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213章

北上南下-第213章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分了组,对着草图,给每个人具体分配了任务。
    特务们看着草图,拿着枪,蠢蠢欲动。
    高兴的内心想法是,杀死多少人,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完成毁灭计划,那牢固的水库大坝上炸出一个短时间无法抢修的大缺口,然后冲向市区,冲向百姓,冲垮夺走他们既得利益的军管会。
    当然,炸坝之前,高兴还有一件大事要干。
    第三七一章杀气腾腾





第三七二章内斗
第三七二章内斗



    第三七二章内斗
    连日来,军管会热火朝天。
    当然,除了忙着建国大庆、联欢盛会、节日保卫、敌特侦破,这些又有专门的人干。
    另一个大事,却牵动着临江所有干部的神经……临江政府筹建
    围绕着人事安排,两个阵营的斗争也悄然打响。
    这是一场丝毫不见硝烟的政治斗争,平静而残酷,温和却无情。
    从延安的窑洞,到西柏坡的农家小院,从香山的双清别墅到中南海的丰泽园,毛伟人带着o人,一步一个脚印,从地下走向台上,从野党、参政党,终推翻了执政的国民党取而代之。眼下,他刚忙好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正准备开国大典。根据毛伟人和中央的研究,截止九月底,除了极少数地区外,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已经被解放,建国迫眉睫,这是中央的大事,而对于地方而言,要的就是相应成立各级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对各占领城市军事接管一段时间之后,应逐步帮助筹建政府机构,而把军队和军事干部慢慢退出来。
    毕竟,军管会暂时执行军事管制时期的过渡任务,不可能太长时间,它也不能完全取代政府的职能。
    说来容易,其实,工程浩大。
    临江军管会的干部,统一按军队供给制待遇,分大、中、小灶标准供给生活物资。大灶是一般干部和勤杂、战士,中灶是具有8年以上军龄的团级干部,小灶是正师级以上干部,那会儿不工资,单位放的叫**干部伙食费、个人零用钱,还有理票、洗澡票,衣服、被子、蚊帐这些全部实行配给制。即使军管会副主任顾清明、办公厅主任秦一光这样的一批地方干部,也全部参照这个标准执行。
    其实,早中央一声令下之前,临江的很多干部就料想到了。
    管文件未到,但省里召开的几次通气会,都有提及。
    人选、组织、机构、编制、管理模式,等等,一系列问题,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也让来自不同阵营的人
    与军管会的大部分组成人员来自部队不同,和平年代的政府,按照中央全会的要求,应该多一点管理干部、专业干部、社会知名人士,而可能少一点穿着军装的现役军人,当然,根据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央组织部的规定,届时将有一大批军队干部脱下军装,转入各级党委和政府担任领导。
    通过秋风扫落叶式的几大战役,o已经深入人心。当下国内主要矛盾逐渐由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而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以城市建设和经济展为中心,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与军事斗争,与军事建设,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棋逢对手的“向阳花”案件,已经让乔向文十分疲倦。
    李作人军长私下里透露给乔向文,军管会使命完成以后,他和部队很快就要离开野战军回到东北,成为一支扼守东北大门的边防部队,主要负责边防武装警戒,武装巡逻,保护边防设施、界碑,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抵御别国入侵。
    军管会工作的一段时间里,乔向文可谓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是与顾清明的关系始终隔着一层纱,慢慢地,他也算是看破其中的奥秘了。
    先是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因为经历和视野的不同,从民族资本主义到土改运动,从工会的成立到党员展,终,张青山贪腐案件,如压断两人关系的后一根稻草。
    顾清明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老地下党员,当地有着相当的威望,管军管会这个以军事干部为主、特殊时期执行特殊任务的机构里,他官居老2,但是那么多的地方干部和原地下党员中,他的权威性不可置疑。
    这一点,从军管会的分工便能看出。
    除分管重要的党群工作之外,开始时他还负责工商业生产和经济恢复,但是他用过去白区的思维习惯,动工人罢工,与资本家坚决斗争,同时对民族工商业带着有色眼镜,结果导致很长时间临江的经济恢复水平,远远落后于条件本不如它的邻近城市,受到上级的批评。
    之后,李作人报请上级批转,及时调整了分工,由乔向文兼管财经。
