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916章

天兵在1917-第916章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跟德国的关系都还不错,而且工业基础很好,有合作的潜力。

而现在俄国人也提出了两个国家,一个芬兰、一个东普鲁士,在芬兰开展合作倒是没什么,不过在东普鲁士开展合作,作为一个德国人阿基莫维奇有些接受不了。

对于,李晓峰很挖苦地说道:“区区一个东普鲁士就受不了?你不会以为凡尔赛和约中协约国还会保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版图吧?”

阿基莫维奇为之默然,实际上从他了解到的情况看,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版图肯定是保不住了,波兰肯定会独立,普法战争中捞到手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人肯定要收回去的,丹麦人也绝对会讨还之前的失地,总而言之,代价会很沉重。

从这个角度看,失去东普鲁士也不会那么让人难受了。而且阿基莫维奇想到了更多的东西。不管怎么说东普鲁士都是日耳曼人占主体,如今虽然因为一些“小”问题,让东普鲁士的日耳曼人跟本土矛盾不小。但是随着一战结束,那些问题将不是问题,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日耳曼人,从民族感情说,他们也会趋向返回德意志大家庭的。

反正阿基莫维奇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血洗东普鲁士的耻辱,一定要向俄国人讨还这笔账。当然,这是今后要做的事情,而现在,东普鲁士暂时分裂出去对德国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

东普鲁士的日耳曼人不必接受协约国的讹诈,他们相对自由,可以毫无顾忌的发展军事工业,而且从某人刚才的表态看,他也有意发展东普鲁士的军事工业,这样一来不就是借着俄国人的手帮日耳曼人绕开协约国集团的限制吗?

阿基莫维奇一想到东普鲁士的科技和人才全都掌握在日耳曼人手里,顿时就不担心了,也许东普鲁士才是比瑞士和瑞典更好的选择,再怎么说那里也是自己人!

阿基莫维奇绝对想不到,李晓峰早就将他的想法猜透了,他就知道德国人会对东普鲁士另眼相看。不过这却是他给德国人挖的一个大坑!

李晓峰怎么可能允许日耳曼人在东普鲁士一家独大,犹太人之前在东普鲁士确实算少数族裔,但是如果在今后十年二十年中,全世界的犹太人都会涌向东普鲁士呢?那时候日耳曼人的种群优势很快就会被稀释。

而且犹太民族在全世界范围看,都是比较重视知识的,普遍来说受教育的水准比较高。将全世界的犹太精英集中在东普鲁士,怎么可能让日耳曼人专美独霸?

说白了,某仙人准备让犹太人和日耳曼人互相牵制互相制约,这样才能保证他对东普鲁士的控制。所以可怜的德国佬以为可以放心大胆的在东普鲁士攀科技树,那真心是要为人作嫁的!

“那您准备同我国在哪些领域开展合作呢?”阿基莫维奇很有兴趣的问道。

李晓峰微笑着回答道:“冶金、化工、机械制造以及动力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全面地开展合作!”

这几个方面德国人是很强的,尤其是化工和机械制造,在世界上都是顶级的。比如拜耳,这家位于勒沃库森的企业在化工领域属于世界第一集团,和美国的杜邦相比都不逊色。而俄国的化工呢?说实话,很差,属于需要迎头追赶的地位。

不光是拜耳的化工,在机械制造领域,比如说机床什么,德国也拥有相当深厚的底蕴,不客气地说,这方面比后来的世界老大美国还要强一点。

至于动力方面,德国人的锅炉可能稍微欠缺一点儿火候,高温高压锅炉不算一流,但是在柴油机和汽油机方面那真心是强得一塌糊涂。后世大名鼎鼎的MAN集团,那就是德国的。

而说道柴油机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名字“博世”,这家企业在柴油机的关键领域喷射系统上是世界的龙头老大,至今依然是世界老大,无人能动摇其垄断地位。

除了喷射系统之外,在和柴油机相关的另一个领域——传动系统领域,德国人依然强得一塌糊涂(几乎是一统天下)。著名的RENK(伦克齿轮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ZF(菲德烈斯哈芬齿轮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德国的。比如RENK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MAN集团的子公司之一。而RENK公司最著名的产品就是二战后德国“猫2”坦克的传统系统。

至于另一家ZF公司,在这个领域也是相当的牛逼,用于竞标“猫2”的LSG3000虽然败给了RENK,但是依然抢到了棒子K1坦克的订单。而且用我国在这个领域著名专家刘修骥先生的话说:“LSG3000已经达到了机械式转向系统的最高水平!

