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悟道天龙 >

第478章

悟道天龙-第478章

小说: 悟道天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高师兄名叫高进,虽然是高太后的族人,但并未因此而得到太多优待。高太后以崇尚节俭,办事公正特别是注意约束外戚和严守封建妇德而著名。她汲取五代时期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丧,权臣武将跋扈横行甚至弑上篡位的教训,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特别注重宣扬儒家的封建礼教伦常观念。社会上也形成了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潮。
  神宗时几次要为高氏家族修建豪华的宅第,高太后都不答应,最后由朝廷赏赐了一片空地,自己出钱建造了房屋,没用国库一文钱。
  高太后的两个侄子高公绘、高公纪都该升观察使,但她坚持不允。哲宗一再请求,才升了一级。一次高公绘呈上一篇奏章,请朝廷尊崇哲宗生母朱太妃和高太后的家族。高太后见奏召来公绘问道:“你文化水平不高,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奏章?”公绘说出了这是邢恕的主意并代为起草的,高太后不但不允所请,还把邢恕逐出了朝廷。(未完待续。。)


 第十章 大成后大难不死

  由于高太后廉洁自奉,处事公正,所以她垂帘听政期间,朝政比较清明,她因此也被称为女中尧舜。高太后的族人虽然都以她为荣,却不怎么感激她,对她更多是怨愤和恐惧。
  高进心里对高太后有不少怨愤和恐惧,在外人面前却从不敢表露半分,一直以高太后族人为荣。吴知能看到更深一层,已是少见。大多数只看表面,比高进还不如。
  秦朝当然不会也只看表面,即便是一样地所见所闻,想的也更多。但要想看得更长远,想得更深入,却也不容易。一样要耗费不少时间,不少心血。
  高进见吴知一个外人对高太后的心思都如此理解,而自己这个族人却丝毫不知,心里不痛快之极,听吴知骂自己小人,不由勃然大怒,大骂道:“无知小人!伶牙俐齿,我确实说不过你。可我全是一片忠心,而你呢?知道这么大的事情,却不和少镖头说,在一旁看着大家出丑。刚才我们没在养生堂顺势大闹一番,你心里是不是觉得很失望?”
  两人大吵大闹,言语越来越激烈,直到汤远黑着脸说:“回镖局再说。”才怵然惊醒,知道不能在大街上让人看笑话,不能丢少镖头的脸,不能给远扬镖局抹黑。
  第二天上午,远扬镖局大队人马的护送下,总镖头汤城亲往养生堂拜访,‘东坡居士’苏轼被邀请同行。路上遇见正在散步的盗王,三人皆早就相识,却已有多年没这么坐在一起。
  特殊打造的豪华马车内甚是宽敞,里面还有十五名美女在旁边侍候。其中三名是负责保护的女镖师,另外十三名来自全国各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有特色,难分高下。
  盗王是‘天下第一大盗’。无名无姓。
  三人以前见面都是在落难之时,交情说深不深,说浅不浅。
  此时相见,三人皆有不同风光,都感触良多,话不由也跟着多了。
  谈着谈着,盗王突然指着汤城那比孕妇还大许多的大肚子,说道:“以前说你的体型是重量级,是有富之相,现在你的体型至少是以前的两倍。连有富之相都不足以形容。”
  汤城脸上既有得意也有苦色,微微摇头道:“小弟当初不该贪功冒进,现在后悔莫及。”就算他说话的动作很轻很轻,说出来仍然是声如洪钟,很符合盗王所说‘重量级’。
  苏轼面露疑色。
  盗王虽然不知道汤城具体在说什么,但猜测他说的十有**是修炼武功时贪功冒进,努力回想那些最不好盗的武功秘笈,很快便从中挑出三种。
  思考片刻,缓缓说道:“如果你只修炼‘八卦紫金刀’。问题倒不大。不等‘八卦紫金刀’圆满,就兼修‘七星夺命剑’,问题还不算特别大。你不该又兼修‘**杨家枪’,不该把三样武功都练至大成。你现在拥有的财富不在我之下。拥有的美女不是我能比,但你已经半只脚踏入棺材,财富最多、美女最多,能有什么用?”
  汤城瞪大眼细细打量了盗王一番。叹道:“能说出这番话,你武功能低到哪里去。以前我自认武功比你高,现在我还是这么看。但更看好你将来。别像我,早就听说这三门武功不能兼修,却当那都是屁话。一直受声名所累,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亲身体验一番,真相自知,转变成死也不肯到黄河。现在只想问一句,这不死病到底治不治得好?”
  他这话叫盗王极不舒服,却也看出了诚意难得,也知道自己武功不如。更知道自己的耳力远胜过他,第二是轻功,打不过不怕跑不掉。不去争天下第一的话,如此足以!
