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182章

北上南下-第182章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佃农种着,年底也只是意思意思收点租金
    可是,进入49年以后,情况变了
    县里开始轰轰烈烈地搞土改,口号喊得震天响,批斗地主,清算罪行
    运动初期,陈家集不是试点,乡里工作组倒是规矩,只是在计算着乡里所有地主的田地、长工,悄悄收集着材料,同时组织了乔大富和其余几名地主去旁观其他乡里的批斗活动,好让他们提前有个思想准备
    就是在半个月的狂轰滥炸的思想灌输中,乔大富等人被*部们带着,目睹了一幕幕人家惨剧
    不管在鲁南的街道,还是乡间小路,随时都可看见一串串被捆绑着的地主被押赴刑场,押送劳改,押解游斗,捆绑的队伍中,不但有男地主,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女地主
    翻身做主人的农民怀着刻骨仇恨,用粗索捆住地主的手臂,一用力,就将两臂在背后捆得紧紧,丝毫动惮不得,那被捆者的上臂和胸骨,马上就撕裂般疼痛难忍
    后来仇恨升级,花样也升级了,农民们把地主摁倒在地,一只脚踩在背上,把他双臂捆绑好,反扣在背心里这下子,五六十岁的的地主们,弯不得,伸不得,捆扎久了,即使解开绳子,两臂也不能自由活动,甚至肩关节脱臼
    经历九死一生的地主们,往往血肉模糊,双臂溃烂,好不容易结出的痂块上脱露出肉,与那污黑色的皮肤形成血腥的对比
    光捆,远远不能让工作组和农民们解恨,再来一招,就是打
    开初无人出人,但是,自从来的县委书记在一次批斗大会讲了一句话以后,整个就变了,他说,‘打死地主100,只要死不了一个贫雇农,就不要紧‘
    从此,恶打成风
    凡批斗会必打人,打人越狠,场面越大,成绩越好,土改工作队的干部鼓励农民打人,自己亲自拷打的情况也经常可以看到
    打人的刑具也惨无人道,几近当年国民党的集中营
    由竹枝到竹棍、木棒、扁担、柴块打击的部位也由臀部到四肢、背腰、全身乃至头部
    此时的斗争会已演变成一种人性残忍的大展示,不见了最初地主们的低头认罪,独有有棍棒挥舞的呼呼声,打在地主身上的噼啪声和围观者的嬉笑声,演奏成一曲中国特色的群众运动
    鲁南批斗地主,还发明了两种打法,群众出真知啊
    一种叫夹打
    乔大富亲眼见到,批斗会上,工作队长坐在主席台上,主席台下面的农民们大手一般排成两队,都手持竹棍、木棒等打人刑具,夹道那头,战战兢兢站着等待挨打的地主
    工作队长猛击桌子大叫一声:“罪恶的地主开始接受群众帮助”
    乖乖,棍棒就是帮助,怪不得他在娘娘胎里一下来老头子就开始帮助他长大成人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点了名的地主,低着头,弯着腰,哪敢说一声不字,只好双手举着地契,从宅之的夹道中通过,竹棍木棒就雨点般打在背上
    等地主把地契交上去以后后,工作队长猛击桌子,大吼一声;“改头换面,重做人,给我打”
    这时农民们再开始真正发力,只见棍棒齐舞,从头到脚一轰猛打
    经过进去出来打出两道程序,地主们无不头破血流,皮开肉绽,有的当场晕厥,一帮人看的哈哈大笑
    另一种发明,叫换打
    工作组脑筋一转,不打出不了成绩啊,怎么换着法子打出成绩呢
    后来,他们认为本村农民斗本村地主,非亲即故,下不了狠手,打不破情面,斗争会达到预定的目标,于是乎,就把本村地主与外村地主来一个交换空间,如此一来,农民不认识被斗的地主,打起来就完全不考虑轻重了,把对旧社会的仇恨尽情地释放出来
    捆打之外,常用的批斗方式是吊打
    把地主捆扎后悬于横梁上,双脚离地,让被吊者自身的体重来折磨自己
    那天在县里的一个批斗会场,乔大富亲眼看见看见横梁上悬吊着一个据说是霸占**的地主,那人吊着久了,双脚已经肿胀,头已下垂,口吐白沫,显然吃不消了,工作队一看,大叫反**分子企图装死,蒙混过关,于是不但没进行一些简单的救治,反而加大力度,在那人的背上马上加了一个三五十斤重的磨粉用的石墩,只听得“啊呀”一声惨叫,那人的肩关节立马脱臼了
    对女性地主,不打,不捆,但让那些女人难受,羞辱:
    把裤脚卷起来,裸露着膝盖跪在石板上,这就初步反思;
    态度不好的,就升了一级,把石板上撒上石子,继续跪在上面;
    还不交代问题的,头发扎起来,一根绳子拉着,跪着在尖锐的石子上来回移动;
