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1110章

天兵在1917-第1110章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是运力比较差的西5直升机,而运力更大的西6和米3则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其中西6直升机很类似后来的雅克24直升机,只不过比雅克24小一号,用的是纵列双旋翼布局,安装两台ASH62P发动机,总功率两千马力。能搭载两个步兵班也就是20名士兵或者是两吨货物。

至于米3运输机则更大,是专门用于转运重型机械的专用直升机,也是纵列双旋翼布局,不过安装有四台ASH62P发动机,总功率4千马力。可以吊挂4吨货物。

后两者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前一共生产了两百架,其中西6一百五十架,而米3则只有五十架。其中大约有一百架西6和三十架米3参与了基辅保卫战。每一天你都能看到这两款直升机忙碌的身影,在基辅完全被切断同外界联系的那半个月中,就是这一百三十架直升机搭起了生命的通道。

因为使用强度太高,在第一次基辅保卫战结束之后,这些直升机中的绝大部分都只能报废。而让人气愤的是,图哈切夫斯基竟然说这些宝贵的直升机没有用!

说完了运输直升机,接下来就必须说说专用武装直升机西4,该机采用串列双座发动机后置布局,安装一台VK105P或者AM35发动机,空重3吨,最大起飞重量4。2吨,最大飞行速度210公里/小时,航程600公里。配置有一挺12。7毫米UB机枪(后期型号改为14。5毫米机枪),能在机身的短翼上携带四个火箭弹发射巢。

相对于对机场要求十分高的固定翼战机,比如苏1/2和伊尔2来说。西4对起飞场地的要求很低,大楼顶上、球场甚至比较空旷的大街都可以起降。

在固定翼飞机被迫从基辅后撤之后,大量的西4还能留在基辅继续战斗,而且由于直升机超低空性能好,能在空中悬停,对地面部队的支援更加的给力。

期间德国的装甲部队是吃够了西4的苦头,不管是火箭弹还是从天上射下来的12。7毫米机枪弹都能轻而易举的敲碎德国坦克和装甲车的脑壳。相反,缺乏野战防空能力的德军却拿西4办法不多。

当时,为了应付西4的威胁,在基辅的德国坦克和装甲车是紧急开始加装防空机枪,先是用MG34凑合,后来发现MG34火力和威力都不足,又紧急加装20毫米机关炮。

而与此同时,西4也在不断提升性能,尤其是换装VK107发动机之后,进一步加强了飞行员座椅和油箱处装甲,生存性还是不错的。

基辅的战斗一直持续到9月初,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军委预测的基辅陷落最后期限。在此期间,不管是沙波什尼科夫还是铁木辛哥不断地给总参谋部和军委发电报,要求尽快的派遣增员部队,如果没有增员部队就赶紧的支援更多的直升机,全城的军民都指望着直升机吃饭呢!

在沙波什尼科夫一次次的恳求,也是在李晓峰的不断坚持之下,图哈切夫斯基的反对终于被军委驳回,第一批就拆解了三百架老旧的伊15。不过在图哈切夫斯基的干涉下,这批被拆解的伊15都是最老最旧的那批伊15,有相当一部分都是1934年出厂的老掉牙,甚至有一部分还是安装的M25发动机。

这批被拆下来的发动机缺乏保养,而且寿命也所剩无几,甚至有一部分根本就发不动。西科斯基和米里的工厂费了老大的功夫,拆拆捡捡才凑出了一百台能用的。当然,这一批发动机并没有安装在全新的直升机上,而是立刻发往了基辅,当地的直升机部队已经反映备件及其紧张,一度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了。

对于图哈切夫斯基的捣乱,李晓峰和沙波什尼科夫自然是愤怒不已,又一次将这货给告了,又是一番撕逼大战之后,托洛茨基只能再次选择和稀泥,允许再拆解三百架状况更好的伊15或者伊16。

这一批的三百台发动机倒是都能用了,但是毕竟是二手货,功率和可靠性以及寿命有点影响,导致了1941年9月出厂的直升机性能都有所下降。当然,对于饥不择食的沙波什尼科夫来说,有直升机就很好了。

先不提这些,战斗进入到八月下旬之后,苏德战场上的情况似乎是明朗了,德军终于占据了全面的优势,唯一的问题是他们究竟能够歼灭多少红军的有生力量。

红军所面临的问题是,前线阻援部队究竟还能不能继续坚持,如果在最近三五天之内崩盘,正在一片混乱中撤退的主力还是能被德军追上,结果很可能又是一场更加惨烈的歼灭战。

可能有同志要问了,政治局和军委不是已经决定撤退了吗?以布尔什维克强大的组织能力,怎么说都不太可能是一片混乱吧?

