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傀儡皇帝 >

第16章

我是傀儡皇帝-第16章

小说: 我是傀儡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屈突通宅院的大门悄然开启,一个身影一闪而进。

“董统领这边请。”

屈家管家领着身影进入,借着灯光,那身影赫然是东宫侍卫统领董越。

董越进入一个亮着的房间,在烛光的照耀下,两个身影秘密的商议着什么。

不一会董越就心满意足的走出屈家,又朝着阴世师的宅院奔去。今夜他的任务就是安抚好军方。

在走出屈家不远,董越恰恰和另一批人马擦肩而过。

姚思廉和董越默契的点了点头,各自朝着目标而去。姚思廉的今夜的任务是安抚好文官势力。

第二天早上,

这是一个大朝会,整个朝堂如同往常一样,一大摞一大摞的奏折往杨侑桌子上堆。

“砰砰”

一连串的印章和桌面的碰撞,在大殿内响起。

一切一如往常,仿佛昨日的冲突是一场梦,随着梦醒了也就烟消云散。

简单粗暴的结束今天的任务,杨侑打了一声哈欠,继续去补眠。

下了早朝的文官武官则聚在了一起,开始新一轮的争论。

姚思廉和董越对视一笑。为了平息昨天的事情,他们一共付出了武官一百万贯。文官一百七十万贯的代价。

唯一的条件是这些钱财的使用,必须置于赈灾司的监督之下,

两百七十万贯,换来了今天和谐的气氛,这个代价是否昂贵,不得而知,但是却证实了一句名言。

——有钱能使鬼推磨。

第三十一章许砖家

一场秋雨一场凉。

秋雨过后,气温下降的厉害,行人已经脱下了单薄的夏天的衣服,开始换上了秋装。

“呼”

杨侑走下马车,踏上干净整洁的砖路上。经过大雨的洗礼,砖路鲜艳如新。

才刚下过雨不久,太阳刚刚出来,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因为大雨暂停的行人,又继续开始前进,一辆辆马车在砖路上来来往往,不时夹杂着一个新潮的四轮马车呼啸而过。

在一个三岔路口,杨侑走下马车,走在红砖铺垫的人行道上。

“启禀代王殿下,这是我们目前修建最长的砖路了,整条砖路横跨京兆,以大兴为中心,西到扶风郡交界,东到永丰仓,目前只剩下永丰仓到潼关的那一段还在修建之中。”

许铎上前禀报道,砖路的修建都是由他在联络监督,对于这些情况最为熟悉。

“嗯!”杨侑轻轻点头表示赞赏。

“除此之外,还有通往京兆各县的砖路正在积极的筹划当中。”

杨侑的看着脚下的砖路还是自豪,在没有水泥和柏油的隋朝,自己能够弄出这么一条砖路,也不容易了。

“代王殿下天纵奇才,独具慧眼,砖路的工艺简单,所有的流民都能找到活干,而且结实耐用、方便快捷,雨天过后立即就可以通行,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相信这场大雨过后,再也没有人怀疑代王殿下了。”

许铎兴奋地说道,看着杨侑也带有丝丝的崇拜。

许铎最近也是春风得意,一世英名得以保存不说,还攀上了代王殿下,对于修建砖路可是用了十二分的心思,看着鲜艳的砖路再自己脚下不断的蔓延,心底的自豪感无以言表。

“拨付的钱财可已经到位!”砖路将是杨侑最大的功绩,杨侑对着看的很重,捐赠风波过后,又有了充足的钱财。

“代王殿下放心,钱财已经到位,而且目前还有一定的结余,这一段的砖路修建造价很低,愿意烧制红砖的窑厂很多,小民暂时选择了五十家窑厂,每家窑厂都愿意缴纳专利费五万砖,就这一项就省下了不少的开支。”

“而且红砖造价低,微臣又是这样的红砖的开创者,对于红砖也是知根知底,再加上了我们的用量很大,几乎都是按照成本价来的。”

杨侑满意的点了点头,虽说是按照成本价,但是由于目前大兴人力旺盛,人工很低,在的来说,窑厂也有不小的利润。

杨侑松了一口气,知道这次自己是度过了流民这一关了,有了充足的钱财,廉价的劳动力,大量的基础工程的修建,最多到明年,大兴经济绝对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能够看到这一点并不只是杨侑一人,这几日,大兴百官再也没有在杨侑面前嘀嘀咕咕。

显然已经默认了杨侑造成的既成事实,就算杨广回来,见到变化如此之大的大兴,也只会夸奖,到时候每个人都是大功一件。

再往后考虑,代王殿下因此立功,而进入了皇上的视线,继位的机会大增,对于他们大兴这些旧臣也是有益无害呀!

