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戏唐 >

第17章

戏唐-第17章

小说: 戏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好了,莫笑了,等一下唐公子回来了,我们去吃‘水席’!”笑了好一会儿,李瑁咽了口茶道。
   
第三章 洛阳水席


    “咦?好热闹呀!”没多久,唐衍便领着七叔和鸣仁回到了衣翎霓裳,很远就看见了门口停放的轿子,所以进了店里也没感觉惊讶。
    “唐衍拜见王爷、王妃!”
    李瑁的笑容在脸上还未退去,一边笑一边说:
    “唐公子,不必客气,没有外人,坐下说话便是。”
    唐衍忙谢恩,抬头看了看秦禹,惊讶:
    “哇,你怎么像让人给煮了一样?”
    秦禹心里这个气呀,碍于有李瑁和杨玉环在场又不便发作,只能用眼睛干瞪。
    你这个猪头,还不是因为你!
    哪儿跟哪儿啊?我刚回来,可没惹你。唐衍眼睛一眯,回了过去。
    就是你惹的,你这头猪,都怪你!
    ……
    回家用三明治旋风掐修理你!
    你怎么那么暴力啊?今天一定要和你保持三步以上的距离!
    李瑁看着两人之间的刀光剑影、爱恨情仇,一阵轻笑:
    “好了,唐公子,秦姑娘,自从你们搬到唐府以后,与本王也有些日子没见了,今天咱们就好好的欢喜一下,去吃洛阳最出名的‘水席’,如何?”
    “全凭王爷安排!”秦禹和唐衍回神,齐道。
    秦禹和唐衍在来唐朝之前,都有去过洛阳,洛阳人谈到洛阳水席,正如郑州人谈到郑州烩面、开封人谈到开封小吃,那是发自本真的一种热爱。但洛阳人爱的更绝,爱的不分南北。他们管洛阳水席叫“洛阳三绝”之一,抬高到与龙门石窟这个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国花洛阳牡丹并驾齐驱的地步,足见洛阳人民对水席感情的深厚。
    开始的时候,秦禹还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现在终于豁然,感情在唐朝的时候水席就已经颇为盛行了。
    一行人来到了洛阳城中心最大的一家酒楼德源居,因为并不是在宫廷和王府,李瑁只坐了上座,唐衍和秦禹依次坐下以后,李瑁吩咐了一句,按老规矩办,就跟秦禹和唐衍寒暄起来:
    “能够认识秦姑娘和唐公子,本王真是高兴啊!呵呵,本王就算是再有不开心的事情,只要看见玉环开开心心的,我的烦恼也就抛在了九霄云外。你们不但救了玉环的性命,还让她如此快乐,本王真是……”说到最后李瑁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唐衍看李瑁有些激动,忙道:
    “王爷严重了!”
    李瑁摆摆手:
    “不严重!不严重!倒是对令妹来说,很严重……这要是真的没救过来,本王都无从报答,呵呵。”
    秦禹没说话,只是看着手中的茶盏发呆。唐衍知道她的心思,若是看着李瑁如此情深意中,就会更加坚定她帮助杨玉环的决心,这是他目前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所以,他一定要阻止类似事情的发生。
    “王爷,小禹的善良在小民的家乡是人尽皆知的,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她那样做也是理所应当的,还请王爷不必挂怀!”顿了一下,又道:
    “小民听说,这水席还是从武后那里流传下来的,不知可有此事?”
    秦禹瞥了他一眼,心说,你才是理所应当的呢!
    果然,李瑁的视线给吸引了过来:
    “没想到,唐公子如此博闻啊!好!本王就来说说这水席的来历,如何?”
    众人连忙说好,便都不说话,只听李瑁娓娓道来:
    “唐初时期,为获取达官贵人们的支持,僧尼们潜心研制精美的素食斋饭,款待颇有地位的施主。王公贵族食腻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乍吃素食,倍觉清爽,味道新鲜,于是这素食汤菜和制作方法被带入宫中,经过改进加工,配上山珍海味,开始登上宫筵和官场的大雅之堂。随后一些讲排场、摆阔气的庶民百姓又把这素食荤做的汤菜搬到民间的筵席上,这就是洛阳水席的起源和雏形。”
    说到这里,李瑁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周围才继续道:
    “武皇建立政权后,有一次巡视洛阳,洛阳的地方长官就以“水席”供奉,吃腻了山珍海味的武皇品尝了这荤素混做、花样众多、清新可口的宴席,不仅自己赞不绝口,还询问陪侍的臣僚味道如何。臣子们见武皇喜欢,当然都随声附和。由于武皇的竭力推介,水席就从民间进入了宫廷,每逢有什么喜庆大典,朝廷总以水席犒赏臣下,水席登上了大雅之堂。臣僚们群起仿效,官场上的宴请,也多用水席,因此唐代就把水席称为“宫廷宴”、“官场席”。由于在宫廷和官府的盛行,水席变得更为普及,在制作技术、花样造型上面也就更加丰富了。所以,我们今天才有幸吃到这么好的菜肴啊!”
    唐衍注意到李瑁称呼武则天为武皇,神情间也颇为恭敬,又似乎很谨慎,便在此留了个心眼儿,但是嘴上依然道:
    “小民先前只是慕名,没想到这水席还有这般典故,今日真是受教了!”
    李瑁也不谦虚,点头微笑。
    “没想到水席居然如此排场,不如等‘衣翎霓裳’开业的时候,也用水席招待客人,如何?”秦禹听着也来了兴趣。
    “你要招待谁啊?我们重要的朋友不就是王爷和王妃么?”唐衍说着,刮了刮秦禹的翘鼻子。
    “好好,到时候我们就吃水席!”李瑁笑看着两人。
    “那可就要秦姐姐做东了呦!”杨玉环也开心的说。
    “那是自然!”秦禹也不含糊,一口应承下来。
    说话间,店家已经上了水席的头道菜“牡丹燕菜”,李瑁便招呼着其他三人一起品尝,其间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一派其乐融融……
   
