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净尘传说 >

第286章

净尘传说-第286章

小说: 净尘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敬龙回归本营;刚到帐前,护帐亲兵前禀道:“将军,雨姑娘方才在此等候多时,欲向将军辞行;见将军久久不归,实在等不得,方才去了。雨姑娘让小的告诉将军:她必不负将军所托,望将军也能善自珍重,莫要让她失望”
    陈敬龙一呆,叹道:“雨梦已经走了?唉,我竟没顾得送她一送,着实……着实太也不该”一时又是失落,又是愧疚;心情颇觉沉重。默立半晌,方挥手命那亲兵退去,自行入帐坐卧休息。
    刚歇不多久,忽听得外面吵吵嚷嚷,纷乱不堪。
    陈敬龙不知出了什么事情,起身正要出外询问,却见慕容滨滨闯入帐来,欣喜叫道:“敬龙,你快来看”一语未毕,已近前扯住陈敬龙手臂,拉他便走。
    陈敬龙诧异道:“你不安稳休息养伤,又到处乱走什么?”慕容滨滨满脸喜色,笑道:“我着实太过高兴,已顾不得养不养伤了”二人言语未完,已到帐外;此时许多陈家军士卒都立在各自帐篷外,向大营辕门处观望,兼且指指点点、欢笑议论;纷乱声,正是由此而来。
    陈敬龙亦随众望向辕门处,却见门外黑压压一片,立了许多人,却又都不穿盔甲、不拿兵器,显然不是军人。
    陈敬龙奇道:“那些是什么人?来军营做什么?”慕容滨滨大声笑道:“是什么人、来做什么,你近前看了便知”一边说着,一边拉着陈敬龙往辕门行去。
    到了近前,陈敬龙凝神看时,只见门外那些人尽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皆作普通百姓打扮;而此时,贺腾、吴旬、项拓三将,竟全在这里,且已与那些百姓混在一处,拉扯谈笑,十分亲热。
    众百姓见陈敬龙与慕容滨滨走近,已纷纷打起招呼,大叫:“陈将军您老安好?”“哈哈,陈将军,好久不见”“慕容将军,您的伤不碍事了?”……
    原来这些百姓,竟都是认得陈敬龙与慕容滨滨的。
    陈敬龙仔细打量众人,感觉有几个恍惚似曾见过;正在纳闷之际,贺、吴、项三人挤出人群,迎前来;项拓激动叫道:“敬龙……将军,镛城百姓没忘了咱们;咱们陈家军恢复元气、东山再起,指日可待……指日可待……哈哈……”大笑声中,眼里已泛起泪光,正是喜极而泣。
    陈敬龙听得“镛城”二字,心中猛震;惊喜叫道:“你们是镛城父……兄弟?”他本想说“镛城父老”,忽地觉出,来的都是青壮年,并没一个老的,便急忙改口,以“兄弟”相称。
    那些百姓听他这一称呼,无不喜动颜色;纷纷欢叫:“我就说么,陈将军不会忘了我们的、不会不理我们的”“陈将军是好将军,不会枉自尊大、瞧我们不起;我早就知道”“哈哈,陈将军叫我们‘兄弟’,你听见没有?听见没有?”……
    众人欢闹之时,亦有几个比较沉稳的百姓扬声应道:“陈将军,我们正是镛城百姓;我们现在安顿好了家人,投军来了”

