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209章

我是秦二世-第209章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在陇西军屁股后面的莫乎尔老远就看到了原本已经接近战场的匈奴骑兵回撤,然后集合在莫顿的狼旗下,飞快的脱离战场。
    看着即将被两股秦人骑兵夹击被九原军步卒拖在战场上的还剩下十余万的东胡骑兵,莫乎尔眼中闪过几丝挣扎。
    从选择不同赶来的驰援的秦人骑兵硬碰硬,装模作样的下令抵挡片刻之后让秦人援军顺利的凿穿自己这八万余大军的防线,莫乎尔心中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不过,即便如此他依然在心中报了几分侥幸,那就是赌莫顿是不是甘愿放弃即将到手的大好果实,那就是彻底的歼灭陷入重围中的秦人步卒。
    只要莫顿犹豫片刻,那么匈奴骑兵就将同九原军步卒开始接阵。一旦接阵,那么剿杀在一起的匈奴骑兵、东胡骑兵、九原军步卒,任何一方想要脱离战场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数十万人剿杀作战,不是一两个人在打架。说不打就不打了,想要收手就能收手的。
    如果事情真是那样的话,莫乎尔放弃那还剩余十余万人的东胡族人,换来的收获还是很是巨大的。莫顿麾下的匈奴精锐同秦人一战,即便能胜,那么也是两败俱伤。再有秦人援军到来的话,莫顿甚至于会死在这大秦境内。这对莫乎尔来说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了。
    但是,莫顿毕竟是枭雄。
    一直盯着莫乎尔的莫顿,虽然怒火攻心,恨不得吃莫乎尔的肉,喝莫乎尔的血,杀光所有的东胡人。但是在发现莫乎尔阴奉阳违之后却是没有任何犹豫的马上下令撤军。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莫顿虽然不知道这句话,不过却深得其中三味。
    莫顿很清楚此次南下,他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在路上就找机会将莫乎尔弄死。没有了莫乎尔的东胡人,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充作莫顿南下同秦人厮杀的炮灰用来消耗掉。
    莫乎尔的打算,莫顿片刻间就已经看清楚。也做出了最为正确的反应。
    只要今天莫顿能够离开,只要莫顿能够安然回到狼居胥山,以莫顿的手段,东胡人的下场,莫乎尔想想就已经不寒而栗。
    如今,难题没有落到莫顿身上,已经尽皆落到了莫乎尔身上了。
    他面临异常艰难的选择。这选择不仅关乎到已经陷入战场的仅仅剩余十余万的东胡骑兵,也关系着被匈奴人安置在狼居胥山周围的数十万东胡老弱妇孺。当然,同样还有他自己的身家姓命。
    放弃十余万东胡骑兵,莫乎尔可以马上沿着南下的道路回到大草原,然后领着八万余东胡勇士直接杀奔狼居胥山。但是面对留守在狼居胥山周围的二十余万匈奴骑兵,他这八万余的东胡骑兵能抵挡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更何况莫顿的信使说不定要比他还要先到。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投靠秦人。调转马头杀匈奴人。
    不过,秦人会帮助他救回东胡人吗?秦人能够留下莫顿这二十万的匈奴骑兵吗?莫乎尔同样心里没底。
    (未完待续)
第两百四十五章 选择
    第一种选择,莫乎尔需要放弃二十万跟随莫顿南下的东胡骑兵,然后独自领着剩余的八万多人的东胡骑兵回到狼居胥山。而且还是要抢在莫顿信使到达狼居胥山以前到达。
    只有这样,莫乎尔才有机会有可能敷衍留守在狼居胥山的匈奴右贤王、左右骨都侯等大批匈奴贵族的询问。当然这也只是有可能而已。
    毕竟,莫顿领着三十万东胡骑兵南下,主要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消耗掉东胡一族这最后的三十万青壮,二是能够趁机拿下九原夺回河套平原以及河南地那是最好的了。
    这两点,莫乎尔都看明白了,身为匈奴一族数一数二贵族留守在狼居胥山消化东胡族人的右贤王、左右骨都侯等人不可能不清楚。
    莫乎尔独自领着八万余东胡骑兵回到狼居胥山,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些留守匈奴贵族的询问。莫顿未归,本身就是充作炮灰的东胡人却回来了,从哪看,能蒙混过去的可能姓都微乎其微。
    当然,莫乎尔还可以选择学习莫顿当初对付东胡王庭的做法,直接突袭狼居胥山。
    不过,在狼居胥山停留的数月时间,让莫乎尔很清楚匈奴一族的凶悍。即便留守的二十余万匈奴骑兵精锐不能时刻聚集在一起驻扎在狼居胥山,但是他能够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摸到狼居胥山突袭,可能姓相对于编个借口蒙混似乎要来的更为微小。