当然,这个年月提什么LSG3000还是太早了,李晓峰的要求很简单,能够借助RENK和ZF的实力搞定一款还过得去的固定轴机械传动给坦克以及步兵战车用就谢天谢地了。当然,RENK和ZF还可以在舰艇配套的减速齿轮机和轴承上给俄国帮助。

说实话,德国对于俄国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大宝藏,可惜的是历史上俄国的国力不够,没能够深度地挖掘。而现在,有了他这个仙人的加入,又有了高尔察克的黄金,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不过,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德国政府同意合作,不过这一点李晓峰真心不是特别担心,只要协约国像历史上一样绞杀德国,就不愁德国人不合作!

想这些还有些遥远,对于俄国来说,实现这一切企图的基础就是华沙会战不能输得太难看!

而现在,图哈切夫斯基正有输得非常难看的趋势。歼灭了麦克阿瑟的彩虹师,将这位骄傲的师座大人送进战俘营之后,白俄罗斯方面军似乎开局不错,但是问题也很明显!

白俄罗斯方面军后劲极端不足,歼灭一个区区彩虹师,就让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原本托洛茨基还准备乘热打铁再消灭一两个美国师,可是战场上的形势却根本没给老托这个机会。

先是英法联军发力,终于击退了图哈切夫斯基的阻援部队,其实用击退这个词来形容并不妥当,真实情况是图哈切夫斯基的阻援部队被打崩溃了,除了一部分掉头逃回了华沙之外,另一部分直接在战场上混乱了,建制完全被打乱了的红军部队像没头的苍蝇一般在战场上乱闯。一部分被英法联军就地消灭,另一份仓皇地向北面逃跑了。总而言之,歼灭彩虹师所取得的战果瞬间就被稀释掉了。

更糟的还不止是阻援部队,更糟糕的是这场崩溃来的太突然了,让南边刚刚歼灭了彩虹师的部队还没有脱离战场就遭到了新的打击,让这支本来就很疲惫的部队不得不咬紧牙关继续战斗。

面对这一连窜的打击,图哈切夫斯基都懵了,望了地图看了一个多钟头,他才颓然的叹了口气,然后有气无力地说:“告之托洛茨基同志,情况相当严峻,我们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了!”(未完待续。)

549默契球

形势确实是很糟糕,英法联军突破白俄罗斯方面军阻击部队防线之后,阻击部队就乱成了一锅粥。大约五个师向华沙方向溃退,算是捡回了性命。

而另外五个师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一番恶战之后,三个师勉强的从英法联军的直接打击下逃了出来,扔掉了绝大部分重武器(其实也不算是什么重武器,也就是重机枪和迫击炮)之后狼狈地逃往东普鲁士方向。

至于剩下的那两个师,绝大部分被歼灭,残余的部队分散在战场上进行最后的抵抗。总而言之,图哈切夫斯基歼灭了一个整编的彩虹师,消灭和俘虏了上万人。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这么说吧,算上之前的阻击战和围歼作战,白俄罗斯方面军付出了伤亡六万余人的代价,而他们的对手伤亡才三万余人。

也就是说,每两个红军士兵受伤或者死亡才能换来一个协约国士兵的伤亡数据。而且还必须看到,协约国士兵受伤之后能够获得比较及时的医疗救助,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恢复战斗力。

而红军士兵则没有这个条件,首先红军的后勤体系是相当简陋的,能保证战士们吃饱肚子打仗就实属不易了,至于医疗?嘿嘿,落后的俄国真心没啥医疗可言,沙皇时代普通士兵就是灰色牲口,就是可以牺牲掉的炮灰。而红军时代,虽然一直在强调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战士,但实在没那个条件。

其次,白俄罗斯方面军这回是被击溃了,失去了战场的控制权,大部分伤员都当了俘虏。这么说吧,和协约国相比,白俄罗斯方面军是纯减员,是不可恢复的。也就是说那六万伤亡,去掉死亡的一万大几千人,剩余的只有一万多人逃了出来,剩下的都进了协约国的战俘营。

这么一战打下来,白俄罗斯方面军不光在武器装备上落后于协约国,连唯一的数量优势也消失了!

所以图哈切夫斯基才会那么沮丧,才会赶紧地给托洛茨基发电报。原因非常简单,华沙肯定是守不住了,如果继续硬抗,整个白俄罗斯方面军都会被打残,到时候引发的连锁反应就吓人了!

实际上现在的情况就已经很吓人了,至少托洛茨基是脸色铁青,在进军波兰之前,老托绝对想不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雄心满满,是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的。谁想到这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就没了?

说实话,当时托洛茨基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更不敢相信他所倡导的世界大革命刚刚开了一个头,就准备谢幕了。

“我们还有机会,”乌利茨基的脸色也一样不好看,他咬了咬嘴唇断然道:“乌克兰方面军就快到了,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可以在华沙打一个翻身仗,一定能够一举扭转局面!”