哎,还是那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布尔什维克组织协调能力确实没问题,如果是在苏联的国土上作战,有序撤退不是太大的问题。

但如今还偏偏就是再一个逗比扎堆的国度作战,东波兰共产党建设国家的能力不咋地,但是逃跑的速度那真是一等一的快。还没等图哈切夫斯基和亚基尔回过神来,这帮本应该负责维护秩序的逗比就一窝蜂的四散奔逃了,直接导致了东波兰陷入了无政府状态。

无政府状态就不用多说了吧?经历过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大家都懂的。反正是民众一团混乱,大批的东波兰官僚和难民向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方向潮水一般的涌了过去,导致公路、铁路全面瘫痪,简直比三哥那里的交通状况还要可怕。

在这种混乱中,红军的撤退自然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原本预想中的撤退速度根本就没办法实现,导致阻击部队必须坚持更久。而且在此期间,德国人也没闲着,相当一部分伞兵化妆成红军战士渗透到东波兰进行破坏活动,让事情变得更加棘手。

“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亚基尔愁眉苦脸的对图哈切夫斯基说道,“我总不能命令部队不管不顾的从这些难民身上碾压过去吧?”

可能有同志说这就是妇人之仁,东波兰的擦脚布的贱命怎么能跟红军战士的生命相提并论,就不该管这些擦脚布,如果他们不服从命令,该碾压就得碾压。

问题是,这可能吗?至少稍微还有一点节操的人,就不会下这种命令,这么做等于是彻底地败坏了红军的形象,也彻底让红军和苏联跟波兰结下了血仇。冤家宜解不宜结,布尔什维克还想搞世界大革命呢!这不是自绝于人民吗?

更何况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东波兰老百姓其实也挺无辜的,战争谁不害怕?如果能窝在自己的家里,谁愿意当难民呢?人类最基本的趋利避害心理促使了他们的行为,真正可恶的是东波兰的那些官僚,简直就是不干人事!就该给这帮货统统枪毙!

在这方面李晓峰的行动就果断得多,立刻命令KGB逮捕这些放弃责任潜逃到苏联的渣滓,然后统统将其拉到边境线上,当着涌过来的波兰难民宣布他们的身份,然后明正典刑,将这帮货统统挂在了电线杆上。

这一做法立刻遭到了东波兰流氓政府(我没有打错,确实是流氓而不是流亡)的强烈抗议,这些该死的党棍和官僚还有脸说什么草菅人命。只不过这回他们哭啊喊啊都没用,因为不管是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还是图哈切夫斯基和亚基尔都被这些混蛋恶心的够呛,恨足了他们给红军撤退制造的麻烦,随便两句安抚的话就给他们打发了。反正李晓峰仅仅是受到了口头上的批评,连毛都没掉一根。

不光是没有掉毛,还刷了一把声望。红军战士对KGB和某仙人的做法十分满意,认为确实应该给这些杂碎一点颜色看看,杀得好!至于东波兰擦脚布,也没有任何意见,对于那些和平时期享受特权危难时刻抢先逃跑的家伙,他们也没有一点儿好感,在大声为李晓峰叫好,甚至要求某人最好连东波兰流氓政府一起干掉才好。

可虽然李晓峰的做法是大快人心,但是却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撤退时的混乱。按照原定计划,在8月25日,一线的阻击部队就可以撤退了。因为按照正常速度红军主力应该已经撤退到了白俄罗斯。

可是因为难民的搅和,在8月25日,红军主力还离白俄罗斯边境有一半的路程,这也就要求阻击部队必须继续坚持。

说实话,这很残酷,面对德军汹涌澎湃的攻势,阻击部队以薄弱的兵力能坚持这么久已经是殊为不易,留下阻击的每一只部队都已经伤亡过半。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打光了。

比如说压力最大的上马乌基尼亚,近卫机械化第一军的两个坦克师已经基本报销,残存的机械化步兵师也仅仅剩下一半的人员还能够战斗。在他们左右两翼,协同作战的步兵第10军如今仅仅还剩下两个半团,可以说上马乌基尼亚随时都有可能陷落。

不过让军委没有想到的是,该军才最后一名高级指挥官彼得罗夫斯基少将的带领下竟然咬牙坚持了下来,反而是南边防守缅济热茨的部队先一步崩溃了……(未完待续。)

175初上战场(上)

维克多。维克多洛维奇AKA装甲列车。这是一个棒小伙子,1917年出生的他,今年才24岁。为什么会有一个装甲列车这么不伦不类的绰号呢?

原因很简单,作为老维克多的孩子,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的那一晚,他的老头子指挥一辆装甲列车正在同白军激战。战至正酣的时候,传令兵忽然告诉他:“你们家大小子生了!快给取个名字吧!”

