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傀儡皇帝 >

第122章

我是傀儡皇帝-第122章

小说: 我是傀儡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成虎,就算当时屈突通留在绛城的条件有多么充足,取得了多大的战果,代王殿下和皇上心中都会留下阴影。

就像当年杨广被围困在雁门一样,现在能够镇守一方的将领那些不是当时提兵救援的。

王世充从江淮起兵,路上了走了几个月,到达雁门不到两天,雁门之围就解开了,可以说所有的力气都用在赶路上了。

可现在却成为了洛阳的统兵大将,掌管二十万兵马,实权犹在他屈突通之上。

屈突通能够做到这个位置,当然知道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这也是李渊坚定地认为刘文静能够挡住屈突通的道理,屈突通此刻不可能与刘文静死战。

当然刘文静也不会傻傻的和屈突通决战,只要拖住屈突通,李渊在关中胜利的希望就多了一分。

桑显和又劝了几句,屈突通摇了摇头,心意已决。

“报!大兴城发来八百里加急令!”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飞快的跑进来禀报道。

“八百里加急令?”

屈突通一把接过来急令,打开一看。

“怎么可能?”屈突通不敢置信的惊叫。

“将军怎么了?”桑显和看着屈突通的一惊一乍的样子。好奇的抓耳挠腮。

“代王殿下已经知道了李渊入关的消息,命令我们剿灭绛城城下的刘文静的两万唐军。”屈突通不敢置信的将急令递给桑显和。

“这不可能?”桑显和惊叫道。

屈突通和桑显和诧异的看了一眼,心中疑惑顿生,这个时候大兴城怎么送来急令,按理说,这个时候大兴城的才刚刚得到李渊攻入关中的消息而已。

大兴城距离大兴城有几百里的距离,李渊攻入关中的消息至少是先传到大兴城,再从大兴城传到绛郡那至少是两天后的事情了。

现在他们才刚刚接到唐军渡河的消息,大兴城的命令就来了,这太诡异了。

“这个急令该不会是假的吧!”桑显和狐疑道。

屈突通摇了摇头。这封密函的确是真的。

密函上印章是代王殿下的大印。内容文白掺杂,字体却是优美异常的孔雀字,结尾还有杨侑临行前的约定紧急命令的暗记。

这一切表明,这封密令的确是出于代王杨侑之手。而且是自愿而写的。

既然不是假的。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代王提前知道了李渊进入关中的消息。

这个猜测让屈突通心中狂震,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代王殿下实在是太可怕了。

屈突通不由得想起一个传闻。那就是代王殿下的手中有着一个强大的情报机构,现在看来这个消息的确是真的了。

屈突通看着依旧迷糊的桑显和,暗自的摇了摇头。

“支援关中的计划不变,推迟到三日后执行。”屈突通下令道。

“可是,代王殿下已经下令让我们剿灭刘文静了?”桑显和不解道。

屈突通微微一笑道:“桑显和还不知道我等已经接到了代王殿下的命令,而本将军敢肯定,刘文静的任务就是要拖住本将军,不让本将军支援关中,只要我作出分兵支援关中的架势,刘文静必定前来阻挠。到时候你我来个前后夹击,刘文静必定败亡。”

屈突通作出一个前后夹击的手势,兴奋道。

“将军英明!”桑显和佩服道。

屈突通心中得意,他作出支援关中的举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堵住众人的嘴,只要是屈突通坐守绛城,别人肯定会说闲话。

现在屈突通做出回守关中的姿势,一来堵住悠悠众口,二来可以引诱刘文静。三来,要是关中真的发生巨变,也好提前准备,此乃一箭三雕。

“呼!”

屈突通下达命令之后,心中大定。

桑显和离去,去传达分兵的消息。

屈突通走出大门,冷冽的寒风刮得脸痛,感受厚厚的军大衣带来丝丝温暖,心中一片安静。

决战即将来临了。

……………………

“李渊攻入关中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深水炸弹一般,投入了大兴城中。

“什么?”

所有人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大吃一惊,不敢相信。

“李渊不是已经被屈突通七万大军堵在绛郡吗?怎么可能攻入关中?”

