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狼烟我的1937 >

第75章

狼烟我的1937-第75章

小说: 狼烟我的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邓芝卉走得远了,那长衫男子也走到我的床边,站在了中山装男子的旁边。

而那中山装男子一口气将手上茶杯里的热茶饮尽,终于抬起头向我看来,盯着我的眼睛沉声说道,“夏蓉辍学了。”

他见我面上显出的疑惑,又接着解释一句,并从中山装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封信给我,“听说,是家里给安排了婚事,要回去结婚。这里有封信,是给你的。”

“抱歉。”看着两人看向我时眼里奇异的神色,我不由感觉到有几分头大。

看着手里信封上那用娟秀字体写着的“吴雨亲启”四个小字,我甚至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因为不论是对眼前这两人,又或是他们口中的这个夏蓉,我脑海里的确是连一点印象都没有的。

在他们眼前的这个我,可并不是他们曾经熟识的那个吴雨啊……

我只好歉然的向两人看去,最后将目光定在更加和气几分的长衫男子身上,问道,“夏蓉是谁,你们,又是谁?”

长衫男子深深看了我一眼,看到我眼里的迷惑不是作伪之后,苦笑着对他的同伴摇了摇头,“看来王长官说得是真的了……”

而他的同伴,这时却已咬着牙攥紧了拳头,眼光凶狠的死死盯着我,“要不是知道你小子在前线失忆了,我真想狠狠一拳砸死你!”

对于两人的态度迥异,我只得报以苦笑,而后坐直了身子,仔细的听他们二人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给我听……

……

夏蓉姓莫,全名叫莫夏蓉,是个女孩儿。

长衫男子叫乔博荣,中山装男子叫徐子墨。

这三个人,都是我昔日在燕京大学的同学好友。或者说,是曾经那位吴雨的好友,要更妥当些。

当日将吴雨父亲的两封电报送到军营,再经由王团长转交到我手上的,正是这两个人。

在细细的听过乔博荣,也就是长衫男子对这些事情来龙去脉详尽介绍过一遍后,我对自己与这三人之间的关系也算有了明确的了解。

对徐子墨为何见到我会有那样大的火气,心里也算是想明了缘由。

只是当我听明白这里面的一切后,面上的苦笑却是变得更加浓郁了起来。

当今世界,正是西学东渐,民智大开的时代。

自由恋爱之风,当然也随着学术自由一道,在大学里的学子之间风行了起来。

莫夏蓉不仅生得美丽,在学习上也很是优秀,所以吸引了许多年轻男子的追求。

而我和徐子墨,便正是这莫夏蓉一干追求者中最为出众的二人。

从一开始的针锋相对到后来的惺惺相惜,我和徐子墨之间最后竟成了关系莫逆的好友。

而莫夏蓉也在我和徐子墨的累次追求中做出了抉择。

她选择的,是我。

相当狗血的故事。

最狗血的是,当初吴雨之所以会做出投笔从戎,瞒着家人跑去长城战场最前线,以至于倒霉送了自己性命的动作,似乎也是因着这莫夏蓉的一句话。

可如今莫夏蓉却要辍学回家,据说去完成一桩家里人早就安排好的婚姻。

怕不止是徐子墨和乔博荣二人,任何知道我曾经和莫夏蓉之间关系的人只要得了这个消息,都要找我来问一个究竟吧……

第171章 少年痴情乎?

【一百七十一】

在告知了他们二人的来意,又大概的将我以前和莫夏蓉徐子墨之间乱七八糟的的关系说过一遍后,我总算对自己吴雨这个身份的历史故事有了几分了解。

虽然我很想要静下心来再细细的思索一遍,但我面前的这两人却显然没有这样多的耐心来等我。

主要负责向我解说这一切的乔博荣,在将所有的事情都和我分说清楚以后,笑着对我说道,“我们俩特意来看你的伤情,顺便告诉你夏蓉的事情。怎么样,够意思吧?”

刚刚看完手里信纸上内容的我,苦笑着看了乔博荣一眼,轻轻的点了点头。

一直就坐在一旁静静听着我和乔博荣之间谈话的徐子墨,见我们二人终于说完了话,而我也在轻轻的点着头以后,终于横着眉头将他那如电的目光向我盯来。

“听了这么多,又看完了信,你肯定已经明白了夏蓉和你、和我之间的关系。”徐子墨的声音里冷意十足,他略微向后一靠,眯起眼睛看着我,道,“你就明说吧,关于夏蓉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办?”