  念头一转,答道:“这我还真不知道,但八月中秋那一战绝无弄虚作假,事实不用再怀疑。那位武功和见识皆远在我之上,若连他都不能治,你还是早点到黄河比较好。”
  还有些话不好直接说,意思却很好明白——是叫汤城早点死心,别再强撑着,浪费上好的人参。也别再糟蹋上好的美女,每一个越是大有来历,越是得罪人。
  对那些美女的来历,盗王本不感兴趣,但要想瞒过他这双眼睛,实在是难之又难。虽然自知眼力远不如耳力,却也远非常人可比。听多了,见多了,自然就知道多了。
  盗王十分不喜这排场,看不惯汤城的奢侈,心想:“都是人,怎么差距那么大?都争武林第一人,看那位,不但把大把的钱都用在救苦救难上,还不惜浪费自己的大量真气,对穷苦百姓更是关照有加,自己的享受却不及你万一。我不用跟他去比,但比你大肆浪费,越多越对百姓无利,越多越对国家无用,越多越对民族无益,只知自己享乐……”
  耳边传来苏轼的声音道:“我虽然外行,却也知天无二日。三门一样厉害的武功在人体内争斗,就像魏蜀吴三国大战不休。最后不是同归于尽,中途也是血流成河。”
  汤城点头道:“东坡先生所言即是。三门武功都是越强越不肯低头,又都不能融合另两门武功,只能在体内长年争战不休,从整体上看却得不到丝毫好处,害小弟日夜受罚,越来越苦不堪言。现在就算想修炼第四门绝学,也半点插不进去,只能在一旁干着急。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不是个死局是什么?这病称作是不死病,那是半点都没错。”
  苏轼和盗王会心一笑。
  “你不用担心他的医术。能不能治好你的病不说,帮你减轻些痛苦绝不成问题。武书我也翻阅了不少,虽然没修炼,理论多少有一些。他的武功到底有多高不知道,但少说也能多活几十岁,着实让人羡慕。尽管你早就是江湖上公认的绝顶高手,但跟他还是没得比。既然你自己都能保命,这又是武功上的病,他怎么也不可能比你差。”苏轼道。
  汤城苦笑道:“小弟快连路都走不动,还算什么绝顶高手?”
  盗王心道:“我看你只嘴上说得好听,心里显然还很不服气。”
  群美环侍下,三人不便说这些,话题很快便转到其它方面。
  离养生堂还有半里的路时,汤城接到秦朝让报信的镖师带回的话,说只要他舍得放弃那一身内功,只修炼外功,问题自然可迎刃而解。
  汤城先是不解,很快便恍然大悟,苦笑道:“养生堂主人的武功与见识真高,不见面就比我自己还了解自己的身体。原以为只是三门武功的冲突,现在看来内功与外功的冲突才是主流。若不能内外融合为一,突破生死玄关入先天,就像一拳击在钢板上,若不能击穿钢板,打得越重,对自身伤害越大。但我连内功都未一统,更别提内外合一!”
  盗王道:“你这病也是福祸相依,但若说突破生死玄关……”摇头一叹,没再说下去。
  苏轼道:“一心一意只修炼外功,后期的功力似乎远不如只修炼内功积累深厚。”
  盗王突然来了灵感,两眼冒光道:“如果说人体是个小球,那外功就是小球外的第一层皮,内功是小球外的第二层皮。论面积,外功那层皮反而是位居内层,当然不如外层的面积大。因此外功的总容量越大越不如内功,实在最正常不过。这并非说外功不如内功,外功与人体结合更紧密,不是内功可比,不像内功那么容易被外人夺走。
  苏轼笑道:“若内功不能被夺走,汤总镖头这次可就惨咯!”
  汤城皱眉道:“内功能被夺走吗?听说‘化功**’最厉害也只能化走,夺不走。”
  盗王听出他语气不再那么肯定,暗道他还有得救,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暗笑他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没什么奇怪。心想自己若不是天赋异禀,第一善听,这段日子追着他这第一大嘴大长见识,刚开始听说这些的时候,也一样是不相信居多。
  苏轼犹豫道:“听秦道友说,有门武功能够吸收别人的内力为已用,可他自己懂不懂这门功夫,我也不知道。不过既然内力能传给别人,当然也有可能吸为已用。”
  汤城道:“内功修为大多与血脉相连,传功给别人,不但要损失自己辛辛苦苦修炼而来的修为,最主要是还会危及自己的生命。除非懂得特殊的武功。听说养生堂主人每日传输大量真气给病人调理身体,小弟自然对此很怀疑,很不解。现在才知传说不假,他那一身修为来得太容易,才不惧那些损失,也不怕因此而危及生命。”
  盗王心想:他这么大张旗鼓地用真气给平民百姓治病养生,盗人内力的秘密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钱财动人心,引人犯罪,却哪里及得上这门武功之亿万分之一。理智占上风的时候或许最心动也不敢惹,但在如此巨大的诱惑下,有多少人能保持多久理智?他这人一向怕麻烦,这次怎么不怕了?现在收手还来得及,再不收手,不懂武功都知道。(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一夜间年青十岁

