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悟道天龙 >

第408章

悟道天龙-第408章

小说: 悟道天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一章 大掌印佛法度化

  要阿朱不再模仿,或者说少模仿,难度至少不下于要阿碧从此不唱歌,要玉紫不再跳舞,秦朝不奢望。如果换成是要阿朱不唱歌,不跳舞,要阿碧少模仿,难度至少要低上许多。
  假设没什么奇遇,一心想学武,少林是很不错的选择,至少比丐帮强,但为什么,少林弟子的数量远不如丐帮弟子多?
  ‘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厉害,天下皆知,可它相对其它同等级的武功,就算不是最容易得到,至少也是比较容易得到得多。如果说越厉害的武功越难得到,那它就显得很名不符实了。
  秦朝由此展开联想,解决了心中一个长久以来的疑惑——难怪少林能领袖武林千年不倒,胜过历朝历代的武林世家,对江湖的控制绝不弱于各国皇家。
  其一、这种暗中广为流传,无形之中都施恩不小,不知得到多少人的好感,特别是那些重视情义的人。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虽然总少不了不知感恩甚至恩将仇报的人,但那些人恐怕也并非完全不知恩感恩。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主要是取舍不同,而非真的毫不领情。
  其二、有这种途径得到‘少林七十二绝技’,像萧远山和慕容博那种绝顶大高手就不必再冒险与少林拼个你死我活,从而演变成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局面。
  偷学者洋洋自得,不知道中计越来越深,连少林弟子都一样被层层表象所欺骗。不只是普通少林弟子,就说这一代那些玄字辈的高僧,便少不了也受骗,甚至包括掌门玄慈在内。
  其三、‘少林七十二绝技’中隐藏对佛法的依赖,名为度化,说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事实就一个大陷井。‘少林七十二绝技’修炼越多越强,对佛法的依赖越来越大。
  虽然这并非绝对,例如张三丰就利用道法成功摆脱对佛法的依赖,但那毕竟只属于少数极为特殊的情况。大部分时候都能为少林增加绝顶高手,一次性连本带找回来。
  其四、表面上逐出少林,貌似是很重的惩罚。事实上鼓励少林弟子脱出少林,自立门户,开宗立派。如果能像书里面虚竹那样成为超级门派的掌门人,自然是加倍地皆大欢喜。
  而非顽固不化地极力阻止,由内斗转为外斗。由结仇转为施恩。不像别的门派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对判断更加痛恨。只逐出少林都算是仁义,兵不血刃,利益少了吗?
  其五、明明是少林武功出天下,却慢慢演变成天下武功出少林。由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渐渐演变成只要有武功的地方就有少林。少林的存亡,与江湖的存亡融为一体,怎么灭?
  最多是打压,打压少林便成了打压整个江湖白道。不捧着少林便成了重文轻武。正邪不两立,黑道势力自然也难免被官府打压,官府越重视武林人士越不敢不打压。
  其六、其七、其八、其九、其十……懒得再想,懒得说。
  不说不是想不出。想不出不代表没有。
  只不过不想还可以装作不知道,想了难免会抹黑对少林的看法。事实上少林虽不像原来想象中那么美好,但也没必要一味地丑化。
  求全责备。
  当初学了逍遥派武功,便等于是逍遥派弟子。欠下逍遥派的恩情,有机会不可不报;
  现在学了少林派武功,至少等于是半个少林弟子。也欠了少林的恩情,有机会不可不报,没机会都要创造机会。
  秦朝虽然自信也能像张三丰那样摆脱少林,但不必非放进那陷井不可。既不一味排斥佛法,又不想受限于佛法。如果能用其它门派的绝学代替,宁愿先放弃相应的少林绝技。
  如果没书中鸠摩智、慕容复和萧远山在‘少林七十二绝技’上由大占便宜到吃大亏的前车之鉴,秦朝自认能想出这些都不会这么快,这么急,这么投入,这么深入。
  现在这两个秦夕落也自以为能大占便宜,可秦朝并没想过害他或害她。左右都不是滋味,对书中乔峰的遭遇不由又理解了几分。
