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傻子宠妻日常 >

第10章

傻子宠妻日常-第10章

小说: 傻子宠妻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下去,所以今晚便主动过来了。
  不过,若不是今晚过来,他也不可能看到他的娘子竟然有如此的才情,看到那些书上的批注和隽秀的字迹,徐宗文若说不意外那是假的。
  在徐家,读书最多的除了徐宗文自己便是他的二妹徐砚思了,其实徐宗文一直很欣赏徐砚思的才情,只是他这个庶妹一身的傲骨,又争强好胜,平日里虽不曾做过什么坏事,却也是让他喜欢不起来的。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样的东西心无杂念的人学起来是修身养性,但若是把它当作争强好胜的工具,又总让人觉得少了些韵味儿。他的这个庶妹便是后者,而陈慧却是前者。只是,有着满腹才情的女子,又为何会有这般怯懦的性子呢?
  徐宗文不由得再次将目光落在陈慧的身上,她今日穿了一件藕荷色蝶戏牡丹锦缎长裙,腰间系着一条豆绿色丝带,外罩宝蓝色小坎肩,墨发高绾,略施粉黛,清雅秀气,小家碧玉。
  只是,那一双满是智慧的双眸本该有一股灵动之气,而如今却灰如死水,不见波澜。
  似乎感受到了徐宗文的注视,她面色微微有了一丝娇红,一双手有些尴尬地交叠在一起放在身前,看上去极不自然。
  徐宗文刻意忽略掉那份怪异,笑着问道:“今晚护城河热闹吗?”
  陈慧微抬眼眸,撞上徐宗文的目光后又飞快移开,轻轻地点了点头,未发一语。
  见她如此,徐宗文却是不恼,只继续道:“我刚刚看你这里竟有棋谱便随意地翻了一下,那些批注可是你写的,倒是很有意思。”
  “是。”
  “一个人下棋到底有些无聊,不如我陪你对弈一局?”
  徐宗文的提议让陈慧面色微怔,随即轻轻地点了点头,转身吩咐絮窕去准备棋盘。
  。
  昏黄的烛光下,徐宗文和陈慧一坐便已是两个时辰,桌上的茶和糕点絮窕已陆续地换了几次,而棋局却依然不曾分出胜负。
  徐宗文也有几分惊讶,他看过的棋谱无数,自认在这清原县里没有几个人会是他的对手,却不曾料到自己的妻子也是个棋中高手。
  他忍不住再次看向对面的女子,如今刚好轮到她落子,只见她纤细白嫩的食指和中指间夹了一颗白子放在鼻尖,好看的眉头微微蹙起,黑溜溜的眼睛再不似从前那般静如死水,反而有了睿智的光芒。
  倏地,只见她眸中精光一闪,手中的白子已然落下,等她再次抬头看向徐宗文时眼中已带了一丝狡黠。
  徐宗文看了心中竟猛地一颤,一股莫名的柔软在心头荡漾开来。原来,她并不是没有表情的。
  或许只有下棋时的陈慧才是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那个她吧。
  许是看得太过入神,徐宗文竟忘记了落子,陈慧原打算出声提醒,抬眸却刚好对上徐宗文泛着柔和的目光,她不由得心上一紧,瞬间恢复到之前胆怯呆木的样子,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陈慧的反应让徐宗文清醒过来,想到自己刚刚的举动,一时竟有了几分尴尬。
  他将拳头放在唇边轻咳了几下,这才道:“看来今晚是分不出胜负了,如今时候也不早了,你早些休息,我们明日再继续。”
  徐宗文说罢起身出了屋子,陈慧重新坐回到原来的位置,看着下了一半的棋局,眸中闪现几分忧郁,几分惆怅,最后终化作一声无奈地叹息。
  。
