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63章

北上南下-第63章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地改革是啥,就是根据地建设,就是在农村地区如何运用经济的、军事的手段,提高农民收入,增强根据地的财力。
    城市工作是啥,简单滴说,就是工人运动,就是城市接管,就是经济财贸。
    直到那场让人痛心的十年混乱前,002一直是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构架者和组织者。
    这么样的一位中央领导人,专门打来电话,关心胶东的黄金,这能不让山东军区、胶东军区的官兵们热血沸腾吗?
    ***历史上的黄金抢夺战不但确有其事,而且远远比江湖说的,更激烈,更精彩,恕江湖笔拙。尽可能吧,江湖努力描绘其一二,反映抗战史上这一段秘密往事,因为这只是江湖的一段小插曲,觉得新奇的,支持一下,觉得不好玩的,等一等,很快就会转入更加波澜壮阔的四野之黑土地上的崛起了。***()





第九十七章从棍棒到锄头
第九十七章从棍棒到锄头



    接着上文说两声,四十年代,电话在中国的覆盖率还是比较低的,尤其直拨电话更少,虽然在美国,电话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借002给乔向文的电话,无非是传递一些信息,确实有一点点夸张,但江湖也并非信口开河。
    1,省会之间,那时候是可以电话直通的,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政府的部分通讯设施,对盟党盟军还是有一定支持。为此,理论上而言,作为统一战线的八路军指挥部,通过接转,可以与其他一些地方发生电话联系,在预定的时间里,经过事先的指令,电话是可以多层接转的,信号质量那就不能保证,当然,在一支部队内部,有线电话已经极其普遍了,跟着司令部的通讯部队就吃这碗饭的。
    第二,当时的通讯工具,可以分为有线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台等等,影视剧里一些美军、日军、**背的那种小电台,也是一种当时使用较多的通信工具,电报可以发送得很远,但是打电话,就距离不能太远,要想打得远,机器要很大,天线要很长。
    言归正传。
    002的指示精神,胶东军区党委一班人很快组织了学习。
    山东,不仅是**抵抗日寇侵略、对抗老蒋反动统治的重要阵地,还是它重要的经济命脉所在。山东的抗日,一举一动都受到延安的高度关注,这对于十几万山东八路军来说,既是巨大的压力,也是不懈的动力。作为山东军区的二级军区,党委会上,许世友司令员要求,加强练兵,力争在近期再打一个翻身仗,在打出声势的同时,努力为黄金争夺战的进行营造有利环境,同时,军区各部门要步调一致,一手打硬仗,一手搞黄金。
    挂职副政委乔向文十分低调,他把目前日、国、共三方黄金大战的概况、迎风金矿的历史背景介绍了一下,他希望大家能在军事斗争的同时,一起来关注秘密战线的斗争,一起来为迎风金矿的起死回生,做点贡献。
    当大家知道了迎风金矿的进展时,又惊讶,又兴奋。
    谁不知道,许世友司令员为了一万两的黄金,提拔了一个周大全,为了两万两黄金,在罗荣桓书记那里请来了山东秘密工作的第一高手乔向文。
    好家伙,如果迎风真的能拨云见日,烈火重生,那么,那就不是两万两的问题,为啥呢。
    周大全的办法,大家都知道了,发动矿工,悄悄地偷、带、藏,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小鬼子迟早会发现,矿工兄弟们的生命安全也让人提心吊胆。
    但是,如果山东军区,如果胶东军区能有一座自己的金矿呢?
    情况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对延安,那就不但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对山东军区,那是贡献更大。
    哪怕对咱胶东自己的两万多人马,那也是不可多得的物质改善啊。
    党委会很快形成决议:
    许世友司令员负责军事斗争,近期力争拉出去,多打几个漂亮的战役,消灭日伪有生力量,更主要的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为秘密工作的开展提供外围环境保障。