  晚上在‘还施水阁’又遇上阿碧妹妹,但她高兴的似乎不在这些武功秘笈,在意的主要是慕容家对她的态度。看来她对慕容复果然是情根深种,不可自拔,如书中一般忠心不减。
  即使慕容复那么对她,险些要了她的命。
  秦朝只随便看了几本武功秘笈,便又开始修炼密宗的‘大手印’。直到大手印大成,双掌都恢复如初。但运功时还是会像长胖,瘦不了。收功后立即又变回正常,不再比手肿了还肥胖。
  在外面找了块石头,手掌运功往上面一按,石头上立即多了个深深地大手掌印。这一掌若不是按在石头上,而是按在人体上,或是正好击中心脏,那……
  秦朝没再往下想,也没敢用实验证明。但这已经足够证明,理论上它虽然不如少林‘金刚不坏体神功’刚硬,但与‘金刚不坏体神功’配合,攻击力只强不弱。总之没白练。
  这威力是很恐怖,但仍没法跟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大金刚掌’、‘般若禅掌’、‘一拍两散掌’和‘少林握石掌’等掌法比。
  不说有‘少林第一掌’之称的‘般若禅掌’,不说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金刚掌’,就说有‘少林绵掌’之称的‘少林握石掌’,大成便可轻轻握石而化石为粉。
  这并非说吐蕃密宗的绝学不行,远不如中土少林的绝技。密宗的传承大部分是口传,对秘密传授特别地讲究。能收集到这么多,可说是厉害非常,不满足是另一回事。
  这也说明现在的密宗已经不那么密,越来越偏离原来的轨道。这并非说密宗在变弱,而是说它在变质。至少依秦朝目前所掌握的情报分析,密教将越来越强,其中又以吐蕃的密宗为最。
  将来有一天,密教这个名字或许会被密宗取而代之,从此密教就是密宗,密宗就是密教。见密宗的潜力如此巨大,秦朝当真想不重视它都很难。
  修炼‘大手印’,不过是初试。
  牛刀小试。
  转眼又过了五天,阿燕在官府那儿办好卖身契,一帆风顺都不足以形容,特别是与往日受到的待遇相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给两个还未成年的儿子都娶了亲,并拜了‘苏州镖局’的总镖头为师。
  高高兴兴地跟着秦朝,在城里城外都游了一圈,少说也说了不少。
  吴圆圆一见阿燕,就满脸不高兴。
  知道她的出身,心里才舒服了些,暗道:“她能翻上天,我把名字倒着写。她敢不忠心,别怪我心狠。敢出卖主人,脸皮真是厚!”
  阿燕的美貌在当地小有名气,最近由于内家真气的帮助,以及心情愉快等原因,相比第一次见秦朝,明显漂亮了不少。往后即便不修炼内功,只要精神好,愉快些,保养有方,也还能渐渐漂亮。
  就现在,若换上好的衣服、首饰,精心打扮,不更加漂亮都难。
  想不美才难。
  转眼吴圆圆便顾不上阿燕,立即就被秦朝亲手提回家的众多武功秘笈深深吸引住,脸上顿时笑开了花。这些秘笈抄好后,没必要让众女再冒险带回家。抄都抄了,这已经不是不信任的问题。秦朝自己倒不怕冒这险,大不了扔掉,便不再影响轻功的发挥。
  这些天,一家人大半都在为了武功而忙碌,改称‘李嬷嬷’的李奶娘也不例外。
  秦朝暗下试过不少称谓,称她李奶娘、李奶、李奶奶、李姥姥一个不如一个,对这‘李嬷嬷’之称,不满意都只有将就着用了。
  他身边最热闹,不时出现多个影分身,仿佛真能同时做着不同的事情。
  “要是主人同时和三四个女人一……”苏晓晓还没想到深入,身子骨就又软了。
  秦朝实力大涨的同时,对逍遥三老的忌惮不降反升。自己这才修炼了多久,而逍遥三老又修炼了多久!
  自己在学武上的天资多低!
  而段誉和逍遥三老的天资多高!
  不奇怪巫行云能轻易收服‘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书中大意失荆州,灵鹫宫险些被灭,被虚竹救了。即使知道她在书中的大意,有前车之鉴,自己对她都很难不降低忌惮。
  最怎么谦虚都否认不了,同一年龄阶段的武功,自己至少很有希望胜过逍遥三老中的两位。这已经远超现在的秦夕落。这可是西南四大武林世家的家主之一。
  由他的实力推测,大理段氏的大概实力应该不难,准确才难。
  不过这至少能保证,比一般的推测要准确许多。继而方便推测出西夏皇室李家的大概实力,从另一方面来证明李秋水年青时的大概实力,从侧面了解巫行云和无涯子的真正实力。
  至于各国皇室的第一高手,真正的实力到底如何,不亲眼见识,恐怕很难保证得了。就算亲眼所见,甚至亲自动手领教,也未必就保证得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 第一教三阶十层

