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西晋当太子 >

第141章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141章

小说: 重生西晋当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妃关于立储这件事,首先朕绝不会死抱着立嫡制不放!”听了司马遹这句话,王惠凤差点一昏过去,若连这点优势也没有了,那她这个皇后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不过,爱妃别急,听朕把话说完。嫡子身份的重要姓虽然被削弱了,但并不是完全被取消。对于立储,朕主张立贤立嫡!也就是第一选择是贤,只有当两个皇子表现的都差不多的时候,嫡子的身份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直到这个时候,皇后苍白的脸色才好看了一点,她有些犹犹豫豫地问道:“陛下苦心臣妾能理解,只是这样一来,将来诸子岂不要上演骨肉相残的悲剧?”
    “唉!朕也是没有办法啊,只有经历过激烈的淘汰选择后,才能锻炼出合格的帝国继承人。生在帝王家,就要承担比别人更多的苦难和挫折。”当司马遹说出这话的时候,皇后王惠凤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果真最是帝王无**!(未完待续。)


第216章 皇子升级制度(下)
    ps:感谢@书之迷@大大的月票支持,感谢白云上的天空大大的588打赏!
    七曰之后,就在朝廷内外对立储问题愈演愈烈的时候,皇帝司马遹通过内阁突然下了一道旨意,一下子将朝廷上下给震懵了,他们没想到皇帝会这么解决掉立储的问题。
    原来在这份圣旨上,司马遹首次明确废除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司马遹这样做可是向封建传统道德体制宣战,他是在挑战整个封建伦理体系。不要小看嫡长子继承制度,它是整个封建伦理体系中的核心。
    可以想象司马遹这份诏书引起了多大的波澜,可以说是遭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朝廷大臣的反对,就连一直支持他的江统、杜锡二人也加入到反对的行列,可见司马遹的提议在其他人看起来有多荒唐。
    事实上在殷以前华夏并无嫡庶之制。黄帝之崩,其二子昌意、玄嚣之后,代有天下。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其以子继父者,亦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子。也就是说,在远古时代,嫡子继承制并未成为主流。
    自西周开始,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宗法统治,世代相袭,周公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自西周开始,嫡长子继承制正式被确立。
    嫡长子在继承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特权,无论是王位、爵位、封地还是财产,主要由死者的嫡长子承受。首先,嫡长子排斥庶子(侧室妻妾所生之子)的继承权利,“立嫡以贵不以长”;其次,嫡长子还排斥其余嫡子的继承权利,“立嫡以长不以贤”。
    为维护这一制度,历代王朝制定相关的法律,对以庶冒嫡、以次充长破坏嫡长子继承制度者课以刑罚。《唐律?户婚》中规定:“诸立嫡违法者,徒一年。即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得立庶以长,不以长者亦如之(亦徒一年)”。宋、元、明、清各律,亦有类似的规定。
    儒家强调血统稳定论,主张立嫡以长不以贤。纵观整个华夏历史,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多妻制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原则(制度),是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
    嫡长子继承制对于华夏君主'***'政体的具体运行方式更具有无比深远的影响,这种制度体现了等级观念,与宗法制度、妻妾制度相表里;而且在多妻(妾)制条件下,一定程度避免了继承中的矛盾冲突。
    然而嫡长子继承制同样有其不好的一面,因为无论是嫡长制本身还是它的各种变态形式,在“家国同构姓质下的'***'政治”这一大前提下,都只能流了一种非智能的选择方式,都必然导致君主在权力和实际能力之问发生严重的脱节和矛盾。
    君主'***'制度毕竟是一种人治形式,在制度的设计上,君主被赋予至高无上、不受法律限制的绝对权力,被摆在“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的位置,这要求君主必须是至圣治明、至善至美的全能人物。
    而嫡长制恰恰是立嫡、立长而“不以贤”,从而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历史上幼童、白痴、昏庸之徒不断登位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就说明了这一点。
    十月第二次大朝会,群臣会聚太极殿对立储问题召开。司马遹坐在龙椅上聚精会神准备好好与朝臣们理论一番。
    “启奏陛下,臣以为废除嫡长子继承制非常不妥,如此一来将导致皇位继承混乱,将来必将再次引发诸王之乱。”王衍是废除嫡长子制最坚定的反对者,他很清楚一旦没有了这层保护衣,将来他外孙该怎么才能登上那个至高的位子。
    “呵呵,爱卿莫担心,朕还有话要说。你们的担心朕心里很清楚,不过恐怕你们误会朕的真实意思了,朕不是要全面废除嫡长子制,嫡长子制还将在选择继承人当中发挥重要作用。朕只是将贤能这一条放在了嫡子身份的前面而已。”
    “可是陛下,如何才能区分贤愚呢?这可不像嫡庶那样明显易区分。”王衍显然不满意司马遹的解释。
    “爱卿说得没错,贤愚确实不太好区分,可也不是没法区分。朕打算通过学业、能力和业绩来考核一个皇子的能力大小,而且能力的大小将跟将来皇子受封的爵位等级挂钩。”司马遹边说边打量各位大臣的表情,见大家逐渐被他的话吸引住之后,才慢慢放下心来。
    “今后皇子出生之后将获封侯爵,长大至十五岁并成功从中、初级学堂毕业后将获封公爵,在二十岁前获得高级学堂的毕业证书后将获封郡王爵位,二十五岁之前若能为朝廷或者百姓做出了某些贡献将获得亲王爵位。”
    “陛下的意思是说将来所有皇子都必须要到学堂去上学?”
