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66章

靖康雪-第66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有了科举和三级考试制度的完善开始,连中三元的人就很少,少到了屈指可数,一千多年的科举历史,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人参加过的科举考试,连中三元之人,屈指可数。

放到明清,岳翻已经可以做官了,已经可以堂而皇之的自称官老爷了,但是在现在,这个解元并没有什么卵用,岳翻也搞不懂那十四个家伙欢天喜地的样子是为了什么,也搞不懂那个酒楼老板直到第一名第二名全部出现在了自己的客栈里面,是多么的兴奋,总而言之,岳翻很淡定,然后看了看方浩,发现他也很淡定。

这家伙,绝对是个扮猪吃虎的人物,也是个低调的人物,长着一张二货脸,专门做二货的事情,但是,心里头却亮堂堂的,否则,这样的场面,大家都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这家伙却能做到和自己差不多的程度,而且,他是从什么地方如此确定,自己就是第一名呢?

一片欢腾中,岳翻和方浩接下了属于自己的功名,然后一起前往州府接受考官的祝贺和训示,同时商议确定大家一起前往进城参加考试的日期和注意事项,因为赵匡胤他老人家确定的规矩,所有考生都不用对考官自称弟子,考上了进士就可以直接做官,天子门生,所以,知州老头子也没什么太多的需要说。

他只是微笑着看了一下被他选出来的七十八个可以代表相州去京城参加大比的举子,他看到了岳翻,看到了方浩,也看到了其他人,想起了他们的惊采绝艳,想起了他们的文章和这三天里面的点点滴滴,叹了口气,说道:“前路漫漫,老夫没有太多的话可以嘱咐你们,你们要走你们自己的道理,而不是老夫的道路,但你们是老夫亲自挑选出来的举子,整个相州最优秀的人才,老夫唯有八个字送给你们,谨言慎行,好自为之。”

以岳翻为首,相州七十八举子齐齐弯腰行礼:“谨遵知州之言!”

老头子一挥手:“去吧!”

这便是整个流程,属于老头子的发挥结束了,接下来是几个小吏告诉他们进京赶考的时间和集合日期,考中了举子,那么自然是由国家出钱安排这些举子进京考试,他们自己不用负担一分钱,费用由国家支出,这个流程也结束了之后,就是属于举子们的狂欢时刻。

憋了好几天的酒楼和青楼开始放大招了,街边的小贩儿们也开始放开喉咙大肆喊叫了,那些有举子触摸的客栈酒肆更是摆开了架势,文曲星之房、座,大家都来抢啊,沾沾文气啊,快来啊快来啊,过时不候啊之类的……

这招还真管用,扬文抑武之后百余年的大宋朝,东华门外唱名者才是真正的好汉,这一点,已经是共识了。

岳翻只是按照规矩办事,一点儿错都没有,他不想参军,不想跟着军队混,他知道,只要他加入了西北兵团,那么他所能做的一切只是跟着西北兵团在张浚的带领下步入黄昏,或者是跟着吴玠在和尚原血战金兵,回光返照,再或者是跟着刘錡的八字军上演西军最后一兵的完美落幕……

壮则壮矣,悲乎!

岳翻不想成为悲剧式的英雄,甚至不想成为英雄,因为英雄是在特定时期才会出现的特定产物,过了那个时期,就会死掉,死不掉的英雄不是英雄,英雄不会产生在和平年代,也不能生存在和平年代,不会死的英雄只会出现在电影和电视剧里,不会存在于现实世界中。

我是岳翻,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大宋子民,我什么都做不到,什么都做不了,我只能活着,为了自己,为了别人而活着。

热闹的安阳县城内,总是可以看到热闹的场面,那些考中了举子的考生们相互欢庆着属于自己的胜利,相互给予对方美好的祝愿,祝愿大家都可以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夺得好的名次,成功登上皇家大殿,亲眼见到皇帝,然后听皇帝说话,最后,正式成为天子门生,成为大宋朝地位最高的文人群体——进士。

可是又能有几个人成功呢?每一个召开科举考试的州府,现在可能都在上演这样的场面,可是谁又能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事情?马上就是宣和四年了,而宣和七年,三年之后,就是金兵南下,汉民族沉沦的开始,百多年的痛苦,至今难以扫清,这一切又是谁造成的?

亲眼见到了中华第二帝国的黄昏,见到了这入夜前最后的夕阳红,岳翻觉得自己很幸运,赶在这个时候,可以见到大宋朝最辉煌的时候,也可以见到不久之后天堂变成地狱,处处尸山血海的场景,那个时候,自己会有怎样的想法呢?会不会写一篇文章传于后世,告诉后人,我来过?

