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青梅煮酒话西汉文景之治 作者:史杰鹏 >

第2章

青梅煮酒话西汉文景之治 作者:史杰鹏-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听蒯彻的话,搞得今天死在一个女人手里。” 
吕后命令把韩信的遗言工工整整地记下来,然后手一挥,刽子手卡查一声,韩信那颗睿智的脑袋滚到几丈远,撞到编钟上,发出铿锵的金属响声。继而大队士兵把韩信的淮阴侯府第围个水泄不通,凡是和韩信本人或者他老婆的DNA有一丝瓜葛的动物,都被杀得一干二净。 
一代军神,就这样滑稽地死在歹毒的女政客手里,虽然让人浩叹。然而,这是历史上英雄们普遍的命运。 
远在洛阳的刘邦听到韩信蹬腿的消息,心中放下了一块大大的石头。不过刘邦究竟也是个英雄,史书上说他“且喜且哀之”,把他的矛盾心里刻画得很生动。韩信是和刘邦在炮火中相依为命的亲密战友,刘邦对之惺惺相惜是免不了的,但垂老的刘邦,更看重的当然还是怎么保住自己身后的锦绣江山,对于亲密战友的死,他更多的还是开心。他要是不开心,那才怪了。 
接下来他要除掉的是两个更大的眼中钉: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

 
小章:第三集

征讨陈豨的时候,刘邦心里肯定已经打定了主意,天下的疆土只能由刘氏一家瓜分,异姓诸侯王绝对一个都不能要。彭越和英布都是身经百战的骁将,自己活着他们还会装装老实。有朝一日自己归天,只怕自己的儿子立刻就成了他们屠刀下的羔羊,他放得下心吗? 
他需要的就是找一个借口,而借口这东西永远都像忠实的奴仆,是召之即来的。 
在邯郸征讨陈豨的时候,刘邦发下了鸡毛信,向彭越征兵。彭越这时正好生病,或者确实不想去,装病,就派手下代替自己率士卒赶赴邯郸。刘邦心中大喜,借口来了,嘴上却假装怒道:“我操,淮南王好大的架子,连老子都请他不动了。” 
这句话立刻反馈到彭越耳朵里,彭越自然吓得不轻,他决定抱病亲自到邯郸走一趟。下这个决心不容易,要知道那时候没有飞机,也没有柏油马路,车轮也不是胶皮充气的,长途颠簸对正常人来说都极其辛苦,更别说一个病人,而彭越却想不避艰险,可见为人臣的不易。彭越的大将扈辄脑子比较清醒,劝道:“开始他叫您去,您不去;现在他发脾气了,您再去,不是送死吗?您想想韩信的下场罢,依我看,您还不如趁机发兵响应陈豨将军算了。” 
彭越为人还比较忠厚,或者是觉得自家实力不够,没有采纳这个明智的建议,不过也打消了去邯郸谢罪的念头,继续称病。可是隔墙有耳,他和扈辄的密谈被人听去了。 
这个人是彭越的太仆,也就是专门给他驾驶马车的,相当于梁国的交通部长。这位太仆先生之前也犯了点罪,怕受到惩罚,于是逃亡到洛阳,告发彭越谋反。刘邦就等这张状纸呢,当即派使者去梁国的首都定陶,出其不意地捕获了彭越,押到洛阳。 
刘邦命令有关部门审问彭越,平时效率一般的有关部门这时效率却奇高,很快奏报:“彭越造反的证据是白简黑字,无可抵赖,臣等请求诛杀他的九族。” 
但是刘邦还有一念之仁,考虑半天,赦免了彭越的死罪,将他流放到蜀郡的青衣县(今四川雅安县北)。 
于是在这年的早春二月,彭越坐着囚车,迎着料峭的春寒,孤苦伶仃地被押着往西走,不知道走了多久,走到了郑县(今陕西华县)。他遥遥看见对面来了一支盛大的队伍,等队伍走近,他悲凄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苦涩的笑容,原来那是吕后的车马,可能因为夫妻分居太久,吕后打熬不住,正要赶去洛阳和刘邦会面,此刻途经郑县。这个场景很震撼,彭越和吕氏,同样是圆颅方趾的人,可是命运就这么不同。当一个满怀孤苦朝不保夕地赶去发配之地的时候,另一个却为了精神生活的满足赶去和老公团聚。这种强烈的境遇对比,显然会让普天下所有善良的人民动容。 