    “对,所有皇子、公主在五岁之后必须入学堂上学,除了公主外,皇子们的学业全都和他们将来的爵位挂钩,若想将来生活好一点,皇子们必须努力学习知识。另外,为了防止有人弄虚作假,一经被发现不但皇子本人被剥夺一切继承权,参与者将按谋逆罪处理。”
    “嘶!”在场大臣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本来还有点小心思的人在这一刻也不得不好好掂量一番。不过大家都对司马遹提出的这个等级升级制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若真按照司马遹说得那样做,不但能完全能杜绝一些能力低下的人继承皇位,还能进一步提高皇室子孙的素质。
    这是司马遹在参考了历代皇子的培训制度后想出来的招数,司马遹在吸取了的历史经验教训后,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在他看来身为皇子决不能目不识丁当一文盲,不说精通经史、策论、诗词歌赋与书画,善于骑射,起码得跟普通人一样接受完整的文化。
    司马遹打算借这次机会将皇族教育在制度上完善、正规起来。经过他这么一番折腾,与历朝相比,本朝皇子读书入学年龄更早、学习时间更长、规矩更严、课程更多、范围更广,同时皇子们还要跟普通人一样参加军事训练。
    “陛下,皇子们若要入学堂这安全问题该如何保证?”又一个大臣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呵呵,你们家的孩子不都在学堂里嘛,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不也没出什么问题?当然了,皇子的身份比较特殊,但问题也不大,将来我们征服了四夷,国家足够强大又有哪个势力敢得罪我们,去打朕儿子的主意?!”
    “请问陛下,若是皇子因为某些原因本身的爵位没有升到亲王,是不是说就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反之是不是就意味着在未来有可能继承皇位?”
    羊玄之眼中冒光盯着司马遹问道,他已经在一旁听了半天,总算弄明白了皇帝提出皇子升级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若再和之前司马遹提出要废除嫡长子继承制联系起来,他很快就弄清楚这个皇子升级制度不就是一种继承人选拔制度吗?
    羊玄之这么一问,王衍等坚持立嫡制度的大臣也慌了。司马遹看着四下一双双透射着兴奋、期盼、担忧、愤怒等各种情绪的目光,他稳了稳心神,坚定地答道:“不错,各位也可以这样了解,不过嘛……”
    本来王衍在司马遹肯定之后正要准备再次进谏,却被司马遹一个‘不过’给硬生生给止住了身子。他也想听听皇帝到底怎么解决嫡子身份这个问题,他认为司马遹绝对不敢公然完全废除嫡子制度,那样只会招致更多人的发对。
    “不过这嫡子继承制也有一定的道理,因此朕打算将嫡子的身份转化成一种继承优先权。”
    “陛下何为继承优先权?”
    “所谓继承优先权就是说在平等条件下,嫡子将天然占据一定的优势。也就是说当两位皇子的才学、能力相近的时候,嫡皇子将有优先继承权!”
    “哦,原来是这样啊!”
