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60章

靖康雪-第60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寅还在奋力的攻打润州大营,却连润州大营的前哨都无法通过,这里囤积着宋军数月以来积累的全部军械物资,所有的粮食储备,所有的战略物资储备,转运司的人还算是有些能干的人在里面,虽然没多少粮食,不过弓箭和军器这些物资,倒是运来了堆积如山的数量。

宋军的弓弩独步天下,密集的箭矢、三段射之法、射程远杀伤力大的三大优点,使得王寅的军队始终无法靠近宋军主力野战部队和宋军展开肉搏战,王寅焦急地看着自己的人马一个接一个的被宋军的弓弩杀死,心急如焚,恨不得自己也进入第一线去战斗,但是屡屡被自己的亲兵阻止,一直到方腊发来了最终命令——攻不破宋军润州大营,为大军打开进攻的道路,王寅提头来见!

好了,这下没有退路了,王寅红着眼睛,拿着盾牌,下了马,带着自己的亲兵,组成了一支盾牌队,大吼着冲到了所有军队的前面,为这些军队搭起了一道防线,王寅身处盾牌阵之间,感受到了宋军弓弩的优良,还有那如同雨点一般打下来的箭矢,他不由得大吼道:“全军听令,没有命令,擅自出击者,即使立下大功,也定斩不赦!没有命令,不许离开盾牌阵!”

这一次,王寅的命令得到了很好地贯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种时候还不贯彻的话,一定会死的很惨,所以他们结成军阵,像一只乌龟一样缓缓前进,尽管宋军的弓弩射击还是可以透过盾牌阵杀伤王寅兵团,但是这种杀伤毕竟比起刚才的杀伤要弱了许多。

岳飞询问身边的张英和岳翻,是否要使用床弩破坏王寅兵团的盾牌阵,张英看向了岳翻,岳翻仔细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不过随后嘱咐道:“等到方腊给王寅贼军增兵两次之后,就要撤出床弩,让他们进入前哨!”

一百一十四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三)

岳飞顿时会意,立刻明白了岳翻的想法,于是点点头,吩咐了下去,张英询问道:“为何要在第二次增兵之时撤出床弩?而不狠狠的打击贼军?在这里将贼军悉数消灭?”

岳翻开口道:“我等的打算,是在杀伤敌军的同时,还要把自身的损失降至最低,近身搏杀是无奈中的选择,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使用远程兵器杀伤敌军,贼军人数在我军之上,但是装备远不及我军,这就是我军的一大优势,可是如果我军过分使用这种优势,方腊很有可能失去理智,让全军冲锋,我军就会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

两次,就两次,恰到好处,让方腊处于崩溃边缘,之后立刻下令全军进攻,反而还是有条不紊的,而我军已经做好准备,从容撤入大营之内,使用之前准备好的陷阱和器械大量杀伤贼军,将他们拉入大营,死死困住,等到他们触动了火药阵之后,那就是全军伏兵尽起,彻底击溃方贼军队的时候,那是,才是最后的搏杀之战。

我军人数本来就少,要是损失太多了,朝廷那里会说不过去,正如我之前说的,军功太盛,朝廷会猜忌,哪怕是文人,也会被猜忌,然后就会有知道禁军内幕的人对我等暗中中伤,官家不明所以,我等也无法和整个官场作对,那么,也只能咽下这枚苦果,但是我等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谁愿意反被治罪?所以,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才是。”

张英深深叹息,而后苦笑道:“你从未经历过官场,却把官场的伎俩看得如此透彻,我大宋朝待武人甚薄,待文人也真的不见得多么优容,或许文正公之前还算是优容,王安石党争之祸开启之后,文人相轻就变成文人相杀了,呵呵呵,家父在病中大悲大怒,也就是因为党争,我自请外放州县,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所以你说你要去吉虔二州那种地方,我也不算太惊讶。

六郎,朝廷里已经变得血雨腥风了,比之战场,更加可怕,你若是参加大考,得中进士,可一定要小心谨慎,我这次回去,若是侥幸得胜,定然会被提拔为朝廷官员,我定会以父丧未满为理由,继续回相州守孝,争取一些时间,父亲之死对我的影响不小,我现在立完大功,要是立刻就去了朝廷里,定然会被吞得连骨头都不剩。

你也是一样,少年俊杰,能文能武,到时候,京城里对你示好之权贵一定不在少数,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万不可接受任何一家权贵的示好,定要尽速脱身,乃至于自毁前程也不是不可以,元佑党人碑至今还立在宫内,那便是斑斑血迹,不要贪慕京城之繁华,那是要人命的。”

岳翻点头:“我会尽快向官家请求出知吉虔二州州县,顺便使些钱财,用些本事,也一定要尽快离开京城,我几乎可以想见那些权贵邀请我之时,请出他们家中优秀女子作陪的场面了。”

张英在杀声震天的军营中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岳鹏展啊岳鹏展,哈哈哈哈哈!好啊!好啊!这才是个男人!你虽失去爱妻,我甚为惋惜,但是,你到底还是没有心死,哈哈哈哈!这才对!这才对!男儿大丈夫,怎能为一女子失去进取之心?天下女子千万,你能选择的又有多少?哈哈哈哈!好!好!好!不好色的男儿,怎算男儿?”