女菩萨到了,两辆车相会的时候,彭越当即眼泪汪汪地向吕后诉冤,说自己这个梁王也不想当了,只是希望能组织上能够放他回到故乡昌邑县当一个普通平民,工作安排不安排都不要紧,城市户口解决不解决也不要紧,医疗保险更不敢奢望,他四肢齐全,老而弥健,完全可以干点老本行,比如打鱼卖钱混碗饭吃,绝不仗着革命经历倚老卖老,向当地政府要这要那。需要说明一下,彭越参加革命前在家乡的巨野泽中就干着打鱼杀家的买卖,如今天下太平了,解甲归田了,重新回乡经营渔业,为政府贡献余热,为国家GDP的增长略尽绵薄,也属顺理成章。吕后,不,吕阿姨很慈祥听完彭越老将军的哭诉,笑着安慰他说:“很好很好,老将军,您受的冤屈太大了,陛下和国家对不起您啊,您看这么办行不行,我们干脆一起去洛阳,我代您向皇上求情,一定要为您这件事落实政策。” 
彭越感激涕零,差点要连呼国母万岁。于是一路满怀希望跟着吕后回了洛阳。 
吕后见到刘邦,亲热完后,对刘邦说:“老公,你办事有欠妥当啊,那个彭越是个英雄啊,你竟然把他流放蜀郡,这不是给自己留下祸患吗?幸好我在路上碰到他,就顺便带回了洛阳。咱们得赶快把他杀了,不然的话,夜长梦多啊。” 
刘邦如梦初醒,太有道理了。他暗赞老婆的英明,爽快地点了点头:“吕雉同志,你这个建议提得很好。这件事,有必要成立一个‘反革命军阀彭越罪行调查专案组’,你任组长,放心大胆地办。老公我坚决支持你。” 
吕后敬了个军礼,响亮地回答:“多谢老公,我一定大干快上,把这件事处理得让你满意。” 
她当即把彭越以前的舍人找来,让他们告发彭越“复谋反”。这个“复”字用得很绝,人家彭越近一个月来一直在冰凉的囚车上来回晃荡,怎么个“复”谋反法?不过这也没什么滑稽的,老祖宗早就对这种事总结了一句: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于是和彭越的有瓜葛的DNA也倒了霉,他的三族也和韩信一样,被杀得干干净净。这是汉十一年的三月发生的事,离韩信的宗族被杀仅隔两个月。 
但还没完,刘邦和吕后这对流氓夫妇已经粗枝大叶地冲刷了屠刀上的血迹,当当当地敲着砧板,不耐烦地喊道:下一个,宣——淮南王——英布! 


小章:第四集

和韩信、彭越的死完全一样,英布的完蛋,也是因为身边的人告密。这导致了后来的王公大臣对自己的手下极力采取恩情笼络的态度,生怕自己重蹈他们的覆辙。 
话说刘邦杀掉彭越之后,把彭越的一百多斤全部细细地切成臊子,加上佐料,烹调成“美味的”肉羹,赐给各地的诸侯,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吓唬英布,或者不妨说,想以此逼迫英布造反。 
英布接到了彭越的肉羹,顿如惊弓之鸟,萌生了兔死狐悲之情。他知道,自己是刘邦的下一盘俎上菜了,他可不想当那盘菜,那唯一的选择只有造反。于是,他开始秘密部署兵马,等待适当时机。刘邦的心理战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时机”很快不邀而至,让英布措手不及。原来英布有一个宠爱的小老婆,生病了,请医生看病。那医生和中大夫贲赫住对门。贲赫大概嫌自己的官位老是不动,想通过英布这个宠妾巴结一下英布,就贿赂医生,借机会请英布的宠妾吃饭,意图很明显,希望宠妾能在英布那里吹吹枕头风,让自己的屁股挪个位置。宠妾不负所托,在侍侯英布的时候顺便夸奖贲赫是个有才能的长者,应该提拔。 
哪知英布心胸只有裤带那么宽,当即怀疑宠妾和贲赫有什么私情,怒道:“你怎么知道贲赫有才能,是不是他妈的和那厮有一腿?” 
