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沙泪 >

第171章

沙泪-第171章

小说: 沙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几处大本营中,所有军队高层都保持沉默,也就不难理解了。
  跟保持沉默的将领们不同,首相却几乎是没有停止过发表他的意见。对前线作战计划的意见、对前线指挥官们的意见、对战线扩大的意见、对集团军如何才能包围敌国首都的意见。虽然人不在前线,可是卡尔·海因茨并没有偷懒,相反,他的行程与召见军方各部长的次数之频繁,简直比前线的指挥官们还要忙碌得多。可以说是每天夜里,首相府或是虎山营鹰营里的侍从副官——具体是哪里的侍从,就得看当时首相是在哪一处官邸下榻了——都能看见,首相本人在深到天明那段时间里,不是呆在会议室就是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只要有人进去向他报告或是送来宵夜咖啡,就一定能看见首相在拿着前线的电文和作战报告,仔细地研究,一边还在做着记号和备忘。等到天一亮,首相的副官几乎肯定就会接到来自身旁办公室内的电话:
  “请国防部部长过来!”
  当然,里面所说的人物有时是不一样的,不过总的来说,都是如此。可见海因茨对于前线的战事何等关心。
  然而关心是一回事,所下的判断和命令准确与否,却是另一回事。身在前线的上层指挥官,往往接到来自大后方的命令时,都是十分苦恼。因为按他们的情况,要执行首相的决策,是不大现实的甚至是很困难的;可是如果不依令而行,那么等待他们的,就会是像德克元帅或是原陆军总司令那样的待遇——被人“请”回来。所以,目前这个阶段,前线的奥军是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处于两下为难的境地。
  对于前线军人们的态度,首相到底了解几分,没人敢去问他。不过他对前线将领们的看法,却是人尽皆知的,那就是一天不如一天。每次接到雷帝城外我军被迫撤退的消息,首相总不由得大发雷霆。在首相身边的高官和工作人员,对他的怒火总是十分畏惧。而且最近首相本人的健康有出现令人担忧的迹象,所以海因茨也不得不在忙碌之际接受治疗。这似乎让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也越来越难以捉摸。曾经有一次,帝国防务部部长布鲁诺——他已经从首相府秘书长升官多时了——向他的最高长官汇报来自路德尼亚的战况。当得知那时还是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的德克元帅竟然不顾自己的命令,让部队继续后撤时,首相突然从舒适的真皮椅子上站起来,挥舞着双手,将那些文件扔得满地都是,不住地大吼:
  “他怎么能这么做?!他居然敢!!一群小人!没人能背叛我!没人!!!”
  那时的情景,连十分熟悉首相为人的布鲁诺也吓了一跳,更别说那些同样在场的副官和侍从们了。他们一时只能震惊地看着暴怒的首相,却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首相先镇定下来,在宽敞的办公室里踱着步子,又朝低下头的布鲁诺说:
  “通知国防部以及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该集团军群总司令自即日起,被免除所有职务,让他马上撤离前线,到后方向最高统帅部述职。”
  “是。”
  布鲁诺诚惶诚恐地应诺着,但他没有马上离开,因为他觉得,首相还必定有话吩咐。果然,当首相在铺着红色高级羊毛地毯的地板上又走了三个来回,又说:
  “再传令下去,通知他们,由中央集团军群副司令暂时接替该职务。再请国防部部长、总参谋部部长他们过来,我要商讨新的作战。”
  布鲁诺领命之后,赶紧去联系各处了。在奥登的首相府中,没人敢再用前线的战报去刺激首相敏感的神经,反是有坏消息的,经过布鲁诺的手,都被暂时扣下了。这位依旧是首相府里担当二号人物的角色,如今拥有了更大的权力,连他所不熟悉的战事也开始插手起来。
  在等待他的部下前来时,首相府的秘书长带着医生来到首相的办公室,因为注射的时间到了。看到他们的,海因茨皱了皱眉头,不过也没多说什么。这时,军需总监皮埃尔也来了,他并没有在外面得等上好长工夫,就被请进了办公室中。一看到他,首相就说:
  “你瞧,亲爱的克里斯,又得让你看到我这个病人的模样了。”
  与皮埃尔说话的口吻,首相总是显得比较放松自如,而不像在他的官员面前那样严厉而不容置疑。与那些官员们形成鲜明的对比,皮埃尔也是脸带微笑。
  “请您千万别这么说,阁下的身体健康,那可是帝国之福。”
  在他与首相府秘书长的全程监视下,首相的私人医生莫里昂小心翼翼地为那位帝国的头号人物打了一针,然后又用消毒过的棉花压在那个细小的针口上。一切完毕后,他对首相说:
  “请您务必要小心,最近感冒在国内流行,这可能会对您的健康造成影响。我开的药丸您觉得还好用吗?”