四百二十一节、喜悲交迭
    陈敬龙听得“投军”二字,不由惊喜莫名;略一扫视估算,见所来百姓足有三千多人,忙问道:“你们都是来投军的?”
    众百姓纷纷欢笑点头;其中一人大声应道:“暗族人占据镛城的时候,可把我们欺负的狠了;我们与暗族人仇深似海、不共戴天,当然要投入军中,跟暗族干到底,报那血海深仇”
    又一人接口说道:“我们不只这些人;还有七百多,现在到被暗族占领过的其它六城去了;估计这两天,会陆续到来。那六城的百姓,想必也都被暗族人欺负的不轻,也都恨暗族人入骨;我们去那六城的七百多人,便是去游说六城百姓,争取能拉得更多人手来投军抗敌”
    陈敬龙听说还有更多人手,心中喜的如要开花一般;连声赞道:“好,好;国难当头之际,从军抗敌、保国卫族,正是好男儿应为之事你们都是好样的,像你们这样的好汉子,越多越好,越多越好……”稍一寻思,又希冀问道:“你们既要投军,可愿……可愿入我陈家军么?”
    众百姓听他这一问,先是齐齐一愣,接着人人失笑、相顾而嘻;竟好似听到了极可笑的笑话一般。
    陈敬龙见众人神色,不由诧异,愕道:“我问的有何不妥?”
    一个瘦高青年摇头嘻笑道:“不是不妥……哈哈,陈将军,请恕小的无理;小的只是感觉,您这一问实在有些多余”旁边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强压笑意,接口应道:“陈将军,在镛城时,我们是跟陈家军同生共死过的;有这份情义,我们投军当然只能投陈家军;若投往别军,那还像话么?”
    另一名青年抢道:“话不是这样说我们投军,是为了杀敌报仇,必要投个当真肯与暗军拼命的军队才好,并不一定要顾什么昔日情义。但话说回来,当初镛城受困时,别的军队可没有敢去救的,唯有陈家军将士不怕死,敢跟暗军硬拼、敢去解救镛城,陈家军便是最肯与暗军拼命的军队,毋庸置疑;我们投军,当然要投陈家军,绝无疑问;其它那些熊包军队,便是给我们再多好处,我们也绝不肯去的”
    这青年话音刚落,又一人抢着说道:“敢不敢跟暗军拼命,固然重要,但更要紧的,是对老百姓好不好我们都是普通百姓,可不能加入个作威作福的混帐军队,跟着欺压别的百姓去。当初陈家军将士为了不让我们捱冻,都宁肯自己吃苦,把棉衣脱下给我们穿;对老百姓这样好的将军、兵士,再到哪里找去?……”
    不等这人说完,又一人争着说道:“陈将军,其实我们早就打定了加入陈家军的念头;当初陈家军离开镛城时,我们便很想跟着一齐走的,只是当时家人没个安稳着落,我们不放心离去,这才没有直接随军;现在我们家人都在三星城落脚,得三星城守军给安排住处、分发了粮食,生活不再艰难;我们没了顾忌牵绊,便急急忙忙赶来投军;我们本就认定要投陈家军的,至于投入别军,我们根本连想都不曾想过”
    又一人大声说道:“陈将军,其实在暗军占领镛城之前,我们便都听说过您的大名了你在半兽族截断血暗两族互通之路、救我轩辕同胞,着实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好汉;能投入您这大英雄麾下,随您干些大事,正是我们心中所盼……”
    陈敬龙见许多人都口张舌动,想要说话;这样一个个说下去,真不知要说到何时方止;忙摆手笑道:“众位兄弟的心意,我已经明白了;有什么话,尽可以等安顿下来,慢慢再说现在先请大家入营……”说到这里,忽地顿住,急的直眨眼,却再说不下去。他以往并没有接收新兵的经验,说到“入营”,便不知下面还须做些什么。
    慕容滨滨在旁见了他手足无措的模样,不禁哑然失笑;忙往他身边凑凑,低声教道:“安排营帐、登名造册、请领军备”
    陈敬龙忙大声吩咐道:“贺副将,速引新军入营,安排宿处;吴副将,查点人数、登名造册;项副将,待人数点清后,去通知大帅,请他速速派送军备,并通知军需官准备整理分发”
    贺腾、吴旬、顶拓三人齐声应令;当即招呼众百姓,引领往陈家军营地行去。
    陈敬龙眼见百姓从身边络绎行过,乐的合不拢口;喃喃叹道:“苍天有眼;我陈家军兵力得以补充,定有东山再起之时……”
    慕容滨滨摇头笑道:“你不要高兴的太早;这些百姓要成为真正的军人,须训练一段时间才行,短时间内可不得战场”
    陈敬龙含笑应道:“这我明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陈家军得了这些人手,不无小补,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绝无疑问”
    慕容滨滨轻轻点头,望着众百姓背影,喃喃叹道:“不无小补,可还远远不够;但愿以后会有更多人来,越多越好……”
    接下来的四天里,果然又有许多青壮百姓来投军。
    这些百姓,正是先前被暗军所占六城中的,由镛城百姓引领而来。他们都曾苦受暗军欺压,恨暗军入骨;镛城百姓去稍一鼓动,不费多大力气,立即便有许多人下定投军抗敌的决心;镛城百姓又大力宣扬陈家军在镛城苦战抗敌、爱护百姓之事,兼有陈敬龙先前在半兽族立下大功的英雄名声打底,所以这六城百姓来投军,也都认定非陈家军不投。
    陈家军新兵迅速增加;众将领接待安顿新兵,都忙的焦头烂额,但却人人心中喜悦。陈敬龙拥有自主扩军之权,袁石虽不喜陈家军实力增长,却也无可奈何,对军需物资,也只能有求必应,以免落下“阻碍陈家军扩军、有意违逆王爷”的话柄。
    到了第五天,六城肯投军之人皆已到达;暂时再没百姓来投,陈家军诸将才终于得出空来略歇一歇。查点计算,这短短几天时间里,来投军的百姓竟足有三万余人,比正常三个营的兵力还要多些。
    第六日清晨,大帅例行聚将,说谈些无关紧要的军务小事略一应景,便即散了。
    陈敬龙回归本营,见营中人来人往,比前些日子热闹许多,依稀又恢复了些陈家军未曾大损时的光景;不禁悲喜交集、感慨无限;呆呆立在帐前,看着军兵往来纷杂、听着军兵说谈笑闹,只觉无比充实;怎么也看不够、听不够,竟舍不得进入帐中。
    正在他呆立观听之时,忽见严奇领着一个身披连帽斗篷的人匆匆走来。
    陈敬龙忙迎前,诧异问道:“严将军,您怎会到我军营中来?有什么要紧事……”
    严奇脸色异常凝重;不等他问完,便急急吩咐道:“事关重大;我们进帐再说把这帐篷周围军士都驱散了,不能让任何人靠近偷听”话说出口,不等陈敬龙回应,已带着那斗篷人快步走入帐篷中去了。
    陈敬龙见他行事如此诡密,也不由紧张起来;忙命亲兵到稍远处把守,不许放任何人接近帐篷;安排完毕,方才入帐,问道:“严将军,究竟什么事?”
    严奇立在当地,默然不语。那斗篷人将头罩掀开,施礼叹道:“陈将军,久违了”
    陈敬龙一看那人面容,登时一愣,愕道:“凌队长?……你怎会来到这里?”
    这斗篷人,面容瘦削苍白、眉宇间隐现一丝狠厉,正是白虎城主府护卫小队长凌羽。
    凌羽神色黯然,轻声应道:“陈将军遭受惨败、陈家军折损大半之事,王爷已经知道了,所以才命小的来此”
    陈敬龙稍一寻思,苦笑道:“王爷让你带来责罚之令么?”
    凌羽缓缓摇头,叹道:“王爷没有责罚之意;王爷命小的来,给陈将军送件东西”言毕,在怀里掏摸半天,方掏出个小小锦囊,递向陈敬龙,轻声说道:“王爷说,这里的东西,只能陈将军一个人看,万万不可给别人见到王爷还说……王爷还说,这是他能为陈将军做的,最后一件……最后一件事情了……”话未说完,已眼中含泪、声音哽咽,再说不下去。
    陈敬龙大惊,顾不得接那锦囊;前一步,紧紧抓住凌羽手臂,惶急问道:“王爷……现在如何?”
    严奇沉声喝道:“轻声敬龙,一定要小心,王爷情形,眼下还不能让别人得知”陈敬龙定定心神,略一点头,定定望着凌羽,等他回应。
    凌羽深吸口气,抹去泪水,凄然叹道:“小的走时,王爷已卧床十余日,不能起身;饭食皆不能进,每天只靠喝点米汤维持;每天清醒的时候,加在一起也不足一个时辰,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昏迷的……王爷命小的来时,着意叮嘱,让小的拼尽全力赶路,万万不能稍有耽搁,以免……以免被传达王爷死讯之人,赶在……赶在头里……”话未完,已再忍不住,泪如泉涌,痛哭失声。
    陈敬龙听他这话,情知白虎城主已是必死无疑;刹时间,只觉浑身冰冷,忍不住手足轻颤,一颗心直沉下去,似欲坠出腹外,血液却全往涌,涨的头颈生疼;接连张了几次口,才勉强如叹息般唤出一声:“王爷”呼唤方出,霍地头晕目眩、胸中闷痛;猛然一跌坐倒,“哇”地一声,一大口鲜血直喷出来……