    最狠的,春寒料峭,把那女地主捉来,脱得只留内衣,然后把他们捆在树上,再把风车的出风口对准他们
    壮汉拼命摇动风车把手,风车里出来的大风,将那几乎**的女地主一阵猛吹,立时冻得全身颤抖,嘴唇发黑,面无血色,有人当场昏倒,有人小便失禁而一群男人们在旁指指点点,毫无人性
    这说的冷天,热天呢,狠
    挑那最热的天气,地上晒得滚烫,强迫女地主只穿小裤衩,坐在石板上背诵工作组的指示,女地主的屁股都被烫烂了,只好趴着,屁股朝天,惹得旁观者笑声一片
    那些天,乔大富看着这一幕幕人间惨剧,吓得魂飞魄散
    还好,陈家集的批斗安排在全县第二批
    就在第一批即将结束的时候,出了一件大事
    三名实在受不了酷刑折磨的地主,相约撞墙自杀
    之后,他们的子女跑到济南,把死者遭受的非人遭遇告状,省里惊怒,发文,地主要批斗,方式要文明,不能再出人命
    这道文件,不知救了多少地主的性命
    “娘,那你们怎么住到这里了呢?”星竹听得心惊肉跳
    这样的工作组,哪里还有一点**的样子,她当年在**部队,对待叛军和敌人,手段也不过如此啊
    李红英叹口气,看着外面,声音低低地说道:
    “我们早已把地契全部上交了乡政府,房子也交出去了,这不是要争取态度好吗?老家没地方住了,我们就经过批准,在这里租了个房子,你爹命大,逃过了一切,不过,前些日子陈家集已经开始动员大会,准备批斗了,丫头,你和你二哥快点想想办法啊”
    电话里,乔向文听得瞠目结舌
    怪不得安东县委正磨刀霍霍,准备狠批地主富农,肖洁为此还专门找了自己反映问题
    原来,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已经在各地悄然展开
    光是看上面下发的文件,丝毫看不出星竹电话里说的问题,那些土改文件他都能背得出来,第一工作组深入乡间田头宣传教育工作做得好,第二农民翻身做主分得田地觉悟高,第三地主分子认清形势痛改前非主动上交地契财产动作快
    “小妹,别急,这时候不能把爹娘带到临江,一来我们是干部不能授人以柄,二来对问题的解决于事无补,你给学校再请几天假,我马上就来想办法,你一定不能和工作组发生啥摩擦,对,对,好的,你放心”
    乔星竹心急火燎,瞒着爹娘给311打电话,没人,后来是范文芳告知正在东南纺织厂的爆炸现场,这才电话打到了顾振德的办公室
    放下电话,乔向文心里一片冰冷
    外面,公安的同志正在对厂区进行深入搜查,两条防暴犬在各个角落搜寻着
    隔壁的会议室,此刻变成了临时办案室,白兵和战友们正在对王喜文进行询问
    突然,一辆汽车疾驰而入,门口的公安人员快放行车子一停下,一名侦查员只往大楼这边跑来
    第三百一十三章 人间惨剧()





第三百一十四章风口浪尖
第三百一十四章风口浪尖



    第三百一十四章风口浪尖
    侦查员满头大汗地跑上楼梯,一看,局长在,赶忙汇报:
    “乔局,发现情况,亚麻车间女工李小花下落不明”
    白兵正里间问着王文喜话呢,听见了这边的声音,大步走过来,眼睛一瞪:
    “慢点说,没头没脑的,怎么回事?”
    侦察员缓了口气,镇定了一下,把情况说得清楚了些
    重要嫌疑人员李小花突然不见了
    装着定时炸弹的铁盒子,正是放在李小花负责的那台机器的电机里
    九点钟爆炸,今天上午车间唯一的请假人员正是李小花
    而她请同事代办向而请假的理由,已经被刚才四处奔走的侦察员揭穿,因为,在距离她家最近的医院,没有查出她的就诊记录,去她的家里时,发现大门上了锁,家中无人
    一名邻居反映,昨夜,李小花两口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种种迹象表明,李小花今天的请假,绝非偶然
    “乔局,李小花具有重大作案嫌疑,我建议立即发出通缉令,全城搜捕”
    白兵听明白情况,稍一分析,转身征求着局长的意见
    转眼间,另一名侦查员已经带着厂里管档案的人员走了过来,纺织女工李小花的档案递了上来
    登记显示,李小花今年二十八岁,江苏盐城人,进厂三年,平时人缘很不错,乐于助人
    丈夫李大平,夫妻是老乡,目前临江港一家运输公司跑业务
    一子,五岁
    夫妻关系还算正常,只是听说李小平不太顾家,平时喜欢赌博,还有人在ji院门口看见过她
    正研究着档案,细问李小花的情况,一个女工跑了过来打招呼
    乔向文看着有点眼熟,细细一看,这不是那次围攻顾振德别墅的工人代表胡广萍吗?
