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驸马传 >

第43章

驸马传-第43章

小说: 驸马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将包裹伤口的白布在腿上缠绕几遭,使劲一勒打个死结,痛的李二又是一声鬼叫。

“殿下这便是要生生的痛杀我呐,还是春娘来换药吧,春娘的手轻些……”长平公主好心做了错事,孩子一般的噘嘴说道:“她怎的就手轻了?我便不叫她于驸马换药,传几个好郎中进来,岂不比春娘好的多?”看长平公主赌气的去叫郎中,李二苦笑道:“还是公主的性子,真的是委屈春娘了……”

“相公言的重了,奴不曾委屈,谁叫公主与相公是……是……是夫妻哩。”

李二好像从春娘的话里听出了什么,仔细的琢磨着。

第九十七章…梳头←

再次召唤收藏推荐~

由于这几日肉铺是生意“好的出奇”,母亲索性多买回了几口肥猪待宰。天尚未明,伴随着一声凄厉的猪叫,母亲新一天的杀猪大业又开始了。

没有过得了多久,对面老刘头家也是一声猪叫。想来那老刘头也是开始宰猪,十数年来,母亲早以及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仿佛是和对面的老刘头比赛一般。

这样的半夜猪叫李二遭就习以为常,便是趴伏在桌子上睡去的春娘亦是毫不在意,唯独斜躺在李二身旁和衣而睡的长平公主没有经历过。听了这么凄惨的猪叫,从睡梦中惊醒,登时便发了泼:“何人如此喧哗?搅闹的本宫睡不安稳,来人呐,将喧哗之人锁了……”

“母亲杀猪哩,有甚好大惊小怪的。”李二睡眼惺忪的看一言长平公主便又睡去。

长平公主一楞:“大半夜的杀猪?”

“自然是要在天亮之前把猪肉弄好的,公主每日食肉又怎能知晓屠户的艰辛。”

“原是如此,不若叫几个下人去帮婆婆杀猪……”

“罢了,你那些下人不懂屠宰,只能是越帮越忙,还是让母亲一人操持吧。”

凌晨十分人的睡意正浓,长平公主随口应答的便又昏昏沉沉的瞌睡,还不曾睡死,又是一声更加凄厉的猪叫。

长平公主一激灵醒来:“婆婆又杀猪了?”“这回是对面的刘家在杀……”

听闻这动静是别人闹出来的,长平公主登时便恼了脸,气鼓鼓的赤了脚跳将下来:“好刁民,竟然搅闹本宫睡眠,真真的是要反了,来人呐,于我去对面刘家把搅闹之人锁了……”

还不待李二说话,便听得外面靴声霍霍,想是长平公主带来的下人。

旋即听到砸门之声,想是那如狼似虎的官差正在砸对面刘记肉铺的门板。

“公主如此便去拿了人家,似乎不妥吧?”“怎就不妥哩?猪等刁民搅闹本宫安寝便是不敬,总是要他吃些苦头才是。”长平公主浑然不把这样的“小事”放在心上,又昏昏欲睡的犯困。

那刘家的肉铺和母亲争了这么多年,给他们一点小小的苦头也是好的。

红轮初升,映照门楣,鸡啼两遍之时,春娘便起身梳妆。

长平公主慵懒的睁眼看了看,便又再次睡去。她从来是习惯睡到日上三杆的,又过了好半晌,才不情愿的起来,这对她来说已经是起的绝早的了。

古时妇人最讲究个早起三光,晚起三荒。早早的起来,可梳洗打扮,头光面光衣衫光,如长平公主这般的人物自然是三荒的。

李二斜躺了身子笑道:“春娘梳的发式真是个俊俏,好可人儿哩。”

“相公取笑奴奴了,若相公喜欢,春娘每日都梳这燕子尾的发式。”

“这些个泼奴们,怎没把我的净面水送过来?”长平公主又是一通喝骂,外面的宫娥才急忙忙伺候公主更衣梳洗。

长平公主听得李二称赞春娘的发式,恼着脸道:“于本宫也梳个那样的发式出来……”

春娘微微一笑:“若殿下不嫌奴粗鄙,奴就替殿下梳头吧。”

长平公主冷冷的嗯了一声,那宫娥急忙摆开铜镜妆盒等物。

春娘持了牙梳将长平公主的头发打开,把她鬓角的短发梳理成飞凤翅的模样,将顶门的长发盘起梳理成燕子尾的模样,斜簪了两股赤金钗,配上髻簪步环。又帮长平公主涂搽脂粉,坠了宝珠耳环,不一而足。

“殿下看如何?”

