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在中原行镖的日子 >

第112章

在中原行镖的日子-第112章

小说: 在中原行镖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

这段历史我也有读过,当时只觉得蔺相如聪明了得,如今谢德龙从外交角度一分析,赵国作为确实给秦国留了起兵的口实。想到此,我恍然道,难道这次谈判,也不过是朝廷的一个幌子?

谢德龙笑道,难怪太子殿下说监察大人大智若愚。

我一脸黑线,这话说的,我看上去很愚嘛?心中却想,莫非征西军已找到横跨库布齐沙漠的方法了?

柳清风回来,我们便终止了这次谈话。柳清风一脸陶醉的样子,西凉娘们真是开放啊!

第226章三俗入城

谢德龙道,秦大人,上次您吩咐的调查孟金平的事情,我率领登闻院同事夜以继日的加班加点,翻箱倒柜……

我连打住,说重点。

据我们掌握的线索,孟金平并非狼盗的人,又不是关陇李家的人,说起来,这孟金平与大人所在中原镖局还有些渊源。说着看了柳清风一眼。

我说这是我兄弟,你尽管说就是。

监察大人可记得二十年前中原镖局贡品失镖一案?

我心想,中原镖局二十年前乃天下第一镖局,后来大当家赵天豪因押送贡品失镖后,直接人间蒸发。也正是那件事,中原镖局自此一蹶不振,以前行镖时,杨教习曾提过此事。

当年赵天豪武功高超,已是通玄上境,在江湖高手榜名列前十,何等威风,后来因接了一单皇家生意,据说是某官员给当今圣上的贡品,结果在卢沟桥,被一群身份不明的黑衣人劫镖,之后赵天豪便从江湖上消失。

随赵天豪一起失踪的,还有中原镖局的镇局之剑,当年在晓生兵器排行榜排名第四的赤霄剑。中原镖局进入破产重组,后几经易手,才到了朱润泽手中。据说中原镖局多次派人寻赵天豪及赤霄剑,结果却不甚如意。

谢德龙接着道,当年赵天豪接的那单生意,明为贡品,实则是一个暗镖,据说是一本四书五经的甲十一册,由于涉及到的皇室秘辛,具体情况我也不得而知了。

又是那甲十一册!去年我们行镖沧州时,曾经有套四书五经,当时贾家贾梓莞貌似也找我寻那甲十一册,后来沧府血案之后,甲十一册被人抢走。当时天地会黄小羽也曾问过此事,我记得当时只是《皇帝起居注》中的一页,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那孟金平又与赵天豪有何关系?

谢德龙道,那趟暗镖,一同负责押运的便是孟金平,他当时的身份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失镖之后,孟金平被革职查办。之后孟金平流落江湖,名义上在各国之间干些贸易,实际上是一响马加间谍,帮北周充当掮客说客,做些见不得人生意。这次西凉劫镖之事,便是他跟北周、西凉及关陇李家牵线搭桥。

我疑惑道,关陇劫镖货、北周劫传国玉玺,一个为财,一个为政,那西凉狼盗是西凉养下的土匪,掺和进来又是为何?

谢德龙才道,西凉复国一事,李氏内部意见也不统一。关于此事,西凉朝廷内部分为两派,以郑阳公为首的独立派和以华阳公为首的保守派。华阳公这些年来从明凉贸易中获得了巨额财富,他们更愿意维持现状。这次朝廷与西凉的谈判,也是华阳公一手主导的。西凉朝廷也在此犹豫不定,直到西凉剑阁派人刺杀太平公主之后,两国之间撕破脸,李氏皇族才决定独立复国。

想起那夜快剑王客的剑,我自嘲道,想不到我还成了历史的见证者,若不是有二师兄出手相助,恐怕那夜我就交代了。

柳清风嘻嘻哈哈道,两位大人,你们说的太高深,我不明觉厉,不知你们登闻院还招不招人,不如把我发展一下?

我说这可不是好差事,你还是在镖局好好呆着吧。

谢德龙说,柳大侠还想追求上进的嘛,这样子,明年国考,我帮你报个名,你通过三关六院的考试,我可以帮你活动活动。

柳清风咋舌道,还考试啊,那算了。

我讥讽道,当年不是号称入派考了六百多嘛?

柳清风说,都还给武当派了。

我本来想打击他下,想起他已经被武当派除名,想想算了。

对了,明日便是腊月初八,你师父胡来和尚与密宗五两活佛召开水陆大会,据说要谈佛论经,你不去给你师父助威?

柳清风惊讶道,好几月没见师父了,如今师门有难,我这做徒弟的,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必须得去助威啊!

我说你咋知道他就有难了?

不是你说他要跟五两活佛谈经论佛嘛?我那师傅,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若说到礼经诵佛,要能赢那五两大师,打死我也不信啊!

