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傀儡皇帝 >

第7章

我是傀儡皇帝-第7章

小说: 我是傀儡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时经常在衙门前晃悠,平时给人写个状纸、在酒楼读邸报之类的谋生,被人成为博士。

“幸亏这次朝廷赈灾及时,要不然还不一定会有多少悲剧发生呢!”宏福酒楼中,一个中年略胖的地主打扮的人叹了口气。

宏福酒楼是王博士最喜欢去得地方,这里的饭菜便宜实惠,而且人来人往,消息很是灵通。

“就是,听说这次流民之所以这么多,就是因为代王殿下回大兴的时候,开放了潼关,这才有这么多的流民。”王博士也插了一句。

“王博士,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就是因为代王殿下宅心仁厚,不忍这些流民受苦,这才下令救济这些流民的。”中年地主和王博士很是熟悉,说话并没有什么忌讳。

这时外面一片的轰然。王博士伸头一看,几个衙役从酒楼的前面经过。匆匆忙忙的离去。

洪福酒楼对面是经常贴告示的地方,这里人流量大,消息传播的也快。

当然贴告示的地方不只是这一处,相对于整个大兴城来说,这里的人还只是小部分。

衙役刚走,王博士和中年地主就第一时间冲上前看。

“服徭役。”王博士看着告示,有些苦涩的喃喃道。

服徭役是王博士最为无奈的一件事情,隋朝规定,取得功名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但是偏偏他考了多次也没有考上。

每次服徭役的时候他都是触景伤情,再加上他本就是一个文弱书生,年纪已经偏大,服徭役那么繁重的体力活简直要了他的命。

“不对呀!服徭役的时间还没到呀!今年的徭役怎么会怎么早。。”中年地主不禁有些奇怪的说道。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中年地主家也没有出来过秀才,但是毕竟家庭富裕,每年贿赂一下里长就过去了。

“咦,今年的徭役怎么这么重,竟然是去年的两倍还多。”中年地主疑惑的道。

“我靠,”

看着这么重的徭役!一直认为是文明人的王博士不由自主的爆了一句粗口。

怪不得今年的徭役提前这么早,比往年多出了很多很多,是想让我们提前干呀!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嘴上不说,心中不禁埋怨起来代王殿下,刚做了一件救济灾民的好事,怎么会增加这么多的徭役。

其实这只是早朝上议的一部分工程,要是他知道今年实际的工程量要你这多十倍的话,他估计早就晕过去了。

王博士愤愤不平的继续看下去。

咦!

下面出现的一行字让他郁闷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纳钱代役,凡大兴居民皆可以纳钱代役,没有年龄限制。”王博士轻轻的舒了一口气,看来今年是要破财了。

“恭喜王老弟了。”就在王博士暗自肉痛的时候,中年地主笑呵呵的说道。

“何喜之有,小弟我今年是要大出血了。我家一共三个丁户,今年的代役钱不会少了。”王博士苦笑一声道。

“王老弟莫急,继续往下看。”中年地主神秘一笑。

“每丁的缴纳十文钱,就可以免去了今年的徭役。”王博士大喜过望。

十文钱算得了什么,也不过是二斤肉的价格,这对于大兴地区的百姓来说算不了什么,

除此之外,服徭役的年限也缩短了,往年的是十六到六十岁,都称为丁,都是要服徭役,而今年服徭役的年限仅仅二十到五十岁。

王博士不敢置信的从头到尾的又把告示看了一遍,就连最后一个鲜红的代王印也没有放过,反反复复的看了又看。

没有错,就是纳钱代役,而且年限缩短为二十到五十岁。

王博士不禁窃喜,因为自己刚刚满五十,自己的小儿子才十八岁岁,也就说今年自己一家只需要缴纳大儿子的徭役钱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只需要十文钱,今年全家的徭役就免了。

想想往年服徭役的辛苦,服徭役一般轻松的也需要干一个月的体力活,难道老天终于开眼了,知道体谅自己的辛苦。

当下不顾身边的中年地主,连忙往回家赶,他要回家向自己一家人报喜。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京兆郡的每一个角落,今天京兆郡每一户人家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第十三章东宫府库

“开饭了,”

热腾腾的的大锅前,帮厨的师傅大声的吆喝一声,声音带着长长的尾音,传的老远。

其实不用他吆喝,锅前面已经围满了流民。都在流着口水盯着热腾腾的大锅,要不是有人维持秩序,早就一拥而上了。

这是大兴县县衙的其中一个救济点。负责赈济大兴城东的流民,由于从东面来得流民最多,所以这里最受重视。

还没有等到户部的银两发下来,苏升已经等不及了,直接动用县里潘库里面的银两,率先开始救济流民。

“不用慌,慢慢来,”一个清脆的声音让拥挤的人群安静了下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站在锅前安抚着众人,女孩脸蛋清秀,声音却异常的好听,一双大眼睛更是增添了几分秀丽。