这是双赢。

“快放开,让我过去!”一阵喧哗声打乱了杨侑的沉思。

放眼望去,只见一个青山老者正在和便装的侍卫纠缠,他正是经常在衙门口看告示的王博士,不知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来了。。

杨侑这次出行也是便装,随行的侍卫也是便装打扮,虽然没有身穿侍卫服装,这些侍卫一个个都是彪悍的很,普通人是不会轻易的招惹上他们的。

这里又是大道上,人流量并不多,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王博士自己找上来的。

“请你离开,我家少爷正在商议事情。”侍卫很客气的请王博士离开。

“许铎那小子还能商量什么事情,还不是在卖他那个红砖头,我找他才是正事。”王博士把侍卫当成了许铎的跟班,不客气的说道。

侍卫们有些恼怒了,王博士这样做已经惊动了代王殿下,见他年纪已大,已经对他很客气了,没想到他还这样不依不饶。

想罢,就准备动粗请他离开。

“快让开,这是代王殿下赋予我的权利,谁也没有权利阻挡。”王博士猛地爆出一个猛料。

代王殿下赋予的权利,侍卫下意识的朝着杨侑望了一眼,手底下不由的迟疑。

王博士机灵的一个闪身,冲了进来。

“许砖家!”王博士大喊一声。

“砖家?”杨侑心中一怔,这个名字很熟悉呀!

“这是他们的戏称。”许铎满脸通红,心中哀叹一声,没有想到又在代王殿下面前丢脸了。

“不错,这个绰号不错。”杨侑憋着笑,一本正经的道。

侍卫一个失神让王博士跑了进来,一直在后面追赶,飞奔两步,一个飞身,将在后面将他熊抱住。

“你放开我,我来找许砖家,是奉了代王殿下的命令。”王博士知道搬出代王殿下的名号很好用,又一次的故技重施。

“我的命令?”杨侑疑惑的看着许铎。

“代王殿下您成立赈灾司的时候,颁布了赈灾公开透明,自由查账。许诺可以查到自己的每一分钱最后的用处,没想到响应者云集,几乎所有的赈灾司的官吏都会受到这些市民的堵截。”许铎仿佛想到前几天自己几十个秀才堵住的情景,心头不由得一悸。

在所有的查账的志愿者之中,最为疯狂的要数那些秀才们了。

秀才本身就算是半个官身,但是有没有官职,平时里享有一些特权,可以衣食无忧。过剩的精力就会发泄在空谈治国之上,却又往往不别人理解,还被人讽刺为酸秀才。

如今时来运转,代王殿下的一记命令让他们看到了翻身的希望了。赈灾司允许自由查账,追踪钱财的最终用处,平时他们针砭时政,大骂贪官污吏,如今终于可以真强真刀的大干一场了。

不到三天,就查出一个负责分发救灾物资的衙役贪污,被大兴县令苏升直接免职之后,所有的秀才们的热情全都被引爆了。

一个个污吏被揪出,最为凶猛的时候直接将一个万年县的主薄拉了下马。

到了现在,几乎每一个县令后面都会有一群的秀才在屁股跟着,只要发现一个问题,立刻上前要求和县令对质,偏偏这些县令也不敢怎么样,因为这些人张口闭口的就把代王殿下挂在嘴边。

许铎委屈的说完,幽怨的看了杨侑一眼,以前听说,做官的时候是怎样的威风八面,怎么轮到了自己就这么倒霉,天天被人在后面追。

“这……”杨侑也是目瞪口呆,没有想到自己针对后世的一些弊端,简单的做了一些决定,竟然有了如此的效果。

只是为什么后世那些红什么会的不这样做呢!这估计是一个世纪之谜!还是公开的世纪之谜。

第三十二章杜陵

“那他为什么会来找到你?”杨侑有些奇怪,他记得许铎平时并不负责具体的工程。

挥挥手,示意侍卫将王博士放开,侍卫刚一放开王博士,他就立即窜到了许铎的面前。

“许砖家,果然让我逮到了,既然你再一次来到这条三岔路口,说明你一定知道为什么赈灾司专门修建这条通往杜陵的砖路了。”

许铎还没有回答,王博士得意洋洋的说道。

他已经注意这个奇特的砖路很久了。在纵横整个京兆东西的主干道,还没有竣工的时候,一条通往杜陵的岔道突然开始了修建,而且砖路的规格仅次于主干道。

“王伯父,我只是一个负责监督砖路的质量,具体规划砖路并不是我,具体的修建那条转录早已经在赈灾司背了案了,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条路没有问题。”许铎无奈的翻了一个白眼回答道。

“废话,我当然知道这条道路没有问题,要是有问题,你以为你小子还能继续在这里闲逛吗?早就有大批的秀才找上门了。”王博士没有好气的说到,他只是单纯的想知道原因。

经过调查,他也知道这条砖路并没有贪污的现象,而且修建的质量也很好,完全达标。

但是在主干道还没有修建完工的情况下,突然分共修建这么一条道路,怎么都会让人觉得奇怪。

别的志愿者也注意到了这些事情,但是查查没有问题之后,早已经放弃了,只有王博士还在坚守,直觉告诉他,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的。

“许小子,我可要警告你呀!你可不要烦什么错误呀!万年县的那个主薄的下场可还历历在目呀!”