我们在月牙泉住了一夜,次日一早谢德龙与梅川提前离去,我与柳清风又在月牙泉逛了一番,柳清风这次很主动的去结账,我心说这小子怎么转了性了,结果回来一看拿了一叠虚开的发票,不由哑然。

我骑芦花,他骑叫花,抵达西水城,已是傍晚。正要入城,突然发现一衣衫褴褛的老道士正准备入城,好像是因为五十文入城费,跟那城门官吵了起来。

城门官头目过来道,怎么了?

小兵道:有个老道,想入城,没钱赖账!

城门官道:让我来!走到老道身前,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叫什么?

名字不好听,有点俗。

哦?有多俗?大俗?二俗?

老道士扭捏道:三俗。

嗯,确实挺俗的,最近光定总局在反三俗,没事你还是改改名字吧。算了,看你老头子也不容易,这五十文入城费,哥给你免了!

谢谢哥!

城门官道,看你嘴巴挺甜的份上,在西水城,有事儿你提我赵大海名字,我罩着你!

老道千恩万谢,哥是好人呐!我正要喊他,只见他回头一笑,闪身转入城门不见踪影。

这老不死的,你徒弟我也不跟你要债,你跑那么快干嘛?不过既然他来了,得找个时间去跟他聊聊,毕竟在西凉有个大腿能抱感觉还是不错的。想到此,心里暖暖的。

没多久,又来了一人,定睛一瞧,竟是西凉剑阁大阁主向问天。那城门官连忙行礼,见过大阁主!

怎么回事,闹哄哄的?

有个老道没钱交入门费,名字起得挺有意思的,我放他进去了。

向问天嗯了一声,又问,什么名字?

好像是什么三俗。

扑腾一声。

啊呀!大阁主,您怎么跪下了,下官可担待不起这份大礼啊。

向问天怒道,我这是跪下吗,我是吓得腿软了。赶紧扶我一把。向问天颤悠悠站起,叮嘱道,今日之事,谁都不可外泄。

城门官哭丧脸道,这么多人都看见了。

向问天一巴掌打过去,我说这事儿了嘛?我说这道士入城之事!说罢,也不入城,向西凉剑阁方向策马而去。

进了城,我没发现三俗身影,他与赵拂衣大战在即,不是说在逍遥山占山为王,闭关修炼嘛,难道把逍遥山的西凉虎、仙鹤吃没了,入城找吃的来了?

我一边腹诽三俗为老不尊,一边与柳清风回到客栈。柳清风不是登闻院之人,我不方便带回绸缎庄,在西凉城内随便找了家客栈住下。

密宗与禅宗之争已持续了数百年,禅宗讲究的即心即佛,但禅宗修行贵在顿悟,并不像密宗那般,讲究次第与等级。当年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讲究的心意相通,这段公案在禅宗引为美谈。

禅宗的顿悟,要有佛法更高明的禅师来印证,这便给修行带来一定难度,可一旦顿悟,境界大乘,佛法威力无边,如当年不服佛陀一般,以人力抗天劫。数百年来,少有成者,若以当年不服和尚鹅湖论道之境,要胜五两活佛自不在话下,只是他先修儒学,后转道门,还有当年几分功力不得而知。

密宗则有严格的修炼等级,五两活佛又是密宗领袖,乃密宗佛法最高之人。只不过他修闭口禅,已是数年不语,据说离化身佛陀只有一线之遥,一旦开口,势必语出惊人。

腊月初八乃佛祖成道日,据传那日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睹明星开悟,证得无上涅盘。

西凉普遍崇佛,水陆大会便在西水城内无量寺举办。无量寺修于二百年前西凉立国之初,是吐蕃之外天下第二大密宗寺庙,位于玉泉街正中,西凉皇宫正北五里,占地二十余亩。

寺院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配殿、九间楼、厢房等建筑。庭宇楼阁,气势恢宏。据说先帝还是太子时出访西凉,便住在无量寺内。

来到无量寺门口,早已人山人海。佛祖成道日,有众喇嘛站在门口,大昭寺主持大定法师率四弟子及众喇嘛,在寺庙门口施粥。西凉城信徒一早来到此间排队,就为喝一碗无量寺腊八粥,然后入寺听水陆大会。

在听闻这腊八粥是经佛法加持之后,柳清风也插队去领,众人只领一小碗,柳清风觉得不过瘾,拿了一个海碗盛了满满一碗,才喝了一口,便扔在地上,怒道,腊八粥不是甜的嘛,怎么加这么多盐?

有信徒连谴责道,当年西凉闹瘟疫,便是佛祖显灵在此间施舍腊八粥,救了全城人性命,自此后腊八粥便是咸的了。你这小子,不喝也罢,竟亵渎佛祖?

看着众人一脸愤怒,我连拉柳清风离开。柳清风还气冲冲道,抠门就抠门,还愣是讲出一堆道理来。天底下哪里有这门子道理?

我说在京城喝的豆腐脑是甜的还是咸的?

当然是咸的!

