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60章

北上南下-第60章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过李洪铭递过来的一张照片时,乔向文如获至宝。
    这是一张极其普通的黑白照片,五个人排成前后两排,背景是一座不高的山脉,山上依稀看得出,花开烂漫,正是眼下的春光明媚好时节。
    “乔部长,这就是三木那天见到的几个人,他们好像就是在那个地方合的影,到了济南刚冲印出来,经不起三木的索要,送给了他一张,可能这张照片有些特殊意义,不然三木也不会要这张,他今天出去办事了,我拿了过来,你看看,是不是你需要找的人?”
    李洪铭胆大心细,套不出三木的话,行啊,那我直接拿了照片,不是更好辨认吗?
    五个人,两排,后面的三个人个子就比较高一点,年轻一点,一看上去,就是身体非常结实,相比而言,前排两个人就明显不同了。
    这两人大约都在四十来岁,左边的一个个子矮矮的,脸瘦长,头发有点后背,一幅黑框眼镜,右边的人比他高一点,这两位老兄都是比较正规的西服,打着领结。
    再仔细看,后面靠右边的一个年轻人,手里好像拿着什么东西,带着柄,看不太清楚,像是一根棍子。
    按照田光复的说法,那天的几个人里面,为首的一个人正是四十来岁,个子不高,但是不是照片里这个矮个子中年人呢。
    从照片看,这好像是一张山间郊游的照片,几个人神情各异,显得很兴奋,只有那个矮个子还比较严肃。
    如果不是此人,田老头说的人又会是谁呢?
    如果正是他,那么这个小鬼子来到济南找到三木,究竟有何打算和计划?
    如果是他,又为何要拍这张照片,三木干嘛要来这张照片,究竟有何意义呢?
    转瞬之间,乔向文的脑子里闪过很多念头,一个个问号接踵而至。
    不管如何,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运用到眼前的这一幕,倒也合适。
    三木明里做古董,暗地却是负责刺探情报的日本特务,他为眼前这几个人,又是喝酒,又是泡妞,那么一反常态,期间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秘。
    “乔部长,我昨天和三木聊天,有意提到这张照片,他好像很得意,说什么同学原来是国内的专家,以前一直没用武之地,三木还曾经救济过他,没想到,到了山东,为帝国立大功了。”
    专家,立功,三木,国内。
    一个个关键字眼,电光闪石般,冲击着乔向文的头脑。
    这中间,一定有值得探究的真相。
    “你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这样,我马上把这张照片翻拍一下,我们要设法让田老头确认一下,你这里暂时不要有动静,悄悄观察,继续盯住三木和林村那里,一旦发现异动,立刻想办法与我们交通站联络,他们会电报及时报告军区的,还有,务必要保护好自己,自己人那里不用担心了,林村那里绝不可以掉心轻心,我们一定要相逢在打败鬼子的最后。”
    李洪铭点头,看着乔向文用随身携带的便携式间谍照相机,很快翻拍了一张。
    和白兵一起回到所住的饭店时,住在隔壁的许一梅已经按照他的要求,与军区取得了联系。
    许世友司令员亲自安排的三路人马,果然十分给力:
    招远游击大队在进出县城的几条路口设置了暗点,各地下交通站经过紧张工作,搜索到了一个重要信息,有人反映,曾经看见过那五个穿戴整齐的外地人,坐着一辆汽车,连续几天频繁地进出县城;
    侦察排报告,经近距离观察,并与周大全的人取得联系,证实蓝莓金矿那里近期未发现任何异常。
    还是王克那里的情报最让人振奋,据军区社会部的干探们在招远开展工作,很快查出来几条线索,证实了当初的推断,一来,五人中确实有两个日本人,其余几个是林村派来的陪同人员,二来,这几人在东亚旅社住了三天,然后离开,但是,据秘密调查,办理手续的时候,旅店老板好像听他们说了一下,还要去一趟莱阳,之后回济南省城。
    哪一条情报不凝聚了多少人的辛勤工作?
    在最后的结果到来之前,唯有努力,拼命。
    也许,最后这一切都是徒劳,但是,没有这些工作,哪来最后的拨云见日呢?
    秘密工作,与公开斗争,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这里,因为秘密,所以秘密,因为秘密,所以更辛劳,更会多做无用功。
    关键是,在那一刻到来之前,谁都不知道结果,谁都不知道哪一个是无用功。
    公开战斗,一颗子弹一个敌人,大不了再来一颗。
    秘密战线呢,拿着枪,你却不知道去打谁?