  “啊,都差不多,味道好像没有以前的好。”首相按着额头,他对这样的治疗显得无可奈何。“辛苦你了,医生。”
  在谦逊几句后,莫里昂与首相府秘书长离开了办公室。看着他们关上了房间大门,皮埃尔回过头,见首相将刚刚接受过注射的右臂放在椅子的扶手上,闭上双眼。虽然没睁开眼睛,不过海因茨的嘴巴并没有闲着,他说:
  “坐下,皮埃尔,坐下,你不可能老是站着跟我交谈。”
  在谢过对方之后,皮埃尔坐到了办公桌前。他见首相脸色苍白,而且皮肤出现了浮肿的迹象,显然病了有一段时间了,便问:
  “您怎么不好好休息呢?要是病拖久了,对您的健康没有一点好处。”
  “我当然知道,可是现在没法闲下来。”海因茨像在跟老朋友见面似的,跟对方交谈着。他指了指那些放置在办公桌两旁堆起来的文件,“瞧,他们根本不会让我闲下来的。”
  首相口中的“他们”,指的就是前线的将领们。在卡尔·海因茨看来,如果没有自己日以继夜地督促他们和发去命令,只怕前线的战事将会更加糟糕。所以身为帝国的领袖,他无论如何也不允许自己休息。皮埃尔像是明白他的心理,所以没说什么。不过海因茨的话闸被打开,却好像一时有点收不住了。他粗重地叹了口气,坐直了身子,又说:
  “你看吧,只要我稍微一放松,他们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拼命想要逃离我命令的范围之内。可他们不知道,我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会作出那些决定的,他们就只会拿前线的情况来搪塞我,什么军队损耗过大啦、士兵伤亡惨重啦、敌军的进攻如何猛烈诸如此类的。这都是借口,只要他们愿意干他们就能干好,可他们在困难面前,都选择了退缩。所有人都是如此,而且每个人在出错之后还在拿客观因素说着不放,想拿这些来蒙混过关,好让我同意他们的看法。这真是可笑!前线我虽然没有前往,但那儿的情况我清楚得很!他们的眼睛只能看到面前的一小块地方,而我呢,我却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注意着整个战场的所有动向!除此之外,还包括我国的南部战场和国内外各种各样的事务,所以,我不能休息啊。”

第二十五章 刚刚开始(2)
  说完之后,海因茨又稍稍靠在椅子上,像是想以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生理与心理上的压力。皮埃尔谅解似地听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直到首相觉得缓过气来了,他才开始将自己带来的消息报告给对方:
  “外交部那边正在与昂尼亚、艾尼亚展开秘密协商,在近期内,可能不会有什么进展。”
  “哼,果然如此。”
  海因茨拍拍脑门,重新坐直起来。对于急转直下的形势,他只觉得分外恼火。就像是本已不顺心的人,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觉得棘手。
  “艾尼亚一边向我国宣战,一边又跟我们进行秘密会谈。如果它国内的那些反战分子知道了,肯定会把他们那个狡猾的总统给赶下台!”
  其实在去年的12月,艾尼亚就正式宣布:对奥登尼亚作战。仿佛是早就呼应好似的,除艾尼亚之外,世界上又有数十个国家在那时同样宣布对奥登尼亚作战。现在,它们已经站到了昂尼亚那边,不会再与奥登尼亚作任何官方接触,也自然斩断了所有联系。奥登尼亚自然也不甘示弱,宣布那些国家为敌对国,并且把艾尼亚也列入头号敌人的名单中,有着与昂尼亚同等的地位。可是那些激昂的宣战布告背后,两国的外交部门依然在寻找方法与对方进行接触,不仅奥登尼亚如此,艾尼亚也有如此意向。当然,他们的这些举动,在彼此的国家内只有那个几个人知道,而且那些人的身份,全都是能够掌握着一个国家命脉部门的高官。在皮埃尔汇报这些消息时,海因茨看向这个名为军需总监实际上是自己最信任的心腹,说:
  “昂尼亚人现在一定是高兴得在跳舞吧,得知艾尼亚也终于被他们拖下水,他们一定非常高兴。怪就怪我们低估了他们的阴谋诡计,昂尼亚人对这些煽风点火的事情最拿手不过了。”
  “目前艾尼亚虽然对我方宣战,不过要真正投入战场,恐怕也不是短期内的事情。阁下,如果这段时期内,我国的外交部门可以找到与对方进行协商的渠道,我想,就算是昂尼亚人,也拿艾尼亚没办法。”
  “但愿如此!亲爱的克里斯,但愿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卡尔·海因茨头颅高高昂起,像在宣布着自己的傲气。“不过如果他们拒绝与神圣帝国进行协商,那么我的回答也只有一个:战!我可以不让曼尼亚、昂尼亚好过,也可以不让路德尼亚好过,当然,就更能让艾尼亚人觉得不好过!”