  二十天转瞬即逝,当徐砚琪把修复好的碧玉观音像放在芷巧和朱彤面前时,二人难以置信地捧起来轮流查看。
  “真的是一点裂纹都看不到啊,那位师傅当真是好手艺。”芷巧看着那碧玉观音像眼睛都亮了。
  徐砚琪淡淡地对着朱彤吩咐:“你把这碧玉观音像给你哥哥送过去,我之前答应了要给他在府中找个差事,我已问过母亲了,便先留在膳房里打杂吧,等以后哪里有了空缺再补上去。
  朱彤听罢感动地掉下泪来:“谢谢小姐,小姐愿意救助哥哥奴婢便已感激不尽,如今竟又帮哥哥找了伙计,真是折煞奴婢了。”
  徐砚琪笑着取出巾帕递过去:“大姑娘家怎么说哭就哭了,你若真觉得过意不去,日后有了什么事可不许再刻意相瞒。你和芷巧自幼便跟着我,在我心中便如同亲姐妹一般,我诚心待你们,可不是让你们把我当外人看的。”
  朱彤伸手接过巾帕擦了脸上的泪水,对着徐砚琪点头:“奴婢知道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什么事瞒着小姐了。”
  徐砚琪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让朱彤拿了碧玉观音像出去。
  朱彤刚走,苏氏便派了人来唤徐砚琪过去用早膳,徐砚琪不由有些疑惑,今日用早膳的时间未免早了些。
  不过却是并未多问,一番梳洗打扮之后便去了厅堂。
  到了才知道,原来苏氏看今日天气不错,不似之前那般炎热,便想着带着女儿前往龙隐寺上香。徐砚琪和戴赢和离有一段日子了,外面的传言也不似之前那般火热了。
  想到女儿成亲不到半年便出了这事,苏氏心里便万分不是滋味儿,好好的一个女孩子,如今又嫁过人,将来再想找什么好人家真的是不太容易。
  苏氏原本也不是什么信佛之人,但思虑再三,还是觉得去拜拜佛给女儿去去霉运也是好的,只望女儿将来的日子会好过些。
  不过这些话苏氏却是并未当着女儿的面说的,只说是许久不曾出过门了,借着散心的机会去龙隐寺拜拜菩萨。
  其实苏氏的心思徐砚琪岂会不懂,不过既然苏氏怕自己多想,徐砚琪自然也不会说破。
  用罢了早膳,苏氏便带着女儿上了路。
  许是因为今日天气凉爽的缘故,前往龙隐寺上香的人格外的多,曲曲折折的小路上尽是各色的马车和人群,倒是极为热闹。
  到了龙隐寺,远远地便能闻到寺庙特有的檀香味儿。
  拜了佛祖,苏氏和徐砚琪便被一位小师傅请到了后院里等着用斋饭。
  今日的天气格外舒爽,但对于立在山顶的龙隐寺来说,却是有些冷了。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坐在龙隐寺的后院,猛烈的风一阵又一阵地刮过来,透过薄薄的单衣吹进体内,让人止不住地想要打寒颤。
  徐砚琪拢了拢身上的衣裙,起身对着苏氏说道:“这山顶风大,娘亲和桂姨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马车上给你们取外衣过来。”桂姨便是自幼跟在苏氏身边的贴身侍女,后来又跟着苏氏在徐府为奴,为了护着苏氏倒是吃过不少苦头。直到后来苏氏嫁给徐知县,这才又将她要在了身边。
  苏氏一直将桂姨当作姐妹一样对待,所以在徐砚琪心里也一直敬她为长辈。
  “小姐还是留在这里陪夫人吧,这种跑腿的事让老奴来办就好。”桂姨说着也跟着起了身,并拉住徐砚琪。
  徐砚琪笑着摇头:“没关系的,我跑得快,一会儿就回来了。”
  苏氏也跟着道:“你且坐下吧,她年轻,跑跑腿儿也好。”
  见苏氏也如此说,桂姨这才乖乖坐了下来。
  徐砚琪走后,苏氏才又接着说道:“她平时敬着你点儿也好,你也不要推辞。若不是我,你也早就嫁人生子,何至于跟我受了那么多苦。说起来,也是我有愧与你。何况你待阿琪如己出,她凡事想着你也是应当的。”