杀声震天的军营中,张英哈哈大笑,岳翻却想起了那个总在自己身后默默跟随的温婉的甜得如蜜糖一般的女孩儿,心中一阵抽痛,不知不觉,她已经离开了一段时间了,战场上的紧张让岳翻感觉不到痛苦,可是岳翻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会不自觉的想起那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面,每一次回家,回到屋子里面,都有一个甜得和蜜一样的女孩儿等着自己……

她已经不在了。

有缘无分?不,不,算不上,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夫妻之实,结了亲,无论什么时候,翠翠都是岳翻的正妻,岳杨氏,正如同周侗是岳翻永远不能忘怀的恩师一样,永远无法替代,今后无论什么时候,岳翻成了大官也好,成了什么大人物也罢,翠翠的身份都会水涨船高,虽然岳翻知道,这不是她想要的,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良久,岳翻自嘲的笑笑,紧握手中战剑,直视前方。

前方,王寅兵团还在不要命的冲锋进攻,一员悍勇的叛军战将大吼着,提着盾牌冲出了盾牌阵,身后跟着一大群同样悍不畏死或者被逼无奈的敢死队,宋军的箭阵似乎并不能给与他们多大的杀伤,不过这不要紧,床弩队已经准备完毕了,岳飞一声令下,床弩队立刻射击,他们手中的锤子猛然砸下,一声巨响,一支粗大的弩箭伴随着破空之声冲向了疯狂冲锋的方腊叛军。

那员悍不畏死的战将中了大乐透,被一支弩箭带着超低空飞行了十几米,死在了王寅兵团盾牌阵的前面,王寅亲眼看到了他死不瞑目的表情,随后,宋军威力巨大的床弩屡屡把王寅兵团的盾牌阵破坏掉,随后大量弓弩趁虚而入,盾牌阵顿时被破坏的七零八落,死伤惨重,直到其他勇敢的士兵拿起盾牌顶上去,重新列好阵型,但是随即又被床弩给破坏掉。

宋军的床弩,可是改变过历史的,几十年之前,在澶州,那一场大战中,就是床弩改变了历史,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因为一支弩箭和一个人的死。

所以床弩是个好东西,是这个时代的超级火炮。

方腊看到眼前的这一幕,顿时咬牙切齿,手一挥,一个万人队立刻往前冲,开始支援已经兵力不继的王寅兵团,他们前进的路线上布满了尸体,一路血色,三万人的兵团到如今只有不到一万人还能站着继续前进,其余的,全部丧生在了宋军毁天灭地铺天盖地的箭雨中,这种箭阵对于快速行进的骑兵或许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速度迟缓的步兵,还是没有装甲保护的步兵,绝对是可行的。

这个万人队的下场也很凄惨,没有盾牌保护的情况下向箭阵底下冲锋,和找死又有什么区别呢?但是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他们真的没有别的选择,除了这样做,没有后退这条道路可以走,他们如果后退了,方腊会用更加凶残的方式对付他们,这一点,他们非常坚信。

与其这样,还不如死在冲锋的道路上,期待着方腊会良心发现,给他们的家人一点点抚恤,算是他们的卖命钱。

宋军不会仁慈的对待他们,也没有必要仁慈的对待他们,一路上,这个万人队已经损失惨重,排头将领已经身中数十箭而死,麾下士卒更是十去其八,冲入盾牌阵的时候,还不足三千人,其余所有人都死在了开阔的战场上,看的方腊心惊肉跳,看的所有方腊的士兵们胆战心惊,方腊身旁的将军和谋士们忍不住的劝说方腊不要这样继续下去,可是现在,谁说都没有用了。

方腊又是一挥手,第二个万人队出击,略显犹豫之后,万人队的将军还是叹了口气,抓紧战剑,大吼着带着全军一起冲锋,这是他没有选择的选择,也不得不这样做,除了这样做,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他们的下场和第一支万人队是一样的,好一点的是,将军没死,还能带着他们一起冲锋。

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让他们感到无比庆幸的事情。

一百一十五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四)