岳翻带着讥讽的笑容,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自己置身事外,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归属一样,或许,他也是在嘲讽自己,嘲讽一个明明知道一切,却什么都做不了的自己,这样的自己,实在是值得嘲笑。

区区解试,你们就真的满足了?高兴了?如此庆祝了?你们的幸福点也真是低啊……

而方浩很诧异地看着岳翻的笑容,他总觉得岳翻的笑容非常诡异,是高兴吗?不对,绝对不是高兴,倒很像是嘲笑……对!就是嘲笑!

为什么,为什么是嘲笑,为什么会是嘲笑?

方浩觉得自己懂得很多事情,甚至懂得很多人,但是这一次,岳翻,是他第一个不懂的人,他做的事情,是他第一次不懂的事情,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挑战。

他们之间开始相互吸引了,相互吸引的非常剧烈,岳翻想要知道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而方浩也想知道岳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

一百二十六就这样步上进京赶考之路

在大宋朝,你考上了举子,它所代表的意义,应该就是你可以去京城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并且不用承担一路上的任何费用,所有费用都由国家承担,而且在京城考试还有一个好处——吃饭不要钱!

岳翻很愉快的接受了这个优待条件,哪怕仅仅是为了那几顿不要钱的饭!不要钱的饭,吃起来最香了,有一种被喂食的感觉,对于现在整个身心极其放松的岳翻而言,就是这样的,他特别喜欢不要钱的饭,谁愿意请他,他自然是乐意之至,比如客栈老板为了感谢岳翻为他招揽了那么多客人,一下子免去了岳翻所有的吃住费用,好吃的好喝的优先提供给岳翻,别人都要往后挪,谁让岳翻给他带来了那么多的收益呢!

考试结果公布之后的第七天,七十八名举子就在相州州府的安排下踏上了进京赶考的旅途,岳翻最后一次祭拜了周侗的坟墓,最后一次陪翠翠说了话,最后一次握住了父亲母亲的手告别,最后一次向大嫂保证一定可以让兄长平安回家,最后一次抱住了小岳云,最后一次吃了家里的饭食。乐…文…

他也不知道这究竟算不算是真正的最后一次,但是就此时而言,真的是最后一次了。

进京赶考是不方便带着很多下人的,一般而言,大家只带上自己的一个书童,官府也会承担那个书童的费用,可是如果岳翻要带上十四个心腹一起去的话,那也实在是太会占国家的便宜了,所以伟光正的岳翻大人选择带上了名为宋江的书童,十四个心腹护卫则是自己赶往东京开封府,为自己准备一下住宿的地方。

曾经那里有自己的师兄林冲,还可以去那里借住,但是现在是不行了,林冲已经不在开封了,林冲现在已经从江南调回了西北,在漫漫黄沙的西北边疆上和西夏人展开激战,大宋朝西北边疆战火重燃,西夏人趁着大宋爆发方腊起义趁虚而入,西军奋勇上阵,为国御辱,大太监童贯豪言壮语,一定要把卑劣的西夏人彻底打残,让他一百年都不敢窥视大宋!

岳飞随着林冲去西北了,他麾下的那些弓手也都被相州州府特别允许前往西北边疆作战,在下林冲的麾下担任一个职位,成为西军的一员,岳飞的生命轨迹已经改变了,张宪的生命轨迹也改变了,他的麾下的生命轨迹都改变了,他们从此快意恩仇,马革裹尸……

岳飞走的太匆忙,甚至没有来得及回家看一看父亲母亲,只是托人送来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国家危亡,忠孝两难全的无奈,岳妈妈泪水连连的感慨着两个儿子都离开自己的痛苦,刘氏抱着年幼不懂事的小岳云一个劲儿的掉眼泪,只有岳爸爸一脸平静的给岳飞回信——吾儿鹏举亲启,家人甚好,父母安康,妻子平安,鹏展已考中第一名解元,不日即将赴京考试,勿忧也。

岳飞可以放心了。

几乎是在岳飞踏上征西战场上的第一天的时候,岳翻也骑上了前往东京开封府考试的马匹,两人一东一西,一文一武,多少年前的岳爸爸的愿望,就这样实现了。

岳翻是一路骑着马前往开封的,因为他不喜欢坐马车,他觉得坐在马车上不舒服,摇摇晃晃的,容易头晕,他就骑着自己的小苹果,小苹果是上过战场的,非常沉稳大气,对那些拉马车的驽马都不屑一顾,几匹母马讨好似的往小苹果身边凑,小苹果连踢带打的把这些母马统统赶走。

貌似小苹果在打仗的时候把几匹西军的母马给上了,看不上人家驽马了,西军骑兵们也高兴,那些西夏人和吐蕃人卖给大宋的公战马都是阉割过后的马,要么就是母马,根本无法繁衍,像小苹果这样高大英俊的草原马,还没有阉割过,实在是难得,他们都希望小苹果多来几发,多让几匹母马怀孕。

不少举子看着岳翻这副样子都气不打一处来,他们都认为,纵马奔驰是有伤体统的事情,优雅的文人就该像个样子,坐在车上,羽扇纶巾,风流倜傥,怎么可以像那些粗鄙的武人一样纵马奔驰呢?还有你那柄战剑,到底是什么武器?为何如此锋利?还有那张弓,动不动射几箭是什么意思?你还是不是一个读书人?难道上一次战场就让你变成武人了?你可是解元!要有解元的风度!