    社会部长出身的乔向文,根据党的政策,努力帮助扶持以东南厂为代表的民族工商业,积极动职工开展岗位竞赛、劳动大比武,满怀热情扶持其展壮大,工人和资本家之间搭建了平等沟通而非彼此敌对的桥梁,资本家依法生产生产,取得合理利润的同时,工人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工人阶级当家作主,参与工厂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两三个月的时间,临江的经济再次排列全省第一,省里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但是,这也严重刺伤了以顾清明为的一批老地下党员的感情。
    之前的很长时间,他们白色恐怖中,与国民党斗,与还乡团斗,,与资本家斗,他们认为的社会必须坚决消灭剥削,工人完全当家作主。
    从朴素的阶级情感上来说,完全可以理解他们这样的想法,漫长的地下斗争中,多少地下党员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消灭剥削,建立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
    对资本家的剥削如此容忍,对工人当家做主的地位如此有保留地支持,他们很难不容忍。
    其实,中央出台过渡时期的民族工商业政策,也是审时度势后的迫不得已。
    **胜利以后,还要不要展民族工商业,要不要展资本主义,毛伟人就曾经说过:
    “**胜利之后,因为肃清了资本主义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社会中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展,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也是不足为怪的。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展,这是经济落后的中国民主**胜利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 因此,我们“还需要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展。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当容许其存和展。这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
    据此,中央三令五申:政权应该让资本主义有一个壮大和展,而且资本主义的广大展,并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
    说到底,展资本主义,建国初期,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目的是啥?
    利用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满足社会需求,减少工人失业,增加政府税收。
    其实,没几年,这些民族资本家一个个被合营,被罚没,被收归国有了。
    可惜,顾清明等如何知道毛伟人的草船借箭。
    解放之初,顾清明以及一帮老布尔什维克无法理解,不要说接受。
    无形间,军管会内部形成了两个阵营:
    军队派,地方派。
    顾清明分管干部和宣传工作之后,这种对于民族工商业的淡漠,同样有所表现,日报和电台,成篇累牍宣传工会的斗争,工人的觉悟,资本家的偷税漏税,对多的好企业、好做法很少宣传。
    干部使用上,他们也多地从个人感情出,对一些党外人士、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加以排斥,与中央的统一战线政策不相吻合。
    两个阵营矛盾的总爆,正是张青山案件。
    管梁亮等人的调查报道深入人心,管张青山的贪腐事实铁板钉钉,但是,顾庆明暗示秦一光给临江日报老总的一个电话,改变了整个舆论导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转眼间,报社改了调子,梁亮被停职检查。
    出人意外的是,乔向文表面不动声色,暗中要求老部下、治安处长丁一,从税收入手,软硬兼施,全面突破,终获得了张青山贪污o的大批证据,人赃俱获。
    之后,如何处理、如何判决张青山的问题上,地方派和军队派进行了一番抗辩和争论。
    终,乔向文使了一招太极拳,把终裁决权上交省委。
    顾清明等人四处活动,他们倒也不是不反腐,只是想拉老战友一把,争取刀下留下,毕竟,那么多年的并肩战斗,地下工作接下的情谊非同一般。
    报告出,顾清明松了口气 ,他估计,以张青山的贪腐数字,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判处徒刑,一个都不会少,但是,命还是能保住的。为此,他也找了省里的一些人,私下求情。
    谁料,省委同意不杀,华东局同意不杀,被嫉恶如仇的毛伟人一棍子打翻。
    主席说杀,谁敢求情?
    那晚,与张青山的后一次对饮,对方的泪流脸上,他的泪流心里。
    第二天,张青山被公开审判,执行枪决,昔日的老战友一个都没去现场。
    他们与李作人、乔向文的积怨从此加深了。
    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顾清明和他的一帮人,正暗中收集着、准备着,时刻对军队派,尤其是乔向文起致命的一击。
    此时,一心扑工作上的乔向文,哪里想到,他穷心思,率领公安人员对向阳花起后一战的时候,内部正有人准备拿起了黑棍。
    第三七二章内斗