    听着许一梅的汇报,乔向文再次感受到了许世友司令员的热诚和高效。
    当务之急,是要请田老头确认一下照片上的人,是不是就是那天找他打听情况的人。
    其次,马上查清这伙人目前的最新动态,在哪个位置,有何动作,下一步准备干嘛。
    再有,林村、三木那里,这几天有何异常,万一有,是否与五个人有关,与招远有关。
    事不宜迟。
    当天下午,他就让白兵和许一梅设法找来汽车,带着照片,赶去了招远的田光复家里。
    没等白兵他们回来,文静的电文倒出现了。
    当然不是谈情说爱来的,是有了紧急的情报,向他汇报。
    连日来,根据山东军区社会部的电台监控,连续截获到日方的电码,虽然很多地方采用了暗语和隐晦的字眼,但是,黄金这个字眼,却反复出现过几次。
    报告杜克明部长和罗书记以后,大家一致觉得,这些电文一定与胶东、与金矿大有关系。
    也就是说,与挂职胶东军区副政委的乔向文,大有关系。
    乔向文很是吃惊。
    没想到,自己这头还没实质性动作,鬼子倒开始有动静了。
    埋头苦想,梳子一样细细梳理连日来的工作头绪。
    鬼子来中国,那是要掠夺资源,山东的煤炭和黄金,前文说过,已经列入了他们的侵华主要目标项目,淄博矿区,在**地下党组织的不断破坏下,产量日渐减少,眼下只能完成原定计划的一半左右,让大本营十分生气,因为这里的煤炭除了支援前方以外,很大一部分被调运回本土。
    招远的蓝莓金矿,从三九年的每年出产五万多两,减产到目前的四万两不到,让内阁盛怒不已,华北方面军压力巨大,不但对蓝莓金矿加强了监管,还正在扩大开采规模。
    这些,都已经被山东八路军所掌握。
    可是,这些电报中所说的黄金,指的是什么呢?
    难道,他们准备另外探测、挖掘?
    难道,他们已经嗅到了气息,发现了迎风的痕迹?
    乔向文电码加密,很快给文静回复:
    来电已收,请务必注意检查,有无迎风的字眼?一经发现,立即电告。
    发完电报,收好了设备。
    白兵他们还没回来。
    他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
    这种预感,很多从事秘密工作和案件侦破的人都曾有过,它没有依据,不讲逻辑。它来得突然,挥之不去。
    写作的人,把这叫灵感。
    搞案件的人,把它叫做直觉,专业点,叫非逻辑性推理。
    这一刻,这个念头缠绕着他。
    迎风那里,要出麻烦了。()





第九十三章抢人大战
第九十三章抢人大战



    成败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对于从事秘密工作的而言,更是如此。
    一个好的特工,不只要一个好的脑子,好的身手,更重要的行为特点是追求细节的完美,追求所有环节的不留痕迹,慢慢地,让它成为一种思维习惯,一种行为习惯,一种必备的素养。
    没有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干特工,也没有一个不注意细节的人,能干好特工。
    乔向文正是这样的一种人。
    文静传来的电文情况,让他立刻陷进入了冥思的状态。
    他反复回想了这几天的工作路线,就像小电影一样,一幕幕放着这几日情景,力求从中发现些问题,长期秘密工作的特点,让他习惯于一个人安静地锁定自己,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拐点,去检讨,去反省。
    目前初步来看,已经久久湮没于招远历史的迎风,已经引起了包括**在内的各方面的警觉,这也难怪,黄金巨大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傻瓜都知道,连小鬼子不远万里,从本土喊来了专家考察勘探。
    但是,田光复的另外几句话,他也时刻回想着。
    除了那五个人之外,还有两个自称燕京大学教授的人,也去拜访过,对迎风的情况同样是关注有加。
    日本人,那不要说了,可是这两个人,又会是谁呢?
    想着想着,突然心里咯噔了一下。
    早春三月,风里还有些寒意,但是,乔向文感到了背上有些出汗了。
    不是热的,是惊的。
    这样的状态,对于长期从事秘密工作的乔向文而言,极为罕见。
    后悔,不是他这样严谨慎重的人会有的心情。
    然后,此刻,他有点后悔了。
    他后悔,一向谨慎的他,忘记了一个关键的地方。
    一心想着求证迎风,追寻迎风,打探鬼子的专家下落,却疏忽了一件事。
    万一,这个环节出问题了,全盘皆输。
    他迅速动起手来,给胶东军区社会部发了一个加码电文:
    老人体弱,家里条件差,请速设法带去看病,切勿耽搁。
    真是百密一疏啊。
    各方面都想着从田老头嘴巴里探听点东西,这本土本色的“老黄金”,此刻成了一本活教材,万一,敌人把他弄起来,这不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吗?
