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悟道天龙 >

第480章

悟道天龙-第480章

小说: 悟道天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舞舞笔杆,总比舞到床上去动武强。
  别说李秋水,就无涯子都写了三封信,每次都还是由薛神医快马加鞭送来。秦朝见他风尘仆仆,连睡觉都睡在马上,说不用这么劳烦他。薛慕华反而急了,这哪儿能叫劳烦!
  秦朝没再说客气话吓人,知道他是故意这么奔波,更显劳苦功高。虽然这只是送一封信,却不但可以从自己这儿得好处,还可从他师父苏星河和师祖无涯子那儿得好处。
  至于巫行云,那可就得看她当时的心情如何了。
  薛神医送信时易了容,却欲盖弥彰,漏洞百出。也不见有谁道破,一个个都故作不认识。不再像过去,把他吹得天上罕见,地上无双。虽然不再那么露骨,马屁却还在拍个不停。
  转过身去,不少人都笑痛了肚子。越是不能说,越是忍不住要笑。薛神医的医术是高,易容术却是想高估都不易。只说他舍不得刮去那把半黑半白的胡子,就不难不露馅。
  唯有秦朝。一个眼神便捅破。
  却也没说破,一个眼神就够了。
  薛慕华对自己的易容术最怎么自信,也没想过要瞒过秦朝。但只一眼就被他看穿,心里还是难免感到有不舒服。秦朝虽然不想打击他对易容术的自信,却也不想陪他演戏。
  王闰之成了薛慕华的师叔,见面礼送了一套飞刀,名‘七叶蝉翼刀’。
  薛慕华当时没怎么在意,后来在无人处打开一试,却是惊呆了!
  “蝉翼刀。果然是蝉翼刀!当真比树叶还薄!半点都没夸大……”
  事实更难在于要保持和其它飞刀一般地坚硬和柔韧,薛慕华试了试,每一柄都足够胜任。稍不注意。手上便多了道口子,鲜血直流。好在还没来得及擦毒药,对敌人越毒越好。
  薛慕华没想有这么大收获,对秦朝和王闰之来说却没什么。王闰之亲眼看见。秦朝用‘大日印’将一套又一套普通飞刀炼制成‘七叶蝉翼刀’。随手便送了出去。
  事实怎么可能?
  将普通铁匠的力气提升十倍,就已大有可能了。武功修炼到高深处,最低也不下于普通铁医的技巧。但要具体说,少说都可以说上一年半载。就当是在读中专,一般也得读三年。
  在王闰之看来,这多少有些不务正业。却不好说他什么,只好眼不见为尽。
  据无涯子了解,这却叫同道中的同道。一年一封信不够。半年一封还不够。
  但要像李秋水一样一封紧接一封,有时一天好几封。掌门人的面子往哪放?
  这方面秦朝倒还比较放得开,今天向李秋水请教铁医的技巧,明天向她讨教炼丹的技艺,后天再谈谈对武学的看法。既不是很在乎李秋水说不说,又不是不在乎她怎么说。
  就这么,秦朝看似悠闲又很忙,说忙又不忙。但要敢直接公开身份,只一个张三李都有得应付。说什么都不会将七娘还他,只能在其它方面想办法,不然怎么面对王朝云!
  公开不公开,表面看没什么区别,实质上区别很大。
  对秦朝个人而言是这样,对京中那些大人物也这样。
  就说苏夫人的大女儿苏旨,小木婉清两岁,也一样蛮横,表现更无礼,在京城是出了名的无法无天,却因当众叫秦朝之名而与小皇帝赵煦在御书房吵了一架,掀翻了御桌。
  这一架虽然表面是皇帝吵赢了,苏旨输了,有大臣得知内情却不这么看。
  赵煦对苏旨的喜欢和容忍,再次被提升到另一个新的高度,却更难公开。
  苏旨气赵煦:“你先去争个武功天下第二给我看看,再大话不屑一顾,不晚就快些行动。”只说这一句,就气得赵煦火冒三丈,还无言以对,心知越狡辩只会越让苏旨看不起。
  其实这话还有另一层意思,两人都知道——是怪赵煦气量小,嫉妒苏轼文坛第一人。
  苏轼还很年青的时候,只欧阳修,就有多次公开宣称他将是未来天下的文章宗师。
  赵煦确实很嫉妒,觉得苏轼更多是因势而成名,只论文章,未必就真比自己出色!
  苏旨虽是女儿身,一身傲气却胜过不少沙场老将,因此很得高太后喜欢。但这么一来,也使她更无法无天,眼高于顶,至今找不到半个可嫁的对象,就连小皇帝赵煦也只有小半。
  别说没男人被她相中,有都还得过赵煦那一关,后面还得过高太后那一关。
  秦朝的《寻秦记》,苏旨也有看,看了也欲罢不能。赵煦也知道,也看了。
  “哼!最好也不过是个说书混饭吃的小人。”只说赵煦这一句评价,苏旨听了便极不顺耳。想到跟父母一起挖野菜度日那段特别值得怀念的岁月,心中就更不是滋味了。
  苏家这些年起起落落,大起大落,苏旨不怎么怪高太后,主要是怪皇室赵家。要说怪赵煦,却也不好怪。具体不知怪谁好,反正怎么怪都怪不到高太后,苏家可说是高太后一党。
  现在又多了个怎么怪都不好怪的人——秦朝。
  难道怪他只教母亲武功,不教自己武功?