王博士口中的主薄就是被那群较真的秀才拉下马的倒霉蛋。

“其实你应该问问正主,你纠缠我干嘛呀!”许铎瞄了一眼在一旁看好戏的代王殿下,赈灾司早有传言,这条砖路就是代王殿下亲自指定的。

心中这么想,许铎脸上当然不敢露出半点心思。

“王伯父放心,小侄一定会谨记你的教诲。”王博士和许铎的父亲是旧识,平时许铎就对王博士称呼一声伯父。

王博士又问了几个问题,见到实在是问不出什么了,只得悻悻的离去了。

一边走,还一边回头,显然很是对这条多余的砖路耿耿于怀。

“代王殿下不要介意,王博士也是出于对帝国的一片忠心。”许铎害怕杨侑对王博士不满,装着胆子替他说话。

“本王当然不会生气,有了这多的忠于帝国的百姓,本王只会高兴。”杨侑笑道。

许铎见到杨侑的确没有生气,也就放心下来,其实最郁闷的不是许铎,而是那些大兴的大佬们,他们得到了一百多万贯的支配权,正准备享用这些财富的盛宴。

刚一动工,就有一群打了鸡血的秀才跟在屁股后面,让他们什么也做不成。

阴险的杨侑早就下好了套,这些钱必须在赈灾司的监督之下使用,现在那些官员肠子都会悔青的。

……

“吁!”

随着一声娇喝,一辆粉红色的马车一个急刹车的停在了杨侑的面前。

一个螓首伸出车窗,露出娇艳的童颜,身穿红色宫衣,上秀水色小花朵朵,那不正是我们的出云公主杨吉儿。

“杨侑快点!别墨迹了。”杨吉儿一张口,将将她的公主气质破坏殆尽。

杨侑满脸黑线,无可奈何的看了看杨吉儿,看来这个小跟班自己是怎么也甩不掉了,而且杨侑发现杨吉儿近来似乎有点喜欢上飙车。

“恭送代王殿下!”

许铎远远的行礼,坚决不靠近杨吉儿一步,要不然自己一定会又一次的无地自容。

“胆小鬼”杨吉儿见到许铎的怂样嫣然一笑,口中却依然不留情。

杨侑踏上自己的马车,随行的侍卫纷纷起身上马,一行人拐进了三岔路口,朝着杜陵方向走去。

许铎恍然大悟,满心的疑惑瞬间得到了回答,原来传言是真,这条道路就是由代王殿下亲自指定的。

……

杜陵距离大兴不远,位于大兴三兆村村南,是西汉后期,宣帝刘洵的陵墓,汉代以来,杜陵一直都是大兴的游览圣地,文人学士常常汇集于此,登高揽胜。

杜陵一带也是比较富裕的地区,一路上也是车马不断,不大一会,已经遇到了好几辆四轮马车。

自从有了砖路之后,大兴工部大肆招聘工匠,加大投产力度,四轮马车的产量一下子飙升起来。

现在可以日产四轮马车一百辆,但是却依然供不应求。一日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三千贯。这让整个朝堂集体眼红,工部从最边缘的部门,一下子跃升为当红炸子鸡,人人都是削尖了脑袋往里面进。

不过平弘归没有被**冲破脑袋,为了形成饥饿效应,现在一直保持这个产量了。

“杨侑,我们去杜陵干嘛!”

杨吉儿趴在车窗上,向着杨侑的马车喊去,一路上她已经问了好几遍了,依然没有得到答复。

“哼!神气什么?”杨吉儿嘟着嘴,其实她也不是想知道去干嘛!只要是能出来她就很满足了。

“驾!”一辆四轮马车急驶而过,掀起了阵阵狂风。

一个身穿锦衣的衣服大约二十出头的青年从车窗探出头来,嚣张的哈哈大笑起来。

显然是个世家公子,刚刚买到了一辆四轮马车,正在显摆。

“真嘚瑟!”杨吉儿娇叱一声,“追上去,让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马车?”

杨吉儿指使车夫加速,杨吉儿的马车是平弘归专门打造的,用料材质都是最为顶级的,和平弘归卖的马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四匹西域良马被车夫一抽,惨叫的一声撒踢奔去,车速瞬间飙升,将杨侑远远地落在后面。

“哎!”

杨侑只来得及探出头,就发现杨吉儿已经离自己近百米了。

“代王殿下?”董越上前,看着杨吉儿的马车担心的说道。

“追上去,保护出云公主!”杨侑下令道。

“是!”

董越应了一声,带领一队侍卫骑马追去。

杨侑的马车也随即加快速度,向前急驶。

追了好久,才看到杨吉儿的马车在路边停着,董越骑着马在一边守卫。

“你有没有伤着?”杨侑追上前,一下马车就紧张的问道。

第三十三章杜如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