己真的输了,他在实力远不及金兵的情况下苦苦支撑数月,和金国最强的两个战将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大战无数次,屡次把他们打得丢盔弃甲,杀死女真正兵也有数千甚至接近一万之数,如果不是女真人拉来了太多的炮灰,他们早就撑不下去了。

燕云汉人是主力,女真人瞧不起汉人,但是他们屡次被汉人打败,宋国的汉人在岳翻的带领下杀了十万女真兵,他也杀了很多女真兵,虽然重要关口和城池接连失陷,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连战斗下去的能量都没有,他至少还有一战之力!

但是,也仅仅是一战之力了,千锤百炼锻炼的军队只剩下两万多,愿意追随他的人也不多了,这些军队甚至不够金兵一次大战的,他的城池也不多了,剩下来的人们似乎对他也没有当初的那般信任,当初风光无限的燕王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如果仅仅如此,张亮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

只是宗泽的信触动了他的内心,他清楚的认识到,如果自己不想死,那么就只能按照宗泽的方法来做,当然,如果自己执意和岳翻一样拼死战斗,那么也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自己,张亮不甘心就这样战死,他更不认同岳翻为国死战的做法,虽然这样的人的确非常威武,可是。死了就是死了,什么也没有了。真的是对的吗?

“我不甘心就这样死在金贼的刀下!”张亮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靖康二年九月初一,燕王张亮向目前自己还能掌控的城池中发布了布告。宣布自己已经无法在燕云继续和金兵战斗,为了保存实力,徐图后举,决定接受大宋东京留守宗泽的邀请,一起前往东京和宗泽将军并肩作战,共抗金贼,以图日后收复燕云,再创辉煌,他号召所有不愿意被金人统治的人们一起前大宋。他说,金人一定会报复我们。

的确,张亮没有让燕云人感到骄傲,但是他也没有让燕云人痛恨,他的拼死力战大家都看在眼里,他对战死者的抚恤耗尽家财,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没人斥责张亮没有尽全力。何况,他不是放弃了,而是决定退入大宋,继续战斗。

所以。一个选择摆放在了燕云人的面前。

跟着张亮前往大宋继续作战,或者,接受金人的统治。迎接即将到来的报复。

本来这是一个根本不用选择的选择题,大家但凡有些脑子。就会明白这个选择是多么幼稚,甚至根本不需要存在金人如此残暴。咱们杀了他那么多人,他们怎么会饶过我们?他们说不追究就不追究了?谁信啊?

所以,去大宋似乎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但是,百多年来,燕云不是第一次对大宋产生希望和依赖,也不是第一次对大宋感到失望透顶,这是毫无疑问的,大家都对大宋产生了不信任感,尤其是在大宋被金兵打的连皇帝都差点被抓的时候,大宋的英雄已经战死的情况下,燕云人还能对大宋产生信任感吗?

但是该说不说,目前所知的世界中,只有大宋还在和金人对抗,强如辽国已经被灭,西夏小国被金人胖揍一顿就一句话也不敢说,大宋南方的国家就更不用说,西方的国家也是弱的可以,而且路途遥远,哪里有大宋那般的接近?更何况大宋和女真处于战争状态,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还是那个问题,大宋可靠吗?

燕云人的心里充满了对大宋的不信任感,大宋的人们似乎也不认同同为汉人的燕云人,认为他们是化外之人,已经不再是汉家子孙了,可是他们是毋庸置疑的汉家子孙,一直以来也没忘记自己的传承,更是坚持着对孔夫子的传统信仰,读四书五经,了解汉家文化,过着汉人的日子。

可是百多年来的互相不信任使得这个选择有些困难,大家不愿意被金人统治,却也更不愿意被宋国坑。

怎么办呢?

张亮是没有选择了,他只能这样走,而燕云的汉人们还会有别的选择,大不了当乌龟,至少可以保住性命,到了大宋被歧视不说,还会有生命危险,到时候金人追过来大宋要是抵挡不住,怎么办?宋人会不会牺牲掉自己这些人换取和平?郭药师的前车之鉴还在燕云人的心里久久难以挥散。

燕云的剧变即将开始,而宗泽也在不停的做着准备,曾经繁华无匹的东京汴梁城,已经毁于一旦,昔日百万人口的辉煌大都市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取而代之的,是武装到牙齿的东京留守司,宗泽为了战争,把东京开封府打造成了可怕的战争堡垒,像一头上古巨兽,呲牙裂嘴,不停的咆哮着,钦宗皇帝减轻了宗泽的负担和枷锁,给了他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使得宗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调拨兵马,而且没有监军。

纸醉金迷的汴梁城已经不可能再次出现,东京已经习惯了铁与血,东京的元气被保存下来,复制去了应天府,现在的东京,已经完完全全回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那种肃杀,那种可怕,那种苍凉。

东京背面,黄河南岸,数十里的连珠大寨拔地而起,一面面宋字战旗迎风飘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士兵和民夫不断的加固着这座战争堡垒,为这座战争堡垒添砖加瓦,使得他更加强大,宗泽来往与东京城和连珠大寨之间,每天两点一线,非常忙碌,不断的处理各种事情,准备战备,训练士兵乃至于民夫,为战争做进一步准备。

与此同时,宗泽和远在西北组织战争的岳飞进行了联系,双方都了解到了东路和西路都在组织着抵抗,大宋的东方和西方都没有放弃希望,大家都还在为了国家而奋斗,宗泽高兴极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在孤军作战,一直都没有,岳翻用他的生命唤醒了一批大宋的豪杰,让他们站起来,睁开眼睛,张开嘴巴,发出愤怒的吼声。

宗泽心满意足的调动着手中的兵马,不断的加固自己的防线,不断的派出人手去河北之地联络民兵义兵,希望他们联合在一起,接受自己的统一指挥,组成联合防线,一起抗击金人的入侵,大宋虽然战败一次,河北虽然倾覆,大家的力量虽然薄弱,但是一个人打不过金人,一百个人呢?一个组织打不过金兵,一百个组织联合在一起呢?

抛弃成见,抛弃过往,搁置争议,一起战斗,金人是国敌,我们自己有再大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去解决,绝对轮不到金人占据我们的土地,那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家园!兄弟们,站起来,拉着手,一起对抗金人的进攻!

宗泽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他年近七十,白发苍苍,已经是半截身子在土里埋着的人,自古以来,老人家都很少和战场结缘,但凡是五六十岁的人,都会远离战场,尤其宗泽还是文人出身,做了一辈子文官,没接触一点点兵事,但是,在这个关头,年轻人纷纷丧失了抵抗的勇气的关头,这位倔强的老人以他脆弱老迈的身躯,毫不犹豫的扛起了民族的希望。

有人把宗泽和黄忠以及廉颇等老将并在一起称为中华老将,但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最应该受到尊崇的,宗泽该排在第一位,这场战争本不该由他去组织,去奋战,他是个年近古稀身体衰败的老人,他已经没有那种精力了,可是他还是站了出来,成为“北天巨柱”,用他仅剩不多的生命,去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争取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