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57章

靖康雪-第57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局限于林冲和鲁达以及他们的部将,接下来就是岳飞的一些人。

岳六郎和岳五郎,这两个看似白身,没有任何根基的少年人,却在这场战争里面掌握了绝大部分兵马的指挥权,尤其是岳翻,直接掌握了战争的流程,张英和张叔夜都非常信任的把指挥权交给岳翻,一开始岳翻还有些不想接受,但是现在,岳翻似乎已经习惯了。

张宪很明显的感受到岳翻的变化,从战争开始期间的默默无闻,一直到如今哪怕是一个火头军见到了都会喊上一声“六郎”,张宪的感觉非常敏锐,岳翻在军中已经有了一种超然的地位,而军士和军官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对岳翻产生信赖感,这种信赖感,就连林冲和鲁达这种西北宿将都会产生,并且不由自主的遵循。

岳翻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魅力,一种让人不由自主的信任他,听从他的指挥的魅力,或许是他的沉稳,或许是他的冷静,他的正确,他的成功,让大家都不由自主的信任这个“良家子”,而他的兄长,岳飞,以他的勇武和敢战让人们也都看好他,对他服气,并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会产生。

岳氏双子,这是士兵们给岳家两兄弟的称号,这个“子”,张宪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也明白,这并不是孩子的意思,而是带有尊敬的意味在里面,很久以前,能被称为“子”的人,都是具有很高的学问和很大的名气的人。

张宪很愿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岳飞会成为大宋军界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或许已经升起,只是大家都还没有明确的意识到,而岳翻,却让张宪看不懂他的未来,听岳飞说,岳翻的志向是东华门唱名,然后去吉虔二州做官,张宪知道吉虔二州是什么地方,他的一个亲戚就从那里逃难过来。

所以,东华门唱名的,都是可以过上奢侈舒适的日子的人,可是吉虔二州,那种凶险万分的地方,为什么,岳翻会愿意去呢?东华门唱名的文曲星,那可是要在东京城里面治国的大文人,而不是去吉虔二州那种穷山恶水拼死拼活的人。

岳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他的眼睛,有些这个年龄的少年人本不该有的沧桑之感,经历过不少事情的张宪清楚这种眼神,自己那过世的退役军官父亲就常常用这种眼神看着周围的一切,然后深深的叹一口气,而岳翻仅仅是没有叹气而已,那眼神,实在是让张宪觉得岳翻不止十六岁。

他曾经失去了他的妻子,还有他的老师,经历过家破人亡的惨剧,这或许是让岳翻提早成熟的原因之一,可是那种经历过很多事情的沧桑之感,不是经历了大喜大悲之后的人可以骤然拥有的,那是积累,必须是积累才能拥有。

岳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一百零八岳翻知道方腊已经缺粮了

方腊的攻击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在第三次进攻被刘唐和公孙胜死命拼下去之后,夜幕降临了,无论多么心不甘情不愿,方腊都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让士兵安营扎寨,准备休息,休息之后,明日再战。

他万万没想到,被他打得精疲力竭的宋军居然还有偷袭的力量,剩余的三千余军兵在撤退之前最后偷袭了一把,把方腊赶制的攻城器械大营给端了,一把大火把方腊数十天的心血付之一炬,方腊在睡梦中被一片“走水了”的声音惊醒,听到大营被毁的消息的时候,惊魂未定,等到冷静下来看到了被焚毁的器械大营和一地死尸之后,除了下令把渎职的值夜主将斩首示众,一干人等全部斩首,就再也没有其他办法。

数十天的准备居然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被宋军全部毁掉,不仅方腊懊恼万分,连主管后勤的王寅都是极为恼怒,司行方白天作战太辛苦,中了几箭,现在在养伤,前敌总指挥就由王寅接任,方腊秉持着皇帝不上前线的原则,把指挥权委任给了他,器械大营被偷袭,不仅仅是方腊自己的疏忽,作为前敌总指挥,王寅也脱不开关系。

“陛下,这是末将的罪过,还请陛下责罚!”王寅只能主动请罪,方腊杀了那个值夜主将而没有问责自己,未尝不是一种警告。

做人要识得好歹!

