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210章

北上南下-第210章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主要靠吼,通讯主要靠写信。
    如果每一封这样的来信,都要军管会领导亲自阅读批复,估计三位领导领导同志就是不吃饭,整天不干其他工作,光坐在那里处理人民来信时间也不够。
    为此,办公厅专门设了一个信访组,三个人,主要工作就是拆阅信件,挑有价值的提供给领导审阅,事务性的,直接以办公厅名义转有关工作部门,一些无效的、来历不明用意不明的信件,就地处理。
    “你们这是搞得啥?军管会不是要发动我们群众举报走私吗?我写信了,你们又不看,真是”
    说完,赌气似地挂了电话。
    【】()





第三六六章惊天秘密
第三六六章惊天秘密



    本来,普通的群众来电,姚副主任倒是没太放在心上,太多了。
    可是最后一句话,把他给吓了一跳。
    如果,确实有举报走私的来信,信访组随手处理掉了,那可绝对不是小事。
    走私,**自从有了的队伍,有了的根据地,一直坚持不懈地坚持打击。
    食盐、黄金、卷烟、枪支,药品,这些当年都是绝对控制,不许倒买倒卖的,对于黑市上的交易,不管国统区,还是解放区,不管国民党,还是**,那都是坚决取缔的,虽然,他们的目的不尽相同。
    放下,姚副主任转身喊来信访组的三位同志,问起这事。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记得处理过这个内容的信件。
    那是回事呢?
    办公厅定下的规矩,凡是写给军管会领导而不写具体领导姓名的,统一由信访组负责。
    “你们到底是没看见,还是被你们压下去,或者是随手处理掉了?老实说。”
    看见姚副主任发火,三个年轻的同志,依旧摇摇头,委屈地站在那里不做声。
    刚巧乔向文找李作人谈事,从门口经过。
    一问,才回事,他当时并没放在心上,继续的工作去了。
    当天,他去公安局和白兵等人商量案情,回到局长室,才桌上堆了一封信。
    信封是白色的,歪歪斜斜几个字:
    临江军管会领导,公安局长乔向文亲收。
    打开一看,内容让他吃了一惊。
    原来,这封信正是姚副主任他们在寻找的。
    估计,因为在军管会和公安局两处办公,邮递员把这封写了两个职务的信件,给分拣到了这里。
    内容很简单。
    乔向文局长:
    闻听军管会坚决打击走私,草民十分支持,现提供两处仓库,里面可能有违禁物品,希望你们接信后,很快行动查出,不再让这些字在黑市上倒卖,一处是中山路118号,万达贸易商行仓库,另一处是天堂寨路90号仓库。
    我是一名有着正义之心的老百姓,偶尔获得这个消息,冒着危险给你们举报,不要问我是谁,也不要找我,那会陷我于不仁不义,记住,你们尽快行动,祝你们成功。
    因为白兵和李坚正忙着办理向阳花的案件,他想了想,喊来了马文明。
    治安处副处长马文明,正是原国民党临江警察局的副督察长,因为工作认真,表现上佳,目前深受器重,自从处长丁一被抽调至妇女教养所担任所长以后,治安处的工作基本就由他一个人抓了。
    这也符合乔向文的特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同时进来的还有秘书处的许一梅、刘一凡。
    把信件给三人一看,大家立刻兴奋了起来。
    一般性反映问题的来信,乔向文都是批示给秘书长和具体职能部门,案件方面的,大部分给了刑侦处。
    可是,这封信,内容详实,而且又是走私违禁物品,本来该刑侦处去办,但是,既然信里那么确定,白兵他们为了敌特案件忙得晕头转向,他决定亲自来组织。
    议着议着,马文明又去处里喊来了刘天健。
    刘天健,本是南下三大队的队员,乔向文他们几个人自然熟悉了。
    马文明喊他来,自然有原因。
    原来,治安处根据工作特点,按条块和地段分类,所有的仓库一类的企业,自然也是他们的监管重点,而刘天健,正是治安处民警里专门管临江市区各家仓库治安保卫的。
    小伙子23岁,三大队在北平招人时,他专门从廊坊赶到北京报名,原是一名中学老师。
    临江解放后,他随三大队一部分同志一起,充实公安力量,当上了了一名公安战士。
    分到治安处后,别看他没有特殊的才干,但是小伙子非常踏实,寻思既然到了这个岗位上,那就得把工作做好,而要在把组织分配给的工作做好,首先得把临江市区的道路摸熟,还要把临江方言学好,只有这样,才能和管理对象打成一片,为此,三个多月下来,三大队在市局的十多个人里面,就他一个人能讲一口流利的临江话,咋一听,一般的人还真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临江人哩。根本不他是外地的,还有一绝的是,小伙子把临江的每条大街小巷都查摸得了如指掌,把每个企业的仓库位置倒背如流。
    讨论了一会,乔向文拍板:
    第一,刘天健利用工作之便,以安全检查的名义,最快速摸清这两个仓库的底细,初步核实来信的真伪;
    第二,一旦在仓库中破绽,马文明立即组织人员,对这两个点进行查封,捉拿相关涉案人员;
    第三,为了在全市形成一个好的打私氛围,治安处行动的同时,邀请临江几家媒体的记者随军作战,借这个案件,在全市营造一个人人参与打私,人人支持公安的良好氛围。
    刘天健一侦察,果然了情况。
    群众来信的第一个地址,经过反复核实,不知是举报人记了,还是原因,历史上曾经是万达贸易公司的仓库,但是,在解放前不久,已经转让,现在原址还是一个库房,但属于一个饭店所有。刘天健以安全检查的名义,对饭店和库房的物资反复进行了核实,但还是没可疑物资。
    是举报人的信息不实,还是饭店已经转移了走私物品呢?
    刘天健把情况及时汇报了副处长马文明,两人一合计,觉得暂时放下第一个,主攻第二个点儿。
    天堂寨路,路如其名,这是一条位于小别山下的盘山公路。
    刘天健骑着自行车,出了一身汗,好不容易才找到了90号。
    原来,这是一个面积不算很大的仓库,建在一块平地上,前不靠村,后不靠店,青砖红瓦,十分斑驳,房前一块水泥地,估计是供运输车辆的停放之用。
    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和平区陶瓷厂。
    在刘天健的印象里,和平区陶瓷长是一家国营企业,生意红火,报到公安局的仓库有两个,但都在山下,他都前往检查过安全。
    这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怎么会又冒出一个仓库呢?
    这个仓库,难道真的隐藏着惊天秘密吗?()