  最怎么贬低,皇室还是皇室;最怎么抬高,还是免不了江湖争斗。
  说来说去,到最后还是免不了动手较量,分个高下。
  上代老一辈中,有个强得不像人的人物绝不能忽视——逍遥三老的师父‘逍遥子’。
  现在的逍遥三老,能比得上他吗?
  如果现在都还比不上,年青时的巫行云、无涯子和李秋水又怎么比得上他;如果年青时这三位徒弟的武功都比得上他这师父,那他这师父得白痴到什么程度!
  事实上越来越多迹象显示,‘逍遥子’主要是在利用‘逍遥三老’。三老的悲剧,可以说大半是由他一手造成。但这就像乔峰不好怪父亲,三老也不好怪师父。
  有苦说不出。
  ‘逍遥子’才是江湖中真正站在巅峰的强者,最有希望在个人武力上稳胜各国皇室中的隐藏强者。他简直聪明得不像人类,‘大轮明王’鸠摩智最聪明都还像个人。
  表面上是很超然的世外高人一个,内心深处一样是野心勃勃,不过他比鸠摩智还擅长隐藏实力。但要说他不贪婪,‘琅嬛玉洞’怎会收集那么多门派的武功秘笈?
  就连逍遥派三大内功,秦朝很怀疑分别改自大宋、大理和西夏三国的皇室绝学。
  如果天山童姥的‘八荒**唯我独尊功’是逆转‘至尊纯阳功’,那么在武学理论上明显与大理段家的‘一阳指’一路,具体的修炼最多不过一些细微的区别。
  不想被误会成‘一阳指’的话,逆转给女子修炼是个很大胆的想法,失败的后果很严重,甚至已经失败过多次,直到遇上巫行云,因为她的年龄极小,天资奇高。恰巧成功了。
  看来她从小便是爱少恨多,如此倒是能理解她为什么脾气会那么古怪了,也能多理解一些她对无涯子坚定不移的爱。
  十有**,‘逍遥子’是女的。这么一想,忽然便明白了许多原来无法理解的事情。例如:‘逍遥子’一方面似乎与姑苏慕容关系非浅,另一方面似乎对姑苏慕容吝啬得很。
  保命的凌波微步都不传,表面似乎是怕暴露了她和姑苏慕容的关系,但这事难道非得找到证据不可,就不允许人怀疑吗?
  放下她这边,再想李秋水那边。她那个西夏皇太妃。如果只为享受宫中的权势而失去不少自由,越久越好像不值。但如果她是为了近一步完善及提升‘小无相功’,便不难理解。
  从她在西夏的地位不难看出,西夏皇室的最高个人武力最低都不会比她低太多;从她对西夏朝政的控制力不难看出,西夏皇室的最高个人武力最高都不会比她高太多。
  这么看,两者位于同一水准线的可能性比较高。
  或者说,两者大概属于同一阶。
  具体阶位在当今武林中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不过在秦朝看来:习武之人和未武之人很自然不属于同一阶,后天武者与先天强者也自然不属于同一阶。
  这么分。至少就有了上、中、下三阶。正常能修炼到上阶的武功,便是上乘的绝学。正常能修炼到最上阶的武功,便是最上乘的镇派绝学。
  李秋水的武功,境界或许还没达到先天。实力绝对已经是先天强者级。
  每一阶,秦朝又划分十层。
  不管西夏皇室李家所拥有的个人武力有多强,最高比李秋水高不过十层,最低也低不过十层。正常的情况。应该就在这个范围之内。特殊情况如书中段誉,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西夏李家可能胜在数量,而非质量。不要脸围攻的话,该已足用。
  大辽耶律家擅长骑射,借助宝弓,一手连珠箭,单挑都像是作弊。
  大理段家的‘天下第一剑法’六脉神剑,或许真的最厉害,但前提是得修炼‘一阳指’。‘一阳指’一个传子不传女的家规一刷,段家本就男丁稀少,修炼有成的能剩下几个?
  吐蕃是政教合一,第一教密教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龙象般若功’,共分十三层,功力成倍递增,越是往后,越难进展,据说古往今来从没有一个修炼到第十层。
  在秦朝看来,密教‘龙象般若功’和逍遥派‘北冥神功’比,虽然后者修炼最快,前者修炼最慢,但两者的最大难处越修炼越相近——后天内力的数量越多越难消化。
  内力数量大增的同时,不同内力间的冲突加大,内力的整体质量下降,对内力的控制力亦随之下降,憋越来越大于利,利的一面越来越敌不过弊那一面。
  继续修炼等于慢性自杀,不修炼等于自困手脚,怎么办?
  那鸠摩智修炼‘小无相功’,可说是对症下药,正如自己修炼‘混元无相功’。但他尝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甜头后,可谓是食髓知味,再难满足于往日那种正常的修炼。
  自己如果在心功和外功修炼不足的情况下,也像玩网游一样什么武功都学,不少学不会不说,学会越多绝学,精神控制和**防御相对越弱,下场恐怕不会比他这国师好。
  要不是有这样那样的限制,贪多嚼不烂,各国皇室恐怕早就轰轰烈烈地收集全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绝学。如果担心把事情闹得太大,暂且只收拾一个姑苏慕容都不行吗?
  不管是搬空还是抄空‘还施水阁’,反正是赚大了。不知各国皇室为什么不干,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