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212章

靖康雪-第212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卫星的事情,即使在古代,也是有的,为了讨好皇帝,彰显自己的政务能力,往往会有官员强迫百姓接受远超自己承受能力的赋税杂役,到最后苦的是百姓,得利的是官员,被坑害的却是不明真相的皇帝。

岳翻在江南的三年为地方官员,深深地了解地方官员为了争取政绩所做出的一系列天怒人怨的事情,这些把戏都瞒不过岳翻,一眼就能看出那些地方官的手段,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开一个头,一旦开头,全天下都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休养生息绝对不能间断。

“襄阳府知府也表示可以开始恢复上交赋税,治下百姓请愿上交赋税……呵呵呵,相公,千古奇闻啊,千古奇闻啊,百姓居然主动要求上交赋税了,哈哈哈哈哈!”岳翻拿出一份奏折,哈哈大笑。

赵鼎接过奏折一看,被气笑了:“荒唐!荒唐!襄阳府在方腊之乱时就已经损失惨重,和金人打仗的时候更是几乎全部钱粮都交给了前线,还是老夫亲自监督执行的,可谓是一穷二白,陛下特意减免三年赋税,为襄阳府百姓减负,这王志林,简直是荒谬!”

岳翻冷笑道:“贪功冒进,逼着下辖百姓提前缴纳赋税,苦了一府生灵,成全他一人的“能吏”名号,我们若是接受一人,那么全天下州府都会群起效仿,逼着百姓提前缴纳赋税,天下大乱,大宋将失去民心,这些蠢物,简直该死!”

赵鼎沉重的摇头,提笔写下四个大字“荒谬绝伦”,将奏折扔到一边:“这奏折若是叫官家看见,这两人定然是人头落地,大宋正是用人之际,刘茂和王志林虽然德品不佳,但好歹还算是能吏,治理地方也颇有建树,只是贪功冒进了,我等可以斥责他们,但是,还是不要闹得太大。”

岳翻无奈地摇摇头:“若天下官员都和这两人一样,怎么得了,管中窥豹,这两人只是起了一个带头,若是不狠狠将这股风气压下去,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以各种出乎意料的方式表示自己治理地方很有建树,到那时,我们就难以收场了。

相公,下官建议,将此二人格职查办,震慑天下官员,替天子牧民,不是替天子虐民,若是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说好三年,就是三年,以现在的情况,三年都不一定足够大宋恢复元气,若是提早,怕是又要来一次方腊之乱!官逼民反之事还做得不够多吗?!这些蠢物!”

赵鼎想了想,点头赞同了:“鹏展所言甚是有理,就这样办吧!着吏部公文,成都府知府、襄阳府知府贪赃枉法,视皇帝圣旨如无物,公然欺君,压迫百姓,伤天害理,绝非人臣之道,年其治理地方有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格去官职,贬为庶人,永不录用!”

一句话,罢免了两个知府,天下震动,各地官员本来蠢蠢欲动,准备第二波起来向朝廷施压,只要大家一起来,绝对让朝廷以为这天下已经恢复了,大家的功劳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余人,管他死活!

结果两个知府被罢官,格去职位,永不录用,狠狠的震慑了地方官员,一股浮夸风就此刹住车,再也没有出现。

稳住了地方,只是第一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赵桓的身体不行了,支撑不了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但是战争期间,没有皇帝决断一些事情,也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要赶在大战开始之前,让皇帝好好休息。

岳飞抵达长安府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大家就要努力,不让皇帝操劳,让皇帝养足精神,等西北战事一起,那就需要皇帝来操劳了。

岳翻已经抓起了粮草后勤运输工作,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战争就打不起来,岳翻一直反对从各地调动粮食支援战争,理由是损耗太大,前秦时期大能们就各有了解,从苏杭富庶之地的运输粮食到西北之敌,百不存一,一路上人吃马嚼就能耗费掉绝大部分粮食,运到地方,还不如不运。

如今大宋还就是苏杭地区不缺粮食,虽然民生条件不太好,但是就是不缺粮食,叫岳翻非常无奈,关中之地已经不复当初初唐时代天府之国的美誉了,气候的变化使得关中之地日渐荒芜,当年撑起一个国家的天府之国渐渐退化,已经独力难支,现任的天府之国四川也在之前损失严重,无法支撑起一场战争,所以无奈之下,只能从苏杭调运粮食。

为三四万人支撑一场为期三两个月的战争,所需要的粮食和军用物资的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岳翻往年不太明白的事情,现在明白的一清二楚,户部数学家们的运算数字呈到岳翻面前,看得岳翻头晕眼花,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文数字哟!