    “乔局长,你还认识我吗?”
    乔向文伸出手,热情地握手
    “小胡同志,我们见过面的,有情况吗?”
    那么大领导准确地叫出自己,胡广萍高兴地笑了,不过随即语气急急地报告着
    “厂里门大家都在议论,今天要是车间炸光了,只有李小花一个人能逃过一劫,我想了想,有个情况我觉得应该向公安反映”
    白兵一听,忙靠了过来一起听着
    “乔局长,李小花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有些不对头,以前这人很活泼,这几天在车间话都不爱说了,一个人的时候,有人看见她唉声叹气地掉眼泪,大家在背后议论是不是她做了啥亏心事呢?”
    原来是这样
    乔向文和白兵对视着,点了点头
    侦查破案,就是从一个个细节里看出异常,之后沿着一丝丝的蛛丝马迹,揭开异常背后的那些原因
    目送着胡广萍的走远,乔向文暗自称赞,工人代表,素质就是不一样,在各方面都能为厂里,为组织做点工作
    “白兵,目前看来,李小花确有有重大嫌疑,你和钟副局长具体商量一下,去安排,还有记住一点,这回度要快,决不能再像西河头那次把人弄丢了”
    白兵称是,急步下楼
    “向文,情况我知道了,敌人的动作又快又恨啊”
    走进李作人的办公室时,已经听到范文芳报告的他,正抽着烟,看着一份文件
    原先许下的戒烟诺言,被事实证明,只是这名解放军高级军官的一时兴起,尤其是,碰到了一同来自山东八路的眼前这名老战友
    姚秘书就能见证,自从李乔二人共事后,李军长抽烟的数量较之往日有大幅度的增多,开始时作为秘书的他还不时提醒着,后来一看势头不对,禁语了
    李作人从文件里抬起头,站起身伸个懒腰,随手把文件递给了乔向文
    《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反腐化反贪污工作的紧急通知》
    他匆匆浏览了一下
    全省宣告解放以后,各地全部实施了军管,一大批长期在枪林弹雨中战斗的军队干部、地下工作者,以及社会精英,相继进入了政府的管理工作,为政权的建设承担起了中流砥柱
    然而,正如七届二中全会所预警的,不断有干部倒在了糖衣炮弹下
    “向文,省委专门来电,让我们总结张青山案件的办理经验,在全市迅开展一个反腐化反贪污的运动”
    “省委的指示很及时啊,对了,李主任,张青山的案件省委议定了吗?”
    李作人哈哈一笑,摇了摇他的大脑袋,一年到头不换下的大墨镜,不管看着你还是没看你,让你的脑子都要好好猜一猜才行
    有时候他对着你说话,眼睛却朝着别的地方,也有的时候,他看着别处,余光却在瞄着你
    “早着呢,省委也有定吃不准,已经通过华东局,报请中央领导审批了,听省委办公厅的于主任说,凡是可能要判死刑和死缓的涉及领导干部的案件,今后一律由中央扎口,我说向文啊,这还真的要谢谢你的这次主意呢,我老李那天开会觉得你很狡猾,谁都不得罪,上交问题,现在想想,还是你的政治敏感性强啊,值得我老李学习”
    听这么一说,乔向文的心放了下来
    关于张青山案件的那次建议,一直是他心里的一个疙瘩,这种上交问题的做法向来不是他的风格,但是,在当时那种针尖对麦芒的场合,他的任何意见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影响同志们之间的团结,现在看来,这一步棋还算走对了
    “爆炸案目前能定性吗?查到啥有价值的线索没?”
    一提到上午的爆炸,李作人禁不住有点情绪,解开了两粒纽扣,把电风扇开到最大,几片大叶子把房间吹得哗哗地响
    乔向文能理解他的压力
    作为非省会的城市,临江在全国的位置一向重于省会,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风景旅游、科研文化,曾经挤入全国的五名
    解放以后,尽管想法设法,尽管措施连连,但脚步迈得再大,终究还是远远赶不上领导的期望值
    前几天省调研组来临江考察,走大街钻小巷,登山看海,深入工厂农村,最后一位副省长提出了建议:
    最大限度发挥港口优势,力争把临江建设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就这一句话,可能会把千古名城临江的定位给彻底推翻
    之前,工商名城,度假天堂的称号,陪伴这个城市经历了多少朝代
    李作人当时就提出了不同意见
    副省长一句打趣的话,就让他没辙:
    “李军长,冲锋打仗,你说了算,这城市发展,省委说了算”
    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