  首相的手掌贴上了办公桌上那个精致的地球仪,他手一拨,地球仪迅速地转动起来,直到他的手指按了下去,按在了那个用黑色字体清晰标明为“艾尼亚”的地区。皮埃尔点点头,说:
  “是的,阁下,奥登尼亚伟大的军队一定能为您做到任何事。”
  “我相信我的士兵们,他们是绝对的好样,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当然,我也乐意给那些艾尼亚人一个机会,以显示帝国的宽宏大量。我们原本就可以联合起来,向那些万恶的国家共同宣战,可是他们却被那些小人所指使,迫不及待地放弃了这个大好时机。愚蠢的人!他们肯定会为此付出代价的!要是没有人能阻拦路德尼亚,那么这个可怕的庞然大物必定会将它的利爪伸向我们的大陆,将我们的人民变成异教徒的奴隶,这是多么可怕的未来!艾尼亚人难道会以为他们就可以逃得过去吗?也许,当路德尼亚真的要开始扩张它的领土时,第一个,就会瞄准艾尼亚的领土呢!”
  对于他的敌人,首相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他不可能与路德尼亚和平共处,因为不管是从大局出发还是由于私人原因,他都对这个国家的一切憎恶异常。然而对于那些现在仍在抵抗自己的另外几个国家,他却显得相对手下留情。昂尼亚也好,艾尼亚也好,在他看来,原本都应该是可以争取过来的盟友对象,哪怕是宿敌曼尼亚,他也曾经想过要与对方进行合作。不过可惜的是,在首相看来,这些国家都拒绝了他伸出去的友谊之手,共同起来对抗奥登尼亚。在他看来,这样的举动真有点像自己人打自己人,迟早只会便宜了另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路德尼亚。
  皮埃尔专注地听着对方的话,接下来,他又问道:
  “听说您刚才下令撤换了前线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一职,在首相府外,我看到有好几位将军都赶过来,可能是希望代替老德克向您求情的。”
  “让他们等吧!我不会改变自己的任何命令。我这样做,不是针对德克或是其他人,而是他们都违背了我的命令,不仅进攻没有一点进展,相反,现在还撤退得离目标越来越远,这是任何一个军方领袖都无法容忍的。我也不打算让德克完全脱下军装,毕竟,这也是对他的尊重。但我不能将前线的指挥权交到胆小鬼的手里!绝对不能!”
  能够与帝国的头号官员讨论关于前线的重要情况,可见皮埃尔的实际地位,并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军需总监,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在首相府或其它大本营内都出入自如了。他想了想,又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见解:
  “虽然我对指挥一窍不通,不过现在所有部队都已经撤离到离雷帝城很远的位置,如果要再发起进攻,恐怕也得等到冰雪融化的时节。那时候,敌人的部队也许早已部署好了,就等着我军上门来。”
  跟其他将领提意见时恼怒的样子不同,首相此时心平气和地听完对方的话,然后才说:
  “你的想法跟我一样,我一直认为,雷帝城只是个标志,夺取了它,并不见得对帝国的利益有什么好处,对前线的部队,也最多只能起个鼓舞士气的作用。根据情报,路德尼亚的政府部门早在去年十月,就搬迁到离雷帝城有两百多公里的另一个城市去,他们是早就有这种打算了。据说在去年冬天的时候,他们那个独裁者伊万斯基,为了激励他那些愚蠢的国民,甚至冒着被我军轰炸的危险,在首都中央广场上,举行了阅兵仪式——好啊,他们上前线的士兵越多,咱们士兵们的活靶子也就越多——现在在北面,我军的北方集团军群已经来到当地的大城市卡捷琳娜堡附近,进攻已经开始了。要是占据了那里,那么路德尼亚北方的所有不冻港,就会落入我军之手,到时,就可以有效地缩短大后方与前线之间的补给线。你负责筹备的物资,也可以尽快运往前线了。”
  在说到后面那几句时,首相笑了笑,看着正向他致谢的皮埃尔。接着,他又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还是那个看法,要想真正让路德尼亚瘫痪,只有一个办法,切断它的主动脉。它的主动脉在哪里?在这儿!南部!以金圈和科斯佳洛夫为首的众多城市群。那儿是路军的后方工业大基地,而且有着丰富的资源和肥沃的田地,拥有了它们,我军就可以以逸待劳,哪怕是什么也不做,也可以看着敌人倒下来。我迟早都会将那里的土地划入帝国的版图之内,这是迟早的……”
  海因茨直直地盯着地球仪,对于路德尼亚南部那异常丰富的资源,一直是他关注的目标。虽然之前因为被敌人打乱了阵脚,而导致夺取金圈的油田失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