第四章 找模特


    
    相对于唐衍的事业,秦禹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忙完了已经预订好的订单以后,秦禹便带着陈锦投入了新一轮的忙碌之中。
    因为有着现代人的思维,当人们还留恋着夏季的青翠时,秦禹已经开始设计初秋的服装了,不同于给达官贵人们的款式,秦禹开店的顾客主要针对的是洛阳的平民百姓,当一款款的新颖设计呈现于眼前的时候,陈锦都不敢相信这衣物是是自己参与制作的。
    秦禹让七叔帮忙定了一些木头做的十字架,将一款款衣服穿在上面,把小店的窗户打了开来,从门口经过时,店内的一片姹紫嫣红仿佛要挤出门去一样,很是引人注意,还没开张,上门来询问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就已经多了去了。
    唐衍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衣翎霓裳,看秦禹带着丫环们忙得不亦乐乎,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自己也忙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居然一点收获都没有。打发了七叔先回去,自己坐在小店的圆桌上发呆。
    “唐公子,好些日子没见你了,都忙些什么呢?”陈锦听秦禹的吩咐,做了一些花球在店里。
    “他呀,他还能做什么呀!四处的寻找漂亮姑娘呗!”秦禹揶揄道。
    “找漂亮姑娘?”陈锦疑惑着,看唐衍的眼神多了些怀疑。
    唐衍假装生气的白了秦禹一眼,转过头对陈锦说:
    “别听他瞎说!我找什么漂亮姑娘啊我!”
    陈锦看唐衍也不像是坏人,不由的松了一口气,忽听唐衍又道:
    “话说,阿锦,你认不认识漂亮姑娘?”
    陈锦的一颗心又提了起来,目光已经变成了提防,就听见秦禹在一旁大笑:
    “好了,别吓着阿锦了!”忙完手中的事情,提着裙摆在桌旁坐下,倒了一杯茶以后,又继续说:
    “唐衍是想找一些姑娘,穿着咱们做的衣服,在戏台上展示,这样姑娘们看见了穿在身上的效果,看哪一套适合自己然后再买,省得花了冤枉钱了!”
    陈锦看看秦禹又看看唐衍,有些发懵的说:
    “怎么还有这么些说道啊?”
    秦禹和唐衍相视一笑,这是现代社会的理念,讲起来怕是陈锦还想不通:
    “是啊!做生意呀就是有这么多的说道!不过我相信呀,我们衍哥哥的想法是绝对可行地!”秦禹说着,给唐衍和陈锦的杯里又添了一些茶。
    唐衍听秦禹一叫衍哥哥浑身就一激灵,看着秦禹并没有接下来的动作才放松了心情。
    陈锦听秦禹说完,觉得似乎不是什么坏事儿,就怯懦道:
    “秦姑娘,你说的这活计给不给工钱?”
    “当然给!呵呵,还好吃好穿呢!”唐衍一听说陈锦似乎有些门道,立刻来了精神。
    “哦……唐公子,秦姑娘,说到姑娘奴婢家的邻居倒是有几人,只是一直在家做些粗活,不知能不能……”
    “能!能啊!贵在以后的保养,身高怎样?胖瘦如何?”还没等陈锦说完,唐衍就给打断了,已经急不可待的想要去见人了。
    陈锦还没说话,唐衍就在房间里转悠了两圈了,看陈锦欲言又止的样子,想了想说:
    “不行,你说的不如我自己看的,这样吧,我们这就去你那家看看,可以的话就直接来洛阳,衣翎霓裳就要开张了,最好是能给秦禹充充场面!”
    “公子,实话说,她们,她们都不漂亮……”
    “能穿衣服不?”唐衍害怕陈锦不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开始口不择言。
    陈锦被他问的一愣,随即满脸通红,小声说:
    “能!”
    “那就成,走吧!去你家!”说到做事情,唐衍可是雷厉风行。
    秦禹和陈锦被唐衍连拖带拽的拉了出去,留下樱桃看店。
    三人坐着马车一路向南,行路大概30里,便看见了一处小村庄,秦禹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大概三五十户人家,这情景不禁让她想到了松雪山庄,回想起当初的种种遭遇,心里不禁有些感叹,那个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出到唐朝茫然不知的小丫头,现在却已经是习惯了公子、小姐的称呼,习惯了绢绸帕锦的生活的唐人。人的种种变化还真是让人变幻莫测啊,上午还在车水马龙的大都市,下午就到了荒无人迹的原始森林;前一分钟自己还是个落魄的街头卖艺的人,生死之间就成了王妃的救命恩人。
    陈锦等不及马车停稳,就跳了下去,秦禹也马上收拾好心情跟着下了马车。唐衍倒还真是个完美情人,虽然很着急看见自己的模特们,但是一路上对秦禹还是呵护备至,喝水要先给她喝,走路他也要先把小石头踢开。
    他不但体贴细心,而且样貌好、个头好、身材好、待人好、嘴巴也好,真是五好的典范,这要是放在现代社会,先不说人家还是个明星,就算是普通人估计美女恐龙什么的也得在身边一大堆了。秦禹虽然感觉挺幸福的,却还是对他有所防范,害怕他另有目的,也害怕自己如果真的爱上他了,以后的日日夜夜恐怕都要在醋缸里过了。
    殊不知,自己那幸福的感觉难道不是来自于喜欢?
    远远的看见陈锦正在和一老妇交谈的样子,秦禹和唐衍也快步走了过去。
    “……锦儿啊,你好久没回来了!哎呀,你这孩子,都出去这么久了还记挂着这儿的小姐妹们!也真难为你了,爹娘走的那么早……”
    陈锦笑了笑:
    “婶子,看您说的。这有什么呀,我还年轻,吃苦受累也是正常的。一会儿姐妹们从山上回来了,您就帮我跟他说说吧!秦姑娘和唐公子都是好人!”陈锦说着,把老妇人搀到了秦禹面前:
    “您看,这秦姑娘还是救了咱王妃的大英雄呢!”
   