长平公主对着铜镜左右观看,由衷的赞道:“春娘的端的好收益,比那些个只会吃饭的泼才要强的多了。”

“承殿下缪赞了,殿下喜欢就好。”

李二在床上看着二人,呵呵笑道:“如此甚好,和睦的很呐,便如姐妹一般。”

春娘急忙道:“奴不敢当的,奴便是真的不敢当的。”

长平公主看李二一眼,揣摩着李二的意思却是一言不发,终于顾左右而言他:“我且去看看婆婆……”

看长平公主出去,李二道:“春娘,搀我起来,我亦是想走动走动,莫躺的身子成了木头。”

春娘依言搀了李二出来。

母亲在前面亦是烦恼,往日里不等肉铺开门,便早有客人在外面等候着买肉了,而且是一次性的全部购买干净。如今长平公主的长随车马占据封锁了整条街道,便是一个买肉的也进不来。母亲烦闷的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客人们都过不来的……”

话音未落,长平公主便大声叫喊:“什么?还没有人来买肉?绿蕊,绿蕊,你去看看,京西路的官儿们是怎么做的,快叫他们来买肉。”

不一刻的功夫,街尾便有十几人蜂拥而来,挤进了肉铺。

“老夫人,卑职是肥城转运使,特地赶来买肉的,老夫人所售猪肉卑职全部买下……”

“你个小小的肥城转运使也赶和我抢?真是好大的胆子!老夫人,下官是衮州太守……”

“去你的衮州太守,本官是郓州太守,阳谷县正是本官的治下。老夫人的铺子开在郓州,自然是我们郓州的官员优先购买,大家说是也不是?”

郓州的官员轰然称是,那衮州太守做大义凛然状:“不论郓州衮州都是朝廷的治下,都是遵从了殿下的意思来买肉的,你们郓州官已经买了许多,也该我们外地官员买了吧。”

“你们穷嚷甚么,卖于哪个不卖于哪个老夫人自有分教的。”也不知道是哪个官老爷吼了一嗓子,把母亲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母亲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大老爷们,根本就不清楚那些“转运使”“太守”到底是极品官职,更加的不敢说话,小声的问旁边的阳谷县令:“县大老爷,你说俺把肉卖于哪个?”

这些人当中,随便拉出一个来,都比他州小小想县令要品阶高,李县令哪里还敢胡乱说话,又把球踢了回来:“但凭老夫人作主。”

第98章…排骨崽儿←

接下来的几日里,每日清晨都有京东西路的小官儿们来争抢着照顾李记肉铺的生意,见的多了也就无趣。

却说这几日李二腿上的皮肉之伤好了一些,看完了那些地方官吏争抢着买肉的闹剧,方欲回屋,却见对面的“五花肉西施”颠着小脚一路小跑的进到肉铺。

李刘两户算是典型的同行冤家,几十年来虽是对面而居隔街而望,除了每日凌晨例行的对骂以外,却是老死不相往来,所以李二连“五花肉西施”的名字也不曾知晓。

“五花肉西施”跑了过来,“扑嗵”便跪拜在李二脚旁。

那些个宫人见猛地跑来一个女子,认为是叛逆或者刺客,呼啦啦的围拢过来,咋咋呼呼高喊:“有刺客,有刺客,拿了……”

“五花肉西施”惊骇的花容失色:“俺不是刺客哩,俺便真的不是刺客哩……”

李二急忙遣散了众宫人,对“五花肉西施”说道:“我知道你不是刺客,五花肉西……那个刘小姐怎到我家来了?”

由于不知道人家的名字,李二险些直接叫她的绰号“五花肉西施”,想想实在是不礼貌,还是称呼她为刘小姐吧,虽然“五花肉西施”只是老刘头的女儿,算不得什么千金小姐。

“李家的驸马爷爷,小民知罪的了,万望爷爷饶过小民……”“五花肉西施”不住的磕头。

“刘家小姐,你……你知甚么罪?”

“俺爹爹和爷爷对门卖肉是不对的,抢爷爷的生意是不对的,俺称爷爷为排骨崽儿也是不对的……”

李二正品香茶,听“五花肉西施”如是所说,险些将口中茶喷在她脸上。自家暗地里叫人家“五花肉西施”,原来人家也是给自己取了绰号的,想不到自己的绰号竟然是“排骨崽儿”!

想想自己的身子确实不算健壮,这“排骨崽儿”的绰号还真的是贴切!“李刘两家对门而居已有百年,互抢生意的事情都曾做过,算不得甚么事情。虽然你称我为”“排骨崽儿”,我也是称你为“五花肉西施”的,两相扯平,何罪之有?”

“排骨……那个李家爷爷你是不知的,我爹爹叫官府的人捉了去,判了图谋不轨的罪过,轻的要发配,重的是要砍头的。我问了街坊,说只有爷爷能救得,俺这才过来相求……”

原来飞刀刘凌晨杀猪,搅了长平公主的美梦,长平恼怒之下命人去教训老刘头。李二以为那些宫人最多是阻止老刘头杀猪,耽误他一天的生意而已,哪里想到却闹出了不小的事端。

原来那些如狼似虎的宫人在凌晨砸破刘家大门闯了进去,正赶上老刘头宰猪。老刘头看深更半夜的有一大票人破门而入,以为是明火执仗的歹人,持了杀猪刀便要搏斗。那些个宫人立刻将“持械拒捕”的老刘头锁拿,由于长平公主就在附近居住,可怜的老刘头又多了条“图谋不轨”的罪名。