“绝对只有三个月,最多只有三个月,再多的话,咱们就真的无能为力了,相公,消耗太大了,打不了,真的打不了!”岳翻合上了账目,揉了揉眼睛,不停的摇头,关于赵鼎询问的能否加深战争深度的问题。

“可是,老夫去面见陛下,陛下还念念不忘西北战事,希望岳将军可以扩大一些规模,叫西贼不敢乱来。”赵鼎面露苦涩,岳翻把账目递给赵鼎,无奈道:“相公,您自己看看吧,这就是账目,从靖康元年到如今,大宋朝廷全部的储蓄都在这里了,这一仗三个月打完之后,您看看还有多少剩余?”

三百六十五赵桓的谥号,曰定!

赵鼎看了看,痛苦的闭上眼睛,摇了摇头:“若是上天能够赐给大宋一场灭国之战所需要的全部物资,就算是现在要了老夫的命,老夫也愿意啊!”

岳翻摇头道:“相公远比物资重要,物资是死的,人是活的,怎能为死物而死一国宰辅?相公言过了,其实此时,如果岳帅能够以战养战,未必不能一战而灭西贼,只是以战养战遗祸太大,剩下的党项人怕是不好统治。”

“以战养战是不可以的,西贼不是匈奴,岳帅也不能做霍去病,西贼里有能人,有好东西,对大宋是有用的,若是伤得太厉害,弄到了不死不休,那就不好了,大宋可以灭西贼朝廷,却灭不了党项一族,若是一个不好成了胶着战,深陷泥潭,那咱们就麻烦大了。”赵鼎很冷静的分析。

岳翻点头道:“所以,惟今之计,只能速战速决,缴获一批军用给养,也就够了,将西贼的爪子狠狠的剁掉,让他们不敢再来,咱们也能休养生息,西军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军队开始屯田,三两年下来也能提供一部分军需,四五年之后,才是剿灭西贼的最好时机。”

赵鼎沉思片刻,开口道:“陛下的意思,可能还是希望先灭掉西贼,西贼势弱,已经很久,若是拖下去,难免夜长梦多,大宋需要经略东北和北方,不能把更多的力气花费在西贼身上。西贼袭扰大宋百余年,是时候做一个了断了。”

岳翻心中一沉。想到赵桓绝对不是贪功冒进之人,只有一个理由,赵桓确信自己活不到那个时候,他想要至少带着一份灭国之功绩而去,至少也是一个有为之君,若是灭党项灭女真平草原之功都不在他还在的时候得到。对于呕心沥血缔造这一切的他来说。未免太过遗憾,也太不公平了。

经历过耻辱,才知道功绩有多重要,赵桓希望成为勾践式的君王,而不是一个笑话,之前的赵桓就是一个笑话,从古至今,没有哪个皇帝如此耻辱,没有哪个皇帝如此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尤其还是异族人,茹毛饮血的异族人。

大宋的皇室被俘虏,女子被折辱,男子被侮辱。汉人的尊严被狠狠地踩在脚下……

洗雪耻辱还不够,还要获得功绩,获得足以堵上所有人嘴巴的功绩!这样才能告诉全天下,告诉后人,大宋不是一个耻辱,大宋的皇族也不是耻辱,大宋的皇帝更不是耻辱。这是荣耀,是知耻而后勇的荣耀!

但是,这又谈何容易?

赵桓自己何尝不清楚呢?坐在小亭子里,赵桓出神地望着小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鱼,好似喃喃自语般开口询问岳翻:“鹏展,你说,我是不是太贪心了?”

岳翻自然明白赵桓是什么意思,但是这种时候,让他说什么比较好呢?你是有些太贪心了,国家根本不能支撑一场大的战役,你是皇帝,你想为自己争取名望,我不反对,但是,你要是以自己的名望为目标,付出国家兴盛为代价,那我绝不认同?

岳翻也知道,如果赵桓要强行开战,是做不到的,赵桓虽然强势,虽然是说一不二,但是他和赵鼎绝非曲意奉承之臣,如果赵桓强行开战,他和赵鼎一定会反对,枢密院也不会赞同,只要群臣反对,赵桓是无法开战的。

但是他可以这样说吗?可以这样做吗?

“陛下只是在做所有皇帝都想做到的事情,对于陛下来说,这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才对,怎么能算作贪心呢?如果这也能算作贪心,那么臣倒是希望陛下越贪心越好。”

赵桓闻言笑了笑,没说胡,良久,却叹了口气,低声道:“鹏展,你说,我死了以后,朝廷会给我一个什么样的谥号呢?”

岳翻忙道:“陛下春秋鼎盛,怎能妄言身后事?这不吉利!”

赵桓摆摆手:“人命不是说说的,自己最清楚,我自己是什么情况,也是自己最清楚,我怕是活不到那个时候了,所以,才希望鹏举可以在我活着的时候,做些事情,好在我死了之后,谥号,不至于太差劲,丢了列祖列宗的脸面……我空有桓的名,又能有什么样的谥号呢?”

