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傀儡皇帝 >

第161章

我是傀儡皇帝-第161章

小说: 我是傀儡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都是品级不高的官员,无力在高房价的皇城跟前买下宅院,居住的地方较远,每日上早朝成为他们老大难的问题。

当然也有不少是想着讨好杨侑的心思,这才请求推迟早朝的。

不少大臣顿时沉默起来,他们当然知道杨侑的心思就是为了推迟早朝,如果推迟早朝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坏处,毕竟谁也不想大半夜的起来,黑咕隆咚的往大兴宫跑。

康东和虽然不想服输,可是势单力薄,很快湮没在众人之中。

“既然如此,才明天起,正式推迟早朝,上朝时间改在辰时,冬日顺延半个时辰!依旧保持三日一大朝,百官值守时间上午辰时、巳时两个时辰,午时休息,下午未时、申时值守,酉时下朝,七日一休,休息之日相互轮值。”

杨侑将早已经制定好的方案抛了出来。

百官仔细一算,杨侑的计划正好是一日上朝四个时辰,十分契合时布的理论。

“当然这是正常的上朝时间,如果遇到紧急的军情,诸位爱卿恐怕不能按时上下朝了!”杨侑笑着说道。

“启禀皇上,臣有本奏!”康东和再一次站出来说道。

“康爱卿有话直说!”杨侑说道。

“不知这次推迟早朝是推行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还是写进史书世代执行下去!”康东和执着的说道。

康东和此话一出,百官立即盯着杨侑。

就是呀,推迟早朝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还是一直实行下去,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杨侑沉思了一会说道:“关于推迟早朝,朕认为先推行一年,一年之后的今天,我等再次商议是否恢复原状如何?”

“皇上英明!”众臣躬身道,康东和心底也好受一些,毕竟皇上没有把话说死,一年后当有恢复点卯的可能。

杨侑心中不由的一笑,没有人愿意大半夜的起床上朝,等到一年之后,所有人都适应了辰时上朝,恐怕连有人提这个话题也没有了!

点卯这个词,日后恐怕要改成点辰了。

第三百零三章圆桌会议

其实推迟早朝对于百官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只是一时之间打破多年的规矩,短时间内不能适应罢了罢了。

现在大局已定,百官很快将将这件事情抛下,开始商议今日早操的事宜,毕竟已经耽搁了太多的时间了。

杨侑微微一笑,看着朝下的大臣问道:“阴将军现在到了何处?”

阴世师十天前就已经带领三万兵马出征朔方郡,为此杨侑和阴沫儿的婚事往后推迟了一段时间,毕竟不能让人家嫁女儿,却不让父亲参加吧!

“启禀皇上,据红翎信使回报,阴将军已在三日前抵达雕阴郡城,现在应该已经和宋将军汇合了。”房玄龄出列道。

房玄龄执掌中书省,更是如今兼职参谋团,各路大军的行程都在他的脑海之中,阴世师的行程昨夜已经由红翎信使传达回来。

“李渊和李轨有何异动?”杨侑将目光投向屈突通和骨仪。

李轨李渊和梁师都三方结成暂时的联盟,现在大兴城向梁师都出兵,相信李渊和李轨得知之后,定会有所行动。

同时杨侑为了破解李渊的反隋联盟,将朔方交给了阴世师,而屈突通一直都是负责剿灭太原事宜,这次也是避免不了。

而对于河西李轨,杨侑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招降河西诸郡,当然是交给了传檄而定巴蜀的骨仪为好,毕竟他已经有了良好的信誉。

骨仪率先出列道:“启禀皇上,河西距离大兴城距离遥远。相信此刻李轨并未收到阴将军出兵的消息,目前河西暂时安稳,不过就算李轨得到消息,我军也不惧河西军。”

杨侑点头,吩咐道:“传令郝瑗和皇甫绾,让他们严加防范河西,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只要阴将军能够平定梁师都,平定河西计日可定。”

郝瑗乃是金城县令,不过在杨侑的提拔下。现在已经是任命为金城太守。而皇甫绾在前世此刻已经死在了薛举的手上,不过今世在杨侑的干预下,提前将薛举干掉,皇甫绾得以幸存。杨侑就把他编到金城郡下。和郝瑗合作。共同防守河西李轨,手下兵马两万余人。

“太原现在情形如何?”杨侑将目光投向屈突通。

在大兴城众臣的心中,都认为太原李渊重中之重。刚打败李渊,他又整出一个共同防备大兴城的联盟,让大兴城众臣气得牙痒痒。

“启禀皇上,如今李渊吞并了刘武周,又得到了李密的粮草支援,实力已经恢复战前水平。”屈突通苦涩道。

“李密?”

