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123章

北上南下-第123章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剿匪形势非常紧急,一团官兵的思想有些不稳定混乱,许多人对继续打下去抱悲观情绪,马团长可了解这个情况?”
    一听这个,马团长呼地站了起来
    只见他把军帽一摘,“啪”地丢在桌子上,额头上暴起了条条青筋:
    “师座,我是来的,大家不服我,可掏句心里话,师座,我听你的,你叫我朝东,我绝不朝西,但是团里那些乱七八糟的议论,我听了就生气,我与**势不两立,我老家耕地都被没收了,老父亲被震压了,谁要说**好,谁敢投共,我就和他没完”
    潘国盛一听,马团长的身世,这种人的工作是没有做了,也就放弃打算
    二团方团长,几经谈话,表示愿意与师长同进退
    这边在加紧工作,乔向文那里也在紧急部署
    121师行将起义的消息,东北局和101接到密报后,均十分高兴
    两军对垒,大战在即,整个师的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这对于东北战局,对于官上任的陈诚,都疑是当头一棒
    经过纵队反复考虑,为了确保121师顺利起义,他们决定来一场乾坤大挪移
    杜雨时的三个师一字长蛇排开,齐头并进,121师处于中间位置,稍微一有工作,两边立刻就被包抄,纵队的想法是派出两个师的兵力,突然对121右翼的部队实行强攻,杜雨时唯有一步棋可走,那就是派最近的121杂牌师增援
    只要右翼守敌法策应,121师就可以顺利出军,立刻快进入联军的区域
    考虑到起义部队的感情,乔向文否定了参谋处提出的另一套方案,那就是在联军攻击右翼部队的时候,让121师突然反水,加入联军的攻击行列
    让他们马上把枪口对准老,不太人道,也不符合人之常情
    一切就绪
    7月9,独立纵队突然采取行动,对准121师右翼部队实施炮击
    火力凶猛,瞬间摧毁了敌人的第一道工事
    军长杜雨时得到报告后,当即下令距离最近的121师火驰援
    是接到了,潘国盛表态坚决
    为了不打草惊蛇,引起那个老狐狸的怀疑,他早想好了应对之策
    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就在他挂掉之后,121师的对外通讯线路全部中断,所有打不进也出不去
    这是参谋长魏天道吩咐司令部话务排玩的花样
    通讯中断,十几公里外,联军进攻右翼**的炮火,在121师这里都能听得到
    潘国盛假装地让副官与军部联系,显得很焦急
    不通,电报也发不出
    121师官兵人心惶惶
    潘国盛、魏天道做了准备后,立即召集营长以上军官开会
    元锦亲自带着督察队在师部警戒,并派重兵把守会场门口
    所有军官十万火急赶到会场
    潘国盛看着人头到齐,给元锦使了个眼色,不慌不忙地说:
    “右翼友军被联军团团围住,对方炮火顽强,去了,也是死,救不了友军,还要当炮灰,不去,就是违抗军令,121生死存亡,潘某愿听听各位诤言”
    此言一出,开会的人立刻交头接耳:
    121师终于被赶到绝路了
    师长今天语露不祥之兆?
    潘国盛手一摆,大家停止了议论,他接着说:
    “121师,跟着老长官走南闯北,杀敌数,目前因为打内战已经被逼上绝路,大家都上有父母,下有妻儿老小,我与各位征战多年,情同手足,不忍把大家往死里送,也愧对你们的父母妻儿,现在有人提出起义投诚,加入共军事关重大,特请大家一起商议”
    两排军官神态各异:或面面相觑,或沉默不语 绝大部分云南籍军官,预先都已经得到了暗示,面露兴奋之色
    “这一定是哪一个**搞的鬼,老子干了他”一团马团长一声吼叫,猛地拔出手枪,恶狠狠地挥舞着说:
    “谁是**,有种的站出来”
    “胡闹”参谋长魏天道一拍桌子
    “现在是商量问题,大家皆可发言,就你这样子,还是反省一下,卫兵,带下去,关禁闭
    元锦带着人一拥而上,将马团长的枪下了,押了出去
    魏天道这一招,把还有个别不服气的人一下打蔫了
    “丁团长,你的想法呢”潘国盛有意让丁天先表态
    “进不能进,退不能退,121师眼看就要毁了”
    丁天把烟蒂用力掐灭,拔出了枪:
    “如今只有起义这一条路,才能保住121 ,为老长官保住人马,为留下活路”
    “方团长,听听你的意见不少字”潘国盛又点了二团长的名
    “只要能保住部队,弃暗投明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服从决定”
    一批营长接着相继表态,愿意起义
    副参谋长和战训处长低头沉默,不言不语,后来见大势已去,犹豫着说:
    “愿意听从师座调配只是投诚以后,**不要翻脸不认人,那我们就颜见家乡父老了”