    军区特种团、侦察连、社会部,统一交由副政委乔向文指挥,近期任务就一个,切隔迎风与小鬼子、军统的一切联系,消灭掉所有对迎风有企图的敌人,同时运用一切手段,找到迎风,做好前期的开采准备。一旦时间成熟,立即组织开采,力争三个月内第一桶黄金诞生。
    国民党的税多,**的会多。
    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现在的**是执政党,如何把一个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的意志,转化成十三亿人民的行动准则和奋斗目标,这党内干部的会,研讨的会,决策的会、磋商的会、通报的会、征求意见的会、布置工作的会、检查落实的会,确实比较多。
    不可否认,这里面有官僚主义,有形式主义,但是,我们的政权特点,是以党带国,只有一个执政党,不像欧美、不像西方老外,一条驴子一头象,大家轮流玩,互相攻击找茬,互相牵制监督。
    江湖对民主的这些表象和实质不做评论,这里只是说啊,会议,的的确确是我们这种政权的一个特色。但凡社会主义国家大体皆然,很简单啊,国家有啥大事情,党内先要开会研究啊,领导有主意了,你还得和下面基层单位通个气吧,最终等党内全部搞定了,那再上升为国家意志,该干嘛干嘛去。
    胶东军区党委会一开,乔向文立即召集社会部、特种团、侦察连的负责人,紧急做了传达。
    一句话,最近啥都别玩了,全部听我的,听党委的,玩“迎风”。
    意外的是,省城许一梅那里迟迟没有动静。
    这让乔向文心里有些担忧。
    小鬼子那里的情况、动静、走势,主要依靠李洪铭,这第一卧底怎么回事呢?
    担心归担心,依靠归依靠,胶东这里的事一点都不能耽搁。
    很快,他找到了突破点。
    照片!!
    几个专家为何跑到招远的山沟沟去拍张照片?
    这张看起来没啥特别的照片,三木为何要过去作纪念?
    这几个人的合影,究竟是在招远的啥地方拍的?
    长期在鲁南作战,那里的地形他熟,眼前这招远他实在不熟。
    自己不熟不要紧,他想只要有人熟就行。
    喊来王克和侦察连的王连长,两人对着照片琢磨了半天,结果,蹦出一句话:
    招远这儿都这样的山啊。
    晕菜!
    白兵在旁听着,忍不住也笑了。
    王连长也觉得不好意思,这看地形,搞情报的侦察连不能这样回答领导的问题啊。
    他也挺机灵,很快把招远的具体地形地貌给领导汇报了一下,呵呵,这叫帮助领导熟悉情况。
    乔向文听着,明白了,不怪人家了。
    原来,号称中国黄金第一县的招远,地处胶东半岛的低山丘陵地区,这大山、小山、高山、丘陵竟然占了全县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啥叫群山起伏,到了这里就知道,啥叫沟壑纵横,招远就是最典型的这类地区。
    难怪啊,前文说过,开采黄金必备的两要素是啥,呵呵,一个是山啊,在山里挖洞,钻进去开挖,一个是水,淘出来的东东要洗啊,不洗哪来的金。
    这招远,你说它山多吗,必须的,大小山头三十来个,群山环翠,峰峦叠嶂,可是这山还都不算高,东头的罗山,算是最高的了,主峰海拔也就七百多米。
    这河流小溪就更多了,围着群山,共有大小河流一百多条。
    王连长说的很认真,乔向文和白兵听得更认真。
    靠别人不行,还是靠自己吧。
    那是一个阳光暖暖的春日午后,乔向文和白兵、王克三个人对着照片,研究着。
    王克嫌照片小,跑出去专门弄来了一放大镜。
    别小瞧这放大镜。
    白兵拿着,对着上面折腾了一会,突然叫起来:
    “这家伙手里拿的,好像是铲子。”
    乔向文一听,忙拿过镜子,对着后排右手的那个高个子细看,他手里拿着一根细细长长的家伙,一直以为是山里随手取来的棍棒。
    好家伙,确实是个形似铲子一样的东西。
    拿在手里,像根棍子,可是放大了,顺着棍子往下看,撑在地上的,有一个弯弯的东西,应该是铲子、锄头一类的工具。
    荒山野岭,如果是带着铲子锄头,一定是用于开挖地面的。
    如果是拐杖,那也应该是前排的中年男子拿着,而不是这么年轻健康的年轻人。
    那么,这一行五人,为何跑到偏僻的地方留个合影呢。
    难道这里有啥秘密?()