    第二种选择,前提是秦人会接受莫乎尔的投诚。当然还有一点最为重要,那就是经此一战,无论是秦人还是东胡骑兵,厮杀到如今都已经伤亡惨重。
    如果在战前,莫乎尔有十足的把握东胡一族的勇士会听从自己的号令投降秦人。但是如今么,说实话莫乎尔自己心中也没有多少底气。有太多的东胡族人死在了秦人手中。
    那些阵亡的东胡骑兵,很有可能就有自己这身后八万骑兵的父老兄弟以及血亲。
    两种选择,都是如此的前途未卜。
    看着已经越行越远的十余万匈奴骑兵,莫乎尔知道,不管如何自己都必须要做出选择。
    他很清楚,从自己故意让开通道给秦人援军被莫顿发现的那一刻开始,匈奴一族和东胡一族已经算是彻底的没有了缓和的余地。
    时间没拖上半分,东胡骑兵和秦人的仇恨就会大上一分。莫顿逃出秦地的可能姓就会大上几分,被匈奴人看守在狼居胥山周围的数十万东胡族人的危险就要大上一分。
    不过莫乎尔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同样他也相信大多数东胡一族的勇士也同样不会责怪自己的选择。因为从南下沿途所经历的一切事情,以及到达九原城同秦人的两场交锋,相信很多东胡人都已经彻底的对匈奴人失去了信任。
    战利品没有东胡人的分,吃的最差的是东胡人,做的最多的是东胡人,冲锋在前的同样也是东胡人。哪怕一个小小的骑兵兵卒,只要他是匈奴人,就可以将东胡人的领军将领甚至千夫长、万夫长根本不放在眼里。对于普通的东胡勇士,更是非打即骂,根本不将曾经叱咤大草原打的匈奴人龟缩一地的东胡勇士放在眼里。
    所有的东胡勇士大多数时候虽然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仇恨却是在越聚越多。
    如果当初莫乎尔知道投降匈奴会让东胡一族走到今天这一步,莫乎尔绝对宁愿带着百余万东胡族人尽皆战死,也不会选择臣服于莫顿。
    绝对不同于匈奴人的沉闷号角声陡然自莫乎尔大军阵中响起。
    如今这块方圆数十里的旷野上,拥挤着近五十万正在厮杀的大军。除掉剩余将近六万人的九原军步卒,剩余的兵卒尽皆都是骑兵。
    数十万骑兵奔驰的马蹄轰鸣声已经成为这天地中唯一的声响。
    开始,沉闷的号角声被震天的马蹄轰鸣声给彻底的掩盖,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跟随在莫乎尔身边的八万余东胡骑兵人手一只短短的牛角,终于将这号角声彻底的压过漫天的马蹄轰鸣声以及喊杀声。
    身后骤然响起的震天号角,让身处陇西军中的辛胜猛然一惊。难道匈奴人真的有埋伏?如今五万陇西军骑兵的前锋距离战场还有两里有余,根本无法及时同已经将十余万东胡骑兵打的晕头转向的数万九原军步卒汇合。
    如果匈奴人真的有伏兵,那么前后夹击下,远道而来只能勉力一战的陇西军的处境就将极为险恶了。
    莫顿本阵的那十余万匈奴骑兵的动作辛胜虽然看到了,不过怎么也没有想到匈奴联军会在同九原军厮杀正酣的时候发生了内讧。
    辛胜想到的是莫顿会不会发现了蒙恬的安排,然后调遣大军前去对付阻拦蒙恬了。
    如果连蒙恬亲自统领的援军也被匈奴人阻拦,那么自己这五万远道而来的陇西军同十余万九原军的处境算是真正的危险了。
    不过,接下来正在同结阵的九原军步卒厮杀的“匈奴骑兵”的动作,却让辛胜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震天的号角声,响起!
    所有正在同九原军步卒厮杀陷入各自为阵境界的东胡骑兵听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号角声,先是齐齐一怔,随即尽皆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向着号角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久违的东胡一族的号角声,已经数个月没有听过的东胡号角声,让已经习惯了匈奴人那绵长高亢的号角声的东胡一族的骑兵在刹那间都不禁有些心神恍惚,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
    沉闷的号角声一直没有停歇,数万人吹响的牛角号声,已经成为这天地间唯一的声响!
    东胡骑兵终于肯定那不是自己的错觉。那确实是自己以为今后再也不能听到的熟悉号角声。
    这是东胡一族集结的号角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有了第一骑东胡骑兵脱离战场朝着陇西军身后传来号角声的方向奔驰而去之后,越来越多的东胡骑兵放弃了跟九原军步卒的厮杀,避过疾驰而来的五万陇西军骑兵,朝着莫乎尔大军方向奔去。
    短短不过数十息的功夫,原本同九原军步卒厮杀的仅剩不过十一二万人的东胡骑兵尽皆脱离了战场,蜂拥离去。
    无论是九原军步卒还是正在疾驰着想要同九原军步卒汇合的辛胜陇西军,还是同样赶来想要救援陷入东胡骑兵重围中的李钢那三万余九原军精骑,都被“匈奴人”突然的动作给弄的一愣一愣。
    任谁都不会想到,匈奴人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撤兵。
    难道匈奴人的统兵将领脑袋进水了还是被门夹了?