当时老维克多满脑子都是战斗的时,根本就没注意到传令兵在向他报喜,他只嘟囔了一句:“装甲列车,前进!”然后就风风火火的跑了。

可怜的传令兵当时就傻眼了,这是闹哪样?无奈之下,他只能告诉那位望眼欲穿的母亲:“维克多同志说了,孩子就叫装甲列车!”

你说这玩意儿怎么弄,等到国内革命战争结束,老维克多才觉得有必要给儿子换个正经名字,不过装甲列车的喊了这么多年,也算是比较顺口了,大家也就默认了这是小维克多的外号。

装甲列车在军队大院里长大,不可避免的子承父业也当了一名光荣的红军丘八。24岁那年从红军陆军指挥学院毕业之后,就分配到了红军第16集团军下的第五机械化军的第109机械化步兵师服役。巧合的是,他父亲老维克多正是该师的参谋长,父子两代人都在一只部队服役,这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不过老维克多并没有感到高兴,如果有选择的话,他真心不希望装甲列车参加这场战争。参加过一战和国内革命战争的老维克多太了解战争的残酷性了,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真心是不想让那小子子承父业。曾经他有想过送装甲列车上大学,最好是当个工程师或者学者什么的,可惜装甲列车只对参军有兴趣,这让老头十分担忧也十分遗憾。

1941年8月26日,刚刚完成整训和换装工作的第五机械化军接到了紧急命令,随同16集团军的其他部队一起快速前往布列斯特,去守住这个至关重要的要塞,掩护前线的部队安全撤往明斯克。

经过两天两夜的急行军,第五机械化军、第32步兵军的第46步兵师以及第41步兵军的第118步兵师合计五个师抵达了布列斯特。

此时的布列斯特地区,除了少量的NKVD边防军之外,挤满了从东波兰方向逃过来的难民以及仓皇从前线撤退的散兵游勇,局面是惨不忍睹。

作为第109机械化步兵师的参谋长,老维克多对前景很不看好,或者说忧心忡忡,他很担心这一次父子两人将一同为国捐躯了。

当然有这种担心的不止老维克多一个人,作为第16集团军的司令,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卢金中将心里头也是沉甸甸的。

第16集团军并不是什么精锐部队,按照总参谋部开战前的部署,最精锐的部队都部署在最前线,而那些战斗力比较差或者装备比较陈旧的部队统统丢在了中央方面军,实际上就是担任战争预备队的角色。

战争爆发之后,部署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第16集团军一部分部队被调动到了明斯克周围,比如第五机械化军和第32步兵军的第46步兵师。其余的部队一方面在紧张的进行换装工作(将老旧的莫辛纳干30步枪换为SKS35(SKS20的改进版,主要是将枪刺从刀型换成了三棱刺型),另一方面在基辅方向吃紧之后,将第32步兵军的第152步兵师(该军只有两个步兵师和一个军属炮兵团)和第41步兵军的第144和第235步兵师调往了基辅方向,划给了乌克兰方面军。

总而言之,卢金手头上的第16集团军其实只是一个架子,其兵力只能算是一个加强过的机械化步兵军。而他们的任务却十分的艰巨,随着缅济热茨被古德里安突破,德军的装甲洪流很快就将向布列斯特涌过来,卢金能不能守住布列斯特,关系到红军的主力是否能够安全撤往明斯克。

说实话,当时不管是总参谋部还是军委都并不十分看好卢金,因为卢金在红军当中并不算一等一的战将,否则也不会让他去指挥二线的第16集团军了。

按照总参谋部和军委的意思,最好是临阵换将,让其他能力更突出的同志去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比如说巴格拉米扬。不过李晓峰却表示反对,别人不知道卢金的能力,他还能不清楚,这是一个被低估了人才,历史上卢金极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事实证明,李晓峰没有看错卢金,抵达布列斯特之后,卢金在极短的时间里抢筑了防线,并将一团混乱的该地区收拾得井井有条。一时间,红军的撤退部队和难民都恢复了秩序,开始有条不紊的高速后撤,反正连一向挑剔的图哈切夫斯基都表示卢金干得不错。

当然,卢金是否能挡住古德里安,这还得看真刀真枪的战斗,而战斗很快就爆发了。第二坦克集群的第24装甲军的第3装甲师和第46装甲军的第10装甲师已经进入了白俄罗斯,前锋部队直指布列斯特要塞。

此时,卢金刚刚抢修完工事,正在整顿被第二坦克集群追得鸡飞狗跳的红军溃散部队。一场短兵相接的遭遇战很快就爆发了。

首先同德军交火的正式装甲列车所在的109机械化步兵师的坦克团,作为该团一营二连三排排长,装甲列车少尉指挥着三辆BT7坦克首先同德国装甲掷弹兵交手。

“一辆三号坦克和sd。kfz。251半履带步兵车出现在了望远镜里,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