岳翻对此嗤之以鼻。

我且问你,儒门祖师是谁?

孔圣人是也!

那君子六艺是谁提出?!

当然也是孔……孔……圣……

君子六艺所谓何也?

………………

到底是我为武人还是你等忘却了孔圣人之言语?整天子曰诗云,可曾还记得孔圣人所言之君子六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敢自称孔圣人门徒?你等到底要不要颜面?还敢自称君子?!还敢说我做的是不对的?还是说你们觉得孔圣人的话是错的?!

再也没人敢对岳翻习武射箭的做法说三道四了,因为他们没办法反驳岳翻,君子六艺,出自孔子,而里面的确是有射和御之术,看着岳翻潇洒的纵马奔驰,潇洒的马上开弓,他们实在是说不出什么来,这就像是一只老虎会唱歌……不,一只老虎会写文章,还写得那么好,写的比人还好!

你说气人不气人?!

不过方浩那个二货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跟在岳翻屁股后头吃灰,岳翻纵马奔驰的时候,他也骑上了官府给他们配备的驽马,想要营造出一种类似于岳翻的潇洒飘逸的感觉,好让岳翻承认他也是具备了君子六艺的“君子”,然后他和驽马一起跌倒在地上,驽马没什么事情,他把腿摔伤了,只能躺在马车里当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男子……

人与人之间在智商上的差别不是靠着二货的举动就可以缓解的,反而更有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比如方浩这样摔伤了一条腿的行为,就被随行护送他们的相州州府官员斥为“愚昧而不可及”,方浩只能郁闷地躺在马车里吃岳翻送给他的烤野味——打猎打来的。

一路上,这些举子们越来越发现岳翻的不凡之处,不仅骑马骑得好,而且射箭也射得好,基本上百发百中,还能左右开弓,马上开弓,这份骑术在大宋朝也算是顶尖的,更别说他的剑术非常不错,平常早起的举子们都能看到岳翻舞剑,一看就是剑术的高手,即使他们是外行。

而且他们也越来越不好意思说岳翻的不是了,一路上官府给他们准备的是米饭和咸菜,还有一些简单的素食,他们吃的并不好,虽然可以吃饱,可是看着岳翻每天都可以吃到他自己打猎得来的野味,什么野鸡野兔之类的,然后烤的外焦里嫩,和他的那个书童一起吃,也会带上那些随行官员和士卒,还有方浩那个和他关系不错的二货,其余的举子们都很眼馋。

然后一个两个举子们都按耐不住要去和岳翻讨肉吃,一开始以为他们肯定要被刁难,结果岳翻只是豪爽的一笑:“早点儿承认不就好了?硬是憋着怪谁?”

一笑泯恩仇,一肉路转米分,大家都开始对岳翻的仗义和品性感到折服,更有十几个看上去身体不错的举子要求和岳翻一起出去打猎肉食,于是打猎的队伍算上那些自发组织起来的士卒,也就有了二十多人,每日都可以出去打猎,得来的肉食实在是不少。

随行官员们也大方的贡献出了他们的酒,有了肉喝酒,就没有男人们做不到的事情,以此为媒介,大家慢慢的熟悉了,进京赶考之路也变的多姿多彩起来。

当然了,整个赶考团队也渐渐的分为两个团队,一个团队是围在岳翻周围,愿意跟着岳翻一起出去打猎,一起吃肉的人,另一批,就是宁愿抱着书卷啃馒头,也不愿意和岳翻混在一起的人,他们还是坚持着读书人的体统……

他们用也有一个领头人,是本次相州州试第三名,吕文德,出自书香门第,坚持自我,坚持读书,坚持文人风骨,坚持不习武和鄙视武人的传统,身边也聚集了一批人,所以说,能够聚集一批人,并且成为领袖的,一般而言,都是拥有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的人,这些人会让他们周围那些举棋不定摇摆不安的人不由自主的向他们靠近,求取内心的安宁。

所为领袖,就是引导,岳翻不自觉的引导了一批人,吕文德也不自觉的引导了另一批人,他们不是敌人,而是两种意识的对碰,在不远的未来,这两种意识会汇聚在一起,风起云涌的时代中,岳翻和他身边的人不自觉的都走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一百二十七城里人都很会玩

和当初来到东京城的时候已经大不一样了,岳翻无论是身份还是财富还是见识,都已经不是一个区区十岁的少年郎了,距离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