钦,是一个什么样的谥号呢?反正,肯定不是什么好谥号,另一个时空里的赵桓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几个皇帝之一,就做了一年多皇帝,却做了几十年的异族阶下囚,死都死在异国他乡,可谓是凄惨到了极点,“钦”这个谥号,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寓意。

但是至少还是自己的国家自己的臣子,再怎么不堪,赵桓自己的错误并不多,错的是他的父亲和六贼,赵桓只是一个普通人,无法力挽狂澜,那么做出这些错事,实际上也是难以避免的,钦,只是一个凄苦之人一生的安慰罢了,避开耻辱,只谈德行,为君掩饰罢了,和徽是一样的道理。

而现在的赵桓,虽然也曾被俘虏,被废掉,受尽屈辱,但是却复了国,重登帝位,一扫颓唐,带着自己的孱弱的国家做到了任何一个强国都不能忽视的事情,虽然他的臣子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那些臣子们,也难以发挥自己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吗?

赵桓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是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的,一扫耻辱,洗雪靖康耻,虽然未尽全功,但是这世上还有谁可以苛责赵桓没有做到他应该做到的呢?那一个赵桓是可怜虫,而这个赵桓呢?岳翻面前的,这个深沉的男人,又该是谁呢?

他曾经耻辱过,曾经悲哀过,曾经懦弱无能过,曾经屈膝投降过,在那种局面下,他只是做了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会做的事情,他是皇帝,但是却是被逼迫的,皇帝就不是人了吗?卑躬屈膝,曲意奉承,谁敢保证自己在那种情况下就做不出来?

这世上能有几人在那时成为李若水?成为放弃自己生命扞卫自己尊严李若水?能有几人做到?几人?

赵桓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他错过,岳翻也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他也错过,他们没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他们真的只是普通人,如果可能,他们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安此一生,没有风云激荡,没有铁血冰河,没有刀枪剑戟,没有战火连天,只有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黄澄澄的稻田,温暖安稳的家。

说的粗俗一些,老婆孩子热炕头!

他们真正的梦想,真的只是这样,而已;没有过多的修辞和掩饰,真真正正,明明白白的,他们想要的,仅此而已!

大时代逼迫着一群普通人做了不普通的事情,所以小时代之下的普通人再看向这群人的时候,就觉得他们不是普通人,而是超人,实际上,他们仍然是自己,从未变过。

只是经历的多了,习惯了,而已。

真的只是这样,而已。

而现在的赵桓,也和所有人一样关心自己的名誉,关心自己的盖棺定论,关心自己的千古声誉,谁也不想成为一个遗笑万年的废物,谁也想成为一个万古流芳的人物,只是历史是太过于无情的,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左右历史,历史的真相永远存在于天道之中,是笔改不了的。

一位普通人的皇帝,他的谥号,他的盖棺定论,又是什么呢?武?文?光?这些高大上的谥号,真的可以被赵桓所拥有?曾经差一点就成为一个阶下囚,成为一个亡国之君的赵桓,真的可以被授予这样的谥号?谁会认同?谁会接受?**裸的现实面前,谁会接受?

“定!”

岳翻抬起头,直视着赵桓,赵桓惊讶地看着岳翻,他知道自己死后,岳翻在朝廷里会有什么样的地位和话语权,几乎是一言以绝,如果岳翻认为这个谥号适合自己,那么基本上,自己就将是这个谥号!一定是这个谥号!

定,是什么谥号?

大虑静民曰定,安民大虑曰定,纯行不爽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纯行不二曰定,追补前过曰定,仁能一众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践行不爽曰定,审于事情曰定,德操纯固曰定,以劳定国曰定,克绥邦家曰定,静正无为曰定,大应慈仁曰定,义安中外曰定,镇静守度曰定!

宋定宗!

“陛下为女真所虏所废,大宋倾覆,几为亡国之君,然陛下奋起余勇,振奋国家,再立大宋,重登帝位,一举击退女真蛮夷,恢复中原,后歼灭女真精兵数十万,定鼎燕云,成就不世之功业;励精图治,为大宋繁华立下不朽功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节俭度日,每食每餐山野匹夫不过如此!古之圣王不过如此!

纯行不二曰定,追补前过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践行不爽曰定,以劳定国曰定,克绥邦家曰定!陛下,天下之大,何人可否定陛下之“定”!无人!”

岳翻深深一礼,宋定宗,已成定局!

三百六十六岳飞决不辜负赵桓的期待

岳飞抵达长安的时候,西北六军的主将都已经各自抵达了长安岳飞的帅府等待,燕云之役后,岳飞按照战功对西北六军进行了重组,根据实际需要,抽调了三万左右的精锐组成边防军交给了林冲使用,自己重组剩下的西北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