众臣听到这个意外的名字,不由得大吃一惊,他们第一次听说李密和李渊牵连上了。

杨侑也是不由的苦笑一声,大兴城和洛阳的合作彻底改变了前世各路反贼各自为战的格局,为了报复大兴城多次救援洛阳,李密竟然同意支援李渊,目的就是给大兴城扶持了一个敌人。

可以想象,李渊这样的枭雄人物,一旦得到了大量的粮草,其实力定会如潮水般暴涨,长此以往,定会成为大兴城的心腹之患,更别是,太原还隐藏了李世民这个天大隐患。

等屈突通解释了李密和李渊勾结在一块的原因,众臣这才恍然,纷纷咒骂李密狼子野心。

“共同防守大兴城是李渊率先发起的,末将认为这次太原定会出兵,据密探禀报,李渊目前已经将李世民从马邑调回,恐怕不久之后,临汾郡又将重燃战火。”屈突通分析道。

“传令桑显和,防守好临汾郡城,只要梁师都被灭,太原翻不起大浪来!”杨侑喝道。

“皇上放心,如今临汾郡城经过多日的整修,城墙加高了一丈有余,而且桑显和拥兵三万,再加上囤聚了大量的物质,就是李世民在神勇,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攻陷临汾郡城。”屈突通保证道。

杨侑点头,放下心来。

对于大兴士兵的战斗力,杨侑还是很有信心的,现在临汾郡城各种守城物质堆积如山,光是弓弩就有万具之多,箭支不计其数,还有各种威力强大的守城强弩,巨石檑木,数不胜数。

而且临汾郡城已经修通砖路,一旦形势危急,大兴城的大军在两日内就能前去救援。

随后,朝臣又商议了几件事情,一个时辰过去,早朝正式结束。

百官纷纷退下,纷纷去忙各自的工作。

而屈突通、骨仪、房玄龄、杜如晦留下来,在朝堂上商议的都是能够公开的事情,还有一些具体的计划,需要他们几人共同商议制定。

天知道,朝堂之上到底哪个是其他势力的密探,哪个朝臣大嘴巴,真正的大事,一般都是杨侑五人共同商议。

其他朝臣也都知道,但是并没有异议,因为他们的级别不到,更多的将羡慕嫉妒的目光投向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身上,毕竟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杨侑的信任,这样众人心中多少有些不满。

五人来到大兴殿旁边的议事殿,看到熟悉的房屋,骨仪和屈突通心中都不由得有些晃神。

杨广迁都以后,他们就在这个宫殿之中,整整坚持了十多年,直到后来杨侑和卫文升争夺大兴城实权的时候,这才从议事殿,搬迁到承天殿。

现在他们又回到了这个地方,怎么看都有点物是人非的感觉。

此刻议事殿的布置已经大大的改变了,原来的座椅都已经统统消失,取而代之的而是一个椭圆形的圆桌,圆桌中空,中间摆放着几个盆栽,给空荡荡的房间增添了几分绿衣,现在格外有情调。

看着这样别树一格的布置,几人心中不由得一奇,这样奇特的布置可是前所未见。

“想来这样的布置一定是皇上的手笔了!”骨仪心道。

只要是他们不曾听说的事情或者是未见过的奇事,一定和杨侑脱不了关系,这是所有人最刻骨铭心的经验。

“诸位试一下,这朕令工部新打造的议事桌!”

杨侑哈哈一笑,指着椭圆形的桌子说道。

然后率先走向椭圆的顶端主位,骨仪等人自觉的跟上来,很快就各自找到了他们位置。

因为在主位旁边的两旁的桌子上,都有一个摆放的铭牌写着各自的名字。

第三百零四章密议

骨仪来到杨侑的右边,看着桌上摆着自己名字的铭牌,知道这就是他的位置,就拉开了面前的椅子,坐了下来。

屈突通和杜如晦坐在左边,房玄龄坐在骨仪的旁边,四人两两相对,杨侑坐在中间。

骨仪刚一坐下,就感受到了这个椅子的好处。椅子后备是稍微倾斜,正好符合人体背部的结构,骨仪年纪过大,腰部不好,坐在这个椅子上却没有丝毫的不适,双腿下垂,正好踏在地面,双臂放在桌面,十分的舒适。

其他三人也察觉到这样的桌椅的好处,不由得对杨侑的小脑袋更加佩服了。

“咳!”

杨侑轻咳一声,吸引四人的注意力。

四人连忙晃过神来,正襟危坐,房玄龄连忙拿出一叠情报,放在桌上。

“恭喜皇上,在锦衣卫的劝降下,陈伯图将军迷途知返,带领三万兵马在显福宫顺利的脱离了宇文化及的控制,成功的将太皇太后救出,现在已经得到了锦衣卫在江淮一带暗藏的粮草,正在向西回归。”房玄龄率先爆出好消息。

“好!这次锦衣卫立下大功!”杨侑满意的看着一旁侍立的王喜。

骨仪三人也是满心惊喜,没有想到这么顺利就将萧后救了出来,锦衣卫的存在在所有人的心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支在杨侑还是代王的时候就已经组建的密探组织,在杨侑登基之后。已经明目张胆的公开出现了。