四百二十二节、王爷遗嘱
    陈敬龙急火攻心,一跤坐倒,喷出血来。严奇、凌羽二人都吃了一惊,忙不迭的前给他揉按胸背。
    严奇眼中含泪,强忍悲痛,劝道:“敬龙,王爷将大事托付于你;如今他老人家……他老人家……唉,你更要善自保重,以竟王爷遗志,不使他老人家失望于泉下才好;千万不能悲伤太过,毁了自己身体”
    陈敬龙缓缓摇头,默不应声;想起白虎城主对自己的宽和仁爱、知遇之恩,不禁泪如雨下。
    凌羽哽咽劝道:“陈将军,王爷……垂危之际,着意吩咐小的来送这锦囊,可见这里面的东西万分紧要;您……您别只顾悲伤,先看看这东西;莫要耽搁了事情,让王爷……让王爷最后一点心血……白白浪费”
    陈敬龙经他一提,方想起锦囊之事;忙强抑哀伤,将凌羽手里的锦囊接过,仔细观看。
    那锦囊只有茶盅大小,入手甚轻,觉不出里面有什么东西;囊口却以火漆封的严严实实,显然是为防凌羽途中打开探看。
    陈敬龙只有一手可用,无法拆开那火漆封闭;看过之后,只得又递给凌羽,道:“帮我打开”
    凌羽伸手接过,将火漆拆开,随即递还给陈敬龙,跟着起身退远一些,以示不敢偷看囊中之物。严奇见他如此,忙也起身退开,以避嫌疑。
    陈敬龙向囊里一望,见只有折叠方正的一张薄绢;忙挣扎起身,到桌旁坐下,把锦囊放在桌,将薄绢抽出,抖开来看。
    绢写着些字迹,但有大有小、间隔不等,颇不齐整;每个字都歪歪扭扭,不成方圆,甚至有的字笔划缺失,未写完全;字迹间,又有许多或大或小的黑色墨痕,似是失手垂笔而留下的;整张绢看起来,污浊纷乱,便如被无知小儿涂鸦一般。
    陈敬龙看了字迹模样,情知是白虎城主于虚弱至极之时,已无执笔之力,却仍勉力强为而写成,所以才会如此凌乱不整;心里不禁又是酸楚,又是重视;忙将薄绢平铺在桌,仔细辨认绢字迹。
    绢一共三行字。第一行,写的是“暗军退前,名顺朝廷,拥兵自主,不可公然白立”。
    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