第三六七章异样的纸箱
第三六七章异样的纸箱



    人民群众来信提供的地址,确实是这个,举报者到底是谁,会这么一个偏僻的仓库里有大量走私物资呢?
    不过,如果确实有非法物资需要躲避打击,这里倒的确是一个好场所,一般的外人根本找不到。
    第一个点一无所获,刘天健心里不舒服,在局长处长那里接受的任务,如果因为的马虎不细致而完成得不好,太不像话了。
    小伙子远远地瞅瞅,看到有一个老年门卫坐在门口,一条黄狗一杯茶,里面并没有进出的人员。
    想了一想,觉得眼前这地儿疑点挺大。
    为了不打草惊蛇,飞快地瞪着自行车,来到了小别山派出所。
    通过派出所,刘天健了解到,天堂寨路90号,确实属于和平区陶瓷厂所有,这家工厂原来是国民党临江市府所有,解放以后由军管会接受,因为工厂的特殊性,加之之前对社会并没有啥危害,所以厂里原班人马基本全部留用,只是军管会为厂里派来了一位军代表。
    刘天健片刻没停,立刻和这位军代表通了,军代表嘛,人,那是可以基本放心的。
    里,军代表热情介绍了工厂的几处仓库,依旧没提到90号的这一处。
    “同志,天堂寨路90号有一个仓库,那是你们厂里的吗?”无错网不跳字。刘天健心里觉得奇怪,工厂没上报,可能有啥原因,军代表你给我介绍情况,也藏着掖着呢?
    对方显然很惊讶,似乎问了旁边的人几声,不一会儿,抱歉地解释起来:
    “小刘,我刚问了,这是我们工作疏忽啊,没及时想你们汇报,那库房原先是我们的,因为一直放下那里没用得上,你,我们厂里已经有两个库房了,靠厂里很近的,对对对,几个月前,刚好一家药厂需要仓库,跟我们来谈,反正我们废弃在那里,所以就租给他们了,对不起啊,这事我们厂里没有及时向你们局里上报。”
    刘天健听了,原来这么回事。
    转念一想,不对啊。
    “是哪家药厂?临江中药厂吗?”无错网不跳字。
    对方又问了一声想了一下,才接口:
    “不是,是为民中药厂。”
    放下,刘天健觉得情况变了。
    如果说,之前,只是针对群众举报进行核实,侦察,那么这个却清楚地显示出,那是一个药厂的仓库,而匿名举报的走私物资,以往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药品行业。
    难道,90号仓库里,真的藏有大量违禁药品?
    如果说其他物资,存放在那么偏远的地方,算是舍近求远,可是中药厂,却很特殊,因为刘天健,为民中药厂作为一家规模不小的私营药厂,在小别山里建有一个几百亩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大面积种植地产药材。如,白芍、白芷、金银花、桔梗、薄荷等等,那么他们就近堆放,也是一种办法。
    可是,在治安处的调查中,为民中药厂为何没有如实上报这个仓库呢?
    他当即把情况再次向马文明作了汇报,接到的命令是,潜伏在仓库附近,密切观察,等待增援的同事到达后,伺机进入仓库里,务必查个水落水出,如果的确问题,不要擅自行动,因为打击走私物资,绝不是缴没物品为目的,而是要以此为线索,将整个走私团伙人赃俱获,一网打尽。
    一个多时辰后,治安处的王小虎赶到,和刘天建会合。
    刘天健见了小虎,心里一喜。
    小虎比刘天健小一岁,是一名**烈士的后代,他的父亲本是是临江地下党的情报人员,在44年的一次日伪行动中,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之后虽经严刑拷打而绝不泄密,光荣牺牲。临江解放时,小虎找到军管会副主任、原地下党负责人顾清明,强烈要求参加**,最终如愿进入了公安局。