  桂姨听得眼眶一红,只点了点头,倒是没再说什么。
  徐砚琪还未走到龙隐寺门口的时候,便见一直守在外面的芷巧已捧着衣服跑了过来,看到徐砚琪慌忙迎上来:“小姐,山上风大,我把衣服给你们送来了。”
  徐砚琪笑着接过:“我正打算去拿,你这丫头倒是心细。”
  芷巧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哪里是她心细,是朱彤先想到来着,她不过是出来跑腿儿罢了。
  “对了小姐,我刚刚在外面看到了怀宁侯府的马车,也不知是哪位夫人过来上香,那个郑管家也跟着来了。”
  “哦?”徐砚琪柳眉微挑,来上个香连郑管家都给带上了,看来也不是什么普通的夫人少奶奶了。
  “衣服送来了你就先回去吧。”徐砚琪对着芷巧说罢转身便又向着后院而去。
  而当她到的时候,却见苏氏正同怀宁侯府的朱老夫人和怀宁侯夫人柳氏坐在院里的石凳上闲聊。
  徐砚琪脚下的步子顿了顿,果真是朱老夫人在此。

  ☆、第15章 无病

  徐砚琪正在发呆便见苏氏挥着手唤她:“杵在那儿做什么,还不过来见过老夫人和侯夫人?”
  徐砚琪如梦初醒地走上前去,桂姨上前接过徐砚琪手里的衣服,徐砚琪这才对着朱老夫人和柳氏屈膝行礼:“见过老夫人,怀宁侯夫人。”
  柳氏上前亲自拉了徐砚琪起身,面上带着和善的笑意:“快起来吧,倒是个水灵的丫头,平日里怎的也不曾见徐夫人带着去府上转转?”
  虽说徐知县不过是个七品小官儿,但怀宁侯府毕竟在这清原县自老侯爷走后便没什么人脉了,所以但凡有个事也需要徐知县帮衬着,所以两家倒是偶尔会有些往来。
  不过毕竟门不当户不对,苏氏每每去侯府也从来不会带任何人去,以免出了什么差错,所以徐砚琪是不曾随苏氏去过侯府的。如今见柳氏问起,苏氏笑着道:“小女自幼顽皮,怕做出什么错事扰了大家的兴致,故而很少出门。”
  朱老夫人笑道:“我倒觉得这丫头没一点儿顽皮的性子,乖巧得很,比我们家里的那些个姑娘们可安生多了。你叫砚琪是吧,来过来让我好好瞧瞧。”
  徐砚琪听罢乖巧地走过去对着老夫人跪了下去:“见过老夫人。”
  朱老夫人亲切地拉她起来,脸上带着笑意:“不必如此生分,跟斐儿一样唤奶奶便可,来,叫声奶奶我听听?”
  苏氏面色微惊:“老夫人不可……”
  “没什么不可的。”朱老夫人打断苏氏的话,再次看向徐砚琪,“这丫头我是越瞧越喜欢,又乖巧又懂事的,真想留在我身边日日看着。瞧着你呀,倒让我想起我的大孙女儿锦丫头来了,也不知她在京城里日子过得可好。”
  朱老夫人口中的锦丫头是朱斐的大姐朱锦,也是当今皇六子黎王殿下的王妃。黎王妃远在京城,在徐砚琪的印象里好似是不曾回来过的。崔玥小的时候倒是见过几次,不过那时因为她选择朱霆而抛弃了自己的亲弟弟,朱锦并不怎么喜欢她。
  “锦华县主有老夫人这般惦念着,想来日子也会过得不错的,老夫人不必过于担心。”
  朱老夫人笑着摸了摸徐砚琪的脸颊:“乖孩子。”
  几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便有怀宁侯府的下人过来传话说智仁大师已经闲下来了,如今请老夫人和候夫人过去。
  智仁大师见多识广,又精通医术,难得游历回来,原本今日朱老夫人和侯夫人前来便是想请智仁大师为朱斐看病,如今听说智仁大师得了空,老夫人也不敢再多聊,匆匆的便去了。
  。
  朱斐早就同朱霆等在那里,见朱老夫人和柳氏赶来,慌忙便迎了上去:“奶奶,娘。”
  朱霆也跟着唤了一声:“祖母,大伯母。”
  朱老夫人点了点头问朱霆:“智仁大师呢?”