  这是太羡慕和嫉妒母亲变回二八少女样吗!
  对秦朝一身武功,苏旨心里再没半点怀疑了。或者该说往低再无半点怀疑,反而觉得他这武林第一人最喜欢扮猪吃虎,还不知藏了几手,没给大家堂堂正正亮出来。
  很难说是希望他一丝一毫都不隐藏,快些亮出好,还是继续隐藏下去的好。在武功方面,苏旨有太多话想说想问,不好直接找秦朝,只好找慕容阿碧。两女很快便成了闺中密友。
  也成了玩友,越来越习惯在一起逛街。反正可以拿秦朝的钱不当钱花,苏旨心里多少有些报复的痛快——谁让他年龄大不了自己多少,辈分却平步登天,高自己足足两辈!
  这天,苏旨逛了半天街,回家见母亲在修炼丐帮‘降龙二十八掌’,不由好奇道:“娘不是说,只对这‘降龙二十八掌’还有点感觉,特别是其中的十八掌吗?”
  问是问母亲,等却是在等父亲的回答。苏轼放低了声音道:“是有点感觉,是微不足道,但你说,要找到这点感觉,是大沙漠里的一粒沙易找,还是手掌心里的一粒沙易找?”
  苏旨不知父亲在说什么,百思不解,正准备放弃,忽然灵光一闪,悟了。
  雀跃道:“武功懂得少,沙里淘金更显真知灼见!”说完才觉得不对,补充道:“武功懂得少是一方面,但同时必须具体极高的功力,其次是灵感,再次是眼力,缺一不可。”
  “不错!你也知道动脑筋了。”苏轼道,“你娘现在学的不再是丐帮那‘降龙二十八掌’,而是比程咬金三板斧还三板斧的‘降龙十八掌’……”
  苏旨听过父亲的讲解,才知‘降龙十八掌’有众多版本,母亲选的是气功版‘降龙十八掌’。还借助这特殊能力,与秦朝一起升级‘降龙二十八掌’,新命名‘降龙三十六掌’。
  却不知,秦朝这么做更主要是想送黄蓉,叫她想拒绝都拒绝不了这份大礼。这套气功版的‘降龙三十六掌’,威力绝伦,从中随便拿出一掌都足以媲美密宗‘大手印’。
  换句话说,只学这一项便抵得了学会三十六绝技——虽然只限于掌法。
  直到这时候,秦朝才觉得降龙三十六掌有资格与三十六路打狗棒齐名。
  这套降龙三十六掌问世,王闰之功劳不小,却也不必学会,只学十八掌足以。汤总镖头便是贪多,却不是全然无知。最后把内力全送给了王闰之,却还得感激她救命之恩。
  ‘降龙二十八掌’的招式,简单易学出了名,真传难得更出名。秦朝也觉得招式不难,难的是缺少王闰之那一点感觉指正。苏旨之‘旨’,便是‘指’字缺一‘手’。
  苏轼希望女儿能自己把那一手补上,这对王闰之来说却像是天生。从小便像是得了人生‘指南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迷失方向,最艰难困苦都不怕走不出困境。
  ‘降龙二十八掌’有众多版本,苏旨不是很愿意相信,直到父亲提起大相国寺的‘降龙掌’,终于不得不相信,心道:“苏旨便不只一个,别人也可以用这姓名,但丐帮只一个。”
  “娘怎么不学‘打狗棒法’?”苏旨道,“仗着功力高,恃强凌弱非好汉!”
  苏轼知道她这是明知故问,想学了去欺负那些功力高的人,微微一笑道:“你娘本来就不是什么好汉,我就喜欢见女人恃强凌弱。以弱胜强太冒险,最好是不得已而用之。”(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温饱难施粥赵九

  事实主要是秦朝不推荐,怕出现书中鸠摩智那惨况,虽然他是学了‘少林七十二绝技’后再学《易经筋》,不是学了丐帮‘降龙二十八掌’后再学‘打狗棒法’,道理却相近。
  即便不存在无名老僧说的武学障,只看普通财宝都隐藏有灾难,便知祸福相依,事实收不收都一样隐藏有福有祸。小宝小福小祸,大宝大福大祸。无宝无祸,无祸非福。
  收还是不收?