托洛茨基眼眸中似乎有了一丝光亮,乌克兰方面军按照政治局和军委的指示正在向华沙挺进,有了他们的加入,似乎可以翻盘?

不过托洛茨基眼中的光彩很快就黯淡了,因为他发现,现在能决定世界大革命和白俄罗斯方面军命运的并不是乌克兰方面军,而是协约国的军队。以白俄罗斯方面军眼下七零八落的态势,根本没可能守住华沙!

“怎么会守不住呢?”乌利茨基急了,“我们可以收缩兵力在华沙打巷战嘛!”

托洛茨基颓然地摇摇头反问道:“那有什么意义?”

“当然有意义,到时候乌克兰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方面军从南北两个方向猛攻协约国的军队,必然可以将其击退!”

托洛茨基苦笑了一声:“这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乌克兰方面军不是已经在路上了吗?”乌利茨基很不理解地问道。

托洛茨基颓然地叹了口气:“不是乌克兰方面军的问题,而是波罗的海方面军的问题!”

乌利茨基还是不理解:“波罗的海方面军有什么问题?难道他们还敢不执行军委的命令?”

托洛茨基摇了摇头道:“他们还真敢不执行军委的命令!”

乌利茨基敢要说话,托洛茨基就解释道:“之前为了给白俄罗斯方面军减轻压力,波罗的海方面军向什切青、柏林方向发动了攻击,吸引了一大批敌人的注意力。如今敌人为了夺回什切青,为了彻底解决柏林方向的威胁,集中了十个师的兵力准备一举将他们消灭!”

托洛茨基看了有些震惊地乌利茨基一眼,苦笑道:“所以波罗的海方面军的压力也是非常大,他们没有能力南下华沙……”

从托洛茨基的话看,李晓峰那边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波罗的海方面军加上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一起也就是十几个师的兵力,面对协约国的军队并没有优势,形势岌岌可危。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很可惜,托洛茨基了解到的事实有些偏差,波罗的海方面军的压力其实没有那么大。一步步说吧,先说协约国的军队,诚然协约国是计划用十个师的兵力去扫荡什切青并威胁东普鲁士,这是确有其事。但是却不是马上就准备实现这两个目标。

这么说吧,其实协约国的兵力也是很紧张的,因为国内的无产阶级运动日益高涨,他们抽不出太多的兵力去干涉俄国革命。这就导致前线的兵力很是捉襟见肘。

福煦那边别看击败了白俄罗斯方面军,但是还是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老头也一直叫嚷着兵力不足,要求获得支援。而在协约国看来,什切青和东普鲁士是小问题,华沙方向才是重点。所以不管是兵力还是物资够更倾向于华沙方向。这么说吧,收复什切青和攻击东普鲁士根本就不受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协约国集团觉得第一步先收复什切青,等收复什切青之后再看情况解决东普鲁士的问题。基于这种思想,那所谓的十个师其实是纸面上的,是计划中用于解决东普鲁士用的兵力,而收复什切青根本不需要十个师!

根据协约国集团的侦察,波罗的海方面军在什切青及德国东北部地区应该只有三到五个师的兵力,而且还处于分散状况。消灭这些敌人,有六七个师就够了!

那么协约国最后派了多少兵力去收复什切青呢?一个师外带一个独立旅。可能有同志要奇怪了,作者君你刚才不是说需要六七个师吗?怎么转眼又变卦了?

不是变卦,而是协约国只能拿得出,也只需要拿出一个半师就凑成七个师了。因为德国的艾伯特政府也派了兵力去收复什切青,有多少人呢?五个师!

德国人花了老大的劲才将这五个师从巴伐利亚调到了北方,准备恢复东北方向国土的正常秩序。在协约国看来,自己出一个半师就很给德国人面子了,接下来就让德国人打头阵好了。反正他们才是德国的主人,才该着急。

说到这,大伙就该明白了,什切青方向说是协约国在主导,但是主力打手其实是德国人。而德国人跟协约国能尿到一个壶里?

如果李晓峰之前没有跟阿基莫维奇达成高度共识,那德国人可能真心是比较急。可是谁让他们暗地里跟某仙人就长远发展达成了高度一致呢?这么一来德国人自然就没有那么着急了。

为什么?

因为李晓峰向他们承诺了一点,不再继续煽动德国东北部地区无产阶级的情绪,双方合伙打一场默契球,最后德国人安静的恢复秩序,而波罗的海方面军拿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之后胜利的转进。

波罗的海方面军,不对,应该说李晓峰想要些什么呢?很简单,什切青造船厂他是准备搬走地,这么一个老厂他才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