汉家子孙的血,大多数都流淌在了自相残杀的内战战场上,从古至今,汉家子孙的内战基因似乎要远远强于外战基因,以至于整个中华历史中的战争史,都是改朝换代和镇压起义相关的内战史,外战历史却远远逊于此,最着名的也不过是春秋战国尊王攘夷之战、汉帝国反击匈奴之战、冉闵驱逐五胡之战、汉家南朝对抗胡人北朝之百年战争、隋帝国一统汉家之战、唐帝国对外反击之百年战争和两宋对抗辽、西夏、金和蒙古之百年战争、大明光复汉地之战和中华民国抗日之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等等。

而这些战争中,以汉家儿郎获得最终胜利为结果的战争却并不多,冉闵战死,南朝多衰微,两宋困于战马和政体之原因导致军事不振,以至于汉家王朝全境亡于蒙古之手,大明光复汉地之后,却又被满人所侵占,一直到近代以后,汉家才得以重新复兴。

然而即使是这些对外战争时期,汉家子孙也没有同心同德过,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声音反对对外战争,而要求对内,攘外必先安内是没有错的,这一点岳翻从来都是认同的,但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标准却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很多人在这上面做手脚,不断地对民族英雄们进行掣肘,使得本该开疆拓土的辉煌胜利变成了丧权辱国的大败,这些人都是民族的罪人。

而岳翻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汉家子孙在文化科技和经济攀上最高峰,而军事跌落最低谷的时代,拥有强大的经济和科技文化等软实力,却在最要命的军事硬实力上孱弱衰败,这不得不算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还是赵宋家法对军队和武人的极端防备所导致。

脱胎于五代十国的宋王朝的创始人赵匡胤深深地为五代十国武将的强悍和军队的野性所担忧,所以,他建立宋王朝之后,为了不让别人也重蹈他的“覆辙”,就对五代十国的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束缚住了军队的手脚,使得陈桥兵变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而铁血军队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有宋一代对武将的束缚和对军队的控制,达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最高的高峰,向岳翻现在可以毫无顾忌的对军队发号施令,并且得到彻底贯彻落实的情况,实在是一个特例中的特例,如果放到别的地方,主帅是没有最终决定权的,皇帝派来的太监监军往往会对主帅造成有力的掣肘,军队是否得力,底下的统制官是否听令,都很难说。

就好像如今,如果岳翻使用一支刚刚从东京城征调而来的禁军进行战斗,那么岳翻估计不出一个时辰自己就要身首异处,如果自己跑的不够快的话。

其实也不能怪那些临阵脱逃的将军,军队败得那么惨,逃跑是人类的本能,加上将军本身没有铁血精神,落跑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大宋朝开国的那些名将之后,都已经被朝廷和文官们圈养起来成了猪,曹彬潘美高怀德这些名声显着的宋代名将之后,从曹玮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合格的家伙,宋代的土壤不适合武将和军事家的出现,狄青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他被活活吓死之后,大宋朝的名将也就可想而知了。

后来到了神宗朝,王安石的将兵法给大宋朝的军事来了一次稍微的振奋,出了一个王韶,打造了一个西北的军事特区,可惜,可惜……

岳翻可不想被人冠以名将的称谓,他不喜欢战争,不喜欢战场,不喜欢看到眼前这个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有人死去的场面,一个活生生的士兵,突然就被一支箭射穿了喉咙,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倒地就死了,而他的死并不能给整个战场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变化,还是在互相杀戮,生命在战场上是最为卑微不过的。

王寅兵团二次增兵之后,损失反而越来越大,一路冲来,他们身后的路都是尸体铺成的路,全是一片片的血迹,把土地染得殷虹,也不知道一年多以后,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农作物或者是杂草之类的,是不是红色。

最终,在方腊咬着牙要第三次增兵之时,岳翻下令撤回床弩,弓弩队缓缓后撤,刀盾兵缓缓后撤,放弃前哨阵地,把寨门变成新的守卫阵地,固守之,让方腊兵团占据前哨阵地,把他们的阵地进一步前移,往润州大营里面更进一步。

岳飞立刻下令,前敌统帅鲁达也随后下令军队后撤,骑兵主将林冲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麾下三千剽悍至极的骑兵已经无法忍耐嗜血的杀意,最强的杀手锏火器大阵也随时准备,只待岳翻一声令下,立刻开始全面进攻,彻底把方腊兵团击溃,荡平江南。

张英穿上了盔甲,拿着战剑,翻身上马,似乎做好了冲锋的准备,张叔夜是受了伤,无法上马,不过看他的样子,似乎也不打算置身事外,凡是能站起来的伤兵和疲兵都做好了战斗准备,这一次是一个天大的功劳,杀的多,就拿得多,能够击败方腊的话,大家都有好处拿,这条命现在不拼,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方腊没有察觉宋军滔天的战意,自从澶渊大战之后就没有的滔天战意,王寅似乎感受到了,但是他也停不下脚步了,损失了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