司行方不识好歹,不懂政治,但是他能打,他忠心,他是个纯粹的军人,所以方腊不会杀他,可自己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虽然方腊不像宋庭那样忌惮和猜忌武将,以至于很多有武略的人来投效他而不是宋庭,可是自己是兵部尚书,还握有兵权,这样一个敏感的职位上,如果自己不懂得好歹,方腊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方腊心中稍微有些松快,至少自己目前最能打的将军还是比较识数的,这多少让方腊有些放心,可以把军务交给王寅去打理,而军中公认的第一猛将石宝,说实话,方腊不是特别信任他,石宝给方腊的感觉就是一头猛虎,方腊自认没有降龙伏虎的本事,所以对猛虎就有些忌惮。

像李世民那样真正的翔龙,太少太少了。

所以就很少有人可以容忍猛虎的存在,只是此时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猛虎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方腊需要石宝,也需要王寅。

所以方腊尽可能的不去插手前线将领的指挥,一开始的确是这样,他放手让将领自己指挥军队打仗,取得了很多战果,但是很快,方腊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自古以来很多皇帝或者是起义军首领哪怕军事才能不高也总是要尝试着插手指挥战争,哪怕是居于深宫之内,哪怕是为此打了败仗。

要让军队习惯于接受最高统治者的指挥。

方腊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开始向宋庭学习,削弱统兵大将的职权,更多的把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为此不惜杀了几个明知故犯的将军,整肃了军纪,于是有了建立一个国家的最低限度条件,他的国家也随之建立,他也随之成为皇帝,他不再像过去那样无条件信任统兵大将,而是时时刻刻握着兵权。

只是有些功劳太大的老将宿将不好动手,他还没有赵匡胤那么腹黑,不好意思用那么浅显的计策把兵权收归中央,而且目前内忧外患的,他没有条件这样做,王寅石宝司行方等大将还是握有相当的兵权,这就需要他们的绝对忠诚,忠心不二,否则方腊如何放心?现在司行方和王寅都表示了忠诚,方腊稍微轻松了一些,至于最后的石宝,有他的宰相方肥盯着,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自己既然亲临前线,那么自己自然就是毫无置疑的最高统帅,至于王寅这个前敌总指挥,如果没有自己的命令,除了他自己的本部兵马,是没有办法调动一兵一卒的,这一点上方腊抓得很死,所以方腊也明白这次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值夜将领的人选是自己定下的,王寅没有任何逾越之举,而且现在王寅已经站出来认错,等于帮自己维护了“天子无错”这个真理,还需要更多的表忠心吗?

王寅被罚了半年的俸禄了事。

不过王寅的忠心并不能改变战争的颓势和不利局面方腊被宋军毫无章法的攻击弄得有些昏了脑袋,就连王寅这样的人都有些难以应付,这些宋军极为诡异,或者说他们的统帅极为诡异,那个叫做张英的文官,实在是太可怕了。

方腊不得不下令全军立刻整装,进攻宋军,一刻都不能停缓,疲惫的士兵们大为不满,不少士卒都反对继续前进,要求睡觉,方腊大怒,下令斩首了一百多个鼓噪的士兵,这才勉强把士兵不满的情绪以恐惧代替,虽然这样做有很大的后遗症,可是无论是方腊还是王寅都知道,不得不这样做,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另一边,刘唐和公孙胜带领残兵一把大火把自己的营寨烧掉之后,全军撤退到了第二道防线,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抵达了第二座营寨,一夜未睡的岳翻亲自下令打开寨门放他们进来,然后让士卒和伤兵直接退往城池内休养,自己把刘唐和公孙胜留了下来,开始询问他们一些细节。

“方腊的攻势很猛,一天之内发动了三次进攻,最长的一次持续了三个时辰,动用兵马不下三万,三次总动员的兵马不下七万之数,据密探回报,这已经是方腊全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了,大战未起,而动用三分之一的总兵力进攻,还屡遭挫败,不仅是士兵战力不足,更是统帅之无能。”公孙胜侃侃而谈。

刘唐接话道:“除了少数兵马战力强悍,我军应对起来稍微有些不足,其余兵马皆是乌合之众,连全身甲胄都不能齐备,步兵进攻居然没有盾牌护体,云梯井阑皆为赶制,质量极差,一捅就碎,可见方腊贼众势颓,命不久矣,我军临撤退之前,偷袭其器械大营,一举而破之,焚毁全部器械,十日之内,他们连云梯都没有了。”

张宪和姜武大喜过望,立刻向岳翻请战,要求率兵出寨破敌,而岳翻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大战未起,而动用三分之一的兵马作战,这不仅仅是战力不足和统帅无能,恐怕,还有方腊自己的心急在里面,方腊如此心急,不惜以七万兵马进攻我军不到一万人的镇守的营寨,会是什么原因?”

张宪和姜武一愣,没说话,刘唐也不知所以,唯有公孙胜皱了皱眉头,继而恍然大悟,狂喜道:“贼军缺粮了!”

众人大惊,随后齐齐看向岳翻,岳翻点点头,露出了笑容:“贼军大军二十余万,人吃马嚼,需要的粮草数目无法想象,凭着贼军如今所占据之地区人口和土地丰饶程度判断,加上参军人数,贼军断然没有那么多农户提供粮食,之前之所以不缺粮,是因为江南大商和寺院为其提供粮饷以求平安,而我大军至,江南商众和寺院皆投奔于我军,贼军自然缺粮!