宠妾见英布发怒,知道弄巧成拙,为了洗清冤屈,只好把贲赫请客的事和盘托出。可是男女私情这种事向来都是越描越黑,宠妾越把自己说得清白,英布愈发怀疑自己被戴上了绿头巾。他悲愤填膺,天哪!自己好歹是个国王,战场上杀人如麻,斩获首级无数,可是连个爱妾都保不住,还让自己的手下给资源共享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当即叫道:“来人,给我把贲赫那个禽兽抓来。” 
哪知贲赫一向人缘好,早早就有人给他通报消息,他大惊失色,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马屁没拍对,反倒惹祸上身。他又悔又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卷上几件金银细软,父母妻子也顾不得了,一溜烟跑到邮亭,乘坐“传车”往长安急奔,要告发英布谋反。所谓“传车”,就是当时递送官方文书邮件的公车,那时候相隔十里就有亭舍,重要的地方还有邮置,专门备有马车,提供过往的公文递送。老百姓如果有重要事件,比如谋反案上报中央,也可以要求免费乘坐这种“传车”,沿途邮亭官吏必须好好接待,负责安全送到长安。当然,贲赫可能是逃出淮南国之后,到了大汉国境才改乘邮车的,可以想见他在淮南国境内逃亡时的惊恐。 
英布愈发愤怒,看来自己头上的绿帽子是摘不了了,如果那贲赫和自己的小妾没有私情,怎么会逃跑?当然,他不会设身处地地为贲赫考虑,如果贲赫不逃跑,他会不会杀了人家? 
英布派出的人马火速追赶贲赫,却徒劳无功,英布知道这下没的指望了,干脆把贲赫的三族不管男女老少,全部牵到市场砍下了脑袋。随即,他悲壮地效法陈豨,在当年的秋天,举起了造反的旗帜。 
史书上说,刘邦听从萧何的劝告,开始不相信贲赫的告发,还把贲赫下狱,又派使者去淮南国验问英布,看看贲赫所说是否确实。从情理分析,刘邦有点假模假式,他要杀英布就恨没有借口,现在借口主动上门,他哪会客气谦让?史家这么说,恐怕是为了掩盖汉室的薄情寡义,不得已而为之罢。英布的造反,完全是刘邦所逼,在当时可以说是路人皆知的事,刘邦有个幸臣叫夏侯婴,夏侯婴有个门客薛公就直言不讳地说:“英布当然应该反,去年杀了韩信和彭越(实际上就是年初的事,不能说是往年),他们三个人在楚汉之争中功劳最大,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现在没有确切的罪证就杀了两个,剩下的那个还不反,他傻啊?” 
说归说,忠心还得表。薛公接着向刘邦分析了战争局势,提出了良好的平叛建议。刘邦觉得薛公说得对极了,封他为千户侯,自己则率兵亲征。 
英布一向擅长打仗,这时已经轻松地击破了荆王刘贾和楚王刘交的军队,志得意满,他没想到刘邦会亲征,事前他曾这样估计:“皇帝年纪大了,讨厌打仗,肯定不会亲自来。诸将里面我最怕的就是韩信和彭越,现在都死翘翘了,我还怕什么?”哪知在(一说会,今安徽宿县南)这个地方,他碰见了刘邦的军队。 
刘邦在庸城的城壁上眺望英布的军队,发现英布军士气高昂,非常精锐,阵势很像项羽,当即心里很不爽。以前刘邦屡次被项羽打得找不着北,要不是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帮助,他刘邦现在早就身填沟壑了,对项羽,他是心有余悸的。他遥问英布,骂了一句一惯喜欢说的粗话:“他妈的,你为什么造反?” 