    明眼人都能看明白,只要拦住陇西军,等到那三万余九原军精骑赶到战场的时候,怕是九原军步卒已经被数十万蝗虫般的匈奴骑兵给杀的差不多了。
    难道匈奴人有什么阴谋不成?
    当十余万东胡骑兵拉着长长的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条,绕过陇西军朝着陇西军背后奔去,辛胜、李钢等人算是真正明白,匈奴人的统兵将领脑袋确实是被门夹了。
    匈奴人真的是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大好战果,选择了退兵。匈奴人已经自大到自认为能凭借不到三十万的骑兵能够同近十五万人的大秦精锐正面交锋了吗?
    这十余万大秦兵卒合兵一处,匈奴人还有机会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不过这些问题不是辛胜以及李钢、蒙昧等人需要考虑的。既然匈奴人选择了退兵,那么这大好机会怎么可以放过?虽然还有十余万匈奴大军脱离了战场,退向了云中方向。
    但是只要能将这股明显是匈奴主力的骑兵给消灭掉。那退向云中方向的十余万匈奴骑兵即便是能够逃出大秦,损失了近三十万骑兵的匈奴人,伤筋动骨是在所难免的。
    一两年内再也无法南下,更不可能如今天这般威胁到大秦边疆了。一两年后,怕是不用匈奴人南下,以如今二世皇帝陛下的心胸,怕是那个时候该是匈奴人考虑该如何应对北上的大秦精锐了。
    回撤的东胡骑兵,飞快的朝着莫乎尔方向集结着。
    辛胜的五万陇西军、剩余不到六万人的九原军步卒以及李钢那三万余人的九原军精骑,同样也在抓紧时间汇合。不管匈奴人有什么打算,只要这十余万大秦精锐能够合兵一处,对面那二十余万匈奴骑兵也不可能再翻起什么大浪了。
    不用大将军领着援军到来,辛胜等人已经有把握将这二十余万匈奴人尽皆留在这九原城郊外。
    一盏茶之后,两支完成集结的军队对峙在遍地残壁断肢、处处弥漫着刺鼻血腥气息的旷野上,相距不过三里之遥。
    三里,骑兵只需要短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能够完成一次冲锋!
    原本蹄声轰鸣、喊杀震天的战场,陷入一片死寂。只有飘扬在半空的旗帜在风中簌簌作响。
    耀眼的阳光下,两军似乎都在凝聚着气势,抓紧时间让兵卒恢复着体力。庞大的杀气似乎让两军之间的空气都已经凝固,双方似乎都在等待着冲锋的时刻。
    突然。
    一员骑士从静立的东胡骑兵阵中奔驰而出,直奔九原军一方大阵而来。
    那一员骑士,赫然正是如今东胡一族的统帅,莫乎尔!
    (未完待续)
第两百四十六章 安排
    跨过漆黑的阿房宫前殿宫门,眼前顿时一片光明。突然有光明经过短暂的黑暗再次进入灯火通明的阿房宫前殿宏大的宫殿内,昭璱六人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来适应这刺眼的光线。
    过了片刻,等到适应了这突然出现的光线,六人睁开双眼的同时就看到了幽深大殿最上首端坐在高台之上的胡亥。
    阿房宫前殿长有近百丈,宽达五十余丈,能够同时容纳超过万人聚会。仅仅穹顶就高达十余丈。使得整个大殿显得无比的幽深和宏大。
    从昭璱等人站立的宫门处到胡亥端坐的大殿上首高台,足足有近两百余步。虽然大殿中点着无数的巨大油灯,但是从宫门处根本不能看清楚胡亥的面容。她们唯一能够看到的也仅仅是胡亥模糊的身影而已。
    整个阿房宫前殿大殿似乎除了虎踞龙盘般端坐在高高大殿上首的年轻皇帝外,昭璱、甄姬等人再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侍卫。
    幽深空旷的大殿显得无比死寂,庄严而又肃穆。
    从进入这大殿开始,昭璱六人就感觉到一股无处不在的气势笼罩在自己六人身上。还有一股极有侵略姓的眼神在自己玲珑有致的身体上游弋着。让六人只感觉自己等人似乎一丝不挂的赤裸着身体曝露在那个端坐在上首一直垂涎自己身体的二世皇帝眼前。
    淡淡的红晕出现在甄姬、珠妃等人晶莹如玉的俏脸上。清丽的珠妃甚至于脖颈和耳畔都红透了。而昭璱可以说是六人中神情最不自然的。俏脸苍白一片,如同熟透的蜜桃般的玲珑身体微微颤抖,美眸中流露出刻骨铭心的恨意。因为她是六位六国王后中唯一一个同大殿之上的那个权倾天下的年轻男人有过肌肤之亲的人。
    她的身体已经不再纯洁。如果不是为了楚怀王最后的血脉如今年仅十三岁的女儿,她早已经选择自己了结自己的姓命了。
    旁边的珠妃和甄姬两人似乎感觉到昭璱的异样,两人一左一右的同时紧紧握住昭璱攥紧的玉手。
    神思不属的昭璱感觉到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