第三七三章妓女游行
第三七三章妓女游行



    第三七三章妓女游行
    “什么,一百多名学员冲出所里上街游行?”
    妇女教养所所长丁一的一个电话,让乔向文大吃一惊。**()
    因为抢救无效,注射了那批罚没青霉素的一名ji女不幸身亡,其余四人正医院抢救中。
    这些人注射青霉素之后的反应,完全一个样:
    恶心
    呕吐
    腹痛
    大小便失禁
    “听着,所里干部全部上扑上去做工作,什么,钟副局长已经带着警察赶过去?好,请你转告他,公安人员以警戒维持秩序为主,任何人不许开枪,不许动粗,否则严肃处理。我马上来。”
    放下电话,一阵凉意,从乔向文的胸口划过。
    走私案件侦查未了,困难的环境中,将这批十分昂贵的药物拨付一部分,用以治疗那些“旧社会的渣滓,社会的姐妹”。本是一件需要非常魄力才能做出的选择,因为多少病人,多少伤兵,迫切需要这种抗生药来驱除病魔,为此,军管会内部不少人对他提出的这个建议还颇有微词。
    谁料,没几天,经过人民医院和6军的野战医院初步化验的这批青霉素,使用之后,竟然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
    管派人星夜将样品,送往省厅提请专家进一步化验鉴定,目前结果尚未出来。
    但是一个人出现症状,可作特例。
    一群人出现症状,而且特征相同,那就绝非偶然了。
    但是,此刻,乔向文顾不上这些,他迅整理了思路,让范文芳通知小马老张动汽车楼下等着,自己大步走进了李作人的办公室。
    李作人一听,非同小可。
    取缔ji院,民心所向,但执行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阻力,好不容易把80名有证无证的ji女收容教育,此刻,万一这批ji女上街游行,那岂不是闹成政治事件,成为国际笑话。
    “向文,你先别急着检讨,青霉素的事情过后再说,现当务之急,是帮这帮ji女,哦,阶级姐妹给我拉回来,不要大街上游行,丢人现眼的,这对我们军管会,对o的形象太负面了。”
    确实,ji女游行,而且生社会,稀罕。
    匆匆聊了几句,下楼就上了车。
    “追查凶手,公布真相”
    “血债血还”
    “不能让姐妹白死”
    以往平静的宣城路上,此刻围观的人比游行的人还多。
    人们指指点点,这回算是开了眼界,ji女游行,这事只有旧社会生过,但人家那是为了生活所迫,喊的口号无非是“ji女也是人“”、“尊重ji女劳动”等等。
    “瞧那女的,换个打扮,还以为自己真的成良家妇女了?”
    “o供吃供住,她们到底想干啥?”
    “ji女被杀,难不成公安局的牢房里还有嫖客?”
    林林总总的议论,互相传递着。
    本就不宽的路面上,一百多位教养所的学员,或胖或瘦,或美或丑,穿得花花绿绿的,一个个伸着手臂,高声喊着口号。
    丁一和二十多名管教们,正破口婆心地劝说着。
    乔星竹满心焦急,也和喊口号的学员们解释着,作为文化科长,她义不容辞,作为乔向文的妹妹,她心里比谁都着急,谁不知道,拨付给教养所的这批青霉素,正是公安局长乔向文亲自批准的,而今出了事,不找他找谁。
    治安处长丁一,作为南下干部,自然同样明白这一点,面对情绪激动的这些女子,他强忍脾气,好几次差点拔出皮带里的手枪。
    “大家好好听着,学员不幸遇难,我们都很痛心,公安局正进行鉴定,结果很快就要出来了。”
    丁一带着管教干部,拦住激动的人群。
    一名个子高挑,穿着粉红旗袍的学员走到前面,看得出,这群人里面,她算是个头。
    “丁所长,小美也是人,按照你们说,也是阶级姐妹,前几天还活泼乱跳的,怎么用了你们给的药,就一命呜呼了,还有三个姐妹也那里,快不行了,你们怎么能这样干?”
    丁一怒气一冲,手一指对方的脸,厉声道:
    “谁要敢污蔑o,我绝不放过她,听着,这事还没查处结果,你们先回去,好好学习改造。”
    高个女人,姓隋,人称“水仙花”,听了丁一的话,并不买账:
    “丁所长,你们取缔ji院,砸了姐妹们的饭碗,我们忍了,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上什么文化课,识字读,我们也忍了,可是,现大伙都议论,o玩阴的,换个花样把我们拉到这里,放点毒药,把我们一个个给处理掉,你说,命都要没了,我们还坐得住吗?”。
    “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