伸手接过递来的瓷碗,木碗,一个个的盛满,再递过去。

“谢谢,小草姐姐。”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接过碗,看着碗中的食物谢道。

“柱子,快吃吧!。”小草顾不得多说,匆匆的接过下一个碗,继续忙碌起来。

柱子捧着饭碗,来到一旁大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忙碌的小草。

他和小草都是一起来到大兴的流民,他孤身一人,而小草则有一个会做饭的父亲,这次朝廷赈灾,小草和父亲一起被选上了帮厨。

小草很是善良,平时对柱子很是照顾。

“我一定会好好的干活,以后要报答小草姐姐。”柱子看着自己瘦弱的身体坚定的道。

心中想着,眼中不由的瞄向不远处的桌子,桌子旁边有几个衙役在那里登记,这次虽然朝廷以工代赈,但是还是能够找到自己可以干的活。。

听老人说,以前朝廷赈灾的时候都是让他们免费吃饭的,怎么到了大兴这么富裕的地方竟然还要干活。

不过干活也好,柱子虽然只有十多岁,能干的是给大人帮个手,这样足可以让他再挨饿了。

“清理河道的招人了,有谁愿意的赶紧了。”一个小工头的模样中年人高呼。

“我去。”柱子快速的将自己手中的碗放下,应道。

“小屁孩,你行吗?”小工头眯着眼睛打量这柱子,有些怀疑的说道。

“叔,不瞒你说,我的水性可好了,你说修路我是不行,但是清理河道那是绝对没有问题。”柱子拍拍胸口保证道。

“那行,就你吧!”工头将信将疑的将柱子定了下来,会不会水到了河里就知道了,做不了假。

柱子回头看了看依旧在忙碌的小草,扭头跟着工头离去。

※※※

“沙沙”

孔雀翎摩擦纸张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房间。

杨侑坐在主桌前努力的算好姚思廉递上来的账目,地上的草纸已经堆了一大堆了。

姚思廉坐在左边的桌后。他今天的任务不是教学,而是被杨侑拉来壮丁,负责分配流民的事物。

要让杨侑算个算学倒是可以,但是对于这些政务可是一头雾水,所幸的是姚思廉做得很好,将赈灾的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

“代王殿下,这是新送来的折子。”

王喜推开房门,将厚厚的一叠折子放在了姚思廉的桌上。

“又是那些县令送来的申请赈灾工程的折子。”姚思廉拿起一本看了一眼,摇摇头无奈的说道。

自从杨侑颁布以工代赈以后,除了苏升之外,各县的县令都在拼命的拉工程,,赈灾的事情全部都交给了副手去做。

修桥、铺路、修水利、建学堂。短短一个上午,递上来的折子就超过了今年徭役的百倍以上。

更何况还有一些距离大兴稍微远一点的县还没有送来。

要是都报上来估计在多一倍也不止。

“辛苦姚侍读了。”杨侑也是苦笑一声。在任何时代官员都是一样的,不管有没有必要,都是拼命的拉工程,先上马再说,拉来资金就是业绩。

对于这些事情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只有靠姚思廉自己分辨,好在杨侑给了姚思廉很大的自主权,挑挑拣拣将一些有必要的工程排在最前面,一些离谱的直接驳回。

又干了一下午,终于忙完了。

“韦妃殿下有请!”刚刚忙完,一个宫女就来禀告道。

杨侑跟随宫女回到了东宫,只见韦妃坐在了饭桌前,桌上摆上了四五盘热气腾腾的饭菜。

“拜见母亲。”杨侑行礼道。

“侑儿快快来吃点东西,今天辛苦侑儿了。”韦妃扶起杨侑,拉着杨侑来到饭桌前。

吴妈及时的递上一碗晾好的粥,杨侑接过,一口气喝完,舒服的叹了一声。

“饿坏了吧!赶紧吃一点。”韦妃连忙招呼杨侑吃饭。

杨侑忙了很久,早已经饿了,大口的吃了起来。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不一会满桌的饭菜都已经消失在杨侑的肚子里。

韦妃挥挥手,宫女将杯盘狼藉收起来,所有的宫女在吴妈的带领下,也都顺势全部退下。

杨侑坐正了身子,知道韦妃有话要说。

“侑儿长大了。”韦妃看着杨侑欣慰的说道,“这一次你做得很好,这次及时赈济了流民,又修建了大批的工程,就是当年太子也不过如此。”

韦妃说到太子的时候眼泪瞬间掉了下来,显然是触景伤情了。

杨侑很是尴尬,因为自己根本对元德太子没有一点感情,韦妃也没有怀疑什么,毕竟太子失去多年,那时候杨侑还小着呢!

