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驸马传 >

第34章

驸马传-第34章

小说: 驸马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于天,前番宗室窥视天机,获罪于天,上天警示之下,天子甚是惶恐,众生震动。若天子功浅德薄,上天明示,天子必遵天命禅位于人;若上天体念天子些许微薄之功,可为人主,亦请赦免私窥天机之罪。不论赦于不赦,俱为天命,万国九州之地江河湖海之内,众生悉不敢违。熙宁八年平月乙丑日上告!”

李二的这个祭天文书真可谓是前所未见,在所有的文书当中,这祭天之文最是严谨,最讲究的便是对仗公正,和折押韵,言辞古朴。而李二作的这篇却是半文半白,根本就谈不上对仗,听到下面那些大儒纷纷咂舌:这哪里是什么祭天文书,分明就是街头招摇撞骗的神棍哄骗银钱所用的托词。

最有意思的是李二竟然声称“若天命不允”,就要皇帝“禅位于人”。而且还说什么这是天命,任何人不得违悖,这个驸马也忒大胆了些,竟然要决定皇位的归属。

神宗皇帝虽然得到李二的暗示,奈何这事情干系重大,看李二如是所说,心中甚是忐忑,奈何前番已经言明要悉遵天命,也只好咬着牙默认了李二的言语。

大宋王朝虽然每年都有祭祀盛典,却从来没有这般直白的要请示天命,皇帝虽然自称是天子,宣扬“受命于天”的论调,到底如何才能和上天“沟通”却是两眼一抹黑,群臣当然更是不知李二具体要如何请命于天。

难道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请下一尊金甲神人来宣布上天的旨意?若真是如此,那可是大善,这些人活了大半辈子,还真的没有见过真神的模样,这回也可以开开眼界了。

就在众人等待着看李二大展神通之时,驸马李二确把那祭天的文书往桌案上一放,拍拍双手轻松说道:“好了,大家都回去歇息去吧,明日里就会有上天的旨意显现在在文书之上……”

这……这也太简单了吧?最起码……起码也要用写灵符,或者诵几段经文才算正式吧?不过在这热气蒸人的光禄寺又站又跪的折腾了半晌,众人早就乏的紧了,亦是应该回去休息休息。

不等李二下台来,便听得有人高喊:“如此这般未免太过儿戏,便真的能请下天命来么?”

第七十六章…祈天请命(3)←

说话的正是嘉王!

“如此这般太过儿戏,如何能够请下天命?”

李二慢悠悠的反问:“依王爷之意,如何方能请下天命?”

“自然是要以三牲祭天,以灵符为引,辅以经文才是。”

李二呵呵一笑:“嘉王差亦,天意岂会因些许的贡品就会改变;灵符经文之物若是求个平安或许有些作用,这祈天请命干系到社稷江山,非是那劳什子可补的。”

嘉王又道:“若此时散去,恐有宵小之徒冒上天之名行利己之事,本王与宗室诸王愿在此守候祭文,以彰显我等之诚心。”

“既是如此,朕亦在此守候,”并不是神宗皇帝愿意在这地方守候,而是惧怕走后嘉王等人作弊,这可是关系到社稷归属的大事情,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嘉王等人何尝又不是这样的想法!

皇帝和嘉王都不回去,那些大臣嫔妃更不敢回去享福,只好陪着大宋皇室在这里等候,等到上天降下旨意为止。

李二暗暗叫苦,说不得只好在这里苦等一夜了。

光禄寺虽然建立已久,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场面:但见满朝文武,大宋皇室一个个或坐或站的戳在那里,少精无神的说些闲话,要不是衣衫华贵仪仗威严,活脱脱便是逃难的灾民。

日落烟腾迷草树,帝都钟鼓始初鸣。

转眼便是一更时分,由于刚过小满,正是大脚蚊子肆虐之时,光禄寺内的蚊子从来就没有吃过饱饭,这一回可得了势。嗡嗡尖叫着在鲜血和巴掌之间游走,文臣武将穿的虽然严实,手脚脸面却是抵挡不住,很快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老爷将军们就满脸是包。

尤其严重的是,这些胆大包天的蚊子居然目无君上,连当今的圣上也一并的咬了。这叫神宗皇帝如何不气恼,命那些彩女拼命的打扇。

拍打蚊子声和搔抓之声响成一片,李二可不象大宋皇室宗亲那样的死死盯着祭坛上的文书,瞅个空档以袍子包裹头脸,靠了旗杆子开始大睡。

随着夜色的深沉,松明火把逐渐的暗淡,多数人已就地而睡,喧嚣热闹的场面逐渐寂静。

“驸马,驸马……”是长平公主的声音。

李二一袭白袍,极易辨认,长平公主到了近前,拉下李二面上罩的袍子:“驸马,你说老天真的会显灵的么?”

“自然是要显灵的,要不然……”李二打住不说。

“这事情了结,驸马就回阳谷了么?”