别人也许不了解内情,身为杨侑的心腹,骨仪等人了解的越多,他们就越觉得锦衣卫的可怕。

他们身坐在朝堂之中,却对天下之事了如指掌,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锦衣卫源源不断的情报出现。

无论是洛阳,太原,还是更为远的瓦岗江都,甚至东北的涿郡罗艺就有源源不断的消息传来。

而且锦衣卫有一套独特传递消息的方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到大兴城之中。想当初先皇去世的消息。杨侑整整提前了五天得到消息,最后提前布局,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皇上驾崩带来的混乱。

更重要就是锦衣卫有一套独特的加密方式,这点四人都曾有幸见到过。对于密码传递情报都是赞不绝口、惊为天人。这种保密的方式。就算是密探被敌方抓住。他们也破解不了密信的内容,无法知晓情报里的内容。

而关于锦衣卫什么时候开始发起,以及到此那些人潜伏在敌后。对此杨侑三缄其口,闭口不谈,四人唯一清楚的就是锦衣卫的统领就是眼前的太监王喜,杨侑最心腹之人。

“奴才不敢居功,这都是皇上运筹帷幄的结果,奴才只是按照皇上的命令行事罢了!”王喜推辞道。

“恭喜皇上,太皇太后已经脱险,这可是大喜之讯呀!”屈突通欣喜道。

萧后一直落在宇文化及的手中,长此以往,名声不好,这次救出萧后,对挽回皇家的声誉有着不可估量的弥补。

其他三人也是满脸的欣喜,杜如晦看着议事殿对面悬挂的隋朝地图,突然眉头一皱,开口道。

“太皇太后回归大兴城,定然是从商洛入关,李密已经被宇文化及牵制住,不足为虑,可太皇太后依然要经过朱璨的地盘呀!”

朱璨!

提起朱璨骨仪等人不由的眉头一皱。

关于朱璨吃*人的传闻已经得到了证实,几乎所有大兴朝臣都对朱璨厌恶至极。

杨侑也是目光一冷,看向骨仪说道:“马元规准备的怎么样了。”

“皇上放心,一郡太守的职位,对于马元规来说是一个无法抵挡的诱惑,马元规得到了皇上的任命,和支援的盔甲武器,早已经在积极的整军备战,之前已经连续两地打败了朱璨的进攻,挫了朱璨的锐气。”骨仪道。

“仅仅如此还是不够!传令南阳郡城吕子臧让他从南方出兵,两面夹击朱璨,同时让李靖带领三万川蜀兵马,进入山南等地,朱璨必须尽早消灭,朕不想朱璨在这个世界上多活一日。”杨侑厉声道。

“是!”四人应道。

吕子臧、马元规、李靖、还有西归的陈伯图的三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这样一来,四支军队共同围剿朱璨。

相信不久之后,朱璨定能够感觉到杨侑的决心和意志,那时他指不定怎么跳脚骂娘呢?

“不知道皇上是真的讨厌朱璨还是想要确保萧后的绝对安全?”骨仪不禁恶趣味的猜想道,或者二者皆有吧!

“洛阳现在有什么异动。”杨侑看向屈突通问道。

“启禀皇上,自从皇上的登基演讲登上邸报之后,越王殿下针对皇上的持久战,提出了速胜论的观点,认为各地还有不少忠于先皇之士,开始允许各路反贼归降,短短一个月内,李密、杜伏威、涿郡罗艺都已经昭告天下,愿意接受洛阳的册封。”屈突通苦笑道。

“简直是胡闹。”骨仪气急道。

“他洛阳只剩下一个孤城,还想凭着一纸诏书平定天下,简直是做梦?”

杜如晦和房玄龄不仅对视一眼,相比洛阳的不靠谱,他们更相信杨侑的持久战论更为正确。

平定天下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纵观历史,哪一个帝王平定天下不是耗时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都有。

“不过是一些空谈文人误国罢了,段达、元文都、卢楚其人只会溜须拍马,根本没有半点真才实干,依我看洛阳城迟早要毁在这些人的手中!”骨仪鄙视的说道。

要是放在之前,这些话骨仪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骨仪和段达等人现在各为其主,而且骨仪可是大兴城百官之首,地位上已经超过了段达等人,当然对他们不会客气了。

“不过据末将了解,洛阳城中,王世充为首的军方对越王殿下招降李密有诸多不满,毕竟洛阳和瓦岗交战两年,双方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化解开的。”屈突通忧心道。

“王世充不满?”杨侑心中一动。

历史的车轮难道又要转动了么?前世王世充可就是趁此机会,发动兵变一举掌控洛阳城。

王世充可是掌握洛阳军权,要是王世充聚兵造反?那……,众人心中一沉,都想到了这个可能。

议事殿顿时沉默了起来,不过这个话,谁也没有说出来,但是每个人心中都跟明镜似的,杨广为什么会死在江都,还不是士兵们想要回归关中被宇文化及抓住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