“假的吧?”众人纷纷摇头。

“怎么可能是假的,现在早已经关中早已经传遍了,李渊见到在绛郡城下久攻不下,就秘密造船,在龙门度过黄河天险,现在已经占据了韩城。”

“不可能,黄河两岸一直都有骑兵来回巡逻,李渊不可能毫无声息的度过黄河?”有人反驳道。

“要是有人里应外合呢?”也有人认为李渊渡过黄河的消息为真,因为昨夜红翎信使入城的消息惊动了不少人。

很快,另一条消息传来,冯翊郡太守萧造勾结李渊,调开黄河沿岸的骑兵,引贼入关,已经被代王殿下派兵擒拿。

“萧造老贼?简直是狼子野心,当年孙华叛乱,还是代王殿下力排众议前去平叛,现在竟然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众人闻言。莫不咬牙切齿。

“现在李渊攻入关中,那该怎么办?”一个商人惊慌道。

“慌什么,大兴城还有兵马十三万,李渊只有三万,能泛起什么大浪,根本就不足为惧。”有人耻笑道。

“就是李渊老老实实呆在绛城,也许还有条活路,现在李渊来到关中,就是自寻死路,正好来个瓮中捉鳖。一举擒获李渊父子。

京兆郡的市民有的迟疑。也有的惊慌失措,更多的对代王殿下信心十足。

众人猜测不已,大兴城富强的态度给了百姓不少的信心,众人并没有骚乱。而是都看向大兴宫。

…………

大兴宫中。

“事情就是这样。本王得到了密报。太守萧造秘密勾结李贼,引贼入关,本王已经派遣李靖将军带领鹰扬营。连夜赶到冯翊郡,将太守萧造控制住。并已经命令最近河东城的尧君素将军带兵两万,赶往颌阳县城,防守李渊。”杨侑对着百官解释道。

“呼!”

百官松了口气。

看来这个军机处并不是一个摆设,代王殿下果然在第一时间内就做出了反应,调整了部署。

有了尧君素的两万大军,又控制了内奸萧造,冯翊郡的形势不会在短时间内崩盘,足以撑到大兴城的大军到来。

“代王殿下英明!”百官欣慰道。

“启禀代王殿下,现在李渊渡过黄河,李渊已经攻入关中,不少百姓人心惶惶,长此以往,恐怕会人心涣散呀!”骨仪愁眉道。

“必须尽快剿灭李渊逆贼。”阴世师也点头道。

“阴将军所言甚是。”百官点头道。

必须剿灭李渊,不能放任李渊再关中,这是所有人共识。

“如今大兴城拥有兵力十三万,本王已经下令七万大军连夜整顿,中午时分即刻出发平叛。”杨侑点头,他知道李渊绝对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入历史一般渡过黄河。

而且历史上李渊渡河之后,萧造第一时间内举郡而降,这其中必有猫腻,杨侑早已经提前密令密探暗中监视萧造,果然得到了萧造和李渊勾结的证据。

可惜杨侑并不知道李渊具体渡河的地点,又唯恐提前出击打草惊蛇,所以这才又如今的局面。

“这次出征本王决定……”杨侑看向百官停顿了一下,

百官不由得竖起耳朵,代王殿下这是在选定出征的将领,不少官员都将目光注视阴世师,因为众官之中,只有阴世师最高的武将。

也有不少人将目光看向骨仪,在隋朝,文官统兵的也不在少数。

“亲自出征!”

杨侑轻轻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百官一下子愣在那里。

“亲自出征?”

百官呆呆的看着杨侑说不出话来。

百官认为杨侑要么选阴世师,要么选骨仪,那里知道他竟然想要自己出征。

“不可?”

“代王殿下不可!”

百官疾呼。

“代王殿下乃万金之体,不可轻易涉险。”

“兵势险恶,代王殿下乃是大兴城的根本,不可轻易出动呀!”

………………

整个朝堂乱成了一片,百官纷纷嚷嚷。

而作为大兴城的文官武官之首的骨仪和阴世师沉默起来。

过了一会,骨仪大喝。

“肃静!”

整个朝堂立即安静下来,都有期盼的眼神看着骨仪,要是骨仪极力劝阻,代王殿下也许会回心转意。

骨仪看也不看百官,直接的朝着杨侑行礼道:“微臣赞同代王殿下亲征!”

骨仪此言一出,令百官如遭雷劈,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骨仪竟然同意代王殿下亲征,就连阴世师也诧异的看了骨仪一眼。

“骨大人你……”李仁政焦急道。

“末将赞同代王殿下亲征!”随后,阴世师上前抱拳行礼道。

“呃,阴将军!……”李仁政顿时噎住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出征

屈突通和骨仪可是大兴宫文武百官中职位最高的大臣,两人竟然同时都赞同让代王殿下亲征,如此诡异的情况怎能不让人吃惊。

这种反常,这让所有人大臣冷静下来,阴世师和骨仪的能够做到如今的官职都不是傻子,他们这样做肯定都有原因。

百官冷静下来,突然发现他们只是看到了代王出征的种种坏处,却没有考虑到代王出征的巨大的好处。

如今代王初掌大权,正是需要建功立业、拿出政绩的时候,如果此刻代王亲自带兵出征击败李渊,必定声望大增。

而且如今天下大乱,各地盗匪数之不尽,更别说李密这个拥兵百万的庞然大物,李渊虽然攻入关中,但是兵力只有三万,大兴城的兵力远胜于他,又提前做好了布置,胜算很大。

如果连大兴城连李渊的三万大军都打不胜,那还谈何挥师东下,平定天下,代王殿下是在赌大兴城必胜,这才冒险亲征。

想到此处,众人的心思不由得活泛起来,也许代王出征也不是一件坏事。

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代王殿下只有十三四岁而已,到时候瞎指挥一通怎么办?