贼军一旦缺粮,便是失败,方腊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如此焦急,想要与我军主力决一死战,在粮食耗尽之前打败我军主力,继而席卷江南,则粮食匮乏之问题全部解决,贼军更可乘势与我划江而治,则天下震动矣!”

一百零九所以,大决战为时不远矣

听得岳翻的话,张宪悚然一惊,大惊道:“六郎,如若如此,该如何是好?”

岳翻冷笑道:“此时的方腊,正如汉末之张角,甚至还不如张角,张角起事前,大汉十三州有十州都有其信徒,大方数万人,小方数千人,一声令下,大汉大半土地都有黄巾贼军起事,汉庭措手不及,几乎被攻陷洛阳,却仍然战败,而方腊仅仅占有江左一隅之地,不过王朗严白虎之辈耳,麾下三五恶徒,有何资格争夺天下?!无能之辈惧之,我却视之如草芥!诸君,定要随我大破方腊!荡平江南!”

岳翻一拳捶在桌子上,张宪瞪大了眼睛,他似乎已经不认识眼前这个不怒自威的岳翻了,似乎在不知不觉之间,岳翻已经具备了一个统帅的全部素质,他看到了姜武和刘唐信服的眼神,看到了公孙胜赞赏的眼神,也明白了自己在岳翻面前毫无抵抗力的信任,岳翻一捶桌子,他甚至不由自主地低下头,随着大家一起喊道:“诺!”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岳飞口中那个略显懦弱,行事优柔寡断的弟弟岳翻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行事果断冷静,具有极高军事素养的统帅之才,他用他的惊才绝艳,征服了张英和张叔夜,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吧临敌指挥权拱手相让,也让监军谭稹一句话都不说,更让那些原本的禁军和原本的方腊贼军在同一支军队里面相互协作,相互帮助,成为战友。

那个深沉冷静,不会争抢,喜欢躲在暗无天日之地悄悄谋划,性格懦弱温软,优柔寡断的岳翻,现在在哪里?

张宪只觉得自己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惊才绝艳。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他明明听说岳翻要去做文官,还要外放州县,去做地方官,这对于他来说,难道是真正的决定?他难道并不打算从军?这样优秀的战略指挥能力,如果不从军,难道不是大宋的损失?这样的人才,这样的军事人才,难道不该登堂入室,参议军机?

大宋朝不允许啊!

张宪还算是有见识的,只是觉得惋惜,也仅仅是觉得惋惜,他也认为,做文官,岳翻会达到超越范仲淹的层次,现在,岳翻所体现出来的能力,已经让张宪感到折服,让所有人感到折服,甚至大家丝毫不会畏惧那些即将到来的反贼,他们在六郎面前,算得上什么?

岳翻离开了第二道防线,前往第三道防线,自己真正的本部兵马所设立的第三道防线,岳翻对周阳和张晋报以极大的希望,希望他们可以做到自己所希望他们做到的,比如大量杀伤方腊兵团有生力量之类的,为此,岳翻给他们的弓弩是前两座军营的总和之数,剩下的全部都被集中在了作为最后战场而存在的润州大营里面。

那是林冲为方腊兵团设下的必死陷阱,只要他们进攻了,攻入了,就避免不了最后失败的命运,这座经营了很久的大营,岳翻相信,就算是鼎盛时期的金国铁骑十万进攻,也会脱一层皮。

而其余的一切都是作为诱饵,甚至这些军队,乃至于他岳翻本人,都是作为诱饵的存在,只为了最后的润州决战的进行,林冲麾下的必胜杀手锏已经**了太久了,那些蕃兵已经按耐不住想要杀人的**了,他们渴望战斗,他们是为战斗而生,为战斗而死的战士。

他们具备汉族士兵所不具备的气势和理念。

这正是岳翻所需要的,也是林冲所需要的,林冲原本作为杀手锏的存在,却在此时之前一次都没有做为主力出战,坐看禁军和降兵们作战,自己却带着最精锐的马队不能出战,心中的郁闷也是可想而知,只是为了最后数十万人的大决战,他不得不按耐住自己的性子。

这三千人,会成为主导整个历史走向的三千人,林冲这样确信。

宣和三年五月中旬,江南的气候已经炎热起来了,在这样的炎热气候之中,很多士兵都是光着膀子战斗的,因为一场战斗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很不舒服,剽悍的人们更愿意光膀子战斗,岳翻也购置了大量的药物,做好了十足的准备,防止军中瘟疫的流行,之前为了避免瘟疫,岳翻还特意安排了一支部队烧尸,就是不知道方腊那里有没有这样的意识。

第二道防线的战斗在两天之后结束了,也就是五月二十七日的时候,方腊军队攻破了第二道防线,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