可在江南,豆腐脑便是甜的,你又找谁说理去?正所谓入乡随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曰……

行了,行了,我就受不了你给我讲道理。

两人领了哈达,挂在脖子上,随众人进了无量寺。一个巨大的转经筒立在门前,进入之人每人转一下转经筒,口诵“嗡嘛呢叭咩吽”六字大明咒,一为获得佛法加持,二则为密宗活佛五两大师加持金身。

大雄宝殿前,高搭两座法台,遥遥相隔十余丈,正是水陆大会五两大师与胡来和尚辩经之位。

第227章佛门斗法

大雄宝殿前已是人山人海,我与柳清风抽空挤了进来,柳清风道,就是京城庙会,也没有如此盛景啊。我说京城庙会每年一次,这等禅宗、密宗两大法师论经斗法,那可是百年难遇。

大定法师施粥完毕,回到无量寺内。来到殿前主持台前,诵了一声佛号,佛音入耳,声若洪钟。

昔有玄奘传大乘,弘如来佛法,召开水陆大会,在长安引为盛事。今日有密宗五两活佛与中原禅宗胡来大师在无量寺论经谈佛,当世两大高僧齐聚,做金光明法会,更为佛门史书增一佳话……

大定法师三言两语,将佛门两大宗师作了介绍,然后道,我宣布,水陆大会正式开始!

一通鼓声,五两活佛身披紫红色袈裟,闪亮登场,那小童子随身其后,也是肃穆非凡。

台下人山人海,山呼五两活佛之名。与中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比,西凉民众更崇佛,今日得见高僧,众人如此痴狂情形,在中原很难看到。

法台高两丈,只见五两活佛手托童子,轻身一跃,便落入莲花台中,盘膝而坐,如老僧入定。

胡来大师身穿一件黄色袈裟,身形矮小,与五两活佛的庄严法相相比,显得有些寒碜,走到台间时,手中还拿着半只鸡腿。

柳清风喊道,师父!胡来闻言,嘿嘿一笑,你小子总算来了,没白收你这个徒弟。胡来突然怒道:放着好好的睡罗汉拳不练,你又学了牛鼻子老道的武功,真真气煞我也!柳清风嘿嘿一笑,学虽学了,但比师父的武功,差得远了!

胡来这才点点头,先不说其他,且看为师怎么收拾那家伙!

有小僧上前道,请大师上法台。

柳清风跟旁人吹嘘道,胡来大师便是我师父,今日我师必胜!那人显然是密宗信徒,白了柳清风一眼也不搭话。

胡来来到莲花台前,绕着法台转了两圈,大喊一声,搬梯子!

众人顿时轰然,还中原来的大法师呢,我看就是一混混。柳清风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有小喇嘛搬来梯子,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梯上有一阶固定不牢,胡来爬到一半,咔嚓一声断了,摔了个狗吃屎。

又是一阵哗笑。

胡来恼羞成怒,你们主办方后勤工作不到位啊!大定和尚连连道歉,嘴角却露出一丝嘲笑。换了梯子,胡来才爬上莲花台。

也不如五两活佛那般闭目养神,而是从怀中又掏出一只鸡腿,又拎出一壶酒,朝五两大师摆了摆手,问他要不要。

五两大师笑而不语。哦,他修行闭口禅,难怪旁边带了那个童子,想必此番论经,由童子代劳了。

童子道,我师父说,大师远来是客,今日论经,请大师先出题。

胡来口中塞着烧鸡,喝了口酒道,我这人不擅长打机锋,还是让你师父先出题吧。童子笑道,如此承让了!

五两大师略一思考,伸出一根手指。

胡来面色沉重的看着他,摇了摇头,伸出两根手指。

五两眉头微皱,想了片刻,又伸出三根手指。

胡来继续摇头,伸出五根手指。

小童子双眼紧紧望着胡来,如临大敌。

五两有些坐立不安,举起右手,如佛祖拈花。

胡来哈哈大笑,拍了拍屁股!

五两大师看了一眼童子,童子面无血色,一屁股坐在地上,道,师父我们输了!单手行礼道,大师佛法高深,我们回答不了。

众人皆恍惚道,小师父,还未比,怎知活佛便输了?

小童子解释道:两位大师方才虽未开口,却论证了世间万物法则。我师父伸出一指,意指一真法界,一合相等,在空无之心中抛出一个念头时,便是这一了。

胡来大师伸二指,是说一虽为始,深究下有善恶、对错、是非,是为二元,真假对错成婆罗世界。

我师父指三,有三宝、三世之说,过去、现在、未来,贪嗔痴三毒,三生万物,意要压二元之论。

胡来大师出五指,又指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肉眼见天,天眼见慧、慧眼见法、法眼见佛、佛眼见全。意思是若开了无言,万物回顾至二。

我师见不敌,抛出佛祖拈花之公案,想要求和,胡来大师拍屁股,是说不必介怀,如此一来境界高下立分,我师自认败了。

五两大师微微点头,双手合十,闭目不语。我心道这小童子年纪不大,佛法道行却不浅,心中不由生出敬意。

五两大师也颇有大师风范,在天马牧场赛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