“代王殿下若要出征,末将甘为前锋!”阴世师抱拳道。

“此次出征,本王为主帅,阴将军为副帅随行,出动五万关中骁果,再加上尧君素将军两万兵马共七万,定能击破李渊逆贼。”杨侑朗声道。

众人眼前一亮。就是呀!如果有阴世师在跟前,代王殿下不懂军事,定会征求阴世师的意见,实际上还是阴世师指挥,代王只是挂名而已。

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又让代王取得了名声,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想到此处,百官对于代王殿下亲征的事情已经没有那么反对了,只是还有不少官员依旧是顾虑重重。

“好了,就这定了。”杨侑淡淡的说道。

百官不由得一滞。看着王座上杨侑淡淡的表情。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不知不觉之中,杨侑的威严已经深入了百官的心中。

“本王出征之后,大兴城的所有事物暂时由骨大人主持,如遇大事不决。可用快马送到冯翊郡。”杨侑吩咐道。

“是!”百官应道。冯翊郡毗邻大兴城。用八百里加急,也不过大半天的时间。

而且李渊已经攻入关中了,领兵平叛才是重要的。既然有阴世师随行,相信没有什么不会出什么事情。

“骨大人,本王走后,你要守好大兴城,本王赋予先斩后奏之权。”杨侑看向骨仪,骨仪乃是外族,在大兴城并无根基,大权交给骨仪,是杨侑最为放心的,这也是杨侑放心亲征的原因。

“先斩后奏。”百官一阵倒吸凉气。

有了杨侑这句话,如果你的某些举动真的引起了骨仪的疑惑,就是杀了你,你也是白死了。

“代王殿下的信任老臣,让老臣感激涕零,请代王殿下放心,在代王殿下出征期间,大兴城必定安稳如常。”骨仪高声保证道,但是任谁都听得出来骨仪话语中的杀气。

“好!”杨侑杨侑点头,看向百官,“希望诸位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协助骨大人保证大兴城的安稳。”

“是!”百官躬身轻声应道。

决议一定,百官立即开始行动,一道道命令从大兴宫发出。

大量的物质从工部的库房拉出来,装上车辆,随时准备出发,将士们厉兵秣马,积极备战。大兴城的战争机构开始急速的运转,

……………………

“侑儿!”

韦妃看着眼前一身戎装的杨侑颤声呼喊。

“李渊攻入关中,孩儿即将出征,特来向母亲辞行。”杨侑躬身道。

韦妃眼中含泪,杨侑不过十四岁而已,就要承担平叛的重任,如何不让韦妃心痛。

韦妃有一万个理由不让杨侑出征,但是这些话到了韦妃的嘴边,却怎样也说不出来。

她知道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皇帝,和平时代也许不用上战场,但是现在举国战乱,如果没有赫赫战功,如何让那些骄兵悍将们信服,就算日后靠着众臣名将平定了天下,那样的江山也是坐不稳的。

“母亲放心,此战大兴城必胜,孩儿无忧。”杨侑信心十足的说道。

“嗯,韦妃点头,

“到了军中,要多看多问,遇到了不懂的事情要多向阴将军询问,阴将军为国征战多年,经验丰富,你和阴将军齐心,定能击败李渊。”

“孩儿知道!”杨侑笑道,露出洁白的牙齿,显得阳光异常。

韦妃不由得恍然,一转眼之间她的儿子就要领兵出征了。

“孩儿告退!”

中午就要出征,杨侑需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此刻到东宫和韦妃辞行,已经是挤出来的时间。

“去吧,母亲在东宫等候侑儿的捷报。”韦妃含泪道。

杨侑郑重的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韦妃对于杨侑无条件的信任,无条件的支持,如此沉重无私的母爱,杨侑怎能不深受感动。

杨侑深吸一口气,抑制心中激荡的情绪,走出韦妃寝宫。

刚出大门,就看到一身貂裘的杨吉儿俏生生的站在那里,显然是专门在等待杨侑。

杨侑挤出一丝笑容,走到杨吉儿的面前。

“我走了之后,你一定要听话。”杨侑摸了摸杨吉儿的脑袋。

“嗯!”杨吉儿温顺的点了点头,

“杨侑,你一定要打败李渊那个反贼!”杨吉儿露出期盼的眼神,眼中含泪。

“那当然,我是谁,我是堂堂的代王杨侑,手底下十几万兵马,李渊父子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本王大军一到,他们定会不战而逃。”杨侑夸张的说道,将杨吉儿逗得发笑。

“吹牛!”杨吉儿破涕为笑道。

“那你就等着我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