    两人隐在树丛中,对着库房研究了很久,越看越可疑。
    三面围墙,一面门卫,才能进入院内呢?
    一般做法,一个人上前搭话,吸引门卫注意力,另一个人趁机翻越围墙,设法从后面的门窗里进入仓库内部。可是,人好蒙,那条凶猛的黄狗呢,稍不就会给它了。
    当然,也可以,以公安局的名义,查查户口,检查安全,光明正大地进库检查,可是,这样的做法,不也把的真实意图暴露出来了吗,万一打草惊蛇。
    两名小伙子,商议了许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调虎离山。
    在派出所的配合下,很快一辆吉普车来到仓库前。
    派出所为了加强库房管理,对所有辖区企业的保安门卫人员进行造册拍照留档。
    老头一听,很开心的样子,感情一辈子,都没拍过几张张片呢,又是管区派出所的安排,那还能不配合。
    锁了大门,转身上了吉普车,一溜烟去了。
    这里,两个年轻人一看,好样的。
    两人打配合,王小虎找了根骨头,在厂门前一扔,大黄狗飞快地跑了,有滋有味地啃了起来。
    说时迟,那时快,刘天健沿着后墙,轻轻一跳,抓住了墙边,滕地一下跳进了里面。
    仓库后面的两扇窗户,哪能挡住训练有素的公安脚步。
    稍一撩拨,窗户开了后,刘天健边跳进了仓库里。
    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
    仓库很大,足足有上百个个平方。墙壁破旧,横梁上挂着蜘蛛网,因为地处山间,树木隔断阳光,加上窗玻璃上贴着厚厚的深色纸张,光线相当阴暗。
    仓库里的很多,乱七糟
    1/2()





第三六八章白色粉末
第三六八章白色粉末



    就在刘天健在仓库内堆积堆如山般高的原材料里搜寻,即将要放弃的时候,情况发生了
    纸盒,蛇皮袋,几百个平方米的大仓库,随处都是这样的东西,而且,白芍、白芷、金银花、桔梗、薄荷等各种花草的味道充斥其间
    突然,仓库的最里面,一只有些异样的纸箱子映入他的眼帘发现了一个盒子
    心里一喜,刘天健疾步上前
    伸手一拎,沉甸甸的
    与其他纸箱装着的花草中药原材料截然不同,那些东西体积虽大,分量却轻,装在袋子里盒子里形状都不那么规矩,因为只是粗粗的包装,很快将要运送到工厂车间里加工
    眼前的这个箱子,又重,又实
    外面的绳子捆得紧紧的,压在了一大堆纸盒子的下面,若不是有心寻找,很难发现
    刘天健戴着手套,迅地解开绳子
    定晴一看
    面露惊诧
    局长室
    一圈沙发,马文明,刘天健、李坚、许一梅,围着乔向文坐着王小虎留在仓库后面的山坡山,继续监视呢
    “情况就这样了,乔局,一盒一盒的,每盒里面装着十二个小瓶子,怕被发现,我没开瓶检查,但里面的那些粉末我看清了,都是白色的,细细的,有点像面粉”
    王小虎终于介绍完了进入仓库的经过
    大伙立刻讨论了起来
    因为是治安处经办的案件,副处长马文明首先发言:
    “根据刘天健说的,我认为这个白色粉末,就是毒品,而且是毒品里最厉害的毒品,为民中药厂利用工作便利,制造毒品基本可以认定”
    许一梅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
    林则徐推动的中国首次禁毒运动,开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