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94章

靖康雪-第94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的游牧骑兵打得落花流水,驱逐出了中原腹地,但是具体的战争方式,岳翻并不清楚。

接着就是赵武灵王反击匈奴之役,但那是赵国胡服骑射之后动用了数十万飞骑取得的大胜,也是骑兵对骑兵,至于后来李牧取得的大胜,那才是用战车阵在草原上把匈奴铁骑困住了,围了一个大圈,把匈奴人围在里面使劲儿的放箭,匈奴骑兵大败,李牧大获全胜,但是这样的战役和战法,岳翻不敢动用,那实在是太奇幻了,李牧之能,岳翻自认远远不如。

后来秦国反击匈奴战役,太子扶苏率领老秦飞骑大破匈奴五万铁骑,秦将蒙恬以三十万秦军组成举世无双的箭阵,在河套把匈奴五十万骑兵打的近乎全军覆没,但是那也不能说完全是箭阵的功劳,养马起家的秦人在骑术和骑兵上不比匈奴人差,蒙恬麾下的军队也有不少骑兵。

后来能够以步兵军阵对抗骑兵的猛人也是屈指可数,三国时代的鞠义算是一个,麾下先登死士全歼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白马义从是骑射骑兵,轻骑兵一类,灵活机动,而鞠义居然可以凭借步兵全歼这支白马义从,想来也是能力非凡了,可是岳翻还是不知道具体的战法,仅仅是略微了解先登死士都是重装弩兵。

随后也就算是刘牢之的北府兵和刘裕的缺月阵,那是步兵对抗骑兵最出彩的两场战役,可是那是受到了地形的限制和武器的限制,还有良好的布局,这才成就了步兵全歼骑兵的传奇,而岳翻现在什么都没有,仅仅可以做到的是打造重装弩兵,在自己的麾下,也练出一支先登死士。

没有火枪,没有火炮,没有强大的火器,岳翻所拥有的只是冰冷的刀枪,所以,无论如何,岳翻也要想到一个办法,可以用来对付女真铁骑,大宋实在是可惜,赵光义实在是千古罪人,用弥漫的文气统治了大宋,居然在一百六十余年间没有出现一个堪称国士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以至于建国初期的难题到了灭亡时依然是难题,还是无法克制骑兵。

即使如此,岳翻也可以拥有火药,拥有足够的火药,只是火药而已,火药武器岳翻还造不出来,岳翻不会,没有这样的资质,他只是知道火炮,不知该如何制造,他只是知道火枪,而不知道如何制造,很多东西,他知道,但是他不会!

岳翻开始安排手下人寻找硫磺,寻找木炭,寻找硝石,开始自己制作最简单的火药,然后尝试着把火药放在密闭的容器内,点燃引线,制作最原始简单的炸弹,再在里面加些铁块铁钉什么的,增加一点杀伤力,仅此而已。

这却又是何等无奈?岳翻从未像现在这样痛恨自己不学无术,过目不忘又如何?你能了解多少东西?记得住是一回事,了解学会了又是另外一回事,以前有网络的时代,岳翻甚至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学习很多的军事知识,包括西方火枪的发展历史,有很详尽的制作方法和原理图,但是岳翻没有看,只觉得那是很无聊的东西,看看差不多得了……

差不多差不多,等到真要用的时候,就差很多!

知识不一定可以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就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鹏展,我等如此私造火药,怕是朝廷得知,不好交代,毕竟我等的编制算作厢军,厢军是不可以使用火器的。”方浩略带一些警惕和忧虑,这样对岳翻说道,而岳翻只是摇摇头,看着建造在山里的秘密火药作坊,开口道:“此处你知我知,剩下的工匠都是从我岳氏相州庄户中挑选而出,他们跟随岳氏从相州南迁,名为庄户,实为家臣,对我岳氏绝对忠诚,不会有任何人走漏风声。”

方浩皱皱眉头,开口道:“锦衣卫这段时间已经发现了不少朝廷探子的踪迹,想必是朝廷也对吉虔二州一直未曾停息的战火有所顾虑,加上朝廷那个一直以来都未曾给吉虔二州派过通判,只有你一人为最高军政长官,不符合大宋祖制,若不是一直在打仗,恐怕早已有通判前来,所以,你可要小心行事啊!”

岳翻低声道:“就算来了通判,我也不怕,你以为我为何要派出军队四散打击山匪?朝廷也过了警惕之期,对我一开始的疑虑也渐渐打消,转而开始相信我足以平定吉虔二州,既然如此,吉虔二州那么多的人口,朝廷怎能放过?毕竟为了让朝廷允许我等动兵,我等也是把吉虔二州人口数量上报了。”

方浩紧锁眉头,叹息一声:“鹏展,你也是太累了,张三郎逝世以后,你就没有停下来过,忙来忙去的,整个吉虔二州的事情都快被你一人做完了,你也要注意休息,毕竟你麾下的那些人才都不是无能之辈,都很有几分能耐,该让他们做的事,就让他们去做吧!”