“这都是孩儿应该做的,毕竟这些流民是孩儿让他们入关了,就不会不管他们的死活。”杨侑轻轻的安慰韦妃。

“这是你第一次正式涉及政事,有什么不懂的事情,要及时的向大臣们请教,不要自作主张。”

韦妃慎重的说道,她害怕杨侑刚刚接触政事,年轻气盛,很容易就把好事做成坏事。

但是她却不知道这时的杨侑可是有了千年后的灵魂,并不是养在深宫里面的稚童。

“母亲放心,孩儿一定谨遵母亲教诲。”杨侑看着韦妃正色道。

韦妃欣慰的点了点头,伸手一招,吴妈端着一个托盘进来。

伸手将托盘上的蒙步落下,只见托盘里面放着一把精致的钥匙。

韦妃伸手将钥匙拿起来,放在了杨侑的手里。

“你可知道这是哪里的钥匙。”韦妃有些神秘的说道。

“孩儿不知道。”杨侑摇摇头道。

“这把钥匙是我们太子府的府库的钥匙,里面积攒了太子府几十年的财富,现在你已经长大,又是太子府唯一的继承人,现在这把钥匙归你保管了。只要你认为对,你可以随意的支配里面的财富。”

韦妃将杨侑合拢,握住钥匙,郑重的说道。

杨侑怔住了,他没有想到韦妃送来的竟然是这样的贵重的东西,他并不在意这些财富,作为穿越者,他甚至可以不损耗一点别人的利益,就可以得到巨额的财富。就像四轮马车一样,假以时日,必定是财源滚滚,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培养市场而已。

杨侑忽然感觉鼻孔一酸,他感受到了韦妃对他浓浓的爱意和信任。

“孩儿一定不会辜负母亲的期盼。”杨侑握紧手中的钥匙,有了这些财富,自己很多的计划都可以提前实施了。

他知道韦妃一定是发现自己的异常之处,不过,她并没有怀疑自己,而是以为杨侑在送杨广的时候,在洛阳受到什么刺激。

毕竟自己这几天的动作已经起到了效果,表现出来争那个位置的心思也渐渐被人察觉了。

显然韦妃也有所耳闻,作为皇家人,对这种事情怎能不敏感。

而且这几天杨侑表现的也足够惊艳了,不过谁都没有想到,韦妃下了这么大的赌注。

杨侑突然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一个解决流民资金短缺的问题。

“吴妈,你说我这样做对吗?”杨侑离去之后,韦妃仿佛被抽走了力气一样,倒在椅子上。

“奴婢不知。”吴妈出现在韦妃身后,应道。

“你呀!依然是那么小心谨慎,我们情同姐妹,不要在奴婢的称呼了。”韦妃有些责怪道。

韦妃等不到吴妈的回答,自语道。

“这种事情怎么能拖拉,机会只有一次,要是不抓住那可就后悔终生了,以前没有给侑儿,是因为那时候侑儿还不知道争,现在侑儿终于懂事了,哪怕是只是一时兴起,有了这么些财富支配,也足以成就一番事业了。”

“况且,我们已经落后了很多了,那两个贱人的儿子都快成气候了,一个跟随在皇上身边,一个留守东都。我们的侑儿只有奋起直追了。”

韦妃一直在那喃喃自语,在空旷的大殿里面几乎不可闻。

吴妈一直没有应,只是默默的站在韦妃的身后,其实她知道,那里面不只是东宫这几年的储蓄,甚至还有当年太子时代累计的巨额财富,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第十四章太子遗产

〃殿下这边请。〃王喜一直在外面等候,见到杨侑出来,小步迎了上去,示意杨侑跟上自己。

杨侑握了握手中的钥匙,会意的跟在王喜的身后。

两人都默默的走着,一声也不吭,只有脚步声在回响。

左转右拐,穿过长长的走廊,看着前面带路的王喜,杨侑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是对东宫还不熟悉,甚至对于身边这个一直照顾自己的太监也不全部了解。

至少在他的记忆里,丝毫没有察觉王喜还有这重身份,而且对太子府库也没有丝毫的印象。

王喜的脚步停住了,杨侑这才晃过神来,原来已经到达了目的地,抬眼望去,只见眼前是一个很普通的宫殿前,从外表来看,和其他的宫殿没什么不同,斑驳的墙壁,满地的灰尘,一切都在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宫殿,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废弃的宫殿。

按照杨侑的设想,这种藏宝贝的地方怎么也是做得固若金汤,里三层外三层的重兵把守,怎么也不会是这么个破败的地方。

〃殿下请。〃王喜停宫殿门外,有些神秘的说道。

杨侑望去,只见宫殿的门紧闭,门上锁着一把铜锁,看样子铜锁已经长时间没有被人动过,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苔。

杨侑握了握手中的钥匙,来到了门前,轻轻的用手将锁扶正,拿起手中的钥匙,插入锁中,轻轻的旋转。

铜锁外表锈迹斑斑,里面并没有锈住,杨侑并没有用太大的力气,卡的一声,锁就被打开。

稍微用力一推,宫门吱呀一声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