    门被推开,一个穿着长衫的男子走了进来
    潘国盛激动地站了起来,带头鼓掌各位,这是独立纵队的乔部长,亲自看望我们”
    大家有点诧异,又很佩服,在那么危险的时候,**的高级干部能亲自来到这里
    对方的诚意由此可见
    “**讲话算数,我代表独立纵队,代表联军首长欢迎大家弃暗投明, 刚才有人提出担心,我可以保证,对于你们,现在起就是我们一家人,如果愿意留下,职务级别一律不动,如果不愿意留下,我们马上发给交通费费、安家费,诸位的私人财物财产,我们绝对不碰”
    声音清晰,耳,121师的军官们听得不停地鼓掌
    一席话,使与会者疑虑冰消
    潘国盛紧紧握住乔向文的手,两人并肩站着
    潘国盛转身面对下属,一字一句地宣布:
    “121全体官兵从现在起,弃暗投明,脱离**请各位立即带领各自部队,按照要求紧急出动,联军在一里屯接应我们,想不通的先关起来,抗拒执行的,立即枪决”
    乔向文看着大家,大声地说:
    “大家本来就是人民的子弟,现在又回到人民的怀抱,让我们一起努力,推翻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建设美好的国家”
    121师所有部队迅集结完毕,在乔向文的带领下,很快到达了联军的接应地
    杜雨时这一消息时,为时已晚
    纵队通过南京地下组织,迅地将潘国盛的家眷转移了出来,几天后,当全家人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候,整个121师都比雀跃
    东北局领导专门赶来,接见了潘国盛、魏天道等起义将领,对他们弃暗投明的行为予以了充分表彰
    根据121师的请求,他们被就地编入独立纵队,继续保留121师的番号
    纵队副参谋长左玉,出任121师政治委员
    左玉,老们记得,乔向文参加**的第一位领导,鲁南游击大队大队长是也
    121师的成功起义,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据说蒋介石听到后,只是骂了句娘希匹,杂牌军
    龙云还是后来悄悄听到这一消息的,他为昔日的这支军队能公开与蒋家王朝对抗而分外欣慰,当他几年以后同样揭竿而起投向**时,据说和121师得部分将官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
    起义只是完成了第一部
    对投诚官兵尽快进行思想改造,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上、习惯上、纪律上,尽快完成转变,这一步同样不易
    因为是东北战场的第一次,所以纵队指令乔向文带领政治部、社会部的有关同志,一起亲自为121师授课,制定纵队及总部的起义官兵教育管理条令
    乔向文在和潘国盛师长、左玉政委商量后,从每个团抽出了一个营长、两个连长、十个排长,五十个士兵,加上机关一些干部,组成了一个两百人的整训班
    乔向文、左玉、白兵、许一梅、宣传处长,等先后担任教员,为这些加队伍的同志讲解**信念、组织纪律、保密制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
    针对这些官兵的特点,乔向文还重点进行了实践教育:
    揭苦锅:要求每一个官兵都必须交代的历史,反省在**内战期间做过哪些对不起人民的事,对别人的罪恶也要毫不留情地揭发
    有的官兵边痛心疾首地反省,边嚎啕大哭,当场咬破手指写血书,表示坚决痛改前非,重做人
    倒苦水:召开整训大会,请最苦大仇深的士兵上台做典型发言,之后,转入集体的控诉两百人中绝大多数官兵都是贫苦出身,都有一肚子苦水往往是台上一人哭诉,台下那么多人跟着流泪,伤心之时,全场一片泣声
    算苦帐,结合南满的土改,先算“剥削帐”
    不算不,一算气得跳:原来穷人受穷都是地主剥削造成的算完“经济帐”,再算“政治帐”:想想老家,看看身边,地富分子所占比例不到十分之一,可是他们剥削着十分之九的劳动人民
    挖苦根:云南地主剥削人,东北老财也剥削人,天下乌鸦一般黑,那是因为万恶的旧社会旧制度制度是劳动人民的“苦根”不推翻他们,劳动人民永远翻不了身,当不了主人教官的话句句说到了官兵的心坎里,越听越愿听,越听越有劲
    乔向文还组织整训班学员到附近的南满根据地,亲身体验农村土地改革运动,走进农民家中感受前后变化
    最后,这两百人被分成十个组,,编成土改工作队,由社会部干部带队,深入乡间田头,到刚刚被联军攻打下来的林城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边学习,一边宣传发动学员还组织农会斗争恶霸地主,给农民分地、分房、分牲口、分浮财再往后,就是挨家挨户动员翻身农民参军
    121师的成功策反,为民主联军的政治攻势插上了翅膀,而起义官兵整训班的成功摸索,是让整个东北局为之侧目