  “大师已在屋内等候,孙儿带祖母和伯母过去。”朱霆说着对着二人做了请的手势。
  屋内,智仁大师一边为朱斐把脉,一边观察着他的面容,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面色阴郁。
  过了一段时间,朱老夫人见大师仍没有要说话的打算,不禁有些着急了,看了看身旁的儿媳柳氏,见她也是面带忧虑,老夫人彻底沉不住气了:“大师,敢问我孙儿的病……”
  智仁大师摇了摇头,将为朱斐请脉的手收回,这才说道:“令公子无病。”
  “这怎么可能?”老夫人面色一惊,“我孙儿十岁时突然身染重病,连续七日高烧不退,退烧以后便成了如今这痴傻模样。大师怎会说我儿无病?”
  智仁大师道:“令公子确实无病,至于说痴傻如幼儿……”大师的话突然顿住,盯着朱斐看了半晌,方又接着道,“缘分到了自然便会安然无恙。”
  “缘分?”朱老夫人还欲再问些什么,智仁大师却是不愿多言,直接起了身,“诸位请回吧。”
  从龙隐寺出来,老夫人这才将一肚子的气撒了出来:“都说这智仁大师见多识广、博闻强记,什么都懂,我看呀全是造谣,一句缘分未到便把我们打发了,若是如此说来,那这世上所有的病人都是要看缘分的了,病好了也便是缘分到了,既如此,那还要天下间的大夫做什么?”
  一旁的柳氏安慰道:“母亲莫要为此生气,既然这智仁大师不行,我们再继续找就是了。这十多年都过去了,还怕继续找下去吗?”柳氏这话莫说安慰老夫人了,就是她自己想想心中的那点希望破灭,也是相当不是滋味儿的。朱斐是她的儿子,她比谁都希望他能够好起来。
  柳氏的心思老夫人自然懂得,拍了拍柳氏的手道:“知道你有孝心,怕我难受,原想着这智仁大师能治好了斐儿的病,也趁着方业在京城未回来,顺便为斐儿请了世子的封号回来,只是如今却……
  听到这话,一旁的朱霆面色微变,心中一阵苦涩。朱斐一个痴傻儿,老夫人却还想着将世子的封号给他,他朱霆也是侯府嫡子,只因生于二房,待遇便如此不同。
  朱霆一直不明白,他的父亲和怀宁侯是亲兄弟,都是老夫人的孩子,可在老夫人心中的地位却是如此的不相同。他的父亲战死疆场,为国捐躯,如此竟也换不得老夫人对他这个无父孤儿的一点点怜爱吗?
  。
  乳鸭啼散玉屏空,一阵新凉一扇风。夏去秋来,日子一天天凉爽下来。
  这段日子里,徐宗文倒是没有再回霖山的竹园,而是留在了徐府。
  徐宗文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妻子像个谜一样的吸引着他,除了诗词歌赋竟还懂得男儿才读的《古文观止》、《骈体文钞》之类的书籍,而且对于里面内容的见解更是独到有趣不同凡响。
  陈慧的聪敏博学越来越吸引了徐宗文对她的好奇,两人经常秉烛夜谈至很晚,关系也在日渐变好。
  不过,却是依旧不曾同房。
  对于陈慧对此事的抗拒,徐宗文无数次地想要寻求一个答案,却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