第九十八章寻踪觅迹
第九十八章寻踪觅迹



    江湖把自己的这篇,窃成为非虚构军事长篇,希望用一个个故事和人物,还原一段无限接近真实的历史,大视野全景式扫描从抗战到内战,再到新中国建立初期艰苦卓绝的秘密战线斗争虽然学的不少,读的算多,但是,还是会出现这样那么样的一些问题、瑕疵,真诚地希望得到高手大侠们的指点,不管如何,江湖的心是热的,态度是认真滴,对待朋友们是诚恳滴。。
    书接上回
    几个人对着照片用心地钻研着。
    胶东军区社会部长王克这会儿有劲了。
    他臂上缠着白纱,站在乔向文的身后,对着照片瞪大眼睛。
    忽地,这兄弟猛叫一声,把两个人吓了一跳。
    “你们看,这山顶地方是啥,好像是一座小房子啊,灰白灰白的。”
    乔向文忙一看,有一点,再放大镜看看,摇了摇头。
    放大镜下,就比较清楚一点了。
    那是一排整齐的松树,朝阳的一面,阳光下有点泛白,而已。
    王克有点泄气,耸耸肩,掏出香烟,一人给了一支。
    白兵和他两人,靠着窗户,晒着太阳,一人一支烟,腾云驾雾。
    乔向文没顾上抽,他的心思都在照片上。
    五个人,他一个个端详,研究。
    前面那两个中年人,必定是日本人,脸型,头发,眼神,那种内涵和优越感,和普通的军人完全不同,应该就是李洪铭说的三木的国内同学吧,著名的地矿专家。后面几个年轻人,一看就是保镖一类的,身强力壮。
    身后满山的松树,看起来一片苍翠,几个人是在山下不远的地方拍摄的,稍微带一点仰拍,所以山底下不太看得清楚。
    他用放大镜一点点扫过。
    松树,松树,还是松树。
    蓦地,镜子停住了,目光定住了。
    这是几乎可以忽略的一小片空地,在那么大的松柏之中,在那么开阔的山势之中,几乎可以省略不计。
    可是,一流的特工,用眼睛,用耳朵,用鼻子,往往能发现之所未发。
    稀疏平常中,发现问题,这可能也是秘密工作人员的一种素养吧。
    这倒不是夸乔向文,这张照片他一直随身携带,反复端详。
    正常情况,看照片,自然首先看人,看人的体貌特征。
    刚才王克的一句话,提醒了他。
    这五个人一时间很难找到,可是这山是死的啊,如果能在这山上找到一点点小特征,也可以突破啊。
    白兵和王克,几乎同时看到了他的神色。
    白兵熟悉他这个神情。
    这是柳暗花明的那种欣喜,这是冲出绝境的那种愉悦。
    他冲着凑过来的两个人,手指点住了那个小空隙地带。
    王克,瞧瞧,傻傻地摇头。
    白兵反复看看,没懂。
    连日来的烦恼一扫而光,乔向文喊来通信员小马,立即通知社会部全体人员和侦察连排长以上干部马上前来,就在他的办公室,领取任务。
    安排好这些,他这才道出了一切。
    山坡上的一小段空隙,一般人会想到啥呢?
    砍伐?
    树木矮小?
    还是其他?
    乔向文端详了半天,得出的结论却不是这个。
    虽然是黑白照片,但生活在鲁南山区,自小喜欢观察自然事物的他,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确定了一个结论。
    山火!!
    过火面积虽然很小,但山火过后的痕迹与一般的砍伐,有着明显的不同。
    山火,一般都会将草木烧焦,即便扑灭得快,也会对树木很长一段时间的生长产生影响。
    根据眼前照片上的这小处痕迹,大概可以推断,这是去年冬天山火后的纪念品。
    冬天风干物燥,是山林火灾最容易发生的季节。
    旧社会扑灭火灾比较落后,那会儿,没风力灭火机,没冰弹,更没直升飞机和人工降雨。
    靠的,主要是手工扑打。
    其实,现在在国内很多地区,也还是这样,拿个铁锹,锄头,用蛮力,效果既不好,又很危险,没办法啊,还记得大兴安岭的大火吗,国家领导人坐着飞机视察,跟下面浴血奋战的各路军警们就一句话,大家辛苦了,中央想办法给你们增援风力灭火机。
    穷啊,国外必备的山林灭火器材,我们这里不但配的少,官兵们还舍不得用,那玩意成本很高的。
    江湖扯远几句,看看美国人是咋灭掉山林火灾的。
    我们叫森林武警,那和我们正写的黄金武警,性质一样,级别一样。美国人也养着一批人,但他们叫森林消防队,他们干活的工具比我们先进多了,风力灭火机那已经很老套,他们不大玩,他们最多的是使用大家伙,一是森林消防车,大功率灭火,二是山林推土机,快速形成火灾隔离带。
    火稍微大一点,他们就出动灭火飞机。这玩意很先进,美国政府很给力,专门配备了大批的灭火飞机,每架飞机可携带五千公升的灭火剂,飞到火灾上空,按钮一按,导弹一样,啪啪啪,灭火剂就倾斜下去,强行灭火,再不行,与他们一起行动的,大批的消防伞兵,马上空降投入灭火。加州大火,你懂的,那是美国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我们的新闻联播里常有,其实,我们自己的火灾也不见得比人家的少,比人家的小,但我们这里有纪律,啥玩意能报道,啥玩意自己玩玩,不让外面知道。历史上,加州大火,美国消防局还经常出动红外扫描的预警飞机,那玩意就是空中指挥,立体作战。
    至此,乔向文说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