  苏轼问汤城道:“你不打道回府吗?”
  汤城摇了摇头,心情复杂之极。
  轻声感叹道:“内功与小命相比谁轻谁重,不用说都知道。何况小弟本就是以外功为主,现在转作更加纯粹的外功,将来或许还有突破的机会。总之,舍不得都得舍。”
  这些高层次分析武学的话,让三位女镖师大是惊喜,大是惶恐,既想多听些,又怕听太多,怕惹上杀身之祸。当汤城面临抛弃内功的选择时,三女也一起遇上这选择。
  有机会,谁不是既修炼外功,也修炼内功?
  三女也一直都不嫌武功多,只嫌武功少,恨不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现在见总镖头遇到这等惨况,既难免感到害怕,又实在舍不得抛弃多年努力修炼而来的内力。
  事实却不用很害怕。到了这时候,才知武功低也有武功低的好处,至少一二十年内不用担心自己会像总镖头这样担心这种不死病,除非自信将来的武功能超过总镖头。
  汤城却知道,虽然现在需要从内功上治疗,但不是以前修炼内功的错,错就错在没有先将其中一门修炼至大圆满,也不可修炼至大圆满,除非像少林童子功一样坚持纯阳。
  就这么随便聊一聊,苏轼都觉得收获不小,自觉对武功的理解有上新台阶。至少能更快更好地选择,少了是否修炼武功的烦恼。也少了少年热血,却还是放不下文人的武侠梦!
  见识了武林第一人的神奇武功后,实在不想再放弃。可现在已年过五十,再修炼武功还能有多少成就,实在不敢抱太大希望。武学最高,能超过努力了大半辈子的文学吗?
  武学上浪费的时间最少,也不可能不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也只能傻傻地从基础开始修炼。最怎么丢西瓜。捡芝麻,也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武学的基础一样是越牢越好。
  芝麻最小,还是得捡。
  夫妻俩身体越来越差,年纪渐大,寻找新的延年益寿之方乃当务之急。若不能延年益寿,秦朝表现的武功最神奇,苏轼都只会心存向往,最怎么向往都懒得去修炼。
  这些天苏轼因这与夫人长谈多次,翻阅了不少武功秘笈。拜访了不少武学名家,上朝下朝,迎客送客,忙得不亦乐乎,也忙得喘不过气。汤城邀请一起去拜访秦朝,乃求之不得。
  吸人内力,秦朝已驾轻就熟。现在是不怎么吸人内力,还天天都在送内力给别人。汤城虽然以外功为主,内功修为却着实不低。秦朝不想随便浪费了。
  这一身内力谁不想要?
  还是先问苏轼要不要。
  苏轼虽然很心动,却想先拒绝,以后再说,忽然灵机一动。心想:“文武兼修对我是个大麻烦,对夫人不是。这送上门的内力,难得的机缘,何不送给她呢?”
  忙向秦朝说明。亲自赶回家一趟,带了王闰之来。
  为了增加传功的效果,秦朝让王闰之选择一门内功先。最好是选择什么内功好?苏轼夫妇讨论了半天都拿不定主意。最后又推回到秦朝手里,叫他自己看着办好了。
  秦朝道:“换了是东坡先生,我愿献出自己修炼的‘北冥神功’。”说着向苏晓晓送了个抱歉的眼神。苏晓晓嘴上不说,却无法自欺欺人,说是对‘北冥神功’没有了妄想。
  那么说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主人。要珍惜与主人这缘份,理该再多些奉献,少些索取。说是这么说,却始终无法放下内心的奢望,‘北冥神功’还只是众多奢望之一。
  汤城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又是不解,又是……
  心中有无数种说不出地复杂,脸上笑呵呵地向苏轼道喜。
  苏轼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好也笑呵呵地笑脸相迎。虽然自觉无法将自家的开心建立在他家这痛苦之上,但要不笑,难道在这时候还大哭一场?
  那有多虚伪!
  那有多做作!
  秦朝想了会又道:“至于苏夫人,我不是舍不得‘北冥神功’,而是觉得这不适合她。但也无法给她一门更好的内功,既不能选择最好,便只有选择兼容性最广的内功。”
  顿了顿续道:“我这儿,比较安全有华山派‘混元功’,比较厉害有逍遥派‘小无相功’,比较熟悉有我自己的‘混元无相功’,推荐有最新版的‘混元无相功’,后果难料。”
  苏轼笑道:“既然是各有千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