听得出来,徐子墨心里的火气不小。

在和乔博荣之间的谈话中我已经知道,即便在和我的争斗中莫夏蓉最终还是选择了我,但在徐子墨的内心深处,依然还存着对莫夏蓉的情意。♀

很浓。

如今听得莫夏蓉要回老家结婚,他的第一反应这一定是一场旧社会肮脏无比的包办婚姻,在莫夏蓉的心里面定然是不愿意的。

他本来是想去救他回来的,如果我依然还在前线的话,徐子墨肯定要孤身跑去莫夏蓉的老家瞧瞧,替我看一看莫夏蓉退学成婚这件事的真正原因。

可在听说我这个莫夏蓉所谓的正牌男友就在北平城里,正在城里的大医院里面养伤的时候,徐子墨就必须要来拉上我一起前去了。

虽然从立场上来说是情敌的身份,可徐子墨这个人,倒也是个真正值得深交的朋友。

脾气臭是臭了点,可心思倒是不坏,乃是个真正的君子。

这也是当初的吴雨为什么在和徐子墨争了多日以后,最终两人的关系却变得相交莫逆的缘由罢。

只是,听出徐子墨话里意思,听出想要叫我去将莫夏蓉追回来,甚至是从其父母的包办婚姻里解救出来的想法后,我却只能对徐子墨苦笑连连,而不知该和他说些什么了。

我苦笑看向徐子墨,想要打消他执拗的心思,“你不是说去过了她家,却没找到她的人么?”

“邻居说是搬回了老家,所以我们才来找你。”徐子墨却瞪了我一眼,狠声道,“她选择了你,你必须要负起责任!”

听出徐子墨的语气有些冷厉,乔博荣不由沉声劝了他一句,“子墨。”

我对乔博荣摆了摆手,叫他不用担心,而后深吸口气,看着徐子墨缓缓的说了起来。

“首先,对于你们所说的这个莫夏蓉,现在的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听你话里的意思,她一定是在躲着我们这些老朋友。你都找不到她,我怎么可能找得到。”

听到我这样的说辞,徐子墨的火气立即就窜了上来,他将牙齿咬得嘣嘣作响,“吴雨!”

“最重要的是……”我却好似没有看到徐子墨的怒火一般,依旧在好整以暇的说下去。

并且还拿出了徐子墨刚刚递给我的那封信,扬着手里的信纸看向他,“这封信,给我的这封。”

我深深的看着徐子墨的眼睛,似是疑问却又极为肯定的问道,“你一定没有看过吧。”

“那是给你的信,我怎么可能去看!”在我的话音刚从口中落下,徐子墨立马就腾地从凳子上跳了起来,伸手指着我的鼻子大喝道,“吴雨,你这是怀疑我的人格!”

“那你现在最好先看一看。”我将脑袋稍微偏了一偏,让过了徐子墨立在我眼前的手指,并顺势将手上的信纸塞到了他的手里去,“看完了,你会就明白我话里的意思了。”

徐子墨一把扯过我递给他的信纸,重重的重新坐回凳子上,却是仔细的去看信纸里面的内容了。

而我的面上,则开始现出一抹淡淡的冷笑来。

我相信当徐子墨看完这信里面写着的内容以后,他一定要像我一样明白许多事情。

“什么?!”

果然,在看完了手里信纸上写着的内容后,屁股都还未能在凳子上坐稳的徐子墨又一次的跳了起来。

双目无神的盯着手上的信纸,口中只顾喃喃的说道,“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徐子墨。”我冷眼瞧着徐子墨的神态,对他说道,“莫夏蓉她,已经结婚了。”

“而且,你也看到信里面写的,她是自愿的。”

我将目光转向在一旁满脸疑惑的乔博荣,解释道,“男方是个叫房兴贤的人,自由恋爱。”

乔博荣听了我的话,面上忽然显出了恍然大悟的了然,点头道,“兴贤书店的房掌柜,倒是有可能。”

显然,乔博荣已经相信了信里所说,莫夏蓉和房兴贤二人自由恋爱的真实性。

而我,更是早就相信了信里说的那些话的,从那个女人虽然写得深情,却又满是歉然的话里,我几乎已经能猜出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女人了。

像这样一心追求物质的女人,前世里我可是听说过太多太多。

“一定是姓房的逼她!一定是!”

徐子墨忽然大吼一句,摔门朝着外面奔去,手里,还在紧紧的握着莫夏蓉的那封绝情信。

我看着徐子墨跑出去的身影,摇头微微苦笑起来,乔博荣也长叹一声,看着徐子墨的背影无奈叹道,“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爱钻个牛角尖。”

“这莫夏蓉和房兴贤两人,以前又不是没……”转过头来的他忽然触及我的眼神,连忙道歉着道,“对不起,你看我这张嘴。”

似乎那两人之间早就有些龌龊,而乔博荣也担心我会和徐子墨一样发什么神经。

“好好养伤,过几天我们再来看你。”

我无所谓的笑了笑,对乔博荣摆了摆手。

“唉,这事闹的……”乔博荣又叹了一声,快步从病房里走出,却是去追那徐子墨去了。

恰好邓芝卉端着药盘进来要替我换药,看到这两人一前一后的出去,看着我疑声问道,“出了什么事?我看你刚跑出去的那个朋友,火气很大啊。”