    司马遹的话说完之后,大殿上一片沉寂,人人都在思索其中的利弊。在羊玄之看来,虽然没有将自己的外孙捧上继承人的位置,但能争取到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也不错,唯一让他稍微不满就是嫡皇子优先继承权。但他身为传统士大夫,也不愿全面废除嫡长子继承制,能有这么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局面也不错。
    王衍也是心有不甘,虽然看似在压力下皇帝司马遹拿出了一个嫡皇子优先继承权堵住了一部分传统士大夫的嘴,但皇子升级制度却给了其他皇子继承皇位的机会。这样一来,为了继承皇位各位皇子极其支持者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高实力,否则的话纵使是嫡长子也不能保证将来一定能继承皇位。
    司马遹提出的皇子升级制度既没有让大臣们全部满意,也让各位大臣满意了一部分。总之立储的问题在司马遹的强力要求下,算是告一段落,不过他也知道这不过是把矛盾往后压制了一下。
    当各位皇子长大诚仁之后,这种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但司马遹没有办法,身为父亲他当然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可作为一个皇帝他必须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不经过一番厮杀而选择出来的狼王,不可能带领整狼群走向辉煌。(未完待续。)


第217章 南北运河
    眨眼又到了洪武三年春节,连续三年和平稳定的生活,似乎抚平了八王之乱给中原、关中、蜀地三地百姓带来的伤害。洛阳城里家家户户点起花灯,到处飘荡着欢声笑语,整个城市笼罩砸一片喜庆气氛之中。
    普通百姓高兴,朝廷上下也兴奋不已,因为洪武三年朝廷的财政收入来了一次大爆发,总收入达到了两千六百万贯。比洪武元年的收入提高了一倍多,尤其是海外贸易这一块,光是从倭岛开采银矿和铜矿就收益了六百万贯。
    朝廷上下看着户部提交上来的数据有些发晕,谁也没想到仅仅是三年的时间,朝廷的财政收入就超过了武帝时期。而且看这个样子,预计在朝廷统一全国之后,财政还将有一个爆发。
    既然钱多了,就要想办法花掉,司马遹可没有把钱贮存起来的习惯,群臣也习惯了皇帝每年都把钱花光花净的‘恶习’。除了拿出一千三百万贯维持朝廷各部必须的预算外,为了加快各地道路的建设,司马遹又拿出五百万贯投入到基础建设上。
    尤其是贯穿东西的公路大动脉,这条道路经过三年时间的建设,已经完成了近三分之一,按照这个进度,五年之内这条公路大动脉就将完工,届时朝廷对西北各地的控制将大大增强,其军事意义不言而喻。
    除了公路建设外,明年司马遹最看重的就是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若说姑臧至东莱这条公路是联系帝国东西的大动脉,那么将来贯穿南北,联系黄河、淮河、长江等几大江河,长达一千八百公里的运河就是帝国加强南北联系的关键。
    从去年开始,漕运部就开始动工建设这条联系淮河和黄河之间的大运河,今年为了解决劳工不足的问题,朝廷特意将五万百济俘虏分配给施工单位,以从事某些危险、困难的工作,反正这些人都是将死的,又不是晋人,是死是活没人关心。
    为了开挖南北大运河,司马遹可谓是算计又算计,他可不想成为历史上的隋炀帝为别人作嫁衣裳。历史上隋炀帝顶着骂名开挖了这条政治、经济意义巨大的大运河,结果运河带来的好处全都被后来的王朝享用了。
    这还不算,他们一边享用还一边咒骂隋炀帝的残暴,司马遹一想起来这茬儿就替隋炀帝感到悲哀。为了不使自己走隋炀帝的路子,司马遹不敢过分使用劳力,而且还废除了无偿征用百姓服劳役,而改为雇佣制度。
    虽然这样做加大了朝廷的负担,但却让普通百姓受益了,而且这样一来还能反过来抑制朝廷的好大喜功。以往皇帝为了所谓的面子和某些享乐需求,不顾百姓困苦坚持开工建设一些浩大的工程,而现在若没有足够的预算,朝廷和皇帝就是有心他也建不起来。
    为了加快运河的建设,司马遹特意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五百万贯作为运河专项基金,为了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运河上,他让都察院、检察院、审计署三个部门加强对资金的监控,同时每月还有巡察御史进行不定期检查。
    在刚刚结束的大朝会上,漕运部尚书李辅可谓是春风得意,今年他们漕运部一共拿到了七百万贯预算,是尚书省各部分得最多的部门。李辅在其他各部尚书各种羡慕妒忌恨的目光中,拿着运河资料来到了嘉德殿。
    “臣漕运部尚书李辅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爱卿来了?”司马遹正盯着一份地图发愣,一转身发现李辅正躬身行礼,他赶紧让对方起来。这李辅乃是李特的兄长,不过他不像其他几个兄弟那样在军事上很有天赋,反而在政务方面有着惊人的见解。
    “陛下,这是漕运部经过勘探之后,拿出运河后续开凿方案。按照我们的规划,准备在未来三十年内将运河建成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这条运河自北而南流经幽、青、豫、冀、徐、扬六州之地,将贯通我朝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以及沿岸一系列湖泊。陛下,南北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