李二怎么也想不到长平公主会问起这个,而且语气颇有些幽怨。

当然李二不会心软,为了断绝长平公主的念头,斩钉截铁的说道:“是要回阳谷的,此间事做个了解,我便回去。”

火把哔哔啵啵的烧着,忽明忽暗的看不清楚公主的脸色,但听得长平公主幽幽的说道:“方才圣上说此事全是因我而起,即便是上天不降罪于我,圣上也要罚我的……”

李二心中暗喜,把这刁蛮跋扈的公主关进宗正寺未尝便是坏事,至少自己离开汴梁的时候会少许多的麻烦。李二当然不能真实表达这个意思,压抑住心头的欢喜淡淡的说道:“公主确是……任性了些,多些磨砺也好,圣上是公主嫡亲的兄长,想来不会太过责罚……”

长平公主的眼睛在夜色之中一闪一闪,似是想说什么却不好开口,终于悄声的说道:“驸马是个好驸马,只是有时候太过气人了些。”李二可不想和她讨论这些,反正也是要走的,没有必要总结那些经验教训,平淡的说道:“夜深天凉,公主自去休息了吧。”

长平公主也不言语,轻轻抚摸了李二的手,过了好半晌这才离去。

伴随野蝉一声高唱,李二才从昏沉睡梦中醒来,正是启明高挂,蟾月西沉之时,偏偏东方已露出半个红轮,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日月当空之时。

只片刻功夫,大宋君臣尽皆苏醒,众人揉着惺松的睡眼齐齐的来见圣驾。

神宗皇帝这一宿是真的没有合眼,和嘉王等人死死的注视那祭坛,期待天神降临的那一刻,偏偏这一夜无事,神宗皇帝与嘉王几乎同时发问:“驸马,你不是说今日便知天命的么?怎的不见动静?”

神宗皇帝感觉是受了李二的耍弄,脸色沉了下来:“驸马,妄言祸福,假借天命可是不赦的大罪……”

李二最受不了的就是皇家这种动不动就治人罪的做派,挺直了腰杆儿,不卑不亢的说道:“上天之神昨夜已经驾临祭坛,留下天意而去,圣上也不曾见到么?”

“何曾有什么天神降临,朕可是巴巴的盯了一宿的。”眼看这李二空口白话的胡说,神宗皇帝已经在为李二编织罪名了。

李二道:“圣上嘉王及诸位大人且请移步祭坛,一看便知!”

看李二说的决绝,容不得人不信,神宗皇帝在前,嘉王紧随其后,几乎同时上了祭坛。

神宗皇帝刚一步上祭坛,忽然惊叫一声跌坐在地,嘉王亦是同样的跌倒,亦是同样的一声惊呼。

众文武不明所以,唯恐有变,齐齐的涌上祭坛。

但见嘉王哆哆嗦嗦的跪拜叩首,神宗皇帝以手指了祭坛中央高挂着的祭天文书面色大变的高呼:“天神……显圣,始祖……始祖保佑!”不待说完已经猛的跪倒。

群臣顺着神宗皇帝手指方向看那文书,更是骇然,“扑嗵扑嗵”的纷纷跪拜。

原来那祭天文书上本是李二所书写一些寸许大小的文字,其内容正是李二所念的祭天之文,奇就奇在这些小字的下面有一铜盆大小的文字,这文字颜色焦黄,苍劲有力,分明就是一个“赦”字。在这个“赦”字下面另有几个拳头大小的文字:赵元朗亲书。

那祭天文书本是早就挂在那里的,虽然众人和这文书有一定距离,看不清楚上面的最小的文字,但是昨日里这文书上绝对没有那个“赦”字,否则以神宗皇帝等人的距离,绝对没有见不到的道理。

这祭坛在大宋皇帝和嘉王等人的互相监视之下,绝对不可能有人作弊,唯一的解释就是赵氏始祖,那已经成为天神的赵元朗曾经“驾临”祭坛,书写这些了文字,赦免了神宗皇帝的罪过之后又“返回”了天庭。

第七十七章…国姓←

大宋君臣乱糟糟的望空而拜,好半晌才罢了。李二讥笑道:“我李二总是没有妖言惑众的,,各位昨夜里都睡的死了,难道就没有见到始祖驾临?真是憾事呐!”

“昨夜朕乏的紧了,朦胧中见一金色人影从天而降,本以为是眼花所至,却原来是始祖亲临,想朕能见到始祖,亦是此生一大快事。”神宗皇帝说的有鼻子有眼睛,由不得人不信。

李二闻听,先是一愣,旋即明白了这里头的关节:神宗皇帝虽然死死盯了一夜,却是绝对是不可能看到那子虚乌有的“天神始祖”。若是直接说没有见到什么天神始祖,只能说明他这皇帝是没有福缘的,为了表明自己皇位正统性和上天眷顾仍在,神宗皇帝当然要睁了眼睛说瞎话的。

旁的大臣更是趁机附和:“臣亦是隐约见一金色人影在祭坛上奋笔而书,原来真的便是始祖降临,有天神始祖庇佑,我大宋江山千秋万代……”

群臣纷纷吆喝着:“圣上天神眷恋,福缘无边,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些个宗室亲王也不再怀疑皇帝的权威,纷纷跪拜,神宗皇帝志得意满坦然而受。