  这问题在一般人眼里很可笑,在秦朝看来却性命攸关。书中有吐蕃国师鸠摩智的例子,现实中有‘天下第一总镖头’汤城的例子。秦朝最大胆都只敢自己试,不敢叫王闰之试。
  ‘打狗棒法’能名列‘降龙二十八掌’之上这么多年,不是没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秦朝不好再笑话鸠摩智和汤城,这类劫难隐藏太深,积累太慢,爆发太猛!要发现不难,但只见冰山一角。除非有亲身体会,如汤城一般,却已经晚了。
  最怎么深知内情,要没这亲身体会,要没这错误教训,随便别人怎么说都还是忍不住贪多。不然便像秦朝过去玩游戏一样,只一套基本剑术就够学上许多年,风雨不改。
  那还是情况特殊——在拟真游戏的高级虚拟空间中,时间获得了十倍以上的加速。
  由此可见,二十三世纪末的科技有多发达,《天龙八部》却是成书于二十世纪中。
  十一月十一日,养生堂前多出个粥棚,天刚朦朦亮就开始施粥,一个小时一大桶特制养生粥,一共十桶,过者不侯。这是秦朝亲口定下的规矩,众女都有些不解。却不敢多问。
  苏晓晓问向问闲:“公子爷行善从不吝惜金钱,这施粥花不了多少钱,何不多施些?”
  “你会不知道!”向问闲笑道,“正因为这与治病救人不同:一个成本大,损失大,收益小;一个成本小,损失小,收益大。所以经常有人当咱们是傻瓜,看咱们笑话。”
  苏晓晓道:“施粥也是舍已为人,能有什么大的收益?”
  向问闲指了指天上。小声道:“得人心者得天下。施粥成本虽小,受益者却众,最容易收买人心。”
  苏晓晓“哦!”了一声,旋即皱眉道:“不对呀!这天子脚下,这里可真是真正地天子脚下,眼皮底下,公子爷竟还敢施粥收买人心,这,这……”张口说不出话来。
  向问闲一脸骄傲道:“咱们主子是何等人物。怎会害怕这些!只是与人为善,不想欺负人。不然的话,别说十桶粥,就算一天一百桶。天天都施,年年都施,也丝毫不成问题。”
  门外突然传来主人那无比熟悉的高磁力男中音:“就算一天一百桶,天天都施。年年都施,也解决不了老百姓的温饱难,只会生出大量的懒人。扰乱正常的秩序。”
  跟着传来个很陌生却能与主人媲美的女音:“请问,大宋立国百余年,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至哲宗,都算是明君,为何老百姓温饱难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男声哈哈一笑,道:“九公主这问题是考状元,还是考驸马?”
  苏晓晓和向问闲轻轻跑过去,只见一个年青貌美不在木婉清之下的女尼与秦朝并肩而行,看那女尼一身简朴打扮,丝毫不像是一位公主,两女却丝毫不怀疑她是。
  只看那气质就知道。
  至少比木婉清像多了。
  很奇怪:现任皇帝不是前任皇帝的第六子吗?现任皇帝才十四五岁,九公主的年龄怎么看都比皇帝大?难道她是前任皇帝的妹妹,现任皇帝的小姑?或者她不是大宋的公主?
  别说两女看不懂,就连秦朝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好奇她的来历。
  九公主现在名‘赵九’,表面上是宋哲宗赵煦的姑妈,暗底下是哲宗幕后最有力的保护者之一。秦朝怀疑她也是个穿越者,不好说是不是哲宗的亲姑妈。
  秦朝猜测:她和哲宗之间主要是合作关系,没什么亲情。原因与九仙女的修行有关,道理如自己现在经营养生堂,若不是道行相近,谁能猜到养生堂背后的主要目的?
  多半将自己当成是另一个秦龙,或姜太公钓鱼,想攀高枝,找机会大干一场!知道这瞒不过赵九,她想得必然更多。
  秦朝紧盯着她,也被她毫不示弱地紧盯着……
  突然听她叹息道:“你现在勉强够资格娶我,但我知道你不会那么做。”
  两女都觉得赵九的话太自大,但想到眼前是一位高贵的公主,不知道自家主人厉害,便觉说出这些话也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很谦虚,不过这种谦虚显得很可笑,也很气人。
  秦朝沉默了片刻,“你还未回答我之前的问题呢!”
  赵九道:“状元得通过科举考试。科举取士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驸马不好做,随你挑好了,相信你也不喜欢。这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让我说!”最后一句的语气微微有些责怪。
  秦朝笑道:“比起你给我出的难题,这算什么啊?”
  “这倒也是!”赵九点头道,“这么难的题目,平白无故,你能给出最有力的答案?”
  考虑了一会,笑道:“有了。如果你给出的答案能让我满意,也就能让皇上,让太后,让满朝文武,让全天下人满意,最怎么重赏也不为过。你若不能,便只能给一块御赐金匾。”
  秦朝知道她已经看出养生堂与自己的修行有关,顺手给养生堂正名,这虽然早在意料之中,却还是控制不住心动,叹道:“不管怎么算,最后都是你最占便宜。”
  赵九嫣然一笑,道:“那是当然,小尼向来不喜欢吃亏。”
  秦朝道:“我的答案肯定不能让你满意,御赐金匾最稀罕也还是留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