英布也懒得跟他解释,事情已经到这份上了,哭诉几句“都是被你老人家逼的”有用吗?于是直截了当地回答:“我靠,你他妈的问个屁啊,造反,当然就是想当皇帝罗。” 
写到这里,我觉得挺佩服英布的。他没有像韩信、彭越那样婆婆妈妈,想反又犹豫不决,最终束手就擒,宗族夷灭。虽然英布也失败了,但究竟让刘邦付出了代价。刘邦就在这次接战中挨了英布军队的流矢,伤口一直没能痊愈,在第二年,也终于呜乎哀哉。反观韩信、彭越二人的猥琐,其间相去不可以道理计。 
英布说了那句话,意味着政治磋商已经黔驴技穷,战争是政治的延伸。于是打罢,不过英布的军队虽然精锐,却仍架不住刘邦的人马众多,接战不利,最后率领亲信数百骑向南逃奔,在鄡阳(古县,已沉入鄱阳湖底)的兹乡被长沙王吴臣所诱杀。每当读到这段史书时,我都会不自禁的慨然想,在那个鄱阳湖边贫瘠而偏僻的小县里,走投无路的英布是怎样咽下他最后一口气的?他被诱杀的具体情节是怎样?鄡阳的风景美吗?凡此总总,都足以让人遐想,也许某日,我会把它铺衍为一个动人的小说。它虽然未必有项羽的垓下那么悲壮,却也许更苍凉婉转。 
至此,刘邦的三个眼中钉全部拔除,剩下的两个异姓王还有燕王卢绾和长沙王吴臣,但他们都不太重要。 
卢绾虽然也是异姓,刘邦对他倒是挺放心的。因为卢家在秦朝时就和刘家是要好的邻居,卢绾和刘邦还是同日出生,从小又在一起玩,是割头换颈的哥们。后来刘邦派他率兵击灭燕王臧荼,就暗示群臣,推荐卢绾封为燕王。 
卢绾本来对汉朝忠心耿耿,陈豨造反的时候,刘邦亲自坐镇邯郸镇压,卢绾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发兵合击陈豨。陈豨派使者去匈奴求救,卢绾也派使臣张胜去匈奴,告诉匈奴陈豨已经兵破,匈奴最好不要插手。张胜到了匈奴后,碰到了前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臧衍不计旧怨,语重心长地给张胜洗脑:“靠,你们怎么这么傻啊?燕国之所以能生存至今,全在于诸侯们屡次造反,兵祸连年不绝。而你们燕王却急着要击灭陈豨,真是愚不可及。你想想,陈豨一死,下一个不就轮到燕国了吗。你还不如让燕王不要急着打陈豨,和匈奴连和。陈豨不亡,燕国就能长存;就算汉朝仍不放过你们,你们还有匈奴可以依靠呢。” 
张胜被臧衍说动了,就和匈奴缔结密约,要匈奴假装进攻燕国。这时吕后已经杀了韩信、彭越,英布也已经举旗造反,卢绾见匈奴攻燕,以为张胜背叛自己,将张胜一家全部逮捕,并上报了长安,请求将张胜族诛。等张胜赶回来把其中曲折一说,卢绾醍醐灌顶,后悔不及,知道自己错怪了张胜,但是事情已经向中央报告了,怎么收场呢?于是一边打报告给中央说错怪了张胜,和匈奴勾结的是其他人;一边又派人和陈豨勾勾搭搭,采取一边打一边互抛媚眼的政策,当然那种打都是表演性质的,不伤皮肉。就像当年张学良在蒋介石的命令下攻打陕北红军,实际上和红军明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