岳翻皱皱眉头,摇摇头:“总有些事情要我亲自去做,而且现在是非常时刻,不知道何时北敌就要南下,河北禁军若是招架不住,我等必然要奉命北上,现在我要做好足够的准备们不至于到那时才手忙脚乱,北敌多为铁骑,我大宋最缺的就是铁骑,我等手上更是只有三百骑兵,不得不用任何办法来弥补这样的缺憾。”

北上?骑兵?缺憾?

难道……

方浩的瞳孔微微一缩,用无法察觉出来的颤抖语气缓缓说道:“鹏展,你所谓已知何去何从,难道?”

岳翻抿了抿嘴唇,然后开口道:“子成,我不会瞒着你,我曾经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只是想着过富家翁的日子过一辈子,到江南寻一个祥和的地方,一个小镇,安然度日,就此一生,但是随后我认识了很多人,我知道了很多事情,那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胸怀大志之人,那些事情无一例外都是军国大事,我开始发现,我似乎无法做到我一直想做的。

子成,我不想骗你,更不想骗我自己,我怕死,非常怕死,怕死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需要别人牺牲性命去救我,我才能活下来,我非常痛恨那样的自己,我非常痛恨那样的我,什么都做不到,什么都不去做,什么都不去考虑,甚至只想着一味逃避,我参加江南之役,考取进士,来到吉虔二州,只是为了在河北甚至江北都沦于敌手之时,我还可以安然的度日。

我为我如此自私和愚蠢的想法付出了很多代价,而我却还不自知,一心一意的寻求安稳,寻求安全,一心一意的逃避,一直到这里,子成,我不是向你询问过这个世上是否会存在有不怕死之人吗?那时你回答没有,但是我想,应该是有的。”

方浩什么也说不出来。

“当他们认为为了做成某件事就算是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的时候,不怕死的人就出现了,不论是好事还是不好的事情。”

一百七十五一切还是有它原来的轨迹

岳翻在吉虔二州的行动只是这一年里面的某个特定时段的某个小插曲,当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在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南方的岳翻在做什么,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意了,所以岳翻打定主意,这个时候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风险最小的,大宋朝廷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燕云十六州,没有谁会因为江南的一点小事就把精力转移。

更别说刚刚大宋才打了一场大败仗,二十万禁军溃散,虽然损失不大,但是对徽宗皇帝收复燕云的信心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不敢再信任那些他深深了解的**透顶的禁军,更不用说被岳翻整编出来的十万精锐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西军,或者是离开了禁军,能战的军队又在和辽人的战斗中损失殆尽,剩下来的都是废物。

如果是废物的话,就算是整整一百万的废物,能和十万精锐铁骑战斗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赵光义为了自己的地位而拒绝迁都的那一刻,宋庭的未来就已经注定了,他们注定会被开封城极为不利的地理位置而狠狠的拖累,甚至到一种非常不利的状态,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除了士兵血肉之躯,没什么天险,而宋军,如今的宋禁军,有成为血肉长城的意志和信念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张叔夜在无边无际的黑暗和绝望中失去了枢密副使的职位,据理力争之后无法改变徽宗皇帝的心意,自请外放吉州通判。

徽宗皇帝答应了,给了张叔夜自由,而且还没有什么特定的任务,通判从来都是皇帝的亲信去做的,监视地方大员,制约他,表面上没什么权力,实际上一州一地之主就是通判,知州之类的反而是万年老二,当然了,吉虔二州这些地方现在属于大宋的特别行政区,还不能算作正常地区,所以张叔夜此去,徽宗皇帝只把他当作是公费旅游。

张叔夜一直都在反对北伐燕云,倡导联辽抗金,张英死后的枢密院完全由张叔夜主导,新任枢密使蔡攸根本掌控不了局面,枢密院全体都极为反对北伐燕云的举措,徽宗皇帝无可奈何之下,在东府的配合下把西府来了一次大换血,大宋朝堂上的反战派基本覆灭,战争成为了主流议题。

这种事情居然发生在大宋朝堂上……

张叔夜和他的追随者带着无尽的感叹,离开了东京开封府,或者外放,或者贬官,或者干脆辞官归隐,朝堂上主战派的力量再也没有制约,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几年前被赶出开封去往茫茫大西南吃苦受罪的三十岁官员,带着一脸的沧桑和不符合年龄的沉稳,一步一步地走入了开封城。