第五章 所谓活招牌风波


    
    几个人又随便聊了几句,快近黄昏的时候,一阵阵欢声笑语渐渐清晰起来,众人都寻着声音看着那乡间的小路,只一会儿就看见几个姑娘一路说笑着走进村子里来。这山里的姑娘们不同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女孩子,一个个裙罗拖地的样子,她们在上山的时候,为了行动方便,都穿的比较随便,虽然各有高矮胖瘦,却是秦禹他们自到唐朝以来看到的最美的画面。
    背景是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几个女儿家或是提着竹篓,或是背着花筐,有的半挽着衣袖,有的用块绢帕绑住青丝,脸上呈现着愉悦的笑容,话语间满是快乐的音符,令人看着看着也不由的被她们的快乐所感染。
    待看到村子里面停着马车的时候,几个人更是无所顾忌的围着马车打打闹闹,秦禹和唐衍都开心的看着这几个姑娘,旁边的陈锦忙跑过去急道:
    “你们几个呀!围着人家的马车看起来没完没了,羞也不羞?”
    几个姑娘一起回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惊喜:
    “小阿锦回来了!”
    “是啊!还以为阿锦忘记我们了呢!”
    “她刚才说什么来着?说我们羞也不羞?大家一起羞羞她!”一个看起来较为壮硕的姑娘叫着,她的提议马上得到了其他人的响应,陈锦立刻被包围在中间,不停的搔她的痒。陈锦不住的闪躲,又是高兴又是害羞的叫道:
    “疯丫头们快助手!唐公子还在呢!”
    几个姑娘这才看见旁边一直笑而不语的秦禹和唐衍,陈锦趁着这工夫赶紧跑到秦禹的身后,秦禹微笑着向前走了两步,微一点头:
    “各位姐妹们好,我叫秦禹,这次跟阿锦到这里来,是想请你们帮个忙!”
    姑娘们互相看了看,又看了看阿锦和老妇人,一脸的茫然,都不知道眼前这个瘦弱的小姑娘是做什么的,不过听这声音,软软甜甜的可不是本地人。还有后面的那个公子,长得真是俊朗。这时候唐衍已经闪到后面的一块空地上,为大家摆好了几个小板凳,秦禹会意,便招呼大家坐下,然后才继续说:
    “是这样的,我在洛阳城内开了一家制作衣服的小店,为了能把生意做好,让更多的人穿我和阿锦做的衣服,所以我们准备请一些姑娘们穿上我们店里的衣服,表演给百姓们看!如若她们看见了穿出来的效果,生意自然会好些。”
    秦禹说完了以后,发现姑娘们还是一脸的茫然,不由的满头大汗,求助的看着唐衍。
    怎么办啊?她们好像没听懂!
    我也不知道啊,我是男人,第一次见面不好说话的,不能吓到他们!
    唐衍回道,突然瞥到秦禹身后的陈锦,唐衍便向秦禹努了努嘴。秦禹看向陈锦的时候,刚好和她的目光相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