    两党两军对抗到这会儿,**政治攻势正在加紧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对敌策反刚刚开始,如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反、教育、转化经验,是全国各地迫切需要的真家伙
    121师这个活标杆,成为了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大课题,再次让独立纵队、121师和乔向文出了名
    47年下半年到48年上半年,全国各解放区、野战军先后有很多支部队,派人前来纵队取经
    在双城总部的一次形势报告会上,101、罗政委专门邀请乔向文为大会代表做了现场交流
    47年10月,乔向文作为战斗英雄,光荣地出席了东北群英大会()





第二百零三章突然的结婚季
第二百零三章突然的结婚季



    第二百零三章突然的结婚季
    东北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一望垠的稻田,绵延起伏的群山,火红的枫树,金黄的落叶松,油绿的红松,还有许多叫不的树,满山紫红的、橘黄的、浅绿的色彩,在温暖又不强烈的阳光下,鲜艳夺目,五彩斑斓
    就在这年秋天,纵队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情
    结婚
    以山东八路军和苏北四军为基本组建的这个纵队,到达东北两年多,一直忙于作战,此刻,随着形势的好转,很多干部的情感需求随之产生
    难怪啊,据纵队政治部的统计,纵队正师级以上干部,平均年龄已经达到35岁,最年轻的就数乔向文,也已经30有几,目前成家的一半还不到
    团级和副师级干部总共有45人,结婚的只有11人
    长期的战斗,培养了干部们的战斗意志,但也并没有压减他们对正常两性情感的需求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生理规律啊,条件再困难,战斗再紧张,这男女情感并没有因此就蒸发了啊,那只是暂时压抑住,克制住
    记得这股风潮是从三纵刮起来的,结婚报告成打地朝总部政治部送来
    总部及时了这一情况,考虑到这是一件大好事,所以专门发了文件:
    对团级以上干部申请结婚者,严格执行结婚对象政审制度,各纵队政治部从女方家庭、出身、经历、社会交往中深入审查,合格后及时予以批准
    那天,蒋康海,纵队政治部主任,带着这个文件,突然来到乔向文的办公室
    敌工部与政治部办公地方不在一处,平时有政治部的工作,一般都是通知乔向文到纵队机关里的政治部去商量
    从42年进入支队以来,从那时的政委和社会部长,到现在的政治部主任和副主任,两人已经共事了五年多
    蒋康海表面严肃,头发后梳,一副黑边眼镜,眉毛上扬,上衣口袋里的一支钢笔,显示出一股学究味,熟悉他的人都,其实这是个非常热心的人
    “向文,这个问题你看?”把文件放到他跟前,走到窗边,欣赏起两棵桂花来
    乔向文喜欢养花,论在哪里,都喜欢养上几盆,工作忙起来时候,偶尔看一看,闻一闻,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这个季节最美的当然还是桂花
    那种优雅的黄,星星似的缀于绿叶之间,微风拂过,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若有若似,却时刻穿透着骨髓和神经, 就像一个深情的女子,吐露着最浓烈的情思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只要政审没问题,你这个大主任就天天做月老”乔向文看完文件,和蒋康海开起玩笑
    从桂花的浓香里抬起头,蒋康海mimi笑着,点点头,又摇摇头:
    “人家跟我没关系,我批准就是了,我是关心你啊我的乔老爷?”
    乔向文看着蒋康海,很少看见他这样开玩笑,一时语塞
    “好了,地方上的妇女,我们野战部队接触不多,不知底,还是我们的女干部女兵,纪律性强,政治素质好,机关里有文化长得又漂亮的有好几个,你说,看中哪一个,我去谈话,你这样子真是皇帝不急急太监啊”
    乔向文站起来,递给他一根烟,也点了起来,深吸了一口
    “蒋主任,这事就不劳你关心啦,我这里工作特殊,我也没谈,还是再等等,东北解放了,再说”
    蒋康海白了他一眼,眼睛一瞪
    “你给我少来这一套,结婚谈恋爱和东北解放没有关系,你看我,不是孩子都有了,**事业也没受影响吗?大家庭的日子要过,小家庭的日子也要过,这才能打持久战,这事你甭操心了,裴司令、马司令、胡政委都责怪我了,我还觉得委屈”
    这时,情报处的一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