张叔夜的离开并没有给这个天下带来多大的影响,至少如今还是这样,大家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张叔夜的离开会带来什么,也没有人注意那个三十岁的年轻官员的到来会给大宋带来什么,张叔夜往江南而来,来见他的亲密战友,曾经一起平定江南之乱的岳翻,岳翻在吉虔二州为官已经一年多了,当初考取进士之后马不停蹄地离开开封府,让张叔夜郁闷了很久。

后来张英曾经对张叔夜说过,这天下再也没有比岳翻更聪明更懂得自保的人了,这一招比起自污名声来说更为高明,张叔夜瞬间就明白了张英的话,联想到那段时间京城内的暗流涌动和自己不得不闭门谢客以求避嫌的无奈之举,张叔夜明白了岳翻的考量,赞叹着岳翻的气度。

开封府的奢华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放弃的,当初寇准也是一心一意想要回到这个花花世界,继续过奢华的日子,而岳翻度过了一段时间的奢华生活之后,还毅然决然的去到了人间地狱吉虔二州,这份决心和气度,就不是寻常人可以具备的。

而当张叔夜真的踏足吉虔二州的时候,反而没觉得这里是人间地狱,除了这里的军队比其他地方更多,看起来更加精悍之外,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走在官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队一队的士兵在巡逻各地,平常根本看不到人的荒郊野岭反而有更多的军队巡逻,仿佛在防备着什么,步入了人口密集区,军队的数量减少了,但是穿着文官官服身后带着黑衣士兵的人多了起来。

张叔夜在当地打听了一下,知道了这些个官员叫做执法官,他们身后带着的黑衣士兵是执法队,他们的职权就是发现捉拿不法分子,然后敲响无射大钟,以安抚使岳翻定下的十条法律进行处罚,弘扬法治精神,而这些人很明显都极为熟悉岳翻的十条法律,即使是垂髫小童,也是张口就来。

张叔夜觉得很好奇,无射大钟?什么是无射大钟?

当地人告诉他,他们也不太清楚为什么无射大钟叫做无射大钟,但是它就是叫无射大钟,岳翻起的名字,十条法令镌刻于其上,江南南路范围内的人无论是谁都要牢记这十条法令,这十条法令在江南南路的区划内等同于大宋律。

虽然张叔夜对此有些讶异,但是看到吉虔二州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如同朝廷里的那些官员所说为人间地狱,就猜测到这些改变或许和这个无射大钟还有十条法令有关,当地百姓居然人人都能说出这十条法令并且遵守之,张叔夜觉得十分惊讶。

张叔夜一路行进考察吉虔二州的真实情况之时,岳翻召集了方浩吴用公孙胜和王辉晁盖这五个绝对心腹,开始商讨一些关于战马的问题,岳翻虽然觉得可以依靠火药和火药武器取得一些效果,但是若要彻底的击败女真人,没有战马是万万不行的,起码十万铁骑,才能用于反击女真,少于这个数目,汉人只能在汉地防守。

岳翻讲明了自己的目的:“我们不可能得到很多的战马,但是即使是驽马,在我们手上也能发挥出作用,我们如今手上有三百五十名骑兵,战马四百六十匹,有一百一十匹达不到骑乘作战的标准,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没有用的,昔年唐军作战,步卒也可以骑马,抵达战场之后下马作战,保存体力,我大宋单兵作战负重三十余斤,还未抵达战场便精疲力竭,难以作战,所以,即使是驽马,我们也有必要得到。”

公孙胜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说实话,就目前来说,我们的财政是比较宽裕的,原先的家底,永和镇的产出,缴费所得,官家和朝廷的赏赐,各州各县为了取得我们帮助所赠送的钱财和礼品,这些都可以用来购买战马,但是正如同六郎所说,我们有钱,却无法买到战马。”

吴用摇着扇子,一脸凝重的说道:“大宋主要的战马来源是西边,过去在下走南闯北也略有耳闻,大宋为了获得战马也是不遗余力,大宋内地不适合养马,养出来的马匹不能用于作战,养马地全部失去,集中在党项人和吐蕃人手里,看上去根本得不到,但是党项人和吐蕃人内部也不是一条心,所以大宋有不少能人异士都可以依靠党项人和吐蕃人获取战马,然后贩卖。”

晁盖点点头:“在下昔年在家乡做生意,家中也有族人说起可以通过辽人内部的一些奚人和渤海人得到战马,辽人虽然明面上禁止贩卖战马给大宋,但是为了钱财,没有什么是卖不出去的,只是他们都很奸诈,卖给大宋的战马不是母马就是被阉割过的公马,只能用于骑乘,难以繁衍后代,大宋因此不得不花费更加高昂的价格购买战马。”

王辉开口道:“我当年跟着家乡老人们流浪的时候,就听说过有人可以从辽人手上买到战马,再高价卖给大宋军队,因此大宋虽然缺少骑兵,却不至于没有骑兵,西军也算是能打,所以西军内部有一支很强大的骑兵,每次战斗胜利都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