“五花肉西施”一个女儿家家的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早就六神无主的慌了手脚。乡亲们纷纷替她出主意,认为这是李二仗着驸马的威风打压竞争对手,李家肉铺要垄断阳谷的猪肉市场。听了街坊的建议之后,“五花肉西施”只能来找李二求情。只要能把父亲放出来,便再也不敢在阳谷开肉铺了。

李二知道了这事情的来龙去脉,苦笑不已。在众乡亲们的眼中,自己竟然成了仗势欺人横行乡里的恶霸。

“怎?街坊们这是说俺家仗势欺人了哦?俺可从不做那见不得人的事情哩,俺和你爹爹争争斗斗这么些年,有甚手段从来都是用在明处,谁也不曾暗地里下过龌龊的绊子。是哪个这么糟践俺赛秤砣的名声?俺这就去和他理论理论。”母亲最重名声,自然容不得人们说东道西:“难不成还把俺说成恶霸了的。”

“五花肉西施”急忙分辨,却是口不择言:“李家奶奶自然不是恶霸,从来都是好霸的,是好霸,还望您大人大量,放了我爹爹出来,俺们这就搬出阳谷,再也不敢在阳谷卖肉……”

看“五花肉西施”越描越黑,李二道:“刘家小姐放心,我这就去和官家的人说道说道,把你父亲放了出来。搬出阳谷么倒也不必,你们就还在我家对面卖肉就是,一家垄断不如两家竞争,越是争的激烈这市场才愈是红火……”

李二忽然打住不说,想来“五花肉西施”也不可能明白什么“垄断竞争”一类的道理。

果然如此,“五花肉西施”根本就没有把李二“垄断竞争”的言辞听了进去,只是闻听要放出父亲,欢喜的一个劲儿的磕头。

送走了“五花肉西施”,李二急忙去找长平公主说道。

宫人们在街上专门搭建了一座大帐,供长平公主所用。长平公主正悠哉悠哉的看一份文字。旁边是喜儿同样悠哉悠哉的喝着冰镇甜汤,还有枣泥糕上糕、芝麻饼、豌豆黄等一应的零嘴吃食。

喜儿正吃的不亦乐乎,孩子就是孩子,看来她是被长平公主的好零食给俘虏了。

“驸马来了呐,可是想我了来看我的?我刚才亦是想过驸马的,果真是心有灵犀……”长平公主毫不顾忌有喜儿在场,口没遮拦的说出这般“儿童不宜”的话来。

“昨晚对门杀猪的老刘头被捉进了牢房,其实不过是误会罢了,公主写个手条,把人家放出来吧。”

“捉进牢房了?哈哈,搅我美梦就当捉他,最好再狠狠的打板子。”长平公主过来拉了李二的手,在手掌上轻轻的抚着:“既然驸马说放了他,那便放他好了。”

其实捉拿老刘头这样的小事情长平公主根本就不知道的。

第九十九章…大宋报纸←

长平公主将手上的文字递给李二:“驸马看看这邸报,本宫离了汴梁这么些日子,还真的有不少的事情发生哩。”

邸报其实比A4纸大不了一倍,上面的内容还真的不少,李二看罢大惊,这东西分明就是报纸的嘛!宋时就有了报纸?看来自己准备在以后发行报纸成为传媒巨头的想法又落空了。

其实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开元杂报”算是比较早的报纸。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宋时的报纸已经相当才成熟,并有一整套的供稿、审核、出版体系,进奏院编好样本以后送枢密院审查,通过定本以后可以刊印。

邸报上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宫庭动态,官府的法令、公报等,还有官吏任免赏罚和一些重大军情。邸报的主要读者是皇室人员和各级管理,正式的邸报都是雕版印刷,但是还有许多的手抄版本在民间流行。

邸报上最醒目的消息自然是要属对西夏开战一事,宋军兵分三路攻打西夏银、夏、宥三州,投入总兵力号称三十万。李二对于古代的“号称”很不以为然,所谓号称就是正式的作战部队加上征集的民夫再增添不小的水份,至于这三十万大军里究竟有多少水份就不大好说了。

长平公主笑问:“驸马对这回的西夏之战之战有何看法?”李二对于历史本就不是很熟,对于宋夏之战更是一无所知,这干系到国家战局的大事自然不能胡乱说讲:“对于前方战事我真是不知,不好胡乱点评。”

“便知驸马回如是所言,其实我也不知前方究竟如何。这邸报从汴梁到此已快半月,便是些新鲜的大事情也成了老黄历。如今两国交战在即,我专叫郓州副钤辖来说道说道局面,当年他是打过西夏的。叫钱副钤辖进来吧。”

很快进来一络腮胡子的中年将官,想必就是那钱副钤辖了。这钱副钤辖挺个不小的肚子,顶盔贯甲的进来见礼,真是难为他了,这么大热的天气居然全副甲胄地进来。

光看他那肚子,还真有几分大将军的气势,只是不知道真才实学有多少。

钱副钤辖有理有据的分析了双方的局面。虽然言语中充斥的还是宋军前景一片大好的乐观论调,说的还算是比较客观:“西夏国力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