    必须最快速度,把他保护起来!
    忐忑不安中,一向稳健的他有些坐立不安了。
    **
    白兵和许一梅大半夜才回来。
    带回来的情报完全验证了预先的判断。
    照片上的人,正是那天拜访田光复的日本专家!
    白兵还提供了一个信息,据田老头讲,这几天,村子附近出现了几个形迹可疑的人,老是有意无意在那里转悠,这是这个偏僻的山村从没有过的。
    老侦察白兵,听到这个情况,回程途中,立即设法和胶东县大队取得了联系,让他们马上派人,秘密对村子进行监控,发现情况,立即制止,一定要设法保护田光复的安全。
    这两人想到一起去了。
    听白兵说完这些,乔向文提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一点。
    他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两人。
    看样子,各方面的人都已经嗅到了“迎风”这个老家伙的气息了,日本人之外,另外的是谁,村子里的可疑人员又是谁。
    当务之急,要兵分三路:
    一路,配合李洪铭,日本方面如果有行动,三木和林村这里一定有动静,不管什么动作,一定要最快速度从李洪铭那里得到消息,同时要求李洪铭要主动开展工作,利用身份之便,主动寻求关于招远方面有价值的情报;
    一路,立刻转移田光复,同时在村子伏击,重点盯紧,发现异动立即控制起来,在缺乏资料和实物的情况下,寻找迎风,田光复目前成为绕不过去的关键人物;
    最后,关键的一路,要把胶东军区社会部、侦察排、县大队全部动员起来,在几个主要山区加强观察,从中发现日本专家和其他可疑人头。
    每一路都必须全力以赴,每一路都必须加快节奏。
    三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开始,一人跟一路,把整个工作节奏加速起来,决不能让其他人夺得先机。
    老侦察白兵,负责田光复的保护和对所在村子的守候伏击,甄别日本人之外的那伙人的真实身份;
    许一梅,留在济南,负责和李洪铭的联络,及时通气。
    乔向文自己,领了最重的任务,去招远找人。
    济南的三月,春寒料峭,这个无眠的子夜,三个人就着一盏灯,周密地计划着。
    **
    计划不如变化!
    未曾想到的事,接连发生。
    第二天清晨,冒着细雨,白兵刚十万火急到达村庄附近,远远听到这里枪声大作。
    在空旷的山区,枪声那么清脆,那么让人惊心。
    他心一沉,迅速拔出枪。
    陪同来的县大队两个队员,随着他,直奔后庄。
    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
    田光复家门前不远的池塘边,一场血战正在火热进行。
    胶东军区社会部长王克带着三名社会部干部,正护着田光复一家人且战且走,王克手臂上中了一枪,袖子被血染透了。
    他们的形势不太好,被敌人猛烈的弹火压制着。
    五六个人在后面追着,不断射击。
    白兵猫着腰,一阵疾跑。
    一见到这几个兄弟,王克那是开心的,拇指一伸;
    “哥们,快上,玩死他们!”
    白兵卧着,细看一下地势,砰砰两枪,一个正跑着追过来的高个子倒了下去。
    从独立支队,到山东纵队,行动组长白兵的枪法那是不要说的,至于玩刀子,那是更没遇过对手。
    对方一见这边来了增援的,摸不清底细,忙停下脚步,找了草垛、小树作掩护,继续射击。
    得这空子,王克简单地说了一下情况。
    原来,昨天下午得到乔向文的电报后,他们今儿天没亮就赶到了老田家里,老田一听,这有危险,走呗,可他那老婆子不答应,女人,又说这个又扯那个,总之,不想走。
    农家人嘛,谁想离开自己的屋子。
    况且,他们哪里知道眼前的啥情况,啥危险。
    王克他们也不敢直说啊,那还不把人家老夫妻吓出人命来。
    耽搁了一个多时辰,好说歹说,妥了。
    好不容易老夫妻俩收拾了一下行李,刚出家门,迎面与几个人相遇。
    就十几米的距离。
    这十几米的距离,这一个小时的时辰,决定了多少可能,多少未知,天知道。
    朦胧的雨雾中,几个高矮不一的便衣男子,见此也是一愣。
    王克的手下意识地伸进口袋,抓出驳壳枪,同时飞快地向搀扶着老夫妻的几个部下使了个眼神。
    打!
    两边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