我笑着对邓芝卉摇摇头,道,“没什么。就一小孩子,发些小孩子的脾气罢了。”

第172章 告民众书

【一百七十二】

对于徐子墨是否真的能找到兴贤书店的房掌柜,又是否能从房掌柜手上把那已经变了心的莫夏蓉抢回来,我心里其实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

又过了几天,徐子墨和乔博荣二人再一次来医院看我的时候,也没有主动的再向我提起这件事情。

大家心里都有些尴尬,所以也就有了不约而同避开这种尴尬的默契。

在邓芝卉的精心照顾下,我的伤势一天天向着良好的趋势发展,眼看就能痊愈出院。

我也开始期待着能尽快回到部队,再一次和弟兄们一起和小鬼子死战。

可令我惊怒万分的是,过营长当日曾隐隐提点过我的那一件事,在五月底的一天,终于被放到了明面上。

政府机关,中日双方的高层并没有做出什么明确的告示,向民众解释前线战情的具体情况。

但就在五月二十五号这天,《申报》、《大公报》、《新民报》等报刊均于首页载文质疑,国民政府是否已与日军代表在暗中商讨丧权辱国之停战协定。

泱泱华夏大国,竟在日寇威逼下不思抗战,反而处处避让,大肆出卖华北民众利益。♀

因着这几份报纸的挺身而出,全国舆论一片哗然。

只是大家心里还存着几分理智,希望国民政府能做出声明,宣告以上几家报纸的所谓报道是子虚乌有,国民政府还是有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

在邓芝卉将当日的几份报纸拿给我看,并攥紧了小拳头一片义愤填膺的时候,我也正是用这样的话来开解她的。

虽然从后世而来的我,很是知道这个国民政府的尿性,知道既然报社能报道出这样的消息来,那停战的消息定然不是空穴来风。

何况才从前线下来的我,对敌我双方近一个月来的战局发展中透着的诡异也算是颇有体会。

我军能守而不守,日军能战而不战。

可即便是这样,即便我已明知这场战役并不会演变成一场全面的大战,它的发展也定然会随着一纸协定而结束。

但出于对我中华最高政府机关的信任,出于对我华夏五千年大朝的骄傲,我实在不愿相信像报纸上所说出卖华北的事情,会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政府机关所能做出的事情。

我不愿去相信,所以我要解释,对着邓芝卉自欺欺人般的解释,说着些连我自己也不相信的话。♀

直到当天下午,一纸由邓芝卉偷着从她朋友那里听来,从江西瑞金发出的全国通电的到来,才叫我不得不认清眼前的这个事实。

这一纸通电的全名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中央、共青团中央为国民党出卖华北平津告民众书。

邓芝卉没法搞到全部的电文来,但其中大概的意思她却也听了清楚。

按着这纸通电上所说,国民党当局正在谈判和接受由日方提出的,将要出卖华北平津的一切条件!

而这些由日本人所提出的条件,无论是哪一条在我瞧来,都是一样的触目惊心。

承认日方扶持的所谓伪“满洲国”、中国‘军队撤出平津直至黄河南岸、停止一切抗日活动、政府当局对日方做出道歉……

而与之对应的,日方将在军事和财力上对国民党当局提供援助,帮助国民党去进攻苏区和红军。

在从邓芝卉口中听到电文里的这些消息后,我便知道,谈判和出卖华北平津的事情,应当是*不离十了。

这个时代*的话,可要比领了政府大权的国民党可信的多。

身为在这谈判条件中,参与了对日抗战的中国‘军队里的一员,在听到这样的一个消息后,心里面不愤怒那是绝不可能的。

可是即便我再怎么愤怒,又能做出什么改变呢?

对于各大报纸和*的全国通电,政府没有派出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向民众解释说这只是造谣和子虚乌有。

整个政府机关沉默着,就像不会说话了一般。

而只要政府一日不表明自己的明确态度,不证实这所谓谈判的真实性,民众的心里便要一直对政府抱着一份希望。

国家一定,一定是要和小鬼子死战到底的!

东三省已经丢了,难道华北平津也能丢掉不成?

东三省是老张家的地盘,好,咱们的委员长不愿为了那里出力气。可这广袤万里的华北平原,可是他蒋某人自家的田地啊!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愿意相信,我们的国民政府,还是有那个血性和鬼子死战一番的。

在这样的心态下,整个社会就仿佛是暴风雨降临前的湖面一般,不见一丝波澜。

大家都在等,我也在等。

等着政府给出正面回应,等着所有的一切水落石出的一天……

接下来的几天,我的心情一直被压抑在了谷地。

失去了和邓芝卉说笑玩闹的心思,只把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