宋时的宗室亲王不似汉唐之时,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利,依靠政变和兵变夺取皇位的机会不大,这也是大宋南北两朝从未出现大的夺嫡斗争的根本原因。要想皇位更替,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舆论,如今神宗皇帝“偷窥天机”的罪过已经为始祖“赦免”,又请的天神始祖下凡,民心士气达到了巅峰。

嘉王等人知道大势已去,面如死灰,拜倒在神宗皇帝脚下:“圣上得天神始祖眷顾,自是要将祖宗的江山发扬光大的,臣弟妄揣天意,险些酿成大错,还请圣上责罚……”

神宗皇帝早已把嘉王等人恨之入骨,恨不得一脚将他踹翻,终究是做皇帝的,面上和蔼的说道:“嘉王也是为我大宋社稷着想的,纵有些过失亦是情有可原,朕怎能加罪……”

现在若是急吼吼的处置嘉王等人,恐怕落个没有气度的名声,神宗皇帝一面想着慢慢的泡制这些宗室亲王,一面上前搀扶嘉王:“此事虽得始祖饶恕,朕仍是要对天下人有个交代的,太后已自请责罚,长平公主么亦是要受些惩处的,驸马请的下天命来,功劳不小,当另行封赏。始祖在祭文之上留书,当将祭文供奉于太庙,以昭示子孙万代……”

“圣上不可,”李二急忙阻止,那祭文上“天神始祖”所书文字其实边是李二所写,只不过用的是墨水有些特殊,是以土碱水化合了甘油的隐形墨水。以这东西为墨写在白醋浸泡了的纸上,寻常的时候自是看不到,一旦纸张着了露水受了潮自然会显现出字迹,若是永久的保留在太庙,难免叫人发现里头的关节。

李二道:“那祭文有了始祖所留文字,已算是天书,上天之物怎能留在凡间?还请圣上以火焚之。”

众人对于李二“知晓天命”的本事再也没有怀疑,李二将那文书高举过顶,迎了初升的朝阳,大声诵道:“皇天厚土大宋始祖在上,后进小民李二谨以大宋社稷为念,特请始祖降临凡间,今已知晓天命,谨将天书上缴。”说着把那祭文焚烧。

在众人跪拜之下,那祭文被李二焚烧,冒出淡蓝色的火焰。

刚好李二的身影为跃出地平线的太阳所笼罩,身前便是那淡蓝色的火焰,恍惚之间便真的如同天人一般。尤其是清风拂过,李二那单薄的衣带当风而舞,说不出的洒脱飘逸,看的众人心中痴痴呆呆,神宗皇帝当先的拜了:“不肖儿孙谨尊始祖之命……”

此时此刻,神宗皇帝脑海中翻腾汹涌,他的心思并不是狂喜有加,而是始终在想想李二以前的种种。如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短短数月的光景便成为大宋驸马,紧接着便解决了征伐西夏的军粮问题,力博牛怪,捉拿刺客,拯救太后一直到眼下的祈天请命,无不显示这少年有莫大神通。李二的才学与那苦读诗书的才子们大不相同,这一点阅人无数的神宗皇帝自然分别的出来。尤其是这祈天请命一事,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难道这李二真的便是上天的使者?

旁的众人看神宗皇帝都在跪拜,哪个还敢不拜,呼啦啦跪倒满地,唯独李二站在那祭坛之上。

这一刻李二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意气风发的代表上天对皇帝说了些勉励的话,又代表皇帝感谢上天的宽宏,诸般繁杂琐事,不一而足。

祭天事件总算是取得了还算是圆满的结局,任那些朝廷大员宗室子弟如何的调转风向,李二是懒的去关心了,只想着赶紧的离开这是非之地。

神宗皇帝以满是崇信的口气对李二说道:“驸马既是能请的始祖下凡,便是与我天家有莫大机缘,驸马又是皇亲,从此以后,朕赐你以赵为姓氏。”

赵姓在宋时那可是国姓,由圣上赏赐国姓,本身代表着极大的荣耀,神宗皇帝猪腰子脸上堆满了笑意,眯缝着眼睛等待李二欣喜若狂的爬过来谢恩。

若是换个旁人,只怕早就趴在神宗皇帝脚下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叩头谢恩了。然李二却没有表现出任何感激涕零的模样:“李二不敢承圣上美意,若圣上此举是为筹功,李二以为欠妥。想李二我本是大宋子民,为君分忧是份内之事,不敢当得圣上如此厚赏。”

虽然李二说的婉转,意思却表达的分明:叫我改姓赵?门儿都没有!无论前世今生,李二都是姓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人对于自己的姓氏都万分的重视;何况李二想和皇家脱离关系还来不及,又怎会攀结富贵的去做甚么国姓之人。

神宗皇帝实在想不到李二竟然会拒绝,神色颇为尴尬的说道:“驸马说的……有理,朕……朕再好生思量思量……”

神宗皇帝身后的长平公主看到机会,急忙出言解围:“皇帝哥哥真是画蛇添足,驸马本就与我是一家人,是不是国姓都是一般模样